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 发布日期:2022-9-7 11:03:28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在通往东港市菩萨庙镇海洋红村、小岛村的邻水临崖路段,用麻绳、细铁链拉起来的简易护栏,以及配备安全护栏、警示标牌的全套防护设施,让2000多名村民和来海边观光的游客感受到了“更安心、更安全”。

整改效果行不行,检察听证评一评。“菩萨庙镇邻水临崖路段公路加装公路安全防护设施整改情况”听证会是检察机关运用听证形式积极履行检察职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丹东市检察机关始终把检察听证作为提升司法透明度、增强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以听证促进争议解决,让人民群众在便民利民中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正义与温度。

“其实我也不想邻里关系闹得这么僵,既然对方愿意补偿,这事儿就算过去了。”日前,在东港市前阳镇某村举行的一场公开听证会上,经过检察官的耐心调解,对簿公堂的老邻居最终握手言和。

在这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后,被告方不服法院二审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我们在对案件进行认真审查后发现,该案当事人是多年邻居,双方诉求也并非不可调和,存在和解可能。”承办检察官在多次反复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并到村委会了解情况,实地查看房屋后,决定举行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听证员参与矛盾化解工作。

听证会上,双方当事人说出了心里话,检察官和听证员针对该案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耐心说理,促使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

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检察领域。“检察听证有助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成当事人和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丹东市检察院工作人员姜冰介绍,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一案一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做到“应听尽听”。2021年起,丹东市检察院控申部门通过邀请律师作为第三方参加对申诉人进行释法说理、化解矛盾。截至目前,丹东市检察院首次刑事申诉案件简易听证率为100%。同时,丹东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在听证过程中加强与法院执行部门协作配合,对于预判有可能达成和解的案件,积极邀请法院执行法官到听证现场全程旁听。促成双方达成检察和解后,由执行法官当场主持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确保和解落地见效。

通过召开听证会,推动涉案民营企业全面恢复生产经营,这是宽甸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该院召开听证会,听取当事人及听证员意见,并向县自然资源部门发函建议撤回拆除违法建筑的执行申请,向宽甸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实现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为此,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涉企案件“应听尽听”,对当事人双方有达成和解意愿与可能的案件,尽最大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在检察机关通过公开听证达成和解,减少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积极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虽然相隔很远,但通过“云听证”,家住广东省的林某某也能参加在丹东举行的检察听证,并在与现场听证人员的交流中受到了教育感化,法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公开听证+远程视频,“云听证”工作模式正逐步成为检察机关办案“新常态”。

检察听证工作开展以来,丹东市检察院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规范要求,建设规范化听证室。目前,丹东市两级检察机关已实现公开听证室全覆盖,且均具备连接“中国检察听证网”直播的条件,进一步拓展了检察听证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02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等“四大检察”业务条线均积极探索适用检察听证模式审查案件。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公开听证案件174件,听证员参与381人次,其中人民监督员参与14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