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博物馆举办“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
我国青花瓷器创烧于唐代,其精彩篇章则从元代开始。元代青花瓷器独步当时,在沉寂了500多年以后,自上世纪初被逐步发现,备受推崇。元代青花瓷器是可供观赏的工艺品,更是反映元代手工业发展、商品贸易、社会生活、审美习惯等的重要实物资料。观赏瓷器,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正是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本次展览以我省馆藏10件元青花瓷器为主体,辅以300多张图像资料,以文物陈列与投影、触摸屏、全息影像、文字讲述相结合的展陈方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元代青花瓷器产生、烧造、销售、使用以及在后世出土、收藏等诸多内容。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断缩短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殿堂、大学校和桥梁的社会功能,是辽博人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力求为观众打造直观体验学习的课堂,是辽博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
12/09 -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打造全国最大渔业融合示范基地
大连市长海县全面落实“海洋强县”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产业融合、联农带农,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扇贝、海螺两大主导产业,今年养殖规模达100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39亿元。图为长海县小长山岛镇英杰村扇贝加工厂里,工人忙着加工扇贝。(摄影:杨靖岫)长海县计划用3年时间,创建我国最大的渔业融合示范基地,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引领全国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大连建成农业强市作出新贡献。作者:杨靖岫
12/08 - 辽宁省大连自贸片区首创推出“企业邻里”应急互助新机制
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记者从大连自贸片区(保税区)管委会获悉,为全面提升区域安全水平,强化应急响应能力,近日,大连自贸片区首创推出“企业邻里”应急互助新机制。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该机制围绕应急管理中“风险管控”与“应急响应”两个重要环节,将大连自贸片区内的企业以“区域+工艺”为标准划分为数个“企业邻里”。并通过在“风险管控”环节开展综合评定、实战培训、安全共建等举措,对“邻里”内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摸底检查,并根据企业“生产工艺风险”及“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定,积极打造“邻里”示范企业,以“线下观摩+线上研讨”形式,组织“邻里”内企业共享先进管理经验,协调鼓励企业开展互学共研,最终实现监管闭环与隐患的长效治理。同时,在“应急响应”环节中,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部门与“邻里”企业在应急调度、灾情速报、信息与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营造邻里间“想救、敢救、会救”的良好互助风气。加强事前准备,通过开展应急协同演练及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事故管理基础知识与突发事件应对、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理、灾后应急救援与搜救、应急救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使“邻里”企业熟练掌握应急响应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鼓励“邻里”间利用地缘及工艺相近的便利优势勇当“第一响应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好信息实时上报、协助初期救援等工作,及时为应急救援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最大程度减少“友邻企业”人员与财产损失。自“企业邻里”应急互助新机制实施以来,大连自贸片区已组织开展“企业邻里”培训百余场、应急现场演练十数次,在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的同时,为企业节省安全生产专家聘请费用近千万元。该机制的有效实施,也改变了以往政府与企业间“监管”与“被监管”的单纯约束关系。同时,在大连自贸片区应急管理部门统筹下,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使得原本“各自为战”的松散力量得到了有效整合,织密了“企业为点、邻里为线、片区应急管理与服务为面”,衔接着“防”与“救”责任链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应急管理网络。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精准化水平,进一步丰富“企业邻里”内涵,着力打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兼具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特色的“工业韧性社区”,为片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屏障。作者:徐菁刘兆龙
12/08 - 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端牢“生态碗” 念好“生态经”
在渤海辽东湾顶端、辽河入海口的地方,有一座被轻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盘锦。 这里,河海相融,水天洁净,保存了世界独有的“浅海水域—裸滩—翅碱蓬群落—翅碱蓬芦苇群落—芦苇群落”自然景观格局,形成了由海向陆红绿分明的带状植物分布。 这里,每年迁徙、停歇的候鸟达数百万只以上,记录有黑嘴鸥、青头潜鸭、丹顶鹤、东方白鹳、西太平洋斑海豹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4种,黑颈鸊鷉、白头鹞、东亚江豚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5种。 今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盘锦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湿地,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血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坐落于盘锦的国家AAAAA级景区——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依托盘锦丰富的湿地资源而享誉全国。近年来,景区发挥主人翁精神,重端牢“生态碗”,念好“生态经”,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带动乡村振兴,丰富群众休闲文化生活。 守护生态本底,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 “湿地面积变大了,水源充足了,空气湿润了,干旱、沙尘暴近几年都比以前少多了,守护好湿地,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能享福了!”正在进行冬季枯草清理的姜兴杰在景区工作多年,说起眼见的变化,笑弯了眉眼。 河口淡水和海水咸水周期性交替,形成了一个有机、连续的湿地整体,支撑辽河口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和海水地带性生物区系。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交换特征,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径流、净化水质、固碳增汇、防浪固土等生态功能。 碱蓬草,红海滩的主角。作为湿地上的先锋植物,它能适应盐碱环境中的生长,滩涂经过它的改良,才能生长出芦苇、菖蒲,才会引来百鸟在这里栖息筑巢。 湿地的生态环境是景区发展的本底,生态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红海滩的成色足不足。从2018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实施碱蓬草湿地修复工程。 文旅集团依据多年的数据报告和实际经验,在景区设置了20处修复试验田,培育抗盐新品种,实施了潮沟疏浚和储水扩容,碱蓬草分区域种植补植,在重点景点和廊道沿线建设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站14个,通过开展水文和地质监测,海洋垃圾监测和清理,沙蚕、弹涂鱼增殖放流等系列措施,获取环境与生态系统基础科学数据,为该区域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成立了“碱蓬草”生态修复队伍,开展潮沟疏浚、储水扩容、增殖放流等各项保护修复工作。同时,景区组织专职管护人员定期查、定点查、随时查,制止破坏湿地资源、乱采乱猎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保护救助野生动物。 经过保护和修复后,潮汐对滩涂的浸润率大幅上升,碱蓬草覆盖面积由2018年的2000亩增长至22000余亩,基本实现18公里景区碱蓬草全覆盖。 展现湿地魅力共享生态保护红利 红滩绿苇、鹤舞鸥翔,生机无限的红海滩尽显生态魅力,生态保护的成果逐渐转换成发展红利。 今年,景区建设红海滩生态文明馆,作为“两山”理论实践现场教学基地和中小学生课外实践研学基地,全力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示范性景点。景区优化商业布局,“盘锦有礼”特色旅游商业区、古渔雁部落渔猎文化体验区、稻梦湾现代农业综合体示范区等,形成立体化、沉浸式的旅游综合服务产业链。景区还增加大食堂餐饮品牌、稻田场景打造、增加梅花鹿、丹顶鹤互动,古渔雁部落捉鱼、摸鱼等项目,不断提高景区产品的体验度与舒适性。 旅游带动乡村振兴,附近村民依靠湿地旅游吃上了“生态饭”。村民既可以选择在景区做保洁员、开观光车挣“工资”,又可以在自家开农家乐、蔬果采摘园当“老板”,腰包越来越鼓,日子红红火火。 生态惠及民生同做“幸福中国人” 醉人的风光、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宜人的气候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日益成为旅游、休闲的胜地。 本地游客王先生,是红海滩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从逐渐退化裸露滩涂到红滩连片恢复全覆盖。他说:“景区对盘锦市民推出免票优惠,我每年都要来红海滩几次,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神经,看到这里生态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作为家乡人,觉得非常高兴和骄傲。” 为让景区生态风光更多地惠及群众,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惠民活动。 近年来,体验游玩项目成为年轻人和亲子团的市场热点。搭帐篷、架烤炉、放风筝的露营,骑双人自行车、拍网红打卡照的情侣约会,喂鹿、捕鱼、钓蟹的童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红海滩美景增添了更多游趣。 今年6月,占地8000平方米的巨幅稻田画“幸福中国人”亮相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从观景台眺望,红色的海滩与绿色的苇海稻浪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一目观两海,双色一重天”的壮观景象令人震撼。而“幸福中国人”的主题,正是由景区发起,全民参与征集而最终选定的。 “让生态惠及民生,同做‘幸福中国人’,这也是我们心底最真实、最真诚的想法。”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董事长孙焕新说。
12/07 - 辽宁省沈阳市:技术改造扩产能
12月4日,记者在位于沈阳市辽中区的益嘉农产品米糠油加工(扩产)项目现场看到,项目已完工90%,预计2023年6月底前建成验收。图为企业新建的厂房。记者杨靖岫摄益嘉农产品米糠油加工(扩产)项目是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重大工程典型项目、辽河流域粳稻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稻糠是稻谷在制米过程中去除稻壳和净米后的副产品,通过现代深加工技术,经过筛选、分离、粉碎制颗粒、烘干、压榨、提炼精加工等步骤,成为高附加值的食用米糠油,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稻米油。益嘉农产品有限公司此次投资总额近3000万元,在对老工艺进行改造的同时,努力实现产能翻倍。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稻米油年产能达2万吨,加上副产品米糠粕,产值总计近3亿元,实现产能和产值同时翻倍。
12/07 - 辽宁文化旅游精彩亮相2022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
由文化和旅游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第七届)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12月1日至4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全省14个城市和沈抚示范区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积极参展,全方位展示辽宁避暑纳凉、休闲度假、边境风光、红色文化,特别是“冰雪+”旅游的优势与特点,持续发力开展辽宁冰雪旅游品牌创建推广。辽宁具有鲜明冰雪特色的展位 博览会现场,辽宁展区以“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我在辽宁等你”为主题,以“冰雪+温泉”、“冰雪+年俗”、“冰雪+亲子”、“冰雪+非遗”等“冰雪+”为主旨搭建的特装展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逼真的松雪乐园、灵动的滑雪真人秀、微缩的仿真温泉泡池……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冰火两重天”的趣味冰雪世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微缩仿真温泉泡池深受观众喜爱的盘锦市海豹玩偶 辽宁省各个城市带着各自的特色旅游产品悉数亮相,包括景区景点、旅游线路产品、度假酒店等丰富的冰雪、温泉与特色旅游资源,配以LED大屏轮播美轮美奂的宣传片与精美的实景拍摄图片,为广大喜欢冰雪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展示了辽宁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辽宁展台摆满沈阳市、本溪市、辽阳市文旅局带来的精美的宣传手册;鞍山市文旅局展出了精美的岫岩玉,尽显鞍山岫玉风采;辽阳市文旅局带来的优质大米吸引了众多观众的问询;盘锦市文旅局带来的特色红螃蟹发箍、玩偶、可爱呆萌的海豹玩偶深受年轻观展者的喜爱;锦州市文旅局扫码互动赠送精美帆布袋、营口市文旅局扫码赠送望儿山手工皂、葫芦岛市文旅局扫码赠送定制U盘、辽宁一旅行社扫码互动赠送数据线,瞬间实力圈粉。人气火爆的辽宁展台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刘成一行观看辽宁馆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成在巡馆中特意来到辽宁展区,同辽宁参展代表进行热烈交流,对辽宁精心布设的冰雪风格展馆给予高度评价。沈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姜欢代表辽宁推介辽宁文旅产品 12月2日在3号馆的主舞台区,沈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姜欢代表辽宁文旅厅做了主题为《畅游辽宁四季任我行》的辽宁旅游资源专场推介会,深入推广辽宁美景好物、传播辽宁文旅声音、讲述辽宁生动故事……随后海南电视台2套节目组对辽宁代表团参展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从企业的角度展现疫情之后辽宁文旅创新发展的新面貌。参展企业负责人接受海南媒体采访 活动现场,辽宁展区人气持续火爆。多家文旅机构、景区、企业、研学机构对辽宁特色的冰雪旅游资源与新颖的主题活动表示肯定。通过深入交流,辽宁已与塞尔维亚旅游局和国内北京、四川、江西、宁夏文旅厅达成对口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在合作推广、客源互送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借助此次博览会,辽宁开启了与国内外多家文旅机构、企业的合作新起点,在国内外建立起东北亚高品质旅游新形象。辽宁文旅厅代表与宁夏文旅厅代表深入交流 辽宁独特的区位条件造就了辽宁冰雪旅游的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近年来,辽宁大力发展冰雪和“冰雪+”旅游,不断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冬季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打造,把“冷资源”变为“热产业”并策划了一系列冬季旅游主题线路与品牌活动。同时在推动冰雪旅游提质升级的同时,全力打造东北亚冰雪旅游目的地,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能够更多地了解辽宁、认识辽宁、身临其境感受辽宁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有机会来辽宁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尽情释放飒爽豪迈,轻松体验休闲美妙。咨询观众络绎不绝 通过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多角度展示了辽宁文旅新形象,成功推广了风格各异的温泉、冰雪资源、“冰雪+”网红旅游产品和兼具民俗风情与冰雪文化特色的主题精品线路,加大在海南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将世界文旅精品、经验“引进来”的同时,也打开辽宁文旅产业“走出去”的通道,吸引更多游客到辽宁旅游,感受大美辽宁的独特魅力,让冰雪旅游成为世界游客了解辽宁的新窗口。
12/06 - 《城市相册》摄影作品展览开展 百余张精彩照片浓缩沈阳之美
一张照片一景致,一景更比一景美。这是许多观众参观《城市相册》摄影作品展览后的第一感受。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的积极作用,全面展现沈阳振兴发展的巨大变化、丰硕成果以及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举办的“踔厉奋发复兴路文艺礼赞家乡美”——沈阳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文艺作品展之《城市相册》摄影作品展览,12月3日至12月11日在沈阳美术馆举办。 “这是近年来沈阳市举办的档次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高端摄影展。参与者除了国家、省市级摄影家协会会员和全市的摄影爱好者外,还有获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金奖的中国著名摄影家田立、梁达明等人的作品展示。”12月3日,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立彦向记者介绍说,“本次展览作品征集历经一年时间,包括全市13个区、县(市)在内的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参与创作采风活动,征集各类摄影作品2000余幅。经认真评选,最终入展151幅,其中包括28幅特邀作品,涵盖风光摄影、人物摄影、静物摄影、纪实摄影等种类。”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英雄沈阳、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四个篇章。“英雄沈阳”以纪念场馆、典型人物和沈阳建设者等为主要内容,展现沈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英雄精神;“文化沈阳”以文化地标、场馆庭院、多彩生活、民俗风情等为主要内容,展现沈阳丰富多元的文化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历史沈阳”以文物古迹、历史名胜和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展现沈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沈阳”以“三山三水”、城市风貌等为主要内容,展现沈阳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次展览展出的照片,用多彩镜头记录了沈阳振兴发展的脚步,以深邃的视野、博大的胸怀、自信的态度,从沈阳振兴发展的奋斗历程和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极富冲击力和感染力。 《城市相册》摄影作品展同时在沈阳文艺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展览。 温馨提示:观众观看《城市相册》前,请在沈阳美术馆官方微信,以及美团等渠道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进入美术馆需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体温检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陈凤军/文主任记者李浩/摄
12/06 - 辽宁省鞍山市:把剪纸艺术融入廉洁文化
近日,鞍山市立山区文旅局组织召开了“传承廉洁文化,弘扬清风正气”系列廉洁文化活动。此次活动邀请立山区省级非遗传承人王秉忠老师,通过剪纸的形式,将剪纸艺术与廉洁文化充分结合,让大家既体验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又增强了廉洁教育的趣味性,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清正廉洁的意识。活动现场,王秉忠老师手中,一幅幅巧妙设计的“廉”字新鲜出炉,让现场观看的立山区党员干部叹为观止。不少党员干部自己动手,按照老师的指导,剪出了一个个“廉”字窗花。立山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李丽佳说:“我们通过廉洁文化教育,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促进清廉立山建设行稳致远,达到廉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廉洁文化供给丰富多彩,廉洁文化教育形式多样,廉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的目的。”未来,立山区文旅局还将组织辖区文化爱好者,开展廉洁书画、廉洁摄影等系列活动,让廉洁文化以更多更好的形式沁润人心、广泛传播。作者:张子律
12/05 - 锦州移动全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播新高地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锦州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与辽沈战役纪念馆签约中国移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的基础上,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不断赋能红色文化传播,助力辽沈战役纪念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载体,打造红色文化传播新高地。精雕细琢,打造红色精品网络锦州移动开展网络质量提升和通信保障攻坚行动,打造红色精品网络,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中心,包括配水池战斗遗址、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苹果园廉政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强覆盖、优网络、提感知、促发展”,连点成片,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红色场景网络质量。累计建设基站4个,实现4G、5G网络全覆盖,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Gbps,流量增长了近40%,极大提升了客户上网感知。数智赋能让红色资源释放新活力跨越时空,吹响胜利号角。利用咪咕平台的全景视频,5G+VR让红色教育传播方式丰富化。结合5G、云计算等技术,将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输至咪咕平台,在传统的图文、视频基础上,加入三维场景还原、场景体验、自动浏览等模式,游客利用手机、VR眼镜、电脑、电视等终端设备,不用进场馆就仿佛置身其中,让红色文化直达人心。漫步在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等一间间虚拟展厅,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追忆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诗篇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让人跨越时空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新魅力。感悟历史,追寻英雄足迹。锦州移动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量身打造5G高清视频彩铃,以个性化手段向年轻人传播红色文化精神,并设立了“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视频彩铃专区,向全社会传播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在接通电话的等待期间,一首令人动容的旋律和视频画面,展现红色经典文化,记录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党的百年光辉。通过革命历史与科技产品的融合创新,一起重温党的红色经典故事,勾勒入党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了每一名辽宁人心中的自豪感。未来可期让红色资源增添“科技活力”锦州移动积极发挥网信技术优势,将与辽沈战役纪念馆持续携手共建,未来规划建设数智化场馆,利用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和文物原貌,将有更多文物通过各种数字化形式“活”起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还将规划搭建5G智慧监管平台,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展馆提供客流量、客源分布、游客属性等多种类型的有效数据和分析报表,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精准大数据支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锦州移动以数智技术推动红色资源进一步“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让锦州红色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不断增强,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干劲,把英雄城市“红色名片”擦得更亮,全力以赴为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添砖加瓦!
12/05 - 本溪热电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顺利投产发电
近日,随着5个光伏区域11台逆变器的投运成功,本溪热电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顺利投产发电,项目投产发电后,将为本溪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为辽宁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再添新丁。 本溪热电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利用本溪污水厂空地内约2.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351MW,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按照年平均利用1300小时,预计年平均发电量170万千瓦时,25年总发电量4390万千瓦时。项目投产后,年节约标准煤506.13吨;减少粉尘排放344.17吨,SO2排放37.96吨,NOX排放18.98吨,CO2排放1263.09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能源加污水生态治理光伏示范项目的成功发电不仅满足了生态环保有机统一,还起到了能源建设发展与环保治理的协同推进作用。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