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与自然和谐相处:南极长城站的企鹅与贼鸥
      长城站贼鸥湖里戏水的贼鸥(2月10日摄)。  近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泊在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卸货。卸货期间,记者在长城站采访,看到这里的科考队员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城站是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建成,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站区里生活着一群怡然自得的贼鸥,它们的家——贼鸥湖,与长城站科考队员的生活区相邻,相距不足60米远,两者之间是一片难得的黄绿色苔藓地相连。  在贼鸥湖边及长城站附近的海边,不时有一只或一群企鹅光顾。它们或游走于其间,或卧眠于一处,与科考队员和平相处,宛如一家。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里的企鹅(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里的企鹅(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内,一边是科考队员在卸货,一边是贼鸥湖内的贼鸥在戏水(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贼鸥湖边苔藓地上的两只贼鸥(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里的企鹅(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海边的企鹅(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海边的企鹅(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贼鸥湖里戏水的贼鸥(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里的企鹅(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里的企鹅(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长城站站区主体部分鸟瞰,右侧路边的小湖为贼鸥湖(无人机照片,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02/14
  • 空军出动3型11架运输机多地同步向武汉空运医疗队员
      新华社武汉2月13日电(记者黎云、王作葵、贾启龙)按照中央军委命令,2月13日凌晨,空军出动运-20、伊尔-76、运-9共3型11架运输机,分别从乌鲁木齐、沈阳、西宁、天津、张家口、成都、重庆等7地机场起飞,向武汉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  2月13日,一批增援武汉的军队医护人员乘坐国产运-20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上午9时30分许,11架空军运输机全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这是我国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大空运任务。  从12日深夜至13日凌晨,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和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的11架运输机,陆续从中原、华中和西南等地军用机场起飞,先后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天津滨海机场、沈阳桃仙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和河北张家口机场。在完成医疗队员和物资装载之后,11架大中型运输机再次升空,上午9时开始陆续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空军先后出动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西部战区航空兵某师、空降兵某旅执行空运人员和物资工作。此外,空军军医大学150名医疗队员除夕夜出征驰援武汉,驻鄂空军某基地和空降兵部队出动车辆数百台次,执行医疗器械和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  2月13日,一批增援武汉的军队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一批增援武汉的军队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天河机场,队员们口罩上贴着中国国旗。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一架国产运-20运输机正在武汉天河机场降落。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一架国产运-20运输机正在武汉天河机场降落。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一架国产运-20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一批增援武汉的军队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空军出动3型11架运输机多地同步向武汉空运医疗队员。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2月13日,空军出动3型11架运输机多地同步向武汉空运医疗队员。这是一架伊尔-76运输机(左)和国产运-20运输机(右)。新华社记者黎云摄
    02/14
  • 致敬"白衣战士"|构筑起坚固生命防线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构筑起坚固生命防线  ——全国医疗卫生战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人民日报记者 孟祥夫 新华社记者 林晖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各级党委和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迅速汇聚起防控疫情斗争的强大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疗卫生战线处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不顾个人安危,以“最美逆行”奔赴疫区,以实干担当勇挑重担,以无畏精神与病魔较量,坚守岗位、日夜奋战,守护群众平安健康。  1月22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击队。突击队由该院党委组建,以党员为主体。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同时间赛跑与疫情搏击  以“战时”状态应对“大考”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党上下迅速动员。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1月27日,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明确要求。1月28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月3日,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5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月10日,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总书记还视频连线湖北武汉抗击疫情前线,给全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干部职工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并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组部于1月29日发出通知,2月3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组织部门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在疫情防控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作出具体安排,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尤其是公立医院、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工作,更加坚定勇敢地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  各级组织部门紧急行动,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各有关方面主动作为,以战斗的姿态投入防控疫情斗争。  去年12月底以来,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胡轶带领160人的医护团队,连续在岗位上奋战了40多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  1月23日,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四川渠县李馥镇卫生院的党员医生万青松过得并不轻松。设置发热门诊分诊、隔离病房、“留观”病房,给火车站疫情检测点送应急口罩……第二天年三十,他又前往辖区12个村卫生室进行疫情防控宣传,随后上报物资发放信息、确保分诊台规范……万青松回到家已快半夜12点,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全国,像胡轶、万青松这样放弃休假仍“连轴转”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何止千千万万。  春节前,湖北、浙江、江苏、宁夏、新疆等地组织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立即动员党员、干部特别是医疗卫生战线的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天津、湖南、安徽等地吹响“冲锋号”,发动全省医疗机构的党员、干部职工取消春节休假,全部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广东、山东、内蒙古等地及时成立组织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就组织动员、力量调配、资源整合等制定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份组织部门都以视频会或通知形式作出安排,建立“战时”工作协调运转机制。  各级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防控疫情斗争决策部署,带领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动员全市近26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健康墙”。河北、黑龙江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及时部署谋划,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全力打一场有准备之仗。浙江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在最短时间内,推动构建起从疫情研判、社区排查、阻断传染源,到病例救治、防控指导、健康宣教全流程全闭环的管控机制,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风险的定海神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各级组织部门服从服务疫情防控大局,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各有关方面,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开展工作,推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形成阻挡病毒、抵御疫情的钢铁长城,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月12日,陈晓亮在等候转运病人。陈晓亮是安徽省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的一名救护车驾驶员,也是有着19年党龄的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晓亮自愿加入救援中心组建的“党员青年突击队”,从2月1日开始,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确诊患者同乘一车,增加了感染风险,但是陈晓亮顾不上那么多。“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做,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救护车再拉不到一个确诊患者。”陈晓亮说。新华社发(黄博涵摄)  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  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扎实有效的工作。  每天上午八点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路明准时参加疫情防控办公室交班晨会,分析疫情、研究对策。“我们采取‘扁平化’、‘垂直化’模式,党委靠前指挥、打破部门界限。”路明介绍,从医疗资源调配、医疗队组建,到医院出入口调整、门诊安排,院党委都做到事事清楚、件件落实。依靠院党委的有力领导、及时决策,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运转,第一时间准确筛查出多名疑似患者,有效地配合疾控部门及时确诊或排除。  疫情防控、救治病人,医院就是前线,病房就是战场。越是形势严峻,越到关键时刻,越需要医疗卫生战线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把力量聚集在党的旗帜下。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发出号召,全院83个党支部纷纷响应,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门急诊办公室党支部书记谈锦美在支部微信群里发出倡议:“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组织有号召、疫情有需要,就要带头报名加入防控队,作出应有贡献。”倡议得到党员一致响应,大家奋勇争先、随叫随到。  同样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百名党员主动向党组织请缨,带头上发热门诊。浙江杭州市西溪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倡议书,党委书记蔡兆斌带头,全院400余名医务工作者纷纷请战。短短一天,全院完成腾空并迅速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医务工作者和医疗队及时成立党组织,奋战在防控第一线,成为抗击疫情的突击队。福建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抗击疫情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医务人员做好“新冠病毒”检验和诊疗工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靠前指挥,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组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400多名医生报名加入到一线发热门诊。安徽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定点收治医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党总支成立2支应急小分队,统一指挥和调度全院各项防控工作,并第一时间组建了30多人的医疗团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湖北尤其是武汉的严重疫情,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医疗队援助。各医疗队及时成立党组织,发挥引领、凝聚作用。上海439名援鄂医疗队员,其中有党员174名,他们成立2个临时党总支、14个临时党支部,并开展“勇担当、善作为”特殊党课教育,激发工作热情。1月25日,浙江省从37家医院选派42名医生、93名护士,组建了第一批奔赴武汉的医疗队,同时成立医疗队临时党委。截至目前,浙江共向武汉派驻医疗队员1180余名,其中党员539名,成立3个临时党委,定期召开党委会,引导广大党员在一线勇担当、作表率。1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在武汉驻地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全体党员、预备党员面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言,在抗击疫情一线增强信心、坚定信念。2月6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到第三批援鄂紧急任务后,1个半小时内就组建起一支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队员中超过70%的是党员;医疗队建立临时党组织,下设4个分队及党支部,主要担负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救治任务。  阻击疫情,离不开“解码”病毒。科研院所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全力以赴组织科研攻关,服务疫情防控需要。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员专家牵头,加班加点做好样本检测工作,1月24日在全国省疾控层面分离出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1月26日广东省疾控中心火速成立医疗科研攻关党支部,27日成功分离一株新型冠状病毒,取得科研攻关重要进展。  ……  从医院救治一线到支援湖北医疗队,再到前沿科研攻关,党组织坚强引领,把堡垒筑在防控疫情斗争最前沿,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监护室,共产党员、西安市胸科医院ICU主管护师许婷在工作(2月1日摄)。新华社发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  争当防控一线排头兵  党的力量是通过每一名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在医疗救治一线,广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与死神较量,用生命守护生命。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一群人。  “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健康卫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守初心、担使命,全力以赴、抗击肺炎,不畏生死、不计得失”,这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生死,不计报酬”,广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铮铮誓言响彻大江南北。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说这话的,是武汉市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3年前,张定宇被诊断患有渐冻症,前不久,他的爱人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来不及悲痛,没时间歇息,张定宇率领全院240名党员冲锋在前,日夜扑在一线。流行病学调查中,他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送检,为确定病原赢得先手;增设病区时,他两天两夜没合眼,为援助医疗队接管创造条件……“现在,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张定宇坚定地说。  从除夕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带领全体党员一直坚守在医院,24小时在岗,及时协调解决病人救治、物资保障等难题。“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该冲在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有党组织、党员在,就一定能夺取最终胜利”,梁廷波说。他还发挥业务专长,主动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让人们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已成为全国医疗卫生战线最响亮的口号、最坚决的行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少医院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关组。广大党员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坚守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文宏铿锵有力地说,“党员要上前线,现在就是前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别的党员也必须顶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253名党员递交请战书,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对口定点医院等疫情防控最前沿。安徽和县人民医院选派援鄂医疗队员时,妇产科护士长司怡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她说,“我入党20多年了,论党龄全院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都比不过我,我有优先权”。四川九寨沟县永和乡城沟村73岁的老村医何海银有着42年党龄,这些天,他背着药箱、顶着寒风,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冲在防控救治最前线!”、“危难时刻我们党员不上,谁上?”、“为国为民分忧,这是党员不容推辞的义务”……他们在亲人和群众之间、小家和大家之间,毅然选择后者,用行动诠释入党誓言。他们义无反顾,只因人民需要。  从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的“95后”党员护士谢杰芬,不顾家里只有半岁的孩子,毅然报名前往一线,到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也是医院救治一线“带头人”的54岁党员张继先,再到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临危受命,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他们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争当抗击疫情排头兵,以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人的金字招牌,有力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过硬作风。  广大党员英勇无畏抗击疫情的牺牲精神,极大地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群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各地区各医院都有一大批优秀分子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江西抚州第一人民医院19名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向临时党支部提出申请,恳请党组织在防控疫情严峻斗争中考验自己。宁波援鄂医疗队共有31人,11人已经是党员,另外有14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当前的关键时刻,亲眼看到身边的党员吃苦在前、奋不顾身,让我萌生了想要加入这个先进组织的迫切愿望”,队员何洋说。2月5日,她和另外8名医务工作者在防控一线庄严宣誓,光荣加入党组织。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起了磅礴力量。
    02/13
  • 冲锋向前,我们义无反顾——“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群像
      新华社天津2月11日电题:冲锋向前,我们义无反顾——“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群像  新华社记者宋瑞、张宇琪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天津的医护人员加入到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他们有的驰援武汉,在一线与病毒战斗,有的留守家乡,严守严控疫情蔓延。  驰援武汉,义无反顾  9日晚,一架载着303名医护人员的天津第五批医疗队飞往武汉。  出征前几个小时,记者在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见到医疗队队员潘虹护士时,她正将自己及腰的乌发剪去。这个“90后”姑娘虽然一直嘴上说着,“没关系,要上前线了,这点付出算不了什么。”但眼眶里的眼泪却在一直打转儿。  9日凌晨3点多,潘虹接到电话,通知她当天晚上出发去武汉。“我当时心里很激动,又有些许紧张。”她轻轻摇醒还在熟睡中的爸爸,告诉他要出征的消息。  “爸爸一听,有点惊讶,但还是很支持。他说从新闻上看到疫情这样严重,估计我一定偷偷报名了。爸爸说我既然决定了,就去,但是在武汉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潘虹说。  2月9日,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手术室护士潘虹在出征武汉前剪去长发。新华社记者张宇琪摄  这批医疗队队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牛远杰介绍说,医疗队队员们在十几个小时内集结完毕,队员们来自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内科、预防保健等科室。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我们会积极救治所有病人,而我们的队伍,一定会做到零感染。我会将队伍完整带回来,一个都不能少。”队长牛远杰说。  抗疫一线,无畏战斗  那些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情况怎样了?他们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工作到底如何?记者视频连线了几位在前线“红区”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医生与身处武汉的消化肿瘤内科护士刘蕊视频连线(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宋瑞摄  初到定点医院武钢二院时,天津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说:“我们接手的是一个废弃楼房,临时改造后用于接收确诊病例。”  陆伟说,安顿好住宿,清点好物资后,已是凌晨1点。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边部署阵地,一边与疫情战斗,全力以赴开展救治工作。  为病人输液、发放口服药、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即便看似轻松的日常工作,却因厚厚的防护服变得不那么容易。“穿上防护服没多久衣服就被汗水打湿了,护目镜满是水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护士刘蕊说。  2月6日,武钢二院8位确诊患者出院。这也是天津医疗队接手武钢二院后,首次治愈患者出院。“看到病人转危为安,我们就没白努力。”陆伟说。  由于进入“红区”工作不能带手机,许多医务人员的工作照是由病人拍摄。“患者们对医疗队有很高的赞誉,这不断增强我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陆伟说。  身在家乡,心在武汉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医师郑磊和感染管理科医师路佳是一对夫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郑磊留守天津,路佳前往武汉“抗疫”一线。  “她的专业在前线比较需要,能帮助人,也能多救人。初二下午接到电话就立即出发了,义无反顾地冲到疫情一线。”郑磊说,妻子没表现出畏难情绪让他骄傲。  分别十几天,郑磊最担心妻子的安全。“医护人员有很强的责任感,关键时刻要表现出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和毅力。”郑磊对妻子说,希望她能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46岁的于万有是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师,疫情暴发后,他被安排在天津抗击疫情的前线。“疫情发生,我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不过我也相信,不管我被安排在哪里,都要光荣地完成任务。”他说。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管理科副主任医师徐桐柏说,感染科有两位正在哺乳期的医生强行断奶,坚守在天津抗“疫”一线。“这是医生的情怀。疫情面前,像冲锋武汉前线的同行们一样,没有任何一人打退堂鼓。”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管理科副主任医师徐桐柏穿好防护服,去往发热门诊接治筛查发热病人(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宇琪摄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脚颤抖依然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位白衣“逆行者”挺身而出,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02/12
  • 大排查,武汉打响抗“疫”保卫战!
      2月10日,一辆转运车在武汉市江汉区德望社区接到一位确诊患者送往“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2月7日,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党委书记翁文静(右二)与志愿者柳莹(左一)、张琦(左二)上街进行防疫宣讲。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在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入病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8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患者步入病房。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10日,武汉市园林局支援德望社区的一位下沉工作人员在值守的小区门口为来访者测量体温。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2月10日,武汉市江汉区德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熊威向街道请求安排车辆和人员转运一名确诊患者。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2月10日,下沉到德望社区的武汉市园林局职工杨丽青在调试播放防疫事项的扩音喇叭。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主动上报自查和求助信息(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2月9日,一位快递员在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送货。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2月9日,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志愿者在对街区进行排查。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02/11
  • “我是如何被治愈的?”——对话多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
     新华社济南2月10日电 题:“我是如何被治愈的?”——对话多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  新华社记者潘林青  国家卫健委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日24时,我国已累计治愈出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3281例。许多人关心,患者入院后会接受怎样的治疗?各家医院有何治病“良方”?当前的成功案例对下一步尽快消除疫情有何借鉴意义?……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多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和医护人员,听他们讲述了如何战胜病魔的心路历程。  精心护理照料中西结合治疗  9日下午,在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多日精心诊治和护理下,郑某某、杜某某两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顺利出院。医护人员送上鲜花,祝贺他俩康复出院。“谢谢大家的关心。最想感谢的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走出负压隔离病房,郑某某手捧鲜花激动地说。  临沂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清华说,郑某某于1月22日确诊后症状较重,经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病情仍呈加重趋势。后来,经医院核心专家组会诊讨论及省级中西医联合专家组会诊,调整了治疗方案,患者住院8天后肺部病灶逐渐吸收好转,目前已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符合解除隔离和治愈出院标准。  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魏某某、迟某某、丛某某从山东省威海市胸科医院治愈出院。“是这些医生护士的日夜精心守护,才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威海市一名治愈出院患者说,“住院时,每天都有许多专家对我的病情进行会诊,医护人员也是24小时全天候护理,这才让我一天天好起来。”  6日下午,在山东省烟台市奇山医院医护人员的陪护下,刘某走出隔离区,成为烟台首批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者之一。“这些天,医生和护士眼里熬出了血丝,我的病却一天天好起来,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刘某说。  烟台市奇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牛传振说,刘女士住院以后,我们用全市最好的专家、最优的治疗方案,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身体逐渐康复。并且,目前在奇山医院收治的其他患者,绝大多数都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记者了解到,截至9日24时,山东已经治愈出院的63例患者中,多名接受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且疗效很好。6日上午,青岛市城阳区首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患者住院期间,城阳区人民医院每天组织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同时共有16名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认真细致的诊疗和照顾,治疗过程中还融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  “我们医院也使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目前来看疗效非常好。”从业35年的山东省莱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于志刚说,西医主要是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用药以及短效的激素疗法;中医则针对病人的体质、伴随症状等进行辩证用药,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消除不良情绪坚定治愈信心  8日下午,山东省德州市第9、第16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主治医师认为,治愈的“秘诀”不光是为患者提供精细的医疗护理,还要随时观察患者情绪,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人的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稳定的情绪是抗击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之一。所以,我们不仅担负防疫、医治工作,也是心理医生,在克服自己内心恐惧的同时,也要安慰隔离的患者,帮助他们减轻负面情绪。”德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程慧桢说。  山东省莱州市首例收治的患者王先生入院时,正逢新春佳节。因远离家人且饱受疾病折磨,“病人入院后,一开始比较烦躁、焦虑,甚至有些害怕。”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医生李明寿说,为此,医院专门安排了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每天查房时,医护人员还会对他进行相应的心理劝慰,将贴心关怀送到他的心坎上。不久后,王先生就变得乐观开朗,积极配合治疗,目前已经治愈出院了。  山东省威海市胸科医院救治专家组组长、威海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张静说,除了日常护理,医院还建立了一个医患交流微信群。患者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微信群与医生、护士进行交流,“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将已经出院的例子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坚定治愈的信心”。  “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感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和治疗。”烟台市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刘某说,“希望广大病友不要悲观失望,而要克服不良情绪、坚定治愈希望。只要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出院的,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饮食科学合理出院不忘隔离  多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告诉记者,要想战胜病魔,科学合理的饮食必不可少。“医生根据我的身体状况,专门为我制定了提升免疫力的营养餐,每餐都吃得津津有味。现在回过头想想,要是吃不下喝不下,再好的医药也不行,肺炎不可能这么快治愈。”山东新冠肺炎治愈出院者王先生说。  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山东多家医院都特别注重患者饮食的科学合理,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于志刚说,在饮食方面,患者每天两荤三素,蔬菜水果科学搭配,确保营养。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孔令贵说,治愈者出院回家后,还须做好居家观察和随访工作,勤洗手、多通风等防范措施也不可或缺。他还提醒广大群众,新冠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一定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争取早日取得战“疫”胜利。
    02/10
  • 八方支援
      2月9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工作人员装卸一批来自法国的防疫物资。当日下午,经过三天的辗转,一批来自巴西圣保罗的疫情防控物资抵达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同机抵达的还有来自日本、法国等地华侨华人捐赠的防疫物资。据机场负责人介绍,该机场目前平均每天到港航班20余个,几乎每个航班都携有华侨华人捐赠的防疫物资,机场也开辟了专用通道,保证物资的快速提取。自1月28日至2月8日,该机场共保障国内外进港防疫物资累计2977箱。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2月9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货站工作人员在清点一批来自法国的防疫物资。当日下午,经过三天的辗转,一批来自巴西圣保罗的疫情防控物资抵达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同机抵达的还有来自日本、法国等地华侨华人捐赠的防疫物资。据机场负责人介绍,该机场目前平均每天到港航班20余个,几乎每个航班都携有华侨华人捐赠的防疫物资,机场也开辟了专用通道,保证物资的快速提取。自1月28日至2月8日,该机场共保障国内外进港防疫物资累计2977箱。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2月9日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拍摄的一批来自法国的防疫物资。当日下午,经过三天的辗转,一批来自巴西圣保罗的疫情防控物资抵达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同机抵达的还有来自日本、法国等地华侨华人捐赠的防疫物资。据机场负责人介绍,该机场目前平均每天到港航班20余个,几乎每个航班都携有华侨华人捐赠的防疫物资,机场也开辟了专用通道,保证物资的快速提取。自1月28日至2月8日,该机场共保障国内外进港防疫物资累计2977箱。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02/10
  • 雷神山医院开始逐步移交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是1月26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下图是2月5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经过十昼夜的奋战,2月6日,雷神山医院正式通过武汉市城建和卫健部门的验收,并开始逐步移交。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是1月26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下图是2月5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贺摄)。新华社发
    02/07
  • 火神山十日奇迹,外国“云监工”惊呼:只有中国可以!
     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2月4日开始正式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这座只用10天时间平地崛起的医院,不仅全程吸引着国内数千万网友担当“云监工”,新华社在脸书、推特和优兔平台对火神山医院建设全程报道,更是让无数外国网友震撼不已,纷纷赞叹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系列报道浏览量超过3000万次,转发、点赞、评论超过200万次,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近期受到持续关注的热点。  医院建成当天,《中国在武汉10天建成一家医院抗击疫情》文图和视频浏览量迅速突破1000万次,转赞评超过100万。  虽然中国“基建狂魔”的美名已传遍海外,但是,与“疫魔”赛跑,要用十天建一座医院?外国网友表示:上帝是中国人!从1月23日项目开工以来,海外网友始终热切关注工程进展,留言也是亮瞎眼。“上帝花了7天时间造了天地万物,我觉得上帝应该是中国人。”“不敢相信!这要是在美国得花5年。”“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工程。中国加油!”  “只有中国可以!”这也是众多海外网友在留言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了让海外网友及时了解火神山的施工进度,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了7场有关施工现场的直播,每一场都吸引了数十万甚至百万外国“云监工”。  深入疫区发回的vlog短视频报道《我们在武汉:与火神山医院零距离》,总浏览量320万次。  短视频中,记者探访火神山医院建筑现场,亲眼见证10分钟就搭好10个房间的地板,海外网友纷纷惊呼:中国疯了。“令人惊叹的中国……你们疯了……像闪电一样迅速,像宇宙一样强大。”“这有点疯狂,因为在美国我们做不到。因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会为了谁敲锤子谁拿钉子吵个没完。向中国为人民所做的一切致敬。”“完全不符合逻辑啊。10天造出33公顷的医院,就像阿拉丁擦亮神灯一样。”“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建造者。没有疑问。”“这说明了只要13亿人民齐心前进,一切都是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大片《2012》让中国人去造方舟!”  除了点赞中国速度和中国的制度优势,海外网友更看重中国应对疫情的果断有力。“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政府,勤劳的人民,了不起的全社会协作,强有力的政府,挽救了公民的生命。向所有努力奋斗的工人致敬。”“发达国家像美国、加拿大和英国200天都做不到。他们修个停车场路面的坑都得花20天。”“谁还需要看政府的治理指数,除非你们的工作能做得比这更有力。”  当然,还有清一色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每一条稿子下方,都有海外网友满屏的祈祷,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武汉,你不是一个人。”“知识和科学不分国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合作寻找抗击疫情的良方。”  全球网友们,你们的点赞和祈祷,我们都收到了!我们相信,只要众志成城,中国人一定能打败“疫魔”!(记者:薛艳雯高尚马汝轩)
    02/06
  • 武汉雷神山医院完工在即
      2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工人在加紧施工。  当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入冲刺决战阶段,预计2月5日具备交付条件。截至2月4日12时,病房隔离区箱式板房吊装已完成96.5%,同步进行安装及装修施工;医技楼钢结构安装、屋面板安装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各功能区内装和医疗设备安装施工,其中检验设备及CT等已进场,准备进行调试;污水处理站设备及管道安装已完成;垃圾焚烧站已完成结构施工;路面硬化已完成50%。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工人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工人在加紧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工人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工人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月4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