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防溺水安全教育
    7月22日,临江房管所与南桥社区联合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走进幼儿园,向老师和孩子们发放防范溺水宣传画册,加强暑期安全教育。记者张尧摄
    07/23
  • 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就业援助
    7月21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减轻企业负担,市人社局正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此次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包括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其中,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适用于企业。企业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首次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缴纳社会保险费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用人单位为补贴对象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不包括补贴对象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残疾人、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现役军人配偶随军后无工作的、享受定期定量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烈属。就业困难人员的身份,实行本人自愿申请,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审核,县(市)区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认定。记者王洪满
    07/22
  • 丹东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全力抢修漏点 及时恢复供水
    20日上午,因供水管道爆裂,八道沟、小东沟、城隍庙小区、元宝新村小区、四道桥小区、山水龙城小区等地停水,山上街沿线降压供水。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时间投入抢修。据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管理处负责人介绍,20日7点多,接到振安营业处报漏电话,经山街九水峡农贸大市场附近路面有点位漏水。抢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沿管线方向寻找漏点,初步判断位于该段的一处DN600管线水管破裂。因为此处地下水管两侧紧邻多根电缆,9点左右作业装备破开路面后,只能依靠人工挖掘清理,必要时才出动小型挖沟机。烈日下,多位工人轮流用铁钎、铁锹在有限的空间内挖槽,因此耗时较长。16点31分,漏点被找到,判断漏水原因为管道接口处老化。经施工人员全力抢修并更换破损部件,上述受影响地段,于21日凌晨恢复正常供水。记者王俊
    07/21
  • 7项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7月20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为积极落实省、市鼓励就业创业政策,市人社局出台7项补贴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缴纳部分)给予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缴纳的最长6个月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受理期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就业见习补贴。2020年丹东市就业见习指标300人。见习期3个月,每月给予每人1000元的基本生活费和每人150元的指导管理费,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对实现就业的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发放范围包括我市高校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应届毕业生、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残疾高校毕业生、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创业场地补贴。在创业孵化基地以外初次创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3000-10000元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保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技能提升补贴。企业新招用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按月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农村户籍和符合困难条件的,补贴标准可上浮20%。记者王洪满
    07/21
  • 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来丹东采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展现老百姓的幸福小康生活,中央宣传部近日组织开展了“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18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来到东港。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辽宁日报社、辽宁广播电视台等12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聚焦东港产业发展及村民致富增收奔小康情况。13时,记者团一行25人来到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海鹰村是一个渔业村,80%的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现有滩涂、浅海、港湾养殖三大精品渔业基地。71岁的村民戴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采访团讲述了该村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记者们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记录下戴英脸上及言语中洋溢的幸福。有记者问:“您觉得现在的生活算小康吗?”戴英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觉得比小康生活还强。”14时左右,采访团前往北井子镇獐岛村继续进行调研采访,了解海岛绿色产业发展及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增收致富情况。当天,由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等13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宽甸,实地感受宽甸的变化,寻找发生在奔小康路上的生动故事。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宽甸参仙源公司、双山子镇黎明村、天桥沟森林公园、长甸镇河口村等地,用一张张鲜活靓丽的图片、一段段生动简短的文字、一个个美景如画的视频,记录宽甸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一路走,一路聊,一路看。一天的时间里,采访团的记者们细访实记、行程紧凑,收获多、感受多。“这次采访让我对宽甸的了解更加深刻,尤其是这里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旅游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甸实实在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后,我会继续关注宽甸,讲好、宣传好这里的小康故事。”《求是》杂志社记者郭玲感慨道。据悉,这次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旨在通过深入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地“决胜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显著成效,讲述普通百姓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张瑞曲丹凤
    07/20
  • 根植绿色沃土 收获美好明天
    7月8日上午,在东港市长安镇的万和蓝莓园内,数十名工人正分散在蓝莓地里,顶着暖阳,采摘、装运成熟的果实,这片园子的主人叫李强。2016年,李强通过土地流转,租了50亩土地,开始种植露地蓝莓,包含北陆和蓝丰两个品种,初期投资30多万元。李强说,蓝莓园2018年开始结果,今年正是盛果期,如果行情好的话,今年就能回本并且见到收益。采访期间,园区工人正在采摘一处刚成熟的蓝莓,李强不放心,一边跟记者聊着,一边指导工人如何摘果:什么样的应该摘,什么样的不能摘……看得出他对这片蓝莓地投入了浓厚的感情。蓝莓的成熟期比较短,大概一个月左右。7月2日,园区北陆蓝莓头茬果成熟,记者采访当日,蓝丰品种蓝莓的头茬果才刚开始采摘,全园蓝莓成熟期预计持续至8月中旬。8月结束蓝莓工作,9月,李强将迎来他种植的另一种作物——五味子的首次成熟。种植蓝莓后,李强便开始探索不一样的农业之路,相比于传统农业产业,种植果树和中药材投入更多,但未来收益也更多。两年前,李强得知周边有人种植五味子收益不错,还有固定销路,种植、打理起来也比蓝莓省事。说干就干,2018年,李强又种植了20多亩五味子,今年是种植的第3年,五味子已经开始结果,只等9月份成熟销售。李强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去外地学习经验和技术,将来要应用到自己的种植园区。李强不仅自己创业,还为周边百姓提供了打零工的机会。采访当天,蓝莓园区内采摘和装运工人共六七十人,除此之外,在蓝莓成熟之前,也需要大量人工。如今的李强正奔走在壮大农业产业的路上,也为更多人带来致富增收的机会。记者张瑞
    07/20
  • 262个地灾隐患点全天候监控
    7月19日丹东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市自然资源局快速反应,提前部署相关防灾工作,成立了4个地质灾害防治督导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分片包干负责、靠前指挥,各级地灾防治机构人员设备全部到位、昼夜在岗值班值守,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威胁。我市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易发。为做好相关地灾防治工作,市自然资源局与应急、气象、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门协调联动,对雨情、汛情、险情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将防灾信息和避险逃险要求落实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人、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开展群测群防,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防范化解地灾风险。进入汛期以来,各级自然资源部门采取“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对全市262个地灾隐患点组织力量开展拉网式巡查排查,科学评估灾害风险,逐点登记造册入库,逐一完善防灾预案,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记者王俊
    07/20
  • 市人社局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7月16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丹东籍高校毕业生1.03万人,我市3所高校应届毕业生7408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市人社局积极开展“五个一批”专项行动,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一批。落实和保障用人主体自主权,放宽卫生、教育、新闻媒体等事业单位直招条件,每年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春季、秋季两次直招,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丹留丹。中小微企业吸纳一批。深入企业、基层、高校征集用工岗位、了解就业需求,通过省就业网、丹东就业微信公众号、微信就业专栏发布就业岗位,举办各类线上招聘活动。扶持自主创业一批。落实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创业场地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补贴政策。今年7月至9月期间,市人社局将在新安步行街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季,结合省、市创业选拔大赛主题,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开展市级孵化创业基地评审工作,引导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一批。落实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驻丹高校提供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转岗培训、以工代训、订单式培训、创业培训等辅导服务,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免费参加创业培训。引导服务基层一批。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在全市征集15个涉农基层“三支一扶”岗位,下一步将按照省人社厅统一部署组织考试,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上岗服务。落实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湖北籍在丹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政策。积极争取省政府政策支持,允许通过就业补助资金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记者王洪满
    07/17
  • 丹东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随着改革逐渐深入,城市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民生诉求发生深刻变化,流动人口和离退休职工等群体大量涌入社区,对社区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和服务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丹东市坚持“党领民治”,探索开展小区党支部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由街道社区向小区楼栋延伸,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把党的组织、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治理的最前沿,用到服务居民的关键处,夯实党建工作的薄弱点,求取共驻共建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小区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如今,小区灯亮了、路畅了,环境好了,丹东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小区建支部下活城市党建“一盘棋”丹东市共有街道20个,社区193个,小区788个,社区党员41312名。丹东市委综合考虑全市788个小区的地域分布、党员规模以及驻区单位数量等因素,采取单独或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955个小区党支部,就近以楼院名称统一规范小区党支部,提高党支部识别度。以楼栋为单位划分党小组3027个,挑选8621个优秀党员家庭作为党员中心户,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纵向到底”的五级联动体系和“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横向到边”的三级组织网络,使党的组织覆盖到楼院里、居民家门口,推动城市小区党组织建设。丹东市委结合小区党支部换届,从退休党员干部、物业公司党组织书记和骨干党员中推选出小区党支部书记612名,选派优秀社区党员干部17人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收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社区民警等作为小区党支部兼职委员。积极推进小区党支部委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引导符合条件的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同时,对全市小区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丹东市委研究制定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及党支部工作细则,明确支部书记好、工作机制好、社会治理好、服务群众好的“四好”标准,培育工作基础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20个党支部作为示范点,制定小区党支部星级评定细则,开展星级评定。目前,全市城市小区党组织建设覆盖率100%,90%的小区党支部达到三星级标准。为强化对小区党支部的待遇保障,丹东市委制定出台城市小区党支部建设“1+N”管理办法,在关怀帮扶、场所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分别列出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每年为805个城市小区党支部拨付483万元专项经费;通过改造闲置自行车棚等方式加强小区党员议事场所、活动场所建设;筹建20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193个社区党群服务站,为小区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场地。小区党支部建强了,城市党建和城市基层治理也有了抓手。疫情防控期间,丹东市委印发《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一封信》,全市共有1.2万名党员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小区防疫卡点值班值守、入户摸排等工作,保障了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零距离”党员管理“无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丹东市委将每个社区划分为8个到10个网格,实现“一小区一网格”“一网格一支部”,推进精细化治理。社区党委书记为总网格长,小区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网格员由小区党支部委员、党员骨干、楼组长担任,同时组建在职党员、共建单位、居民骨干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网格总长、网格长、网格员、志愿者四级管理服务团队。同时,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机关和城市小区党支部“共建共促”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市413个市直机关党支部、542个县(市)区直机关党支部与955个小区党支部开展“共建共促”活动。7月1日,全市共有20377名机关和小区党员结合庆祝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结对共建,投入资金500567.49元,为小区居民办实事944件,走访困难党员群众1847人。东港市意利黄海明珠小区出口紧邻公路,因交通指示灯、路障设置缺陷,存在安全隐患。小区党支部接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东港市委及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调度住建、交通、财政等17家单位,很快解决了相关问题。2019年以来,东港市委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30余次,解决由小区党支部反映的各类问题162个,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小区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办事场所’,有困难找小区党支部,已经是现在城市居民的惯性思维了。”东港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方永对记者说。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让小区党支部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眼下,丹东市正着力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相互贯通、协同发力的“一体化”组织体系,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责任进楼院党组织成了居民“主心骨”“老百姓缺个口罩,用个打气筒啥的,就直接来小区党支部拿。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也都找我们。”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泰和花园小区党支部副书记于忠波拉开抽屉,指着里面的螺丝刀、胶带等物件说,“这抽屉不上锁,大伙儿用着方便。”想当年,泰和花园小区是丹东市高档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居民楼墙皮老化,路灯、道路等基础设施破旧不堪。加之小区紧邻沙河镇市场,外来人员多,随手乱丢垃圾,更让居民不堪其扰。为了整治这种“脏乱差”的局面,街道党工委找来退休干部于忠波任小区业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同时,开展“党支部+”便民服务,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主动联系服务居民,开展小区治理、走访慰问、家政服务、居家养老、上门维修、上门看病等服务,精准有效地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今年,兴东街道以小区党支部为排头兵,挨家挨户做工作,推进泰和花园小区改造,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全面维修老旧管线,安装电梯11部,对楼体粉刷一新,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居民高兴地说:“这叫外面套大褂,里面穿衬衣,老旧小区变成新小区。”泰和花园小区“旧貌换新颜”是丹东市小区党支部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丹东市坚信“有为才有位”,把小区党支部建设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给每一名党员压担子、落任务,让群众出门就能找到党组织,党组织真正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
    07/16
  • 丹东市今年30个村将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7月15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目前我市已经完成18个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其中13个项目投入运行。今年,我市还计划完成12个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指标,2017年至2020年,我市要完成30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0%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为了确保按期完成,我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生态环境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积极组织项目入库工作。同时,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财政局将争取到的中央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细化分解,及时统筹安排到具体项目中,很好地推动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此外,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市绩效考核平台,制定市级考核节点,加强对县(市)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工作考核,按序时进度督促落实。对项目实行周调度制度,定期督导检查,对已开工建设的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对未开工建设的督促推进落实。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主动参与,不断增强卫生意识、环境意识,从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记者王洪满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