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引游客
      6月5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眼下,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精美的石刻佛像吸引众多游客参观。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6月5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6月5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6月5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06/08
  • 夏日乌梁素海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  夏日里,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波光粼粼,风景如画。  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无人机全景照片)。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
    06/08
  • 国家自然博物馆正式揭牌
      6月5日,参观者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内拍摄展品。  当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正式揭牌。今年1月,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东侧、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  新华社发  6月5日,参观者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内观看展品。  6月5日,人们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前留影。  6月5日拍摄的国家自然博物馆。
    06/07
  • 鄂尔多斯:盐湖色彩斑斓
      6月5日拍摄的北大池盐湖景色(无人机照片)。  北大池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占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开采历史悠久。眼下,随着气温的升高,盐湖色彩斑斓,别具韵味。  新华社发(王正摄)  6月5日拍摄的北大池盐湖景色(无人机照片)。  6月5日拍摄的北大池盐湖景色(无人机照片)。  6月5日拍摄的北大池盐湖景色(无人机照片)。
    06/07
  • 福建厦门:两岸一家过端午 百年学村赛龙舟
      6月3日,来自海峡两岸的龙舟队在开幕仪式上(无人机照片)。  当日,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启幕。来自海峡两岸的47支龙舟队伍在竞赛中享受龙舟竞渡的活力、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共有约500名台胞参与赛事。  除赛事之外,本届龙舟文化节以“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为主题,融合龙舟文化、学村文化、闽南文化,还同期举办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集美(端午)诗歌节等活动。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6月3日,开幕仪式上嘉宾为海峡两岸龙舟赛进行龙舟点睛仪式。  6月3日,来自海峡两岸的龙舟队在福建厦门集美龙舟池里竞渡。  6月3日,来自海峡两岸的龙舟队在福建厦门集美龙舟池里竞渡。  6月3日,参赛龙舟队鼓手为海峡两岸龙舟赛开幕仪式的舞台演出鼓掌。  6月3日,来自海峡两岸的龙舟队在200米直道赛中向终点冲刺。  6月3日,在福建厦门集美龙舟池,来自海峡两岸的龙舟队竞渡争先。  6月3日,龙舟爱好者和游客在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现场体验旱地龙舟比赛。  6月3日,厦门小学生在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活动现场体验舞龙。  6月3日,来自台湾的张宇琛(右)是第四次来参加集美龙舟赛,对比赛场地集美龙舟池“既熟悉,又亲切”。
    06/06
  • 京郊出游正当时
      这是梨树沟休闲小镇的花海梯田(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正值初夏,市民和游客来到位于北京市平谷区的黄松峪乡,参观游览梨树沟休闲小镇、京东石林峡等景区,乐享夏日时光。  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6月3日,人们在京东石林峡景区游览。
    06/06
  • 吉林四平:升腾烟火气 点亮“夜经济”
      游人在四平市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内体验游乐设施(6月1日摄)。  6月1日,位于吉林省四平市的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正式开街迎客,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览、购物,“夜经济”让城市在烟火气中持续焕发活力。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6月1日,游人在四平市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内参观游览。  6月1日,游人在四平市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内参观游览。  6月1日,小朋友在四平市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内游览、玩耍。  6月1日,表演者在四平市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内进行舞蹈表演。
    06/05
  • 浙江余姚:杨梅生产忙
      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在大棚内采摘成熟的杨梅。  夏日时节,浙江省余姚市迎来杨梅采摘期,目前大棚杨梅已集中上市,露地杨梅将在两周内上市。余姚是浙江杨梅主产区之一,2022年全市杨梅产量约3.2万吨,鲜果销售额约2.5亿元。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在大棚内采摘成熟的杨梅。  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在大棚内采摘成熟的杨梅。  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在大棚内包装杨梅。  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对露地杨梅进行疏果,以提高熟果品质。  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对露地杨梅进行疏果,以提高熟果品质。
    06/05
  • 太行云海
      5月30日在河北省内丘县拍摄的太行山区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当日傍晚,雨后初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  新华社发(刘继东摄)  5月30日在河北省内丘县拍摄的太行山区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5月30日在河北省内丘县拍摄的太行山区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5月30日在河北省内丘县拍摄的太行山区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5月30日在河北省内丘县拍摄的太行山区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06/02
  • 雨后平遥 古城如画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日,山西省平遥县迎来持续降雨。雨后的平遥古城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美若画卷。  平遥古城,是一座较为完好地保留着中国明清风格的古城,距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平遥古城城墙上游览(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平遥古城一角(5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平遥古城一角(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