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丹东市为中小企业插上“智改数转”翅膀
    近日,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丹东市将以参评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全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此次试点工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支持试点城市规模化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路径。支持各地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效机制和本地经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建设和管理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小快轻准”产品和服务基本普及。按照省相关工作方案部署,丹东市将聚焦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特色纺织三个重点产业集群,选择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作为本次试点的重点对象,重点推动企业开展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业务环节的深度改造,推进数据采集、场景集成和系统互联互通;选择若干基础条件好、转型效果突出、投入产出比高、可复制性强的试点企业作为转型样板,引导同行业企业“看样学样”,加大对优质数字化服务商、优质“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的推广。此外,丹东市还将依托省工业和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与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建设本地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专题功能模块,支持数字化服务商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咨询诊断、数字化水平评测、人才培训、产业生态会议等综合服务。记者:刘响
    11/18
  • 项目“燃”动发展“强引擎”
    进入四季度,丹东市发改委加压奋进,强化产业布局和项目储备谋划,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冲刺全年目标任务。近日,在位于东港经济开发区的辽宁沃源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操纵打桩机,搅拌车将混凝土缓缓注入桩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研发中心、金属包装盒生产车间、富硒米饼加工车间、有机板栗饼加工车间、浆果果汁加工车间、海鲜即食真空包装产品加工车间、气调库、冷藏库以及4条高性能自动化生产线。竣工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8亿元,为500人提供就业岗位。在位于振兴区经济开发区的手表机芯精工制造项目施工现场,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据介绍,该项目占地9920.72平方米,建设3个生产厂房和库房,购置多工位铣床、激光刻印机、高精度数控自动车床、精密手表齿轮滚齿机等先进设备。投产后,预计年产统机手表系列机芯约100万套。今年以来,我市共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53个,总投资5021.3亿元,其中重大央地合作项目33个,总投资1351亿元,形成了项目储备和实施的滚动接续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在高水平基础设施、新能源、海洋经济等领域重点布局,主动对接中国中车、中国华电、上海电气等企业,引进风机电气控制装备制造、风机大部件装备制造、锂电储能设备制造和上海电气新材料制造4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项目,目前均已开工建设。投资103亿元的丹东海上风电一期项目、投资34.1亿元的金山热电二期项目和投资52亿元的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预计明年全面开工建设。记者:郑鑫
    11/15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进博会落幕,122家丹东企业硕果累累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丹东市122家企业、单位参会丹东广硕商贸有限公司等9家采购商分别与来自韩国、美国的参展商在农产品、食品、消费品、技术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达成采购意向,采购金额达3839.5万美元。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与世界知名大豆供货商达成合作意向,预计2025年进口货值约20亿元。本届进博会,辽宁省同步开展了两项重点活动:一是举办辽宁“老字号”人文交流活动。凤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丹东康齿灵有限公司、丹东腾汇实业有限公司携酒类、牙膏及厨具等展品参展,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接洽和购买,签订200万元的意向销售合同。二是举办辽宁地工产品(消费品)暨外贸优品推介活动。市商务局以“山珍、海味、江鲜、田香”为主题,宣传推介了我市特色农产品、海产品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博会为参会丹东企业提供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大舞台,深化了与国内外行业间的对话和交流,共同谱写“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进博会篇章。记者/刘响
    11/13
  • 广交会第三期 丹东企业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额105万美元
    10月31日,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广交会第三期开幕。本期广交会汇聚众多外贸企业,共同展示新产品、新设计、新技术和新潮流。在市商务局的精心组织下,丹东海河谷实业有限公司、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双盛鞋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分布在家居服饰、个护用品、食品等7个展区10个展位上,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额105万美元。本期广交会我市企业展示了众多科技创新产品,特别是在服装新面料与鞋配设计方面,展现了企业对品质的追求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辽宁双盛鞋业有限公司致力于追求先进生产工艺和独到设计用料,优秀的产品品质获得了各国采购商的一致赞誉。丹东海河谷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的“纳米层级”新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的注意,咨询洽谈的采购商络绎不绝。凤城市瑞沃尔制衣有限公司已经是第六次来到广交会的舞台,带来了自主研发的特色柞蚕丝面料内衣产品,该产品同时具备透气、吸湿、保暖、防辐射等多种特性,深受俄罗斯及中亚等国家客户的喜爱。随着第136届广交会第三期圆满落幕,我市外贸企业深刻认识到广交会不仅是展示产品与技术的窗口,更是拓展国际市场、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发挥广交会的平台作用,努力促进参展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多角度的帮助参展企业培育外贸增长点。记者:李美臻
    11/12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前阳开发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奋力冲刺四季度,拉满生产建设进度条。今年以来,前阳经济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施行“摘牌即开工”,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专班推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走进前阳经济开发区户外服装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该园区规划面积800亩,总投资约20亿元,建设集服装设计、研发、生产、贸易、包装、仓储、物流、网络信息、职业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聚集区,预计带动就业1.8万人,年生产各类服装2000万件,年产值约15亿元。园区已入驻项目6个。艾图爱服饰、嘉豪服饰和乐懋服饰3家企业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计划年内投入生产。同时,正在新入驻项目6个,总投资约8亿元。投资2300万元的丹东铭笙置业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计划铺设6000块光伏板,现已全部安装完成。预计该项目年均生产电力460万KWh。在丹东日牵物流装备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生产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自动化机械手的全面应用有望大幅提升产能,预计改造完成后年产400万套物流周转器具,新增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记者/张瑞
    11/07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高新区:重点项目刷新“进度条”
    今年以来,高新区引导企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开展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为冲刺四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高新区,汇聚了逸泽服装、思昀服饰、百悦服装、大安防护和大森实业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服装加工企业。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与品牌商开展深度合作,从原来的服装代工角色逐步成长为整个产业链条的重要参与者,与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对接,将企业生产端优势有效转化为品牌端优势。“身份”的转换,不仅有利于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更为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新区大力鼓励引导纺织服装类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建设数字化、智能化车间,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对企业产值增长赋能效果明显。前三季度,高新区纺织服装类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0%以上,逸泽服装、思昀服饰等企业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10%。今年,高新区还推动了一批纺织服装重点项目建设,东霞智能服装工厂、大森实业智能服装工厂、金俐刺绣技改项目等我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在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高新区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今年1~9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增幅位列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8%,增幅位列全市第一。记者/刘作庆
    11/06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元宝区:“满弓紧弦” 加压奋进
    进入四季度,元宝区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采取“区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基点管理方式,区级领导全部下沉一线,抓增长强势企业带动、抓增幅下降企业扶持、抓中间企业提效,冲刺四季度,打赢攻坚战。今年以来,元宝区重点推动机械密封产业化、丹东贝耐斯耐磨材料科技、谦和实业加工标准化厂房等一批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153.1亿元,开复工率112%,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151.2亿元。持续开展“汇聚元宝”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契机,发挥元宝区家电聚集区优势,推动家电市场消费升级,持续激发居民消费潜能。同时,通过一系列文旅、节庆等活动,继续增强新安步行街、女人街商圈活力,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提前谋划,激发秋冬季旅游市场活力。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以融合发展为支撑,培育“燃点”“爆款”,策划研学采摘季、温泉惠民畅享季、金山湖冰雪嘉年银冬畅玩季3大主题活动,推出文化探寻之旅、城市漫游之旅、温泉冰雪激情之旅3条精品线路,举办“小小文旅推荐官”评选、社区运动会、新春系列晚会等11场文体赛事、展演,推动形成以文化游、生态游、康养游为“轴”,以乡村游、研学游、温泉游、冰雪游为“翼”,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互为促进的冬季文体旅发展新格局。记者/田治华
    11/06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英雄出少年!
    连日来,我市职业技术院校在各类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有斩获,捷报频传。10月23日~25日,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连市举办。丹东市技师学院派出18人参加了9个项目的比赛,最终获得3金、3银、3铜和8个优胜奖的好成绩。10月29日至31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高职组装备制造赛道“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在山东职业学院落下帷幕。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白砚文、张涵禹、张鑫鹏、焦泽炜荣获“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银奖。10月30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高职组“汽车营销”赛项在河南郑州闭幕。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岩、于腾皓、姜学慧、郑博元摘得“汽车营销”赛项铜奖。近日,在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赛项国际总决赛中,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白砚文、张涵禹组成的团队荣获大赛一等奖。我市高职院校在各类大赛的舞台上绽放光芒、收获荣誉,体现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也是我市近年来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出的丰硕成果。记者/田治华
    11/05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满弓紧弦打响“收官战”
    近日,宽甸召开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调度会,动员全县上下铆足劲、拉满弓,以攻坚必胜的战斗姿态冲刺四季度,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扩大投资的有效抓手。2024年,宽甸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90个,实际开复工130个;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9个,目前全部开复工。本宽高速公路、兴边沿江公路、宽甸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等超亿元项目稳步推进;硅深加工产业基地、宽甸纺织服装小镇、河口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区等储备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结构调整亮点纷呈。今年,宽甸粮食播种面积达6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9.5万亩,实施26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浆果种植面积13.1万亩,板栗种植面积、株数、产量均居全省之首,中华蜂饲养量3.5万群,林下经济产业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工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13家规模以上硼企业产值达8.85亿元;“小升规”培育库入库企业11户,“规升巨”培育库入库企业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44户;通过优化整合、纾难解困等举措,推动18家矿区复工复产。文体旅产业“活”起来、“火”起来。宽甸多措并举,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推进“宽甸六堡”展览馆建设和赫甸城城址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举办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推进大会、辽宁大众滑雪系列赛、“走进宽甸”文旅大集、春游辽宁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等活动;推出“梦启G331国道”等主题精品线路15条,打造四季主题旅游线路48条。进入四季度,全县上下紧盯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在建项目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信心;对重大项目进行“点对点”调度,推动项目早竣工、早见效;聚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非金属新型材料、绿色新型建材等重点领域项目;深入挖掘本地自然及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记者/曲丹凤
    11/0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月30日,东北大学与丹东市合作协议签约暨东北大学科技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在鸭绿江大厦举行。丹东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委组织部与东北大学组织部签订《丹东市与东北大学互派干部跟岗锻炼合作协议》。市人社局与东北大学教务处签订《共建大学生政务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为基地揭牌。抗美援朝纪念馆与东北大学宣传部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并为基地揭牌。东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科研院副院长李畅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随后,进行了东北大学科技成果发布路演。丹东参会企业代表与东北大学相关院系进行了对接磋商。记者/田治华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