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楼房村走访慰问高龄老人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楼房村两委成员走访慰问9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向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同时普及冬季居家安全知识,让他们度过祥和、安全的春节。记者:宋永昆01/15
- “翰墨丹青绘新春,文明实践颂祝福”活动走进社区近日,辽宁省东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港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翰墨丹青绘新春,文明实践颂祝福”活动,与社区居民、党员、小朋友及家长欢聚一堂,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快,内容丰富多彩。大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画邮票、写“福”字、书对联,一笔一画,描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套圈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信心满怀、争先恐后,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制作冰糖葫芦环节,大家精心选择自己喜爱的水果插入竹签,裹满糖衣耐心等待成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映红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整场活动热闹、温馨、充满活力,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距离,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增强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记者:苏晓文崔启鹏彭飞01/15
- 党建引领甜蜜产业“一路生花”“冬季是养蜂的关键时间点,要保持蜂群群体数量和饲料充足、保温得当、环境安静,这样才能安全过冬,增加来年蜂蜜产量。”进入冬季后,宽甸葆春蜂蜜场党支部书记任莉时常深入蜂农家中进行指导,并叮嘱蜂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1991年,任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宽甸养蜂管理站当技术员。2000年5月,任莉下岗了,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决定结合自己多年的蜜蜂养殖经验自主创业。2001年,她创建了一家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葆春蜜蜂场。2002年10月,葆春蜜蜂场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青山湖”牌商标,成为丹东地区首家蜂产品注册企业,生产的蜂蜜、王浆、花粉、蜂胶、蜂蜡等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的发展空间,任莉在蜂产品品种及包装上大胆尝试,先后开发出8大系列、70多个品种的蜂产品,精美的产品包装和优良的内在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蜂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几年的经营中,企业生产的“青山湖”蜂产品获“全国农博会金奖”“省迎战WTO推广品牌”,并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质量安全认证。为了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目标,葆春蜜蜂场正在筹建新的蜂产品加工厂,主要生产以蜂蜜为原料的饮料、酒类和林蛙油胶囊等系列蜂制品产品。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00多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20人,将进一步扩大养殖户数和规模,带动宽甸蜂业生产发展,提高地方蜂产品的知名度,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作为一名党员,任莉深知党建元素嵌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4年,葆春蜜蜂场党支部成立,有党员14人,任莉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些年,她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到蜂场干活,不怕苦不怕累,还经常请党校的老师和技术骨干给党员们上课,提升党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时刻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仅如此,她还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和党员活动基地,做好“三会一课”,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每年七一,她都带领党员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活动;春节时,她又组织党员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动员党员职工资助6名困难家庭的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以党组织名义举办蜂蜜养殖技术学习班,聘请省市养蜂专家来授课,上千户蜂农受益。2019年,任莉当选为宽甸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份。5年来,她共为60户单亲贫困母亲送去价值30多万元的中华蜂、蜂箱、养蜂用具等,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使这些贫困母亲靠养蜂过上好日子。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任莉的创业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2011年,任莉被授予“全国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2年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2018年获得“辽宁好人”称号;2024年获得“丹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记者:曲丹凤01/13
- 致富路上的“领头羊”多年来,宽甸中绿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栾吉全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刻苦钻研农业技术,结合本村实际,创新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2021年,他先后获评古楼子乡“产业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栾吉全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年前,南荒沟村多数村民靠放养柞蚕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栾吉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探索出一条产业致富之路。他结合本村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广泛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向村两委提出发展燕红桃、板栗产业的建议。由于缺乏经验,资金投入大,许多村民不敢尝试。“行不行,只有干了才知道,我先给乡亲打个样!”栾吉全毅然拿出全部积蓄,开始种植燕红桃和板栗。村里邀请了农技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栾吉全虚心请教,认真学习,逐渐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在他的精心打理下,燕红桃、板栗收获颇丰,经济效益可观。栾吉全的成功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大家纷纷加入种植行列。“控前促后、控上促下,去低留高、去粗留细、去直留斜、去旺留弱、去绿留红,大家按照口诀修剪桃树。”每年冬末春初,栾吉全都会为种植户讲解修剪桃树的方法。他深知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还义务指导种植户疏果、打药,帮大家解决难题,减少损失,增加产量。随着南荒沟村燕红桃、板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栾吉全发现了新问题:村里种植户分散经营,自产自销,产量虽然增加,但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于是他提出“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2013年8月,在栾吉全的牵头组织下,宽甸中绿合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营燕红桃、板栗等农产品,并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拓展销售渠道。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栾吉全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如今,合作社燕红桃种植面积1500余亩,板栗种植面积1600余亩,年产值360余万元,5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南荒沟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记者:曲丹凤01/13
- 精研农技助“莓”好多年来,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姜兆彤深耕草莓种植领域,致力于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助推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姜兆彤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92年,姜兆彤开始从事草莓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和同事陆续研发并引进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棉隆土壤消毒、蜜蜂授粉等先进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丹东地区种植的红颜、甜查理、章姬、爱莎、卡尔特一号、哈尼等草莓品种。此外,姜兆彤大力推广草莓立体种植,让果农免除弯腰劳作之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温室大棚单位面积产量。姜兆彤经常组织研究所农技人员开展科普活动,多年来举办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500场次,推广反季节栽培、促早熟栽培、温湿度调控等二十多项先进技术,培训人员2万人次,发放资料2万份。研究院成立了科技特派团,姜兆彤担任团长,带领科技人员常年到乡镇开展技术指导,送去新优品种和新技术,帮助果农拓宽销售渠道,为草莓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多年前,宽甸一家草莓深加工企业种植的露地草莓出现苗木矮化严重、心叶发红等现象,减产超过30%,企业农技人员尝试了多种办法,未能解决问题。接到企业求助后,姜兆彤现场取样,在实验室仔细研究,确定草莓减产原因为芽线虫及根腐病。他对症下药,制定防治措施,指导企业实施更换种苗、药物防治、更换种植土壤等举措,顺利恢复生产。多年来,姜兆彤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成果屡获省、市各类奖项,主编论著1部,参编论著8部,发表论文20余篇。2016年他获评“辽宁省农民满意农技员”,2022年获评“丹东农艺大师”,2023年获评“辽宁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种植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求,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为果农服务,助力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奋斗目标。”姜兆彤说。记者:张瑞01/13
- 温暖精准送达近日,丹东市各社区积极开展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办理工作,将温暖精准送达。记者:张津硕01/13
- 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近日,依托珍珠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拓展改造的长者食堂正式投入运营,可口的饭菜吸引了周边不少老年人前来就餐。2021年4月,珍珠街道办事处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改造装修,配备了床位、厨房、洗浴、文体娱乐等设施设备,基本满足辖区老年人助餐、助浴、托养、家政、休闲娱乐等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辖区人口结构变化,为适应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数量及辖区老人用餐需求,在振安区民政局的支持下,珍珠街道投入资金对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厨房及餐厅进行改造,完成长者食堂的升级改造,并顺利通过认定。长者食堂采取补贴加自主经营的模式,在平时12元自助餐的基础上,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额外优惠,推出10元两荤一素套餐,让居民吃饱、吃好。作为振安区首个探索居家养老+长者食堂融合发展新模式的街道,珍珠街道为老年人提供了精细的服务,解决辖区内留守老人、特困老人等困难群体吃饭难的问题,切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让他们在热乎饭菜中吃出“幸福味道”。记者:张津硕01/13
- 情暖寒冬,丹东工人村社区关爱残疾人群众1月10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困难群众慰问活动,为辖区内的特殊群体送去关怀与温暖。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慰问团队,认真倾听残疾人困难户的需求和难心事,并精心送上准备好的米、面、油、春联等慰问品,把节日的祝福送给残疾人困难群众。接下来,工人村社区将持续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更多形式的关爱活动,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作者:沈粹01/13
- 和美乡村“带头人”“作为共产党员和村里的带头人,我的初心和目标,就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实现村美、人和、民富。”东港市新城街道小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洪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3年,他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小寺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小寺村党总支获评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丹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尹洪军获丹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多年来,尹洪军带领党员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由村党总支领办的易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派懂渔业、会养殖的党员管理虾池。目前,虾池养殖面积482.66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120万元;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打造“小寺时代”品牌,先后建立采摘园4个,设立党群共富责任区6个,18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大家共同增收。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功能,想方设法盘活闲置资产,围绕周边地区生产经营需求,建设门市房、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8万元;大力引导农户发展现代种植产业,组建一支包含10名党员的技术服务队,帮助上百名种植户解决了种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问题。他们还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就业。在基层治理中,尹洪军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在全省首创“邻里和谐驿站”,充分发挥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如今,“邻里和谐驿站”有固定成员19名,其中党员12名,还有36名网格员协助开展工作。“邻里和谐驿站”成立至今,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0起。2021年,小寺村村委会被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23年,尹洪军带领党员群众创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积分兑换”活动,用“小积分”赋能“大治理”。在活动中,村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工作,全村涌现出文明家庭328户,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扶危济困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村里有位行动不便的80岁老人,长年居住在老旧的房子里,尹洪军多方协调,争取资金4万元,为老人翻盖了新房,让他安度晚年。“只要能为大家办成事,我不怕麻烦。”尹洪军说。近年来,在尹洪军的带领下,小寺村采取系列举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增设保洁员和垃圾分类示范点;对村内道路进行全面美化、亮化、硬化,实现水泥路“户户通”;创新实施“一组一景”工程,以村民组为单位修建文化小广场、小花园,为村民打造休闲娱乐场所;升级改造自来水管网,解决部分村民“吃水难”,实现全村自来水24小时供应。2020年小寺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尹洪军的推动下,村两委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列为民生事项支出,每年为全体村民承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大部分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群众、低保户、五保户、75周岁以上老人予以补助。记者:张瑞01/10
- 民生难题“大清扫” 幸福指数“节节高”近期,丹东市多个社区积极行动,聚焦民生需求,全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痛点与难题,打造舒心的生活环境。花园街道花园社区棚户区居民依赖室外彩钢板公厕,冬季因无保暖设施,水管冻堵无法使用。社区立即上报,联合多部门勘察,制定改造方案,及时加装供暖设施,并将32个存水式蹲便更换为直排式,方便居民冬日如厕。九道街道通乡社区工作人员丛潇宇接到居民反映,10号楼与14号楼存在“飞线充电”隐患,盼解决充电难题。社区党委书记白静得知后,紧盯进展并安抚居民。经选址、选工程方,安装了可供14辆电动车充电的充电桩,解决问题。鸭绿江街道财专社区积极改善居民休闲环境,应老人休憩需求,与振安区住建局沟通,用旧改资金购置6把长椅安于小区广场,解决座椅少问题。东泰社区党委书记修俊玲、网格员胡银玲,帮居民解决供暖系列难题。浪头镇新世纪佳园东区社区网格员巡时发现,社区一楼活动室台球桌年久失修,零件脱落。网格员与志愿者郝先生积极筹资源,请来维修人员换台面、紧螺丝。珍珠街道临江社区供暖排查时,发现帝博湾小区一户室温不达标,网格员联系维修人员查得滤网堵塞致供暖不畅,清洗后升温达标。江畔国际小区水管漏水,网格员联系供热人员到现场定位漏点并处理,保障供暖安稳。兴东街道金水湾社区接到通江街25号楼居民王先生求助,因楼上漏水致其家棚顶渗水,楼上住户患精神疾病且为低保户。社区低保负责人员与网格员查看后,联系水暖工程单位。经沟通,单位派人免费维修并检查保养管道。安民镇安民新村社区网格员走访时了解到,一位独居老人家的窗户漏风严重,随即买来塑料布帮助封窗。同时,网格员仔细排查用电、用火安全,及时解决部分问题,并将情况上报。七道街道于家二社区接到居民反馈,于家小区8-14号楼单元楼道门无闭门器,存在治安隐患。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排查出18扇门需安装,经多方联络完成安装。同时,安排专人巡检,设维修热线保运维。广济街道县前二社区网格员巡查时发现,县前街69号楼有裸露煤气管道,与燃气公司沟通确认无隐患后,社区将管道进行包裹。待业多年的宋女士家庭困窘,到临江街道六合社区办理失业登记,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帮她找到超市收银员工作。记者:张津硕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