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智慧共享 携手发展连日来,丹东市振兴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验收活动——福春街小学教育集团语文组专场汇报于福春街小学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智慧共享携手发展”,意在深化新课标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微学习任务群,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集团校四年级语文组集备中,大家认真研读新课标,互相协作,集中议课,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展示课前,集团总校副校长对第六单元整组教学内容进行了介绍。展示课期间,纪小红老师执教的单元导读课,用“不吐不快”来引导学生说出对课文中那些“含着泪的微笑”的感受。并通过短视频下的评论、电影中的弹幕以及学生作文中的评语告诉孩子们,人是需要表达和交流的;于春娟老师在执教《牛和鹅》第一课时,经常走到学生当中倾听、点拨、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乔芳老师执教的《牛和鹅》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心情,明析文章蕴含的道理,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苏丽老师执教《一直窝囊的大老虎》一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出发,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邢丽老师执教的《陀螺》一课,教学时抓住陀螺这一线索,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房源老师的作文评改课《记一次游戏》,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选取符合主题的例文,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过程写完整”,让孩子们对修改自己的习作充满兴趣。集中讨论环节中,语文学科领头人对上课的教师进行了点评,并指导如何把任务群落到实处,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一步,福春街小学教育集团语文组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与时俱进,在课堂实践中锻炼自己。记者:侯春林12/01
- 丹东市儿童青少年羽毛球赛开打11月25日至26日,丹东市儿童青少年羽毛球冠军赛在市体校训练馆开打,230多名小选手挥拍一较高下,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本次比赛由丹东市文旅广电局、市教育局主办,设置不同年龄组单打、双打、团体等16个项目组别,共计400余场比赛。赛场上,小选手们长短吊球、左右分球、攻防转换,一系列精彩操作不输成年人,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接下来,丹东市还将举办更多的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赛事,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切磋展示的平台,以此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随着冬季的到来,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还将打造更多的冰雪运动健身项目,让群众感受良好的体育氛围。记者:于国洪12/01
-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图为市中心医院专家在振安区医院内科查房会诊交流。日前,丹东市振安区医院和市中心医院心内、神经内科共建共促,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记者:宋永昆12/01
- 感受科技魅力 放飞科学梦想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近日,丹东市教育部门主办“追寻科技之光逐梦航天未来”科技嘉年华活动。活动邀请航天科普专家、国家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对孩子们进行讲解。学校还联合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水火箭发射、无人机、机器人等体验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场科技盛宴。图为同学们在观看机器人跳舞。11/30
- 市县联动“小微协” 为企业用电“牵线”企业有需求,政协有行动。11月21日,围绕企业扩产需要电力增容,新建变电所投资及原有线路增加用电额度等问题,丹东市县两级政协联动举行小微协商,凤城市千誉钛业有限公司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负责人受邀在丹东市政协委员会客厅“面对面”协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会客中,丹东供电公司负责人认真倾听企业的诉求、意见和建议,围绕用电性质、用电长期规划、用电额度、谷段用电成本、电力设备用地规划、设备改造扩能、新能源储能建设等问题现场作出政策解答。丹东供电公司落实央企责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高效率办电供电的营商环境建设目标,积极回应企业电力保障问题。接下来,市县两级政协将加强与协商事项涉及单位的协调,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进一步促成供电用电双方加强沟通交流、换位思考、相互支持配合,推动难解问题的具体落实落地。记者:王子宁11/30
- 丹东市举办丹东少儿京剧专场演出11月25日,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在市劳动宫举办丹东少儿京剧专场演出,丹东少儿京剧团师生轮番登台,为观众表演了15个传统京剧剧目。记者:张怡媛11/30
- 助企纾困显担当近日,丹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丹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一面印有“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企排忧情深似海”字样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对执法三大队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表示由衷感谢。丹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是我市大型燃气企业,近年来因经营模式调整,面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超期无法注销、危货运输车辆无法转让退出运输市场等一系列难题。丹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三大队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关注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工作人员多次就企业危货车辆停运等相关事宜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探讨,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在了解到企业面临的诸多实际困难后,三大队工作人员联合执法队运输科、行政业务受理中心等多部门成立帮办小组,以加快危货车辆转让、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为切入点,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帮助企业协调丹东市有购买意向的危货运输企业购置华润公司所属危货车辆,大幅缩短了企业车辆转让周期,减少企业交易成本,避免国有资产损失。同时,针对危货车辆注销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向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帮办服务,为申请人答疑解惑,指导其准确申报业务,辅助其填写相关表格。便利高效的服务,使企业的各项手续迅速办理完结,打通了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经多方共同协调,目前,丹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的全部营运危货车辆已进行妥善处理,该企业在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注销了营运手续,退出营运市场。记者:姜慕馨11/30
- 丹东召开政策对接会 助力企业走出去11月22日,由丹东市商务局主办、凤城市商务局承办的“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暨政策服务对接会”在凤城市举办。会议邀请了辽宁省商务厅外贸促进处、辽宁省顺鼎会展公司、辽宁国富强科技、辽宁隆裕会展、中信保、沈阳金融服务业商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授课,进一步发挥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各类政策的作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本次培训会主要针对增压器企业和农机生产企业,共计60多家企业参会。会上,丹东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讲述“参展抢单”成功案例,鼓励企业善于用政策、敢于走出去。省商务厅外贸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从辽宁对外开放总体形势、专项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辽宁顺鼎会展公司、中信保辽宁分公司等5家专业服务机构根据凤城企业产品特点及发展需求,详细介绍2024年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金融服务等相关政策,希望企业抓住机遇,利用好政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记者:王洪满11/29
- 精准招商引资 助推转型升级11月24日,记者从丹东市招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丹东市做好政策的研究和运用,做好招商项目的跟踪推进,实施精准招商提升招商项目质量,加大央地合作力度,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全年引进国内资金同比增长16.4%。招商引资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丹东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丹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持续落实“项目年”制度性安排,连续四年召开全市“项目年”大会,实施全员招商,丹东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至上”理念,特别是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重要客商亲自会见、对重大合作亲自洽谈、对重点项目亲自包抓,不遗余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在“实”字上狠下功夫,创新招商思路,强化招商措施,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丹东市不断完善招商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目标导向、项目导向、责任导向,实行动态排名、每月通报,激励各部门和县(市)区、经济区形成赶超态势。丹东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截至目前,丹东市共开展各类招商活动598次。其中市级领导带队招商64次,对接企业238家,洽谈项目143个;各县(市)区、经济区党政主要领导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370次。同时,丹东市不断创新方式举措,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深化央地合作水平,年初以来,丹东市把深化央地合作作为实现招商领域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重要举措,全面整合全市产业资源,深度谋划合作项目,积极主动对接中央企业,突出精准招商,以招商引资实效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截至目前,丹东市重点洽谈央企合作招商项目37个,签约项目12个。在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接推进下,中交集团丹东大鹿岛海洋牧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林集团与凤城、宽甸合作的丹东林业产业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开发项目,中交丹东凤城市城市更新改造建设项目,中国能建丹东宽甸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重大项目签约。以“亲情招商”催生招商引资“归巢效应”。今年以来,为积极发挥商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丹东市通过充分挖掘亲缘、地缘、业缘、人缘、学缘等关系,加强与在外辽宁商会、产业协会合作,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和覆盖范围,持续开展“商协会走进丹东”活动,力争招引更多项目落户丹东。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14场“商会协会走进丹东”主题推介活动,与47家商会协会建立联系,邀请400余家企业走进丹东,深入洽谈推介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及互市贸易等项目,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引领广大企业家来丹投资兴业,助力丹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把省级搭建平台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渠道,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沈阳等地参加“辽宁—长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辽宁—京津冀招商引资促进周”“全国知名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高端峰会丹东文化旅游产业专题活动”“第四届辽洽会”“辽宁—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促进周”等重大活动。截至目前,丹东市共计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175个,总投资额380.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额318.46亿元。京津冀招商周、长三角招商周、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周、辽洽会、旅游高端峰会等活动期间,共签约内资项目46个,签约额65.08亿元,外资项目1个,签约额500万美元。此外,丹东市去年参加省招商引资活动的重点推进项目21个,其中已落地开工16个,落地开工率76.19%,排全省第三位;重点项目签约额82.45亿元,已到位资金11.868亿元,投资完成率14.39%,排全省第二;投产项目产值0.32亿元,投入产出率32%,排全省第三。如今的丹东,正在成为企业创业创新创造的沃土。丹东市坚持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保障基础,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集聚,科学谋划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大力开展主导产业研究和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主攻方向。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数字化赋能。引进辽宁产业招商图谱平台,围绕产业链招商、头部企业供应链招商、“人才种子”招商、园区招商、国内热点地区招商、国外招商六大招商场景,绘制出重点工业产业链全景图谱,梳理出产业链节点,收录了辽宁7000余户重点企业、全球30余万户企业信息,理清了招商的基础优势、短板不足、招商引资方向等,为丹东市开展精准招商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邢漫11/29
- 英雄城市 再展雄姿雪未盛,天已寒。企业生产热火朝天,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冬日的丹东,处处澎湃着奋进的激情,处处是抓发展、求突破、促振兴的生动场景。首战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丹东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新局面。努力可以改变形象,奋斗必将赢得未来。首战之年,丹东的“答卷”令人欣喜,令人鼓舞——实现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前三季度向上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今年前10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3%;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3亿元,同比增长2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4.1%;进出口总额139.2亿元,同比增长8.4%。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辽宁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激发了丹东市干部群众首战必胜、首战告捷的信心、雄心,全市上下以必胜的心态、战斗的姿态、奋进的状态,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奋力攻坚,重塑形象、再展雄姿。幸福宜居城市丹东。争相竞进奋勇争先入冬以来,天气渐冷,但丹东项目建设的火热丝毫不减。在位于元宝区河西路的中智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建精密零部件铸造项目现场,主体建筑完成过半,预计11月底完工,12月铸造设备将进入安装阶段。抓项目,抢时间,拿出拼抢状态,干出争先气势,丹东以项目突破之功,收经济发展之效。今年以来,锚定以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目标,丹东市将项目建设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主战场,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狠抓项目落实。截至目前,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394个,开复工率119.4%。其中,新建139个,开工率111.2%;续建255个,复工率124.4%。聚焦“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的发展定位,丹东市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加快打造辽宁和东北东部对外开放新前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统筹投资贸易、通道、平台,紧盯丹东港扩大开放、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等重点,丹东对外开放的脚步一再提速,动作不断,精彩不断:丹东港口岸南1^#、南2^#泊位通过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启用;丹东市与吉林省通化市签署深化两市全方位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合作步入新轨道;举办首届中国(丹东)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首批辽宁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策马扬鞭奋蹄急,乘势而上正当时。今年前10个月,丹东市出口总额119亿元,增长8.9%;进口总额20.2亿元,增长5.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倍。蓄能聚势动能澎湃立群峰之上,方见大河奔涌、长风浩荡。不久前,在工信部公示的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和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榜上有名。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效智能X射线三维层析成像检测系统项目、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精度多功能自动机械手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喜讯不断,捷报频传的背后,是丹东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开展“百企百亿技改行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新型化转型;实施园区高质量发展“五项工程”和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丹东蓄创新之能,聚突破之势,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速奔跑。实施百企百亿技改项目,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深入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鸭绿江英才计划”,建强丹东汽车增压器中试基地、新亚智能制造中试孵化产业园……在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将“丹东现象”提升为“丹东景象”的路上,丹东不断跑出加速度。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正在推进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出的新型物联网在线激光粒度粒形监测与控制系统将于明年推向市场,预计增加工业产值4000万元以上;国通公司正在进行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产绿色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6000万个,形成年产1.5亿个高性能电阻及传感器的生产能力;“蜂巢众创”空间正式运行,“蒲公英”科技创新孵化器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鸭绿江未来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丹东半导体中试基地企业建成国内首条晶棒一体化生产线……一项又一项硬核创新成果,一个又一个接连攀高的数字,勾勒出丹东加速推进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坚实足迹,彰显出丹东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今年前10个月,丹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9%,比全省高10.8个百分点。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今年前10个月,丹东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4天,优良天数比例93.4%,PM2.5均值25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护好绿水青山,牢牢守住全省生态环境“排头兵”位置,是丹东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丹东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振兴的优势,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紧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与此同时,丹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全力解决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必须拿下的关键仗,丹东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标准,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强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制定诉求问题协调办理闭环解决机制,收集各类诉求问题1134个,办理解决918个,问题化解率80.9%;优化“政企直通车”服务,为12万余户经营主体配备“项目管家”“公共管家”5481名,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84个,为118个新建、续建项目实施帮办代办服务;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公布“免申即享”政策18项。在全省创新建立“政事快办”专席,运行以来共有37家单位参与专席常态化进驻,即时办结群众诉求5876件,及时向部门分流交办、联动处置1758件,直接办复率达87.45%。创新开展“政务优”集成式服务窗口改革,整合“跨域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9个窗口职能,开展咨询答疑服务132次,受理督办政务服务事项12件,被列为省“揭榜挂帅”创新举措。大力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完成101个部门1421项高频事项“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及公示,全市175个窗口获评“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称号;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全地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9.62%,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5%以上;35个“一件事”已基本完成建设内容;完成500个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全覆盖。……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让干部敢为、地方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随着行政许可事项“证照联办”、伴随式执法监督新模式、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政务优”集成式服务窗口改革、打造“10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等创新做法不断涌现,丹东营商环境发生了积极变化,制度性创新取得突破,便民举措得到丰富,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经营主体发展,亲清政商关系加快形成。今年前10个月,丹东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23859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其中,新登记企业4323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8.1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奋斗铸就辉煌,实干成就未来。勠力新突破,奋进,是丹东最美的姿态。记者:黄宝锋蔡晓华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