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初夏黄河风光这是5月22日拍摄的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段两岸景色(无人机照片)。 初夏时节,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段两岸景色壮美。 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这是5月22日拍摄的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段两岸景色(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22日拍摄的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段两岸景色(无人机照片)。 5月22日,水鸟在流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黄河上飞翔(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2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拍摄的黄河缆车(无人机照片)。05/24
- 江苏无锡:梁溪河景观带成市民休闲胜地5月22日,市民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推着婴儿车散步。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遵循“疏朗、活力、多彩、示范”原则,对梁溪河两岸进行综合整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滨水开放空间、贯通慢行系统、增设休闲服务驿站等,让沿河风光带成为市民休闲胜地。 新华社发(顾继红摄) 5月22日,市民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骑自行车。 5月2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家长陪同孩子玩耍。 5月22日,一对老人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散步休闲。 5月22日,市民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休闲游玩。 5月22日,市民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散步休闲(无人机照片)。 5月22日,市民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散步休闲(无人机照片)。 5月22日拍摄的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河景观带示范点(无人机照片)。05/23
- 珠峰夕照这是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大本营拍摄的珠峰夕照(5月21日摄)。 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屹立于青藏高原,珠峰地区气候复杂,景色瞬息万变。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这是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拍摄的珠峰夕照(5月19日摄)。05/23
- 海南三亚:在海洋牧场看缤纷水下世界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内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 海南省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截至2024年4月,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海南大学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投入人工鱼礁及船礁等约8万空立方米,水泥型人工鱼礁2585个,船型礁21艘,形成了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蜈支洲岛海域已完成珊瑚移植5.1万余株,该海域生活着超过300种珊瑚礁鱼类,涵盖15目60余科。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聚集、繁殖、生长,共同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下世界。 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粒突箱鲀(5月16日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狮子鱼(5月17日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海葵和小丑鱼(5月17日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蓝足猬虾(5月16日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附近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05/22
- 江苏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夜繁华5月21日,游客在大运河江苏无锡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乘船游览(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推出多项活动,拉动消费,激活夜经济。 新华社发(孟德龙摄) 5月21日,游客在大运河江苏无锡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乘船游览。 5月21日,游客在大运河江苏无锡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游览。05/22
- “520”幸福启航5月20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神仙居景区南天顶,新人参加宋韵集体婚礼。 当日是“520”,多地举行集体婚礼,新人们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与祝福下喜结连理。 新华社发(王华斌摄) 5月20日,新人在河北省河间市公益集体婚礼上。 5月20日,在广西忻城县“520”集体婚礼现场,一对新人一起绣婚书。 5月20日,新人在重庆市永川区集体婚礼上放飞纸飞机。 5月20日,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中济海公园,一对新人参加纳西族东巴集体婚礼时拍照留影。 5月20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上阳宫,参加公益集体传统婚礼的一对新人展示自己的结婚证。 5月20日,新人在浙江省温岭市非遗传统集体婚礼上。05/21
- “天空之镜”映晚霞晚霞映照下的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时下,“北大仓”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正值插秧季。在佳木斯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一块块稻田宛若“天空之镜”,与灿烂的晚霞交相辉映。 新华社发(曲玉宝摄) 晚霞映照下的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晚霞映照下的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晚霞映照下的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05/21
- 上海:在博物馆感受自然科学之美5月18日,参观者在自然博物馆观看恐龙模型。 当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趣玩|2024自然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通过科学表演、动手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为观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5月18日,小朋友们在自然博物馆内参与光影互动游戏。 5月18日,参观者在互动展区进行昆虫科普飞行棋游戏。字体:小中大分享到: 5月18日,参观者在自然博物馆内观看科普秀。 5月18日,一名小朋友使用放大镜观察水中的蚊子幼虫。 5月18日,来自上海爱乐乐团的乐手们在自然博物馆展区为参观者表演长笛大提琴二重奏。05/20
- 高校博物馆奇妙之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是5月12日拍摄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外景。 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时下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股文博热潮中,越来越多服务于大学教育和研究的高校博物馆正与社会大众发生连接。在大学云集的首都北京,众多高校博物馆值得探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有藏品25000余件,包括书画、织绣、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 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这是5月12日拍摄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景。 5月12日,观众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观看展览。 5月12日,观众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观看展览。 5月12日,观众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观看展览。 这是5月12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拍摄的折扇展品。05/20
- 昆明老街焕新记人们在钱王街上参观游览(无人机照片,5月13日摄)。 昆明是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老街位于昆明历史城区的核心地带,由光华街、文明街、景星街、文庙直街、甬道街等街巷组成。街区内存留了112处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总面积328.8亩。 在历史上,这片纵横交错的建筑群落曾是馆驿校舍、别墅宅院、商铺饭庄、官府衙门、寺庙庵堂的云集之地、荟萃之所。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决定对老街进行保护规划。保护性建设工程于2004年正式启动,至今总计已完成修缮面积约4万平方米。 历经风雨沧桑,如今的昆明老街成了市民和游客热门“打卡地”。去藏在闹市里的东方书店体验“汪曾祺同款”下午茶,在有百年历史的白族民居马家大院沉浸式观看一场“庭院剧”,走进聂耳故居了解人民音乐家的成长历程,在茶文化博物馆品味普洱茶,到景星花街听民谣、吃小吃、逛夜市……建筑艺术、历史记忆、多元文化、民族风物、市井生活在这里交融。 昆明老街古老而充满活力,一半是沉静,一半是鲜活。这里承载了昆明城市格局形成的悠长历史,见证着时代的更迭和风雨。对昆明而言,老街发挥着承载历史、启迪现实、透视文化、展示风物的作用,正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空中俯瞰昆明老街(无人机照片,5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一名女士在钱王街上拍照留念(4月25日摄)。 人们在钱王街上的马家大院里观看“庭院剧”(5月8日摄)。 一名表演者在钱王街上弹吉他(4月25日摄)。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