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浙江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汉服爱好者在杭州小河直街留影(6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统计,今年4、5、6、7月,浙江省PM2.5浓度连续四个月均为历年同期最好水平,其中,7月为12.8微克/立方米,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浙江省单月最好数据。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这是竣工后的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景色(8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杭州西湖边欣赏落日(8月9日摄)。  9月5日拍摄的杭州钱塘江畔朝霞(手机照片)。  这是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景色(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09/09
  • 秋日阿尔山引游人
      9月7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三潭峡(无人机照片)。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秋意渐浓,吸引游客前来赏景游玩。  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7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牛群(无人机照片)。  9月7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马群(无人机照片)。  9月7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驼峰岭天池(无人机照片)。  9月7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三潭峡(无人机照片)。  9月7日,游客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驼峰岭天池游玩(无人机照片)。
    09/09
  • 云端架桥
      这是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  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于2022年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大桥为钢桁梁悬索桥,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建成后将超越杭瑞高速公路上的北盘江大桥,成为世界第一高桥。近日,建筑工人在距离江面600至700米的高空作业,如同云端架桥。  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这是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  这是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9月3日摄)。  这是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  9月4日,建筑工人在花江峡谷大桥的猫道上施工。  这是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  9月4日,建筑工人在花江峡谷大桥的猫道上施工。
    09/06
  • 长春:北国春城 “新”潮涌动
      8月27日拍摄的长春新区北湖未来科学城(无人机照片)。  长春有着“北国春城”的美誉,是闻名中外的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家电影制片厂、第一辆地铁客车……众多“第一”在这里诞生。  步入新时代,长春处处“新”潮涌动,着力打造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高地、生态宜居美好生活高地,把加快建设“一中心、五高地”作为振兴发展的有效抓手和实践路径,抢抓机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7月29日,市民在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内露营(无人机照片)。  9月3日拍摄的长春市南湖公园(无人机照片)。  9月3日拍摄的长春市城区景象(无人机照片)。  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运行试验(3月21日摄)。  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6月18日摄)。  在吉林省长春市,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将制作完成的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外壳部件上(4月2日摄)。
    09/06
  • 月亮山梯田忙秋收
      9月4日,村民在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摆少村梯田里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近日,位于月亮山区的贵州省从江、榕江等县梯田种植的水稻陆续迎来收获季节,当地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收割、搬运、晾晒稻谷,确保秋粮及时归仓。  新华社发(王炳真摄)  9月4日,村民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里抢收水稻(无人机照片)。  9月4日,村民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里抢收水稻(无人机照片)。  这是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9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9月4日,农民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搬运稻谷。  9月4日,农民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收割稻谷(无人机照片)。
    09/05
  • 湘艺相传看“镇”兴:在美丽河街遇见古老非遗
      这是9月2日拍摄的常德河街(无人机照片)。  河街是湖南省常德市打造的一条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特色休闲街区。2022年河街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近年来,常德市在河街定期向游客展示特色非遗项目,以文化促旅游、促发展,让中外游客在欣赏美丽河街景色的同时,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前,集聚众多非遗项目的河街已成为当地文旅新热点,美丽河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9月3日,在常德河街,常德丝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晓玲(右一)在演出前指导青年演员排练。  9月3日,在常德河街,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德丝弦的演员在演出前化妆。  9月3日,在常德河街,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德丝弦的演员为游客表演。  9月2日夜间,游客在常德河街游玩。  9月3日,在常德河街,桃源刺绣非遗传承人罗明华(中)向游客讲解刺绣技艺。
    09/05
  • 金秋收获忙
      9月2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星光村,村民在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田间稻穗金黄、瓜果飘香,农民忙着收获劳动的果实。  新华社发(刘学懿摄)  9月2日,重庆市黔江区邻鄂镇高坪村村民操作小型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9月3日,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仙人庄乡沙胡刘村农民在田间收获花生。  9月2日,重庆市黔江区邻鄂镇高坪村村民用骡子转运水稻。
    09/04
  • 沈水映旗袍
      9月2日,模特在开幕式上进行旗袍走秀。  9月2日晚,2024沈阳旗袍文化周开幕式暨第六届中国定制旗袍艺术大赏在沈阳举行。开幕式中,一场水上旗袍走秀在沈水之畔的浑河九号码头上演。据了解,本次旗袍文化周主题为“‘旗’蕴故都,创艺无界”,围绕“会、展、销、游、集、秀”六方面开展包括旗袍元素文化主题市集、文化沙龙活动、时尚旗袍大秀等二十余项活动。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2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进行文艺表演。  9月2日,模特在开幕式上进行旗袍走秀。  9月2日,模特在开幕式上进行旗袍走秀。  9月2日,模特在开幕式上进行旗袍走秀。  9月2日,模特在开幕式上进行旗袍走秀。
    09/04
  • 旅居青年为千年古县注入青春活力
      这是9月1日拍摄的黄山市黟县的老酒厂宿舍,改造后将成为社区二期的住宿区(无人机照片)。  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由老建筑改造而来的“黟川两岸”创意街区不久前迎来了三十多位旅居青年。他们大多是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主要从事程序开发、创意设计和自媒体等工作,如今在黟县这座千年古县为他们打造的“黑多岛”社区相聚。  对于他们而言,当地优美的环境、轻松的工作氛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都颇具吸引力。除了依托互联网完成本职工作,他们也从大城市引入了茶旅融合、活力养老等商业项目,与黟县本地的团队开展深度合作。社区内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游客,为县城增添了不少人气。  目前,社区的申请入住者源源不断,附近的老酒厂宿舍正在改造修整,完工后将成为社区二期的住宿空间。社区主理人表示:“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享受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时光,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新华社记者傅天摄  8月31日,在黄山市黟县的“黑多岛”社区,旅居青年与游客在灵感食堂活动中交流。  8月30日,在黄山市黟县的“黑多岛”社区,程序员梁凯文在共享办公区工作。  8月31日,在黄山市黟县的“黑多岛”社区,一名旅居青年与参与职业价值观拍卖会活动的游客互动。  8月31日,在黄山市黟县的“黑多岛”社区,一名旅居青年向听众分享个人经历。
    09/03
  • 北京天际线
      9月2日黄昏,北京CBD的高层建筑反射出夕阳金色的光辉。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9月2日黄昏,北京CBD的高层建筑反射出夕阳金色的光辉。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