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社区为居民解难题
    近日,振兴区绿丹公寓居民魏女士向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反映,单元门里面总有一些蚊虫飞来飞去,眼下正是蚊虫大范围活动的季节,希望社区可以帮忙处理。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查看情况,发现绿丹公寓有一个常年闲置的地下室,随着温度较高加之潮湿,蚊蝇开始大量繁殖。工作人员用配比好消毒液的喷壶对着地下室、单元门、楼梯等易滋生蚊虫的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彻底消杀。近日,元宝区县前北小区网格员张建华在辖区巡逻与居民交谈中了解到,小区里的小花园时有损坏,居民说如果有提示标语会好一些。张建华立即与广济街道县前一社区联系,将居民的想法告知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通过联系相关部门,定制了多个温馨标识牌。6月26日上午,网格员和志愿者一起将定制的标志牌安装到花园中。近日,振兴区浪头镇本钢新城小区的一名居民到曙光社区反映,其家楼下的一家烤肉店,用鼓风机生炭火,噪音很大,影响楼上居民的正常生活,希望社区帮忙调解。社区党支部书记立即同辖区派出所民警、网格员赶到烤肉店与老板沟通解决方法。老板表示,居民反映的鼓风机噪音问题,会尽快更换生炭地点,尽量避免在居民生活区内产生噪音。记者:张津硕
    07/03
  • “小院讲堂”贴近民生
    “我这个月在银行扣款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去银行查询时显示扣款没成功,还有什么方式可以缴费?”“可以通过微信关注‘辽宁税务’公众号,登录后进行社保缴费。”近日,在振安区九连城镇的一户农家小院,一场别开生面的税法宣讲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和以往坐在大礼堂里不一样,农家小院是我们最熟悉的场景,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讲的内容也贴近居民生活,大家都喜欢听。”九连城镇居民张丽对这种接地气的税法宣讲方式连连称赞。据了解,振安区税务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依托纳税服务“网格化”体系,将网格化服务与立体化税宣紧密结合,携手辖区各街道、乡镇,深入社区、村组屋场院落,通过“小院讲堂”税法宣讲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扎实办好惠民实事,将农家小院变为特色税法课堂和文明实践阵地。接下来,振安区税务局将在宣传辅导精细化上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于实效的主题活动,助力各项惠民利企政策落地生根。记者:郑鑫
    07/03
  • 广场舞联谊“秀”幸福
    近日,在东港市前阳镇安阳东街,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一场广场舞联谊活动吸引了24个舞蹈队参与。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宋玉峰表示,广场舞在农村越来越受欢迎,不仅有益健康,还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孤山镇开门红舞蹈队带来的《南水湖之恋》引来一片叫好声。安阳社区舞蹈队的《红太阳照边疆》更是跳出了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感恩。“我们就是以乐呵为主,寻乐、找乐、参与乐,健康快乐每一天,丰富晚年生活,不给社会添负担,不给儿女添麻烦。”参与此次表演的董延梅由衷地说。这些舞蹈队成员的平均年龄有五六十岁,他们凭着一腔热爱积极投身到舞蹈的学习当中,也乐于参与各种活动与演出,传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广场舞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心理健康。此次广场舞联谊活动的成功举办,将促进广场舞继续在农村地区蓬勃发展,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健康。记者:郑鑫
    07/03
  • “清风励志故事会”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6月28日,由丹东市纪委监委机关、丹东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清风励志故事会”巡讲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巡讲活动是丹东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的“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的重要要求和省委“传承‘六地’红色文化、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巡讲活动紧密围绕省市委提出的大干三年、奋斗三年,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深化运用“抗美援朝出征地”、凤城大梨树村“干”字精神等独特文化名片,从百年党史和时代楷模中,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廉洁元素,通过讲述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的廉洁故事,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汲取奋进力量,铸就政治忠诚、提振担当勇气、增强斗争本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参加本场巡讲的纪检监察干部被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所感染、所震动,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拼搏,以高质量监督执纪问责保障高质量发展。巡讲活动从6月28日开始,陆续深入到各县(市)区。记者/景媛媛文张尧图编辑/邹润
    06/30
  • 进校园开展职业规划讲座
    为帮助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近日,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党支部成员走进市中医药学校,结合“党建+”爱心服务活动,以“择己所长,择业所需”为主题,为即将进入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做了职业规划讲座。急诊党支部书记于雪护士长结合实际,向学生们介绍了护士在医院科室中的就业分布,并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为学生们提出建议,同时还引导同学们如何去做正确的职业规划并循序渐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急诊科护士们也依据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易出现的问题,向学生们讲述了如何快速适应医院的工作节奏,帮助学生们掌握相关技能,并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日常学习和就业准备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据了解,2023年市中心医院党委积极响应市卫健委党委号召,计划在30个党支部内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目前已开展数次“党建+”活动。记者:栾柏醇
    06/30
  • 这里开了场“村运会”
    拔河、接力跑、吃瓜比赛……6月22日,宽甸步达远镇新安村举行第二届全民趣味运动会。村民运动员纷纷登场,喝彩声、助威声此起彼伏,比赛“村味儿”十足。新安村“村运会”得到了步达远镇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也和逐步走向富裕的集体经济密切相关。近年来,新安村的特色产业逐年壮大,由原来的单一项目向多项目发展,由原来的小范围向大面积集中连片发展,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向合作社经济发展。记者/邢漫编辑/邹润
    06/29
  • 七名贫困励志学子获捐助
    日前,凤城市爱心助学协会在赛马镇举办了向贫困家庭励志学子捐助仪式。凤城市妇联、凤城市关工委、赛马镇政府等相关单位与爱心助学协会会员、受助学生及家长100余人参加活动。捐助仪式上,爱心助学协会会员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分别讲述了7名励志学子如何在家庭遭遇特殊情况后,克服万难,勤奋学习,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孩子们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听众。随后,爱心助学协会会员代表分别向每位孩子赠送了新书包、新衣服和慰问礼金等。爱心会员曲丽莎还将其亲自购买的篮球、手表、运动鞋、美术用品等送给了孩子们。受捐助学生纷纷表示,不会辜负爱心人士的捐助,将用最好的成绩,回报社会,同时,将温暖和爱心传递下去。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分兵七路,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走访看望了这7户贫困家庭。凤城市爱心助学协会主要由“五老”及各行各业年轻的爱心人士组成,现有会员1600多人。8年来,共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凤城贫困家庭励志学子260多人,其中68人顺利考入大学。记者:栗争艳李琦
    06/29
  • “四进四解”促和谐
    日前,东港市椅圈镇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走进依兰苏村独居困难群众于锡友家中,为他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建立台账,确保其享受到帮扶政策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在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多元化解工作中,椅圈镇党委、政府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围绕“访民情、解民忧、讲法治、促和谐”,深入开展“四进四解”系列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组织200余名镇村干部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沿街门市和重点场所,全面了解掌握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地毯式排查苗头性隐患问题,采取“立即就办”和“就地化解”方式,确保矛盾纠纷迅速化解。现已登门入户走访群众1352户,化解矛盾纠纷32户,有效回访调处矛盾纠纷132件。组建4支送法小队,以村组为重点开展“社科讲坛——普法宣传进屯堡”法律专题讲座,通过以案释法传授矛盾纠纷调处方法和法律依据,结合本地产业特色讲解种苗专利、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引导群众做法律明白人,让普法宣传走心又暖心。党员干部、公安民警、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组成17支警民联防巡逻队,深入全镇17个村的商超、企业、集市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及时发现并调处买卖纠纷、土地纠纷等。同时,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监督管理和义务拉运生产资料等志愿服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以村组为单位,组建17支健康服务队伍,登门入户开展困难群体免费医疗诊治服务和群众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舒缓情绪、树立生活信心。目前,共走进庭院30余个,并在镇区和马家岗村设立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在其他16个村设置心理咨询点,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群众排忧解惑。椅圈镇将把“四进四解”系列活动作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常态化工作,不断优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打造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和谐乡村。记者:张瑞
    06/29
  • 保护环境 大家参与
    “我们学校有小志愿者服务队,每隔一段时间,小志愿者们就会利用闲暇时间对学校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日前,浪头小学大队辅导员赵冰告诉记者。浪头镇各村、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曙光社区开展“育核心价值·扬中华美德”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等活动。忠杰村联合何氏眼科开展了“关注眼睛健康,守护心灵窗户”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每天对重点路段进行巡视,清理卫生死角。“这几年,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27岁的林琳说。近日,浪头镇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共清理小广告60余处,清理沿街垃圾6车,捡拾白色垃圾20袋;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40余吨,沟渠30余处。记者:鞠鑫磊
    06/29
  • 点亮希望的“光明使者”
    现任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孤山供电所所长的曹祖刚,几十年如一日,恪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被群众称为“传递光明的使者”。他曾当选“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省劳模”“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爱岗敬业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德行。”这是曹祖刚的口头禅。在长安供电所工作期间,一次施工中,曹祖刚左手受伤,因工期紧张,他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没想到,一根树刺扎在手掌内10年,直到手掌鼓起了肿包,才去医院做手术,出院后的曹祖刚没休息就直接上班了。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刚上任孤山供电所所长的曹祖刚,率领员工为医院保养发电机、更换空气开关、检查线路。不巧那几天,他患上了突发性耳聋耳鸣症,本来已经联系好医院,却因忙于工作而错过了最佳医治时间,造成右耳失聪。孤山镇集中供热前,曹祖刚带领职工全力检修锅炉房的供电线路,由于连日劳累,他突发心脏病休克,苏醒后,妻子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摇摇头说:“现在是关键时期,我不能离开岗位。”随后便又投入到紧张的线路检修中。几十年来,曹祖刚的工作岗位大都在东港偏远乡镇,用户分散、环境艰苦、供电压力大,他像老黄牛一样,不论走到哪,都用心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电力服务。“让群众用上放心电、舒心电、暖心电,是我的职责。”曹祖刚说。负责长安供电所工作期间,佛老村四组建大棚时,遇到办电资金困难问题,曹祖刚想方设法为其节省资金1.5万元;三户居民因居住偏僻家里没通上电,他和职工捐资4000元解决了“摸黑户”用电难问题。他还组建了共产党员服务小分队,义务整修更换当地抽水电站的老旧供电设施,使亩均抽水成本降低30%;高质量完成本地区电网改造和11户高危用户的排查治理工作,为企业先后义务安装用电设施、解决企业用电难题12件。作为共产党员,曹祖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担任长安和菩萨庙供电所所长的二十年间,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各项公益性活动。长安镇三级台村一名初中生因家中盖房和母亲手术欠下8万多元债务,孩子决定退学做劳务还债。曹祖刚得知情况后将1000元送到她手中,其后每年的学习费用都由他承担;三级台村一名小学生患皮肤病无钱医治,曹祖刚送去500元帮其治好了病;十字街中学一名学生患尿毒症无钱治疗,他又捐助1000元……近20年来,曹祖刚节衣缩食,先后拿出30余万元用于扶贫帮困。菩萨庙镇上川村老人魏国东生活困难不肯用电,曹祖刚带领职工捐款为老人接上了用电线路,并为老人栽种1000棵银杏树,解决其经济来源。外地人姚娟在菩萨庙镇兴建草莓生态园,由于资金链断裂,无钱装表接电,甚至连女儿上学费用都拿不出来。曹祖刚和职工们捐款4000多元,又帮助她从银行贷款两万元,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生态园安电。草莓滞销时,他又找朋友无偿帮忙销售,让姚娟绝处逢生,重燃创业希望。多年来,曹祖刚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不仅为用户带去了光明,更为很多无助的人点亮了生活希望。记者:张瑞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