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龙里:“菊花经济”带动乡村旅游
9月24日,游客在贵州省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龙湖花海”生态农业观光基地赏菊。近日,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的“龙湖花海”生态农业观光基地,400余亩各色菊花陆续开放,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赏菊。据了解,“龙湖花海”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是大岩村“村社合一”经济实体之一,该基地以“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09/25 - 奥克里堆山金秋景如画
这是9月22日拍摄的奥克里堆山景色。奥克里堆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秋时节,奥克里堆山的森林换上“秋装”,景色如画。新华社记者赵泽辉摄这是9月22日拍摄的奥克里堆山脚下的河流与森林(无人机照片)。奥克里堆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秋时节,奥克里堆山的森林换上“秋装”,景色如画。新华社记者赵泽辉摄这是9月22日拍摄的奥克里堆山脚下的河流与森林(无人机照片)。奥克里堆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秋时节,奥克里堆山的森林换上“秋装”,景色如画。新华社记者赵泽辉摄
09/24 - 开镰庆丰收,2020丹寨丰收节喜迎八方宾客
当日,连日阴雨的贵州丹寨县卡拉村大雨初歇、稻浪翻滚。在极富民族特色的贾理传统祭祀声中,当地群众手持镰刀,割下今秋第一把沉甸甸地稻谷,拉开了今年当地传统秋收的序幕,2020丹寨丰收节也正式开幕迎接四海嘉宾。在贵州丹寨,秋收是当地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个节点。自2019年开始,丹寨万达小镇开始在每年的秋收时节举办丰收节,以一场盛大的丰收大典庆贺丰收,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深入田间体验苗族同胞传统的开镰仪式,分享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今年的丰收大典在紧邻丹寨万达小镇的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举行。上午11时,丹寨苗族八大支系的村民们载歌载舞,欢聚在卡拉村,他们的身后是金色的田野、翻滚的稻浪,一派丰收景象。在丰收大典上,正在丹寨参与电视剧拍摄制作的演员张馨予也来到现场,并获邀担任丹寨万达小镇的轮值镇长。刚刚履新的张镇长没等丰收大典结束,就下到田间虚心地向身边的村民请教稻谷收割的技巧,体验收获的乐趣。在一曲《歌唱祖国》的童声里,丰收大典进入高潮。歌声中,丹寨万达小镇的代表向全国的游客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度假到丹寨!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游丹寨就是扶贫”。随着万达集团自2015年以“包县帮扶、整县脱贫”为模式在丹寨县开展扶贫工作,如今的丹寨已经于2019年宣布脱贫摘帽,从一个贫困县变成了全国知名的避暑胜地和度假天堂。“度假到丹寨”,是脱贫后的丹寨人向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发出的盛情邀请!据介绍,在2020丹寨丰收节期间,丹寨万达小镇还将举办别开生面的“晒秋市集”,农民朋友们将丰收后的硕果拿到市集上与大家共享,这里有丹寨上乘的农特产品,也有精致的非遗手工艺品,喜庆丰收的丹寨万达小镇正盛装迎候八方宾朋。
09/23 - 收获在金秋
9月20日,安徽省亳州市赵桥乡赵桥村农民在田间收获玉米。金秋时节,安徽、山东等地的玉米迎来收获期,农民抢抓农时,忙着收获、晾晒玉米,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发(刘勤利摄)
09/22 - 河北赞皇:文旅融合打造高质量全域旅游
9月16日,在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景区,游客体验漂流。随着文化与旅游不断深入融合,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支撑,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将非遗民俗表演、实景剧演出等融入景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环境场景提升中,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09/21 - 河北唐山:百年矿区变身城市花海
9月17日,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在唐山市开平区东湖区域花海景区骑行(无人机照片)。2018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为根治东湖区域百年老矿开滦马家沟矿煤炭开采区的恶劣生态环境,先后清理“散乱污”企业72家,无名场院327家,着力打造“城市后花园”,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该区域花海如画,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观光,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新名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09/18 - 康养旅游走进武夷山
9月16日,健身爱好者在武夷山齐云峰景区表演健身气功八段锦。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充分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战略,促进茶旅、文旅、体旅、康旅、展旅融合,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新华社发(陈颖摄)
09/17 - 秋日尕海湖
这是9月15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拍摄的尕海湖(无人机照片)。尕海湖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是青藏高原东端的高原湿地,黄河上游支流洮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近年来,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实施湿地禁牧补偿、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项目,加之近两年甘肃降水持续增多,尕海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湿地生态系统日趋完善。新华社记者张智敏摄
09/16 - 江苏泰州文旅在京分享“水城慢生活”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薛枫)“在泰州,吃早茶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活。”9月9日下午,江苏省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京举办文旅分享会,分享泰州的“水城慢生活”。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也曾“儒风之盛,素冠淮南”,诞生过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等名人,在历史变迁中,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是泰州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泰州具有“两淮盐税,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的盐税文化、有“大儒云集,人才辈出”的儒学文化、还有“戏曲文化三家村”的梅园、桃园和柳园等等传统文化以及历史遗址,这些遗址在经过修复和扩建后,成为了集文化传播与旅游景点两种属性的文化旅游景点,并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玩,在古迹中感受泰州传统文化的魅力。泰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许晶介绍说,泰州是一座细腻温婉的生态之城,拥有着中国鲜有的水城格局。泰州美,美在泰州的水。要读懂泰州,先要读懂泰州的水。古运盐河、卤汀河、泰东河、济川河、新通扬运河等水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相交相错,凤城河、引江河、溱湖、得胜湖、大纵湖、沙沟南荡、乌巾荡……无一不向游客展示着独特的水城风韵。泰州的水,不仅仅体现在环境,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早上,从一个蟹黄汤包开启“皮包水”的悠闲舒适;晚上,泡一回温泉或澡堂,用“水包皮”的方式,卸去一整天的奔波和疲惫。这种悠悠笃笃的闲适,就是泰州生活的精髓。许晶在介绍泰州旅游资源时提到,今年11月份将开通北京到泰州的动车,北京游客到泰州旅游将更加快捷方便。据悉,此次文旅分享会是今年泰州首次在北京举办的旅游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泰州传统文化,感受泰州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09/15 - 秋日珠峰
9月4日在西藏珠峰游客大本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这里是冰雪的世界,风景十分壮观。新华社记者吕帅摄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