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宜居丹东
宜居丹东
  • 【三美】美丽辽宁 | 青山巍峨 雄伟壮阔
    8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辽宁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绿色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美丽辽宁》专栏将围绕“辽宁名山域内水系城市公园”三个角度,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今天请看“美丽辽宁|青山巍峨雄伟壮阔”。
    09/05
  • 空气质量和城市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丹东第一
    近日,6月和7月辽宁省各市空气质量和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公布,丹东市两个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丹东市PM2.5日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4.7微克,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6%;全市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均值达到100%,地表水劣五类比例为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09/01
  • 辽宁东港市:新安村打造“高颜值”宜居乡村
    沿着平整宽阔的柏油路走进辽宁省东港市前阳镇新安村,一座写着“新安村欢迎您”的牌楼映入眼帘,村路两旁、房前屋后树绿花红,不同品种的树木绿植,让全村绿化成网成片、成园成景。近年来,新安村以提升村容村貌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科学规划设计,加大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宜居环境。提高道路硬化程度。以前村路硬化程度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还影响春耕秋收农机具作业。现在,各村组主要道路均已实现硬化,总长度达8000余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全村3000余米农田生产泥土路以及总长度6300余米的二级以上水渠进行硬化,方便村民种植和粮食运输,改善过去农田上水慢、淤堵严重等问题。大力提升亮化绿化程度。安装路灯400余基,种植银杏树、黄杨球、小黄杨、火菠菜花等各种绿植树木12万余棵,道路绿化总长度1.6万余米。此外,新修建2处文化广场,4处文化广场正在修建中,村民茶余饭后有了新去处。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换上了“新衣裳”,拥有了“高颜值”,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底气十足,在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美丽宜居乡村道路上不断提速前进。
    09/01
  • 辽宁丹东:放飞!它们重返蓝天
    近日,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站救助的赤腹鹰、雕鸮和红隼,成功实现了野外放生。疫情期间,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站救助了两只隼型鸟类,经鉴定这是两只红隼幼鸟。小红隼没有明显外伤,离开巢穴的时间不超过两周,进食正常,只需每日科学喂养即可。2022年7月20日,金山派出所送来了一只赤腹鹰,翅膀有轻微外伤,工作人员及时对它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每日涂抹红霉素软膏直至伤口愈合。早在2021年10月1日,东港市椅圈边境派出所送来了一只雕鸮,体型非常瘦小,严重营养不良。工作人员及时给雕鸮补充食物,让其迅速恢复体能,科学喂养了半年多,身体有明显的好转。野保专家考虑到它们目前的状况,根据其生活习性,认为现在已经具备了野外放归条件。8月26日,两只红隼、一只赤腹鹰和一只雕鸮放飞,回归自然。
    08/31
  • 辽宁丹东: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
    连日来,在丹东市振兴区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利用晴好天气赶进度,让老旧小区换新颜、展新貌,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永昌街道振八社区和馨园小区道路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彻底解决小区居民出行难问题。在纤维街道黄海社区黄海山上、山下、南厂小区改造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忙碌着铺设地砖。“外墙加装上这些保温层,家里的室温肯定能上去,再也不用担心冬天受冻了。”在纤维街道纤维一社区纤维小区,施工人员对楼体外墙加装保温层时,受到了小区居民们一致称赞。(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
    08/30
  • 辽宁丹东鸭绿江公园:美化园内凉亭
    近日,丹东市鸭绿江公园组织施工人员,对公园内所有凉亭进行油饰,营造优美整洁的休闲、旅游环境。
    08/26
  • 辽宁丹东:音乐喷泉会梦幻登场
    8月21日晚,杜鹃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如梦似幻,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广场自去年改造升级后,音乐喷泉会在每年夏季的夜晚登场,备受市民喜爱。
    08/26
  • 辽宁丹东:健身恰逢好时光
    初秋时节,滨江路上空气清新,气温适宜,令人精神舒畅。健身的市民或迎着晨曦奔跑,或在薄雾中骑行,或随着清风轮滑追逐,或在亭台上舞动太极扇……市民们运动的身影成为鸭绿江畔最具活力的靓丽风景,健美的身姿谱写出动人的旋律,热情的笑脸诠释着幸福的生活。多年来,丹东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群众文明健身,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健身活动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
    08/22
  • 丹东合作区:全新改造沿江步道方便市民
    近日,不少细心的丹东新区居民发现,沿江一侧有了不小的变化。新修建了彩色混凝土广场和缤纷花带,增添了停车场和休息座椅……全新的面貌吸引了不少健身爱好者纷纷前来打卡留念。据了解,沿江休闲健身步道改造工程日前正式竣工。此次改造包括对沿江步道靠近江边一侧步道原有的花岗岩路砖、廊架、防腐蚀座椅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将部分道路上原有的人行步道改造成花带,播种草花,栽植竖纹花卉和鲜花,配植花灌木球等。本次改造工程还翻建停车场8个,于周边新建了2个彩色混凝土广场和3个文化广场,对原有的6个广场进行了维修。同时还在五道河桥到文安滩段靠江一侧的护栏上增设了亮化灯带,加强夜间道路照明。不仅为城市居民创造了良好、舒适的生态环境,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08/18
  • 辽宁丹东:装上“观光电梯” 接来老人团聚
    “婆婆今年90多岁了,因为爬楼梯困难,她好多年没来我家了。老旧小区改造,安装了室外电梯,终于能把她接过来尽份孝心了。”8月15日,记者来到丹东市元宝区永安花园小区,家住13号楼7楼的孙华告诉记者,从凤城接回婆婆一家人团聚,圆了多年的心愿。孙华在永安花园小区居住了20多年,一直想把婆婆接来,可爬楼梯让老人一再推托。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华和老伴每天上下楼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2021年3月,孙华终于盼来了“福音”,永安花园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且要加装电梯。如今,永安花园小区的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原本拥挤的老旧小区变身成集智能、颜值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区。走进小区,一眼就看到竖立着的一栋栋电梯“玻璃房”,造型类似于宾馆里的“观光电梯”,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区的路灯具备电子屏幕、广播、监控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播放各类通知,还可以一键报警。”永安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晓倩指着路灯介绍。元宝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特别注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打造“智慧小区、数字生活”。改造后的小区居民家中安装了智能燃气表和智能水表,使用物联网、微电子等最新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抄表,自动上传,极大地方便了居家老人和残疾人。“自打安上智能燃气表,上了岁数的老人住得越来越舒坦,想搬家的念头全都打消了。”业主王爽细数着小区改造后的变化,“改造后的小区既有‘里子’又有‘面子’,我们这些‘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