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活动
    11日9时,由市文旅广电局、市老龄委共同举办的“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丹东分会场活动在锦江山公园举行,市老年体育协会成员1000余人参加活动。刘敏姣记者田治华张尧
    11/12
  • 凝聚党建合力 打造繁荣商圈
    党建文化长廊、文化展厅、党员之家……七经街是我市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百年老街,分布有商场、超市、教育、医疗、餐饮等业态近200家。11月10日上午,落户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的七经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揭牌,为商户和社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学习培训、商务洽谈等服务。在市委组织部、振兴区委组织部和站前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总面积6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历时3个月落成。在服务中心一楼,设有可查阅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划分、便民服务导航等内容的“党建智慧一体机”;七经街商圈的党员全部“亮身份”,在营业柜台上摆放“党员示范岗”标志,接受服务对象和群众的监督;由七经街商圈商户LOGO墙、丹东党建阵地建设标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元素组成的“党建文化长廊”,教育引导商圈党组织和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服务中心二楼党建文化展厅,“党建引领、勇创一流;合规创效、合智创新;合心共赢、合力共进;百舸争流、璀璨商圈”展板,明确了七经街商圈党建工作方向。此外,组织生活体验馆和心灵驿站仍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向商圈党员开放。“你看,展厅里配备的高清触摸显示屏,可以了解七经街商圈党组织开展党建、商业活动的最新动态,还可以利用这个开放观摩区,组织党员开展教育培训。”振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这里的营业区域可以说寸土寸金,把宝贵的空间用于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彰显了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辽宁中金欧亚集团、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曲静说。据介绍,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党建强企、产业兴区、服务惠民”的发展目标,创建了“五抓五促”特色党建品牌。公司党支部还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商圈的党群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七经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当天,振兴区举行了“七经街商圈购物节”启动仪式。商家代表纷纷在诚信经营背景板上签字承诺。“今后,企业会积极配合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品牌,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白马商厦的党员商户代表说。凝聚党建合力,打造繁荣商圈。除服务中心外,七经街商圈还依托商户建立了培训中心、直播基地、非遗文化传承馆、文化体验馆等党建文化阵地。2018年以来,振兴区成立“七经街商圈红色驿站”、打造“红色经典百年老街”特色党建品牌、健全“商圈3×3工作模式”和党建工作“七联法”等,促进了党建工作。商圈成员单位新一百党委出资1.6万元为青年广场小区铺设路面、修筑边石,小区居民纷纷“点赞”。站前街道华夏村社区党委书记李明说,七经街商圈搭建起商户、社区共建的平台,今后社区要推行“党建+”多元化服务机制,组织开展更多党建活动。激活正能量,实现党建商圈融合发展。下一步,振兴区站前街道党工委将按照商圈工作联推、活动联搞、文明联创、服务联做等党建工作“七联法”,提高商圈党组织影响力,推动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记者陆丽明
    11/11
  • 化危为机 医用防护品生产“飞”起来
    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面临防护用品缺乏的困难。市工信局一边积极动员企业转产,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生产问题,一边积极协调省工信厅、省药监局、省检测中心和市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开辟各种检验检测渠道,畅通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关企业抓住机遇,适时转产,抓紧生产,实现了我市应急物资生产从无到有、从低级别隔离衣到高级别防护服的飞跃。春节前,市工信局根据疫情发展,预先对具备应急生产隔离衣能力的6家企业、生产口罩的3家企业进行了应急动员,确保一旦需要可以立即启动生产。为确保我市防护应急物资能及时顺利生产,市工信局指派专人冒着风险前往上海接收由吴江市达派纺织有限公司捐赠的50卷(2.1吨)防护用衣面料,空运至丹东,交给首批转产防护用衣的华洋、海合谷、兰光、大安4户企业联盟进行生产。经过不懈努力,疫情期间辽宁省自产的第一件、丹东市工业历史上第一件隔离衣比原计划提前7天诞生。在此期间,市工信局积极动员帮助有能力、有条件生产隔离衣和医用防护服的企业申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积极协调省药监局、省检测中心和市相关部门为21户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目前,在防疫物资生产领域,我市体量和产量均为辽宁省第一。我市唐人服饰瞄准民用市场,开发出辽宁省第一件民用防护服“战甲”系列。目前“战甲”系列一代和二代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受到好评。面对国际市场前景复杂多变的情况,市工信局根据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已形成的产业布局情况和加工能力较强、出口订单较多的特点,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施“布点结网战略”,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在国内设立多个对接中心,主要从事产品展示、招商引资、产能对接、研发合作、人才培养、行业信息宣传和收集等工作,汇总各对接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行业分析形成报告,提供给市工信局和企业,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市政府出台配套和扶持政策给予支持,丰富企业订单来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加大马力抢占和开拓国内市场。9月份,我市在常熟设立的首个“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对接中心”揭牌,开始进行试点论证。该中心是我市第一个自主的“走出去,请进来”驻外平台,是我市第一个驻外承担战略性任务的平台。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市防护用衣生产不仅保障了本地的疫情防控需求,而且为辽宁和全国的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部分防护服出口美国、欧盟、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114家生产防疫防护物资的企业,有10户企业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有25家企业被列入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获得Ⅰ类医药器械生产许可证115个,获得Ⅱ类医药器械生产许可证15个,可生产民用口罩企业15家,熔喷布生产企业2家,无纺布生产企业1家,防护服面料生产企业1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防护服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左右,出口占全国防护服出口量的15%以上。华洋、海合谷、兰光、大安、大爱5户企业及联盟,为辽宁省抗疫工作作出了贡献。1—8月,全市纺织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9.7%,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作出了贡献。记者姜慕馨
    11/11
  • “119”消防宣传月启动
    丹东新闻网讯徐凤禹记者李佳泽11月9日,2020年丹东“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元宝山公园举行。今年的消防宣传月活动采取“线下+线上”双线推进的方式进行,人民网、新华社现场云、抖音三大平台同步直播。活动现场设置消防常识普及区、合影留言媒体互动区等多个参观体验区,让市民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学习消防、参与消防。通过线上直播,广大网友一起“云游消防”,参观消防特种车辆及山岳、水域、地震、高层、危化等消防专业特种器材,观看“消防飞飞乐”“最美逆行”“消防铁人”“消防服装T台秀”等。消防知识有奖问答和抽奖活动,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热心网友和市民。活动现场向“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振兴区纤维街道滨江村志愿消防队赠送队服、颁发证书,还为美团外卖、加油员、物业保安、大学生消防志愿者等“七色消防志愿者”队伍授旗。消防宣传月中,丹东消防还将精心开展“火焰蓝致敬志愿军”平安消防大走访、国门消防百场流动消防课、“消防云游”安全知识大普及等系列大型消防宣传活动。
    11/10
  • 丹东市冬季旅游推介走进北京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11月6日和7日,“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辽宁冬季旅游推介和项目招商大会及路演活动在北京举办。市文旅广电局组织相关县(市)区、旅游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在推介会的丹东展示区域,我市对最新印制的丹东旅游指南等宣传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和发放,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荷包、景泰蓝珀晶画精彩亮相,引起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活动期间,在中国旅游集团总部召开的业务交流座谈会上,我市代表详细介绍了丹东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及“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五大旅游精品体系,获得高度关注。在大型路演现场,我市推介员声情并茂地推介了丹东的特色文旅资源,着重突出了适合冬季体验的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红色旅游产品,以及东汤小镇、北黄海温泉小镇等温泉旅游产品,诚挚邀请现场市民到丹东嬉冰雪、泡温泉、过大年。
    11/10
  • 泰和花园小区改造项目亮相“城博会”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刁庆峰11月5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成果和示范工程,我市元宝区泰和花园小区与鞍山市共和小区、沈阳市多福小区代表辽宁省参加此次博览会,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板块专栏展示。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由国家商务部批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是集中展示城市建设最新成就的全国最大规模展会,已成功举办十九届,本届主题是“绿色发展、科技赋能”。此次参展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均为住建部精心挑选具有先进工作机制和典型经验,可作为在全国推广,供各地区参照学习的优质项目。今年,元宝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量大面广,共涉及16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43.6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745户,总投资近亿元。泰和花园小区老年人较多,对电梯需求迫切。元宝区委、区政府经综合考虑,决定以“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模式,以在该小区全面加装电梯为突破口,全力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工程。泰和花园小区共改造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1969万元,其中,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479万元,居民自筹370万元,区级配套120万元。小区成立党组织,推行支部委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高标准推进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除实施墙体、屋顶保温,外墙粉饰和供热、燃气、自来水、下水管道改造外,重点推进小区电力增容、各类管线落地、透水步道砖铺设、汽车充电桩安装等改造项目,并建成200平方米的小区党群活动室和180平方米的党支部便民服务中心。改造中,全力做通居民思想工作,建立加梯资金政府与居民共担机制,有效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大大提高了居民加装电梯的积极性,共安装电梯12部,其中,6部已完成验收投入使用,3部正在安装调试,其余3部居民已筹齐资金即将开始安装。
    11/09
  • 上门养老认证 老人笑逐颜开
    “太感谢了,你们上门服务,可解决了我的大烦恼。”11月6日上午,在颐养殿老年公寓,87岁的战玉芝在丹东社保中心社会化服务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社保资格认证。她握着工作人员的手开心地说,足不出户就完成了认证,再也不用在大冷的天去社保中心排队了。从今年7月起,我市企业退休(职)人员、工伤保险享受定期待遇人员的领取待遇资格确认期由之前的每年两次修改为每年一次,两次确认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尽管社保资格认证改为一年一次,且我市已推出人脸识别认证系统,退休人员只需“刷刷脸、眨眨眼”就能完成,但高龄和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依然存在认证困难。为解决这部分老人的认证难题,市社保中心决定在全地区开展老年公寓寄养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上门服务活动。活动当天,市社保中心组成20个工作组,对市本级62家养老机构21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社保资格认证。三县(市)社保中心同步开展此项工作。“这项服务真暖心,以前我们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手机帮助老人认证,可有的老人眨眼、转头迟钝,导致无法通过。老人们着急,我们也着急。现在可好了,社保中心上门认证,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颐养殿老年公寓负责人对这项服务举措赞不绝口。“社保中心作为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细致、到位的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每年开展上门认证活动,就是满足特殊人群社保资格认证的需求。”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登门为老年公寓里的高龄、卧床不起离退休人员进行社保资格认证,已成社保中心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于无法通过手机APP人脸识别的,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将核实身份证后进行人工认证,由人工完成电脑录入工作,确保退休人员按时领取养老金。赵金艳记者唐莉
    11/09
  • 放流!!!1100万元、1638万尾……
    日前,362万尾鲢鳙鱼苗被分别放流到太平湾电站大坝的上下游,这是丹东临港集团为提高鸭绿江流域淡水鱼苗种的品种和存货量,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实施的集中增殖放流活动。从当日起,丹东临港集团还将分多次在鸭绿江流域的4个放流地点投放7种淡水鱼苗种,总尾数达1638万尾,投入资金达1100万元。据了解,为落实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工作布置,丹东临港集团计划从2020年起,连续3年开展淡水鱼、海水鱼增殖放流工作,总投入达5000万元。
    11/06
  • 丹东市五家超市获评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昨天,市市场监管部门传来好消息,经过前期动员部署、组织创建、评审验收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后,全市5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示范创建企业全部一次性通过省局组织的审核验收,获得了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称号。分别是:丹东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丹东浙加都生活超市有限公司、辽宁嘉阳生鲜食品有限公司东港福阳分公司、宽甸满族自治县家和一百商贸中心、凤城市家家福超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切实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安全,今年3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创建活动以严格落实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对肉品、蔬菜、蛋品、水产品、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严厉惩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经得起检验的示范典型,树立食用农产品销售行业标杆,发挥超市食品供应主渠道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强化食用农产品在种养殖、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
    11/06
  • “金扁担”挑来幸福生活
    秋收季,稻菽香。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玉米大田一片金黄。“顶住了伏旱、三场台风和降雨,玉米没有倒伏,表现跟去年一样好。”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表示,今年还是丰收年。田间生长的是希望,粮仓充盈的是喜悦。辽沈大地,万顷良田,农耕文明福祚绵延,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一组数据为佐证。“十三五”以来,我省第一产业产值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对标《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所制定的发展目标,我省努力提升包括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等各项约束性指标。去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177.8亿元,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108元,同比增长9.9%,远高于GDP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九位。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十三五”期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年均5233.3万亩,比“十二五”期间年均播种面积增加95.3万亩。全省粮食总产量年均2317.2万吨,比“十二五”期间年均总产量增加178.8万吨。全省粮食单产年均443公斤,比“十二五”期间年均单产增加26公斤。201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2430万吨,粮食单产为464公斤,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十二位,单产水平居全国第二位,超额实现规划目标。稳粮、优经,农业结构持续优化。朝阳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因发展设施农业,成为东北最大的甜椒生产基地。这种蝶变,并非孤例。“十三五”期间,全省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371.1万亩,用于发展优质水稻、专用大豆、特色杂粮等粮食作物和花生、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促进棚室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提质增效。去年,全省设施农业产量达到1192万吨。畜禽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升,成为“肉盘子”保供给主力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55∶25∶20,变为2019年的49∶25∶26。有量,更有质。我省用绿色绘就农业发展底色。近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连年实现负增长,化肥施用总量和亩均施用量均连年递减,已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农业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眼下,“镐锄镰犁”逐渐退场,智能化的“金戈铁马”走进农田,农业生产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遴选推介了农业主推技术139项,示范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10项以上,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持续提升。到2019年,全省机耕面积已达3974.5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353万千瓦,完成了“十三五”设定目标。今年初,疫情下,一场“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在线峰会”让葫芦岛市南票区农民陈喜义一次性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确保农技服务随时“在线”,5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9191人次。培育壮大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5年来,我省农民合作社数量从4.8万个预计发展到6.92万个。录入农业农村部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数量已由4216家增加到超过5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数量由947家增加到2390家,实现“翻番”。春华秋实,岁月更替。“十四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继续以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记者李越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