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全市信用工作提质增效 建立“人才库” 启动“直通车”
    丹东新闻网讯崔光辉记者邢漫9月9日,从市信息中心了解到,市信息中心多措并举做好全市信用工作,在建立全国首个信用管理师人才库的同时,启动“绿色直通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本地区“诚信丹东”信用品牌,使信用丹东网站发挥为群众办实事、便捷服务的功效,市信息中心在发挥信用网站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建立了全国首个信用管理师人才库,为企业规避金融风险、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储蓄信用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名信用管理师纳入人才库。同时,为全面提高我市三季度“双公示”信用信息数据量,市信息中心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东港、凤城和宽甸等县(市)区召开6场“双公示”技术远程视频培训会,培训350余人。重点围绕上报“双公示”信息容易发生的错报、漏报、延报等问题,一对一解答,逐个解决。目前,我市三季度“双公示”上报数量已超过全国261个地级市平均水平。为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走出困境,市信息中心为每一批符合条件的重点保障企业开展信用状况核查。在第五批核查中发现3家企业存在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后,市信息中心主动对接,特事特办,对3家企业启动信用修复“绿色直通车”,简化修复流程手续,压缩修复时间,加快失信企业主体信用修复进度,仅两个工作日就帮助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此外,结合丹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市信息中心把“信易批”与市行政审批大厅行政审批事项相融合。将信用承诺书嵌入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守信主体在申报材料不齐备的情况下,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材料可先行受理,优先享受“容缺受理”“容缺审批”等便捷服务,推进便民利民流程,为守信者节约办理时间成本。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或个人优先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并结合企业信用情况,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变传统的重事前审批为重事后监管,实现快速准入,有效提高审批效率,方便企业办事。
    09/10
  • 市民“零距离”感受食品抽检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9月8日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你点我检”专项监督抽检活动抽检环节的第一天。上午10点,在振兴区通春农贸市场,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科的工作人员分别来到豆腐、香肠、猪肉、蛋糕4种食品摊位,随机抽取11批次抽检样品。与以往不同的是,与工作人员一同来抽检的,还有事先邀请的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被抽检摊位是代表、委员、市民现场随机选取的。从选取食品摊位,到选择称重食品,再到装袋付款,市民全程参与抽检过程。“眼见为实。这样的抽检,我们更放心。”参与活动的市民代表说。抽检的食品随后被送到市检验检测中心。在这里,11批次抽检样品通过专业设备检测是否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首次让市民参与其中,一是增加抽检的透明度,让市民知道食品抽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二是听取市民意见,让大家吃上食品安全的‘定心丸’。”食品抽检科科长王旭介绍。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你点我检”专项监督抽检活动,改变了以往职能部门确定抽检对象的固定模式,在前期收集市民调查问卷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抽检10种食品。下一步,市场监管人员将到福春、客来多等客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以及大型超市、餐饮店铺进行抽检。上述10种抽检食品,每种将抽检5个批次,共计50个批次。整个抽检环节将在9月15日前全部完成,检验结果将于10月初在市市场监管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对不合格食品,将按照《食品安全法》对相关商家进行处罚。
    09/09
  • 绿色农特产品端上食堂餐桌
    200枚土鸡蛋、400棒甜玉米、80公斤芸豆、170公斤茄子、43公斤辣椒、120公斤黄瓜……9月2日,一袋袋的来自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钟家堡村出产的绿色农产品运到了丹东市公安局食堂,成了公安民警餐桌上的“主角”。“从青山沟运过来的农产品无污染、口感好。”民警们品尝过甜玉米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市公安局认识到扶贫工作一头连着贫困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消费者的“菜篮子”,坚持做贫困户和购买者之间的“义务搬运工”,是将消费扶贫作为巩固帮扶成果的重要举措。他们积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在相继推出电商平台、微信平台、食堂展柜等消费扶贫举措后,首次开展将贫困户和当地村民滞销的农产品运送到食堂餐桌,以单位购买的形式助力消费扶贫,确保扶贫成果持续稳定。近年来,电商、网络平台销售发展迅猛,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通过电商联盟平台和微信平台销售农产品,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为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拓展销售平台,市公安局将农产品搬进食堂,并面向民警销售土鸡蛋、笨鸡、蜂蜜、榛蘑、苏子油、软糯米等,充分将“卖”和“买”的需求结合起来。年初以来,驻村工作队在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由于线上线下销售的数量和种类需求不稳定,贫困户不敢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种植产业,鉴于此情况,市公安局将帮扶村的农产品同市局食堂对接起来,按照不同季节采购相应的农产品。此次采购后,下一步还要结合秋收农产品和年猪年鸡等进行购买,在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的同时,丰富公安民警的用餐种类。目前,通过开展系列消费扶贫举措,在贫困户和消费群体之间建立起一个便捷的交易渠道,解决了贫困户会种不会销问题,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廉黎国记者邢漫
    09/09
  •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
    9月7日,东港市民梁晓兵开车带着家人来丹东市内走亲戚,行驶在滨江路上,梁晓兵跟爱人说起了行车感受:“去年这时候走这段路,好几处坑坑洼洼,开车总觉得不舒服,现在这路面平整了,过马葫芦也没有颠簸感,路边还多了绿化带。外地人来,这条路也不跌份儿。”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市发生变化的街路不仅仅是滨江路。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颜值”,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上不断聚焦发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居住环境质量。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抢先抓早,先后印发了《市住建局2020年文明程度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0年市住建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针对创城检查中发现的路面硬化不足、有坑洼不平现象等问题,今年,市住建局大力推进市区199条道路升级改造,先后对山上街、锦山大街、宝山大街、滨江路等主次干路进行统一翻新。结合LED合同能源管理,改造市区部分老旧路灯,消除“摸黑路”,让市民行得放心。针对道路排水设施不完善、路面积水等问题,对青年大街、春一路、于家环山路等地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了低洼易涝区的排水能力,让市民住得安心。为了确保市容环境卫生持续保持良好状态,市住建局加强了主次干路、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公园、公厕、垃圾收集站等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保洁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有效抓好环境卫生问题整治,及时清理积存垃圾、地面烟头、痰迹等,杜绝“脏乱差”,确保干净整洁,无较大异味。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和环境卫生监督考评检查力度,增加环卫考评检查通报频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限时整改。市住建局还对所管辖的公园、广场内的商业地摊、流动商贩等规范管理,组织队伍做好97条街路的小招贴、小广告清理工作。按照科学、精细的城市管理理念,市住建局逐步拓展管理范围,深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公园、广场、公厕等的管理时效性和精准性。今年6月19日,全新打造的鸭绿江景观带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鸭绿江公园成为全市首个推行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公园。新系统在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戚文
    09/08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月”开展多项活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今年9月是全国第43个“质量月”,主题为“建设质量强国决胜全面小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连日来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工作和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提升行动。进行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助力我市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加强监管执法,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综合运用质量抽检、抽查检查、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等手段,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为群众把好安全关。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畅通维权渠道,公示消费投诉信息,鼓励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维权观念;推进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规范电子商务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秩序。持续推进全市公共服务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09/08
  • 丹东市6家企业借力央企培育发展新动能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9月4日从市工信局了解到,由辽宁省贸促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共同主办的“央企采购洽谈会”,于9月1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我市6家重点企业赴沈与央企面对面谈合作。此次“央企采购洽谈会”邀请到27家央企的采购部门带着采购订单到会,为辽宁的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通用航空、汽车造船等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合作的机会。市工信局十分珍视此次本地企业与央企见面合作机会,充分发挥我市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优势,认真组织筛选了曙光汽车半轴、黄海特种车、克隆集团、通达轴业、华隆电力电缆、东方测控参加洽谈会,共与15家意向合作央企对接。由于我市参会企业提前精心准备,洽谈会上,均实现了与目标央企的面对面对接,建立了联系渠道,有效推广了我市的装备制造产业。
    09/07
  • 260名义工投入慈善日志愿服务
    9月5日是第五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决战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当天,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在华夏村社区联合举办了第五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全市20个志愿服务团队的260名志愿者投入到各种志愿服务当中。一些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他们向市民发放了创城宣传单,清理杂草和垃圾,参与文明交通劝导。近年来,我市慈善义工组织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在今年疫情防控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中也做出了相应贡献。记者张尧
    09/07
  •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丹东贡献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9月3日,市长张淑萍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科技兴农工作进行调研。市领导时燕参加调研。在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种基地,张淑萍详细了解种子培育、农作物病虫害管理及现代农业设施等情况,对丹玉种业在农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张淑萍指出,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是“六保”任务的基础,要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论述,立足长远发展全面保障粮食安全,扎根主业、发挥优势、努力创新,继续培育优质的玉米品种,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进一步开拓思路,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转型升级,在做好玉米种子培育的基础上,将科研成果拓展到其他农业领域,力求多元化发展,不断提高优质粮食供给水平。张淑萍一行还走进丹东农科院展示厅、综合实验室,了解农科院发展历程和科技研发情况。张淑萍强调,丹东农科院作为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头羊”,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农业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着力打造具有丹东特色的农业品牌,推动关联企业做大做强。要强化科研团队的培育和管理,千方百计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鞭策他们在科技兴农、科技惠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丹东贡献。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种子企业,是丹东农科院控股的国有企业。公司经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40余个农业新品种。
    09/04
  • 振安区:231支志愿服务队温暖城乡
    “我们是振安区青年志愿服务队,拥有青年志愿者300余人,面向各个领域受众,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服务: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包饺子,倾听五保户老人心声;到农村大集向居民宣讲禁毒、环保、健康、公益诉讼知识;累计为130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及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未成年子女实现微心愿,捐赠物资价值22000余元……”“我们是振安区爱心志愿者协会,20年来,28个国有、民营企业和400多位社会爱心人士成为协会成员,把爱的种子洒向了丹东的各个角落,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千余次,捐赠各类衣物20余万件,捐款300余万元,先后资助特困、单亲、留守、残障、特困女童等大中小学生1300多人次……”“我们是‘朱兴亚老妈妈拥军服务队’,从最初帮战士们纳鞋垫,到逢年过节为官兵们包饺子、做元宵、包粽子,再到关心部队官兵成长、‘认亲’鼓励战士们安心当兵,44年来拥军活动从未间断……”9月3日,振安区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会,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区爱心志愿者协会、“朱兴亚老妈妈拥军服务队”向与会者交流了可借鉴、可复制、有价值的做法经验,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队伍服务群众的水平。2019年以来,振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明确以“魅力振安、志愿助行、感恩奋进”为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组建了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科普知识、法律服务、走访慰问、关爱留守儿童、捐资助学、文体活动、疫情防控等文明实践活动。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全区组建了区、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队,搭建了“8+4+2+N”三级志愿服务网络,现有志愿服务队231支,志愿者4800多人,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础上,全区成立文明实践所8个、文明实践站62个,文明实践点11个。在区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区委书记任总队长,配置“8+N”志愿服务队。“8”即理论宣讲、卫生环保、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身、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法律服务、扶贫帮困等8类常备志愿服务队。“N”是由各部门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组建党员、青年、巾帼、交通应急、双拥、爱心协会等特色志愿服务队,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支队。在镇(街)层面,由镇(街)党委书记任支队长,配置“4+N”志愿服务队。“4”即理论宣讲、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平安建设4类常备志愿服务队。“N”即镇(街)结合实际和群众需求组建的农业技术服务、老妈妈拥军、敬老助残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在村(社区)层面,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分队长,配置“2+N”志愿服务队。“2”即学雷锋、文艺2类常备志愿服务队,“N”即各村(社区)结合产业特点和群众需求成立的矛盾调节、环境整治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他们还创新志愿服务程序,采取“多单”模式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区文明实践中心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设置志愿服务项目,并形成志愿服务“总菜单”,通过公示栏、微信群等方式公示,群众根据需求进行“点单”;村(社区)实践站负责每月把群众所需的服务项目进行分类整理,“报单”到镇文明实践所;镇文明实践所根据上报的服务项目内容,“派单”到相应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各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除结合实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外,同时“接单”为群众服务;每年区镇要组织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优胜者可享受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免费保险等,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下一步,振安区将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动员本地区、本单位党员、群众,特别是鼓励更多的青年、妇女及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进一步精心设计服务项目,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设计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教育、文化、科技、医疗、法律、健身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群众、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设计贴近群众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记者刁庆峰
    09/04
  • 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9月1日,宽甸长甸镇河口村毛岸英学校的136名学生回到了熟悉的校园。“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取得了疫情防控的胜利,同时也涌现出了众多最美逆行者。于是,今年秋季开学的第一课,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向逆行者致敬并学习防疫知识。”9月2日,记者在毛岸英学校校长于清龙的带领下,走进三年级的教室。教室内,老师正站在讲台前,通过照片、视频,向学生们讲解疫情期间涌现出的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以及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并加强体育锻炼、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学生们挺直了腰板,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30分钟后,“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课程结束。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集合,然后分两个批次参观了毛岸英生平业绩陈列馆和延安精神展馆。该校学生担任小讲解员为大家做讲解。“这里是毛岸英在祖国留下最后足迹的地方,他牺牲时年仅28岁……”小讲解员周晴通过标准的手势步姿、端庄大方的仪态、从容的讲解叙述以及自信的微笑,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们讲解了毛岸英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毛岸英学校是一所用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修德、博学、敬业、报国”是学校的校训。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传承英雄精神、培养英雄传人,用毛岸英的精神打造红色育人环境,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先后获得“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还曾连续5年获得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德育先进校等称号。记者曲丹凤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