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孩子菜市场走失 社区警民40分钟火速寻回
    “我的孩子丢了!他有自闭症不会说话,就转身拿菜的功夫人就没了!”日前,七道街道铁路新华社区居民李女士声音哽咽、满脸焦急地冲进社区服务中心,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寻人行动就此展开。据李女士慌乱中回忆,走失的是她23岁的儿子,因患有自闭症无法正常沟通,安全意识薄弱。当天上午,母子二人在社区门口菜市场买菜时,她仅转身取菜片刻,回头便发现孩子不见踪影,此时距离孩子走失已不足15分钟。社区工作人员见状,一边轻声安抚李女士的情绪,帮她平复慌乱,一边迅速记录关键信息:孩子身穿蓝色上衣搭配白色半袖,头戴米白色帽子,且可能因光影、声响等外界因素被吸引而偏离路线。考虑到自闭症群体的特殊情况,社区第一时间联系辖区民警,双方快速会商后制定分工方案,确保搜寻工作高效推进。一组工作人员携带孩子近期照片,以菜市场为核心向周边街道、商铺展开地毯式排查,逐一向商户、过往路人展示照片,询问是否见过相似特征的青年;二组人员则立即前往社区物业及周边超市、便利店,调取监控录像,追溯孩子的行走轨迹,试图锁定可能去向;三组工作人员同步将孩子的走失信息、外貌特征及李女士联系方式,推送至社区各“网格”微信群,发动居民力量参与接力寻找,进一步扩大搜寻覆盖面。在社区、民警与居民的协同配合下,搜寻工作有序且高效地推进。约40分钟后,一名居住在社区附近的居民反馈,在社区西侧绿化带旁发现一名独处男孩,其穿着、外貌特征与微信群内发布的走失信息完全吻合。民警与李女士立即驱车赶往现场,远远便看到孩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盯着旋转的落叶发呆,未受任何伤害。见到孩子安然无恙,李女士向在场的民警和居民表达了感谢。事后,社区工作人员特意提醒李女士,可给孩子佩戴含身份信息、病情及紧急联系人电话的防走失手环,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更快获得帮助,降低走失风险。记者:张津硕
    11/06
  • 红房二社区:健身器材换新 居民锻炼舒心
    近日,帽盔山街道红房二社区小广场的健身器材完成全面更新,功能更全、安全性更高的新器材投用,让居民在家门口锻炼更舒心。此前,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因长期使用、风吹日晒,出现锈迹、部件松动等问题,带“病”运行不仅满足不了锻炼需求,还存在安全隐患,渐渐沦为摆设,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居民对器材更新的需求十分迫切。社区了解情况后,迅速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最终确定由文旅部门负责失修器材的更换工作。如今,崭新的健身器材在广场上格外醒目,旁边还增设了使用说明牌和安全提示,方便居民科学锻炼。记者:张津硕
    11/06
  • 丹东市红十字会联合消防局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近日,市红十字会携手消防局共同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为一线消防员送上实用的“救命新技能”。记者:李晓丹
    11/06
  • 网格员高福林:四勤工作法暖民心
    在广济街道的各个街巷里,总有一个身着蓝色马甲、手持“民情日记本”的身影穿梭于楼宇之间,他就是71岁的网格员高福林。凭借“腿勤、嘴勤、手勤、脑勤”的“四勤”工作法,高福林将基层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贴心人”。“腿勤”是高福林的工作底色。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开启“每日三巡”,用脚步丈量网格内的每一个角落。从排查安全隐患、记录流动人口变动,到检查环境卫生与沿街店铺经营规范,他的“铁脚板”让问题无所遁形,总能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社区网格管理是项长期工作,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日复一日的行动准则。“嘴勤”则是他连接民心的纽带。面对居民诉求,高福林从不敷衍。教堂路20号楼居民反映路灯长期不亮,他当晚20时便赶到现场核实,细致询问居民夜间出行问题,迅速上报社区并联系市政部门,不到两天就让路灯重新亮起,温暖的灯光照亮了小巷,更暖了居民的心。遇到邻里纠纷,他同样耐心十足。曾有两户居民因楼道堆放杂物争执不下,高福林多次登门沟通,用真诚与耐心促成双方和解。这样的“小事”,他每年要处理数十件,用沟通化解矛盾,用服务凝聚人心。“手勤”让他的工作有迹可循。高福林的“民情日记本”总是写得密密麻麻:谁家老人需要特殊关照、哪里的公共设施需要维修、哪些矛盾纠纷需要调解……这本“日记”不仅是他的工作台账,更是连接居民心灵的桥梁。每一次走访收集的社情民意、每一件需要解决的民生小事,他都会认真记录,这些文字成为他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也为社区治理积累了宝贵资料。“脑勤”更让他的服务不断升级。在工作中,高福林从不墨守成规,而是善于总结经验、创新方法。针对网格内双职工家庭多的特点,他推出“错峰服务”模式,利用晚上和周末上门走访;为了及时传递信息、收集诉求,他建立网格微信群,让政策宣传更高效、居民沟通更便捷。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更让居民满意度持续攀升,生动诠释了基层网格员“治理多面手”的角色担当。记者:张津硕
    11/06
  • 花园村:排水工程解决排水难
    近日,花园街道花园村排水水沟工程建设正酣,挖掘机轰鸣作业,工人默契配合加固地基、铺设构件,一项关乎村民日常生活的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破解了困扰多年的排水难题。长期以来,花园村部分区域因排水设施老旧不完善,每逢雨季便积水严重。积水不仅阻碍村民出行,更易滋生蚊虫、散发异味,成为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心头患”。花园村了解这一民生痛点后,迅速响应,将排水水沟修建纳入重点民生工程清单,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此次工程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原则,覆盖了积水问题突出的居民区与农田边缘区。工程完工后,将构建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水与生活污水的有效疏导,从根源上解决村庄排水不畅问题。“以前雨天出门得蹚水,现在修了水沟,再也不用愁了,这真是为民办的大好事!”看着施工现场,村民李先生满脸欣慰。记者:张津硕
    11/06
  • 金秋时节热舞欢歌
    记者:夏爽
    11/06
  • 中国历险第一名山,你敢挑战吗?
    记者:周佳桐、韩卓航
    11/06
  • 《我的抗美援朝》第2期 | <나의 항미원조> 제2회
    编辑:赵爽
    11/06
  •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第2期 | <항미원조 문물이야기 >제2회
    编辑:赵爽
    11/06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ㄴ-第23期|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ㄴ-제23기
    编辑:赵爽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