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宜居丹东
宜居丹东
  • 菜地变绿地 居民笑开颜
    炎炎夏日,阳光洒在楼前绿草如茵的空地上,盛开的月季花在绿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如今,财专小区的居民,无需去公园,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美景。“小区以前是成片的私人菜地,看着都心烦。现在彻底整治好了,看着让人心情格外舒畅。”居民刘女士开心地说。4月28日,本报以《小区绿地变菜园管理难题待破解》为题,报道了财专小区近年来不少居民将楼前公共绿地圈占起来,改造成自家“菜地”,不仅破坏了小区原有绿化设计,也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小区居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帮忙解决此事。文章见报后,引起了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办事处的重视,立即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全面排查小区“菜地”情况,组织人力集中清理,并在清理后撒播了草种。在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财专小区旧貌换新颜。7月7日,时隔两个多月,记者再次来到财专小区。在该小区东泰路6号楼和4号楼之间空地上看到,之前这里种的小葱、韭菜、菠菜等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草地,看着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小区绿地被开垦成菜地已经很久了,看上去非常杂乱。”小区居民王女士说,今年五一后,街道工作人员把小区里的菜地清理了出来,种上了三叶草。现在草长出来了,看着绿油油的小草,心情别提有多爽了。“财专小区是楼龄30多年的老旧小区,近年来,小区的公共绿地遭到破坏,变成了一些居民的私人‘菜园子’,对此,社区年年进行教育引导,但是效果甚微。”提起小区以前的状况,财专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国津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五一后,在鸭绿江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工作人员对排查出“菜地”的82户居民逐个送达清理整治通知,耐心地动员、劝说。“当时很多居民持观望态度,也不配合这项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只能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刘国津说,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细心沟通,清理行动获得了大部分居民的理解。“居民的思想工作做通后,为了尽快清理小区的私家菜园子,街道办事处出钱又出力。拆围栏、清菜地、购买草种、撒播草种……”刘国津说,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有效地清理了小区菜地,而且还美化了小区环境,获得了居民一致好评。住在财专小区6号楼的居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居民对“菜园子”早已怨声载道。每到春天种菜的时候,有些人还会给菜地上肥,气味特别大,还招苍蝇、虫子。现在菜地被清理了,种了绿草,大家住着舒心多了,个个喜笑颜开。鸭绿江街道办事处分管此项工作的李奇霖说,目前小区“菜园子”已全部清理完毕,下一步,街道将对小区进行改造,对步道砖和硬化路面进行重新铺设,并对小区的公共绿地进行重新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财专小区将会以绿树成荫、绿草如茵、鲜花满园的崭新形象,呈现在居民面前。记者王洪满
    07/10
  • 我家就在岸上住 坐看碧水荡清波
    2019年,丹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8个国考断面河流水质优良比例100%,近岸海域水质均达到各功能区相应标准……抬头望蓝天,俯身看碧水,河清岸绿的自然生态景观,成为丹东人引以为傲的城市景观。大沙河流域广、水量丰,承载了几代丹东人的记忆。河边杨柳依依,堤岸草木葱茏,沿着景观路漫步,处处可见市民聊天休闲、孩子玩耍嬉戏的生动画面。6月29日,家住大沙河附近的赵德荣老人回忆说,上世纪末由于由于工业发展、城市扩张,一度造成河道淤堵、水质污染、垃圾漂浮,大沙河成为老丹东人眼中的“龙须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战略抉择,群众改善“母亲河”水质的强烈呼声,坚定了市委市政府治理城市内河环境的决心。整治上游排污企业,截流生活污水,清理河道淤泥,实施生态护岸工程,建设景观堤坝……短短几年时间,大沙河建成了集“防洪、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工程,过去垃圾漂浮、气味难闻、杂草丛生的河道,成为整洁美丽、生态人文并重的绿色水岸公园,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大沙河的嬗变,是我市城乡河道环境整治的缩影。“很难想到,死水沟、臭水沟变‘活’了。”6月30日,元宝区金山镇金山村农民陶成利提起劈柴河改造,难掩心中喜悦。过去的几十年,劈柴河垃圾多、水质差,大坝破败得不像样。2016年开始,市、区两级政府、水利部门实施引黑沟水库清水入劈柴河工程,以连通河湖水系、提高防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为目标,新建1万平方米人工湿地及景观设施。陶成利指点着河道两岸,说:“杂草不见了,鲜花绿树多了,还建成了生态防洪堤坝,臭水沟变成了绿水长廊。”值得一提的,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一条条城市内河焕然重生。近几年,我市将推进水污染防治、提高河道防洪水平、改善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机结合,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强化重点流域水环境及岸线治理,大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有序开展黑臭水体农村段整治工程,城乡河道环境面貌悄然发生了变化。7月初,在大洋河干流重点段治理工程龙王庙区域施工现场,记者观察到,左岸堤防、岸线生态复绿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河道清障、垃圾清理成果显现。项目负责人表示,河道治理工程完工后,大洋河龙王庙段防洪能力将达到20年一遇洪水标准,不仅保障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对改善河道生态、提升沿线群众获得感更是意义深远。以前沿岸村民不重视河道环境,在河边堆柴草堆、养鸡养鸭甚至盖牛棚的现象时有发生。近两年,市、县两级河长带头亮剑,清理河道“四乱”,持续优化河道生态功能。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对“十小”污染水环境企业监管执法,发现一个、依法取缔一个。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现“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以上”目标。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今年底前,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禁养区内禁止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主要农作物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减少1%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同时,加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新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12套。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涉农县全部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创建26个或以上省级美丽示范村。持续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建立完善垃圾清运管护长效机制,实现河道岸线无明显积存垃圾,水面无大面积漂浮垃圾。“我家就在岸上住。”如今的丹东城乡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生态健康程度得到改善,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一系类水利工程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等修复措施的深入实施,有效恢复了河湖生物多样性,提升了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记者金龙
    07/10
  • 3座新建篮球场本周六开放 20日前后再建成1座
    7月8日从市住建局获悉,我市新建的3座笼式篮球场已经完工,本周六(7月11日)将正式对外开放。8日下午记者在滨江西路附近看到,新篮球场内铺设了崭新的悬浮地板,两端分别安置了两个箱式篮球架。市住建局园林绿化科科长房伦革介绍,3座笼式篮球场长度均为33米,宽度为19米,配有休闲座椅,场地两侧空地还将各装4盏夜间照明设备,近期将进行照明设备安装和其他设备调试。此处新建篮球场旁边,新规划的停车场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共设停车位26个。在滨江路消防救援站附近新建的两座篮球场中间,一处16个停车位的停车场正在建设。两处停车场均为生态停车场,铺设植草砖和透水砖,既能保证圆孔植草砖缝内草的生长,又有很好的稳固性,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空气环境。建设中的水冲式公厕外形已经基本建成,公厕建成后,将采用感应式冲水设备,并设置第三卫生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考虑到市民健身需求,在新区大桥西侧,我市将再建1座笼式篮球场。目前工程已经开工,正在进行地面水稳层铺设,预计本月20日前后建成,其规格与前3座新建笼式篮球场相同,也将配备休闲座椅和夜间照明设备。记者戚文
    07/09
  • 大梨树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李琦日前,凤城大梨树村获中央农办、中宣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多年来,大梨树村坚持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大力弘扬干字精神,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率先在丹东地区制定出台首部《村规民约》并加以完善,坚持村民自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员模范带头等举措,使乡村发展充满活力,探索出农村治理新模式。
    07/06
  •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
    6月29日,市政府调研组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来到福春一小区、朝凤小区和泰和花园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询问施工进度,查看工程质量,对资金筹措、方案调整、改造标准、部门协作及施工安全等提出具体要求。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现场商讨解决办法。目前,我市列入2019年改造计划、今年继续推进的35个老旧小区,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其中,振兴区7个老旧小区和元宝区7个老旧小区,已完成地面基础设施和电力设施改造,正在进行小区住宅楼主体改造,计划8月底完成施工。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正在进行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收尾施工,下一步将转入楼体改造,力争年底完成任务。列入2020年改造计划的66个老旧小区将于本月底全部开工,其中,元宝区已经开工。记者戚文
    06/30
  • 航拍 | 喜看山乡织锦绣
    近年来,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依托辽宁第一林业大县的独特优势,以生态建设为基石,以林下参、石柱参等产业为重点,多措并举,推动人参产业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科学发展之路,形成了辽宁东部地区特色优势鲜明的标志性产业,带动了山区农户脱贫致富。图为6月下旬,宽甸步达远镇的人参种植园,宛若精心编织的的锦绣,与森林、田野、村庄、河流景观融为一体,组成了壮美的生态画卷。
    06/29
  • 鸭绿江公园实现数字化管理
    6月19日,在鸭绿江景观带数字智能监控室,全市首个城市公园数字化管理监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鸭绿江公园成为全市首个推行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公园。鸭绿江景观带数字化平台一期工程从2019年开始筹备。鸭绿江公园位于鸭绿江景观带内,该景观带东起珍珠公园,西至五道河,全线长约10公里,是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鸭绿江景观带全线数字化管理,快速发现,快速处理,是这套管理系统的突出特点。”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目前,鸭绿江公园共分为6个网格区域,沿途设置35个监控探头,有10名网格员专职负责区域内问题处理,实现了园内3.5公里范围内的数字化管理。除了能够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数字化管理监管系统还具备设施精确定位、巡查跟踪督办、履职量化考核、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公园管理的精准性、实效性,公园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大幅提升。据悉,我市还将打造鸭绿江景观带数字化平台二期项目。计划在鸭绿江景观带安装智能摄像机,并在平台软件系统中,加入游客人数计数识别硬件。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鸭绿江景观带10公里范围数字化管理全覆盖,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优质、更及时的服务。“作为试点,市住建局将‘以点带面’,将鸭绿江公园管理运作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住建局绿叶杯办工作人员说。记者戚文
    06/22
  • “水杉风景”装扮珍珠公园
    最近几天,在珍珠公园沿江木栈道一线,园林工人正忙着将40株水杉补植进路边空地。这些新补植的水杉,将和园区内原有的460株水杉形成风景林区,广大市民和游客游园时,远远望去气势十足。水杉别名水桫,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此次珍珠公园改造升级工程中的入驻树种之一,水杉可是其中有名的“英俊派”。属于乔木科的水杉,高度可达35米,胸径可达2米以上,树皮为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羽状的树叶特色鲜明。水杉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是秋叶观赏树种,在园林中最适于列植,也可丛植、片植,可用于堤岸、湖滨、池畔、庭院等绿化,可盆栽,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另外,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我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引进水杉,先是在水源地附近种植,随后扩展至鸭绿江公园沿线。如今,在市内的黄海大街、青年大街、体育馆路沿线,都可以看到水杉的身影。仅黄海大街沿途就有几百棵。水杉喜欢在光性强的地方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它的经济价值较高,可供建筑、板料、造纸、制器具、造模型及室内装饰等。记者戚文
    06/17
  • “东北花”点缀珍珠公园
    在此次珍珠公园改造升级工程中,有一种濒危植物,同时也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将以适量补植的方式进入珍珠公园。它就是有着“东北花”之称的天女木兰。天女木兰别称天女花、小花木兰。产于中国辽宁,是中国唯一的野生木兰属植物,是辽宁省的省花,是辽宁有名的“乡土树种”。属于落叶小乔木的天女木兰,高可达10米,枝干光滑无纹,叶片肥厚呈现油绿色。大大的花瓣为乳白色,阳光照耀下,略显晶莹。花蕊红中带黄,色彩鲜明。花期为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果熟期在9月上中旬。盛花期的天女木兰,白花若隐若现藏于绿叶之中,给人无限美感的同时,带来浓郁的芳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花瓣还可以制成香膏,提炼精油,能起到美体护肤的功效;花蕾可以入药,主要功效为可治疗感冒。天女木兰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和深厚、肥沃的土壤。丹东暖温带亚湿润季风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之一,素有“北方江南”“东北苏杭”之称,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极佳的环境为天女木兰的生长提供了温床。目前,天女木兰在我市种植区域不多。此次珍珠公园改造升级,天女木兰将和其他树种、花卉替换存在安全隐患的杨树,在公园空地进行适量补植,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游园体验。记者戚文
    06/16
  • 珍珠公园:市树银杏将添“新丁”
    珍珠公园改造升级工程,计划对现有园区的绿化水平进行全面提升,市树银杏将以补植的形式进入公园,这是记者6月12日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的。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我国园艺学家们也常常把银杏与牡丹、兰花相提并论,誉为“园林三宝”,并把它尊崇为国树。银杏树为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抗病害力强、耐污染力高,寿龄绵长,可达数千年。它以其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银杏树不仅以其俊美挺拔、叶片玲珑奇特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它适应性强,药用功效大,经济价值亦非常可观。银杏树对于丹东而言,不仅代表着一种精神,更承载着年代的记忆。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丹东就把银杏树移植于街路两旁。丹东市118条有绿化条件的街路以栽植银杏为主,以主干道为骨架逐步向次干道辐射,形成了以银杏树为网络主体的道路绿化体系。如今,丹东市的七经街、六纬路和九纬路三条主要街路两旁的银杏树已是历经世纪沧桑的百年古树。银杏树作为丹东的市树现已成为丹东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据资料考证,现今亚洲国家城市种植有百年银杏树的街道只有6条,而丹东市就有3条。另外1条在我国的重庆,还有2条在日本。据统计,丹东市80年以上树龄的大银杏树近千株,30年以上树龄的4000余株。丹东更是亚洲国家拥有百年以上银杏树最多的城市。珍珠公园改造升级过程中,银杏树将和其他树种、花卉替换存在安全隐患的杨树,增加绿化层次,在保留现有疏林草地景观基础上,扩大视觉空间,满足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记者戚文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