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公安“儿童照相室”上线近日,一位两岁的小宝宝在妈妈王女士的带领下来到了丹东市元宝区行政服务大厅公安窗口,申领了人生中第一张身份证,这位小宝宝也是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公安分局“儿童照相室”的第一位小客人。民警正在指导儿童拍照。(摄影:牛歆芮)近年来,随着儿童使用身份证场景增多,申领身份证呈低龄化趋势。低龄儿童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较为敏感,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根据低龄儿童身心特点,推出了“儿童照相室”。“儿童照相室”墙上装饰了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室内配备了许多玩偶,降低了儿童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儿童座椅是特制的,可以根据身高调节高矮,舒适安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除此之外,元宝分局还推出了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服务,力求为小客人们办理一张“最美身份证”。编辑:邹润陶嘉悦03/15
- 辽宁丹东:两大精品展览亮相抗美援朝纪念馆近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在临展大厅同时推出《抗美援朝出征地系列展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巾帼英雄颂——抗美援朝妇女代表事迹专题展》两大精品展览。《抗美援朝出征地系列展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根据抗美援朝遗址考察组的考察成果,结合志愿军过江桥梁、地点,以老照片形式向观众述说前方补给线为什么被称为“生命线”,“生命线”又是如何被中断又在怎样的环境下被一次次续接。这些遗址遗迹是丹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独一无二并且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资料。《巾帼英雄颂——抗美援朝妇女代表事迹专题展》为迎接第112个“三八”妇女节增添了色彩。展览介绍了传奇女护士刘秀珍、从文艺战士到医护人员的解秀梅、爱国艺术家常香玉、英雄母亲邓芳芝等10位女中豪杰的事迹。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不畏艰险、出生入死,奋战在医护、文艺、机要等各条战线上,在宣传鼓动、救护伤员、保证通信等各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战争后方,更是有无数妇女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而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她们在参军参战、踊跃捐献、增产节约、拥军优属等方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以女性自尊自强、聪明坚韧、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编辑:邹润陶嘉悦03/14
- 辽宁丹东:非遗传承巾帼展风采为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7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的“巾帼展风采一起向未来”庆祝“三八”妇女节丹东非遗传承人展示活动,在丹东市区宝山女人街举行,众多女性非遗传承人应邀参加活动。活动现场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展示的方式,丹东满族刺绣传承人张远芳、丹东剪纸传承人梅宏岩、凤城满族荷包传承人顾凤菊、宽甸线刻画技艺传承人景睛等现场制作非遗作品,展示精妙技艺。在互动交流中,她们分享了作为女性传承人在传承非遗技艺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以及如何凭借女性独特的审美和洞察力,将传统艺术创新推广发扬。这项活动的举办,对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关爱女性非遗传承人、提升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作用。编辑:邹润陶嘉悦03/14
- 辽宁丹东:充分就业社区“一县一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3月10日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去年12月以来,该局积极与凤城市委、元宝区委研究,依托“一县一区”基本成型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4+1”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人社系统原有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县区级就业和社保经办机构等服务资源,创新搭建“指挥中心、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网格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四级联动体系”试点。去年12月,市人社局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始创新建设覆盖“一县一区”的充分就业社区试点,依托“一县一区”已建成运行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增设独立的充分就业社区系统,在服务群众界面中,开发政策宣传、用工求职、招聘活动等信息查询和发布功能;在网格员管理界面中,开发劳动力资源、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信息采集、管理及线上培训功能;在经办机构维护界面中,开发重点群体查询、统计、台账管理以及“一对一”制定和发布就业帮扶措施等服务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找工作、办业务、查信息;逐步逐级延伸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人社服务“快办优办”平台信息网络、自助服务设备,建设“15分钟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截止到2月底,试点“一县一区”在指挥部和所有社区均设置一个充分就业社区窗口,委派专人负责处理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凤城市试点县网格员1800人,元宝区试点区网格员1100人。此外,丹东市人社局还设立“两个领导小组”,集中力量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去年12月以来,丹东市人社局逐条梳理出软硬件搭建、工作制度制定、人员配置,以及就业、失业、创业、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和入户调查等19项工作任务。人社部门已经制定了培训计划,还会同试点“一县一区”人社、软件开发等单位,围绕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数据采集、维护管理等常用功能,分类制作培训短视频,上传到充分就业社区系统。社区(村屯)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每天登录手机APP客户端,就可以在线学习最新培训课程;在入户调查时,也可以通过手机现场播放视频,向社区群众宣传讲解最新政策。预计今年11月底前,将基本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全覆盖、无缝隙、无死角。编辑:邹润陶嘉悦03/14
- 辽宁丹东:争做“当代义东人”日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15名“义东”青年志愿者前往东港獐岛,开展“学雷锋、树家风、争做当代义东人”活动。活动现场启动了“三师带徒”——“义东”导师拜师仪式,“义东”青年代表共同学习了“当代义东人”全国劳模曹祖刚、丹东市学雷锋标兵守岛电工杨栋的先进事迹,为两位“义东导师”颁发聘书,三名“义东”青年代表作为“义东传承人”作表态发言。随后,“义东”青年志愿者走进獐岛小学,向学生们赠送了学习生活用品,与师生们共同观看来自公司冬奥保电人员的祝福视频,并现场与冬奥保电人员连线。曹祖刚向学生们讲解生活学习用电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们在校园内外都要合理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当天,“义东”青年志愿者还跟随杨栋对学校、派出所、卫生所、村委会、码头等重要用户的电力线路及设备进行巡视,亲身体验了海岛电工杨栋忙碌的一天。据悉,“义东精神”和雷锋精神都发端于辽宁,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供电人正大力弘扬老一辈电力人铸就的“义东精神”,学习曹祖刚和杨栋等“当代义东人”在平凡岗位上对“义东精神”的传承践行,用奋斗为青春添加亮丽的底色,用“义东精神”的精神火炬照亮企业发展新征程。编辑:邹润陶嘉悦03/11
- 辽宁丹东:视力残疾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3月9日从丹东市公交集团获悉,3月10日起,丹东市四级以上视力残疾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四级以上视力残疾人持丹东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具的视力残疾有效证明、身份证,到丹东公交集团客服中心办理公交“爱心卡”后,即可刷卡免费乘坐公交集团所属所有公交线路公交车。编辑:邹润陶嘉悦03/11
- 辽宁丹东:祝福“半边天” 真情送温暖“三八”妇女节期间,丹东市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妇女同胞们度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节日。元宝区妇联联合多个部门开展送法进基层宣传活动,妇联工作人员和巾帼志愿者深入辖区广场、社区等地,为群众解读《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营造尊重和保障妇女权益的良好氛围。振兴区站前街道海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丹东市分行开展“巾帼慰问送温暖,真情关爱心连心”活动,志愿者为辖区困难妇女儿童送去了生活用品和节日的祝福。沿江社区党委组织开展“罗衣映春色,自信展风采”妇女节服装秀活动,通过组织辖区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教师等职业女性代表们走上T台,展示各岗各业的女性美。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养老院的老人们理发、量血压、打扫卫生,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编辑:邹润陶嘉悦03/11
- 辽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区分局:开展奥林匹克标志保护专项行动连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区分局开展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专项行动,保护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合法权益,打击侵犯奥林匹克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辖区体育用品商店、旅游景区、宾馆酒店、蛋糕店等为重点,主要检查各经营户制作和销售的食品、文体用品、纪念品、玩具等是否存在侵犯奥林匹克知识产权行为。截至目前,已检查经营户84户,对辖区相关企业网站和13家网店进行监测,未发现未经权利人许可,销售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和在网站发布的内容中使用奥林匹克标志行为。编辑:邹润陶嘉悦03/11
- 辽宁丹东:不动产登记越“跑”越“快”3月4日上午,在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各窗口,工作人员们耐心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刚刚办理完继承登记手续的市民刘先生对工作人员的细致服务竖起大拇指:“感谢工作人员详细地解答了我所有的问题,帮我顺利办理好相关手续,我非常满意。”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突破、呈现新“亮点”。办理时限方面,2017年末,抵押注销登记办理时间两个工作日,2021年末,抵押注销登记办理时间即来即结;2017年末,转移登记办理时间5个工作日,2021年末,企业间非住宅转移登记即来即结,其他不动产转移登记办理时间3个工作日;2017年末,变更、更正登记时间5个工作日,2021年末,变更、更正登记办理时间3个工作日。将“多窗办理”升级为“一窗办理”,跨部门联合办理,让群众少跑腿。建设了不动产登记、住建、税收“业务联办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共享集成、办事流程集成,实现存量房屋交易、登记、纳税“一窗办理、集成服务”模式,将以往群众办理房屋转移登记需领3次号、提交3份材料、分别到3个窗口办理,减少为只领1次号、只提交1份材料、在1个窗口,即可办理完登记受理、合同备案、纳税申报等所有办理事项,实现不动产、住建、税务3个部门“一站式”“一窗办理”。形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建设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网上预约办理、网上材料预审、网上反馈预审结果、网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表格下载等便民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与4家金融机构开通“互联网+不动产金融系统平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该系统平台随时查询不动产抵押、查封、转移等登记情况;办理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抵押预告登记的,抵押人无须与银行人员共同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在贷款银行签订抵押借款合同的同时,即可通过该系统平台网上申请办理登记,不动产登记中心网上审核材料、网上反馈办理结果,实现不动产登记“不见面申请、全程网办、一趟不用跑”。完成对接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需求,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库、电子证照库,办件数据汇聚实现数据共享,实时推送办件数据。在此基础上,推进自建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对接,梳理办件事项,向软件公司提供事项表单,并按接口标准进行开发对接,使办件群众在一体化平台进行事项申报且在自建审批系统中办理,由一体化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办结。完成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对接,通过与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对接,实现电子签章、验章、状态查询等服务。2021年,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99000件,查、解封登记1500件。接收不动产登记档案43435卷,完成档案整理23762卷,完成登记信息查询32000件,邮寄证书1750本,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15280笔,共21.99万元。平日里,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了“干部值班岗”“疑难问题办理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升级政务服务水平,让办事难点、堵点有“出口”,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找、有人管。评选“党员先锋岗”“雷锋标兵岗”“窗口之星”和“优秀工作人员”,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实行双休日值班制度,为有办事需要的群众及时提供登记服务。编辑:邹润陶嘉悦03/11
- 辽宁丹东纤维街道:鲜花“致敬女环卫工”3月8日,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党工委开展了“致敬女环卫工”活动,为辖区一线女环卫工送去鲜花和节日祝福。近年来,纤维街道党工委采取“党建+爱心驿站”模式,为户外工作者送温暖,满足他们的休息、避寒、饮水等需求,让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关怀。编辑:邹润陶嘉悦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