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从怕过年到盼过年 脱贫户的幸福“年”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走亲戚。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新安村7组村民高宝银也不例外。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政府帮扶成功脱贫的高宝银一家,以前是怕过年,如今是欢欢喜喜过大年。1月20日一早,高宝银向记者展示了他今年置办的年货,除了米面粮油肉蛋奶等年货外,他还精心挑选了走亲访友的新年礼盒。节日里,农家院里不时传出鞭炮声和欢快的笑声;远处大河的冰场上,孩子们在快乐地嬉戏玩耍;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给山村增添了无尽的喜庆氛围……在高宝银家的院子里,几处整齐摆放着的蜂箱格外醒目。“这些年,靠着养蜂,俺家过上了好日子。”提及养蜂,高宝银打开话匣子。“2017年,我还是建档立卡户,因为之前有过养蜂经验,驻村工作队分给我近20窝蜂。后来村里组织村民学习养蜂技术,通过几年摸索和学习,便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养蜂能手。”高宝银拿出一瓶蜂蜜晃一晃笑着说,他的蜂蜜每年还没等上市就被老客户订购一空。“今年过年,女儿也从城里开着小车,装着满满当当的年货回来团聚,真高兴啊。”提起过年,高宝银说,以前,这样的生活想都不敢想,尤其到了年底,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心里就开始发愁。如今,高宝银不仅在村里打工,自家还有60多窝蜂,蜂蜜的产量逐年提高。“每年平均产蜜200多斤,蜂蜜不愁卖。”高宝银说,按照市场价每公斤200-300元来算,今年收入挺不错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也有了奔头。就在高宝银感叹之时,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高峰跟往年一样,来到他家送来春节的问候。说起村里扶贫干部对他的帮助,高宝银充满了感激。在说说笑笑中,高宝银家的饺子很快就包好了。高峰介绍,5年前,市住建局为村里投入10万元启动资金购置了种蜂,并优选了3处山地进行中华蜂养殖。蜂群由村里统一管理,聘用有经验、懂技术的农户进行集中养殖,并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里进行培训和指导。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壮大的蜂群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展了村产业链布局。从“怕过年”到“盼过年”,高宝银家的幸福年是丹东脱贫户生活改善的缩影。如今,脱贫攻坚已圆满收官,我市又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符合条件的群众依然享受着产业就业、医疗保障、民政兜底等方面的政策。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后,脱贫群众的底气、信心更足了。01/31
- 辽宁省丹东市:看电影逛书店 过个别样文化年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聚餐外,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走进影院、徜徉书海,度过一个文化味十足的大年。难得的闲暇时光,全家看一场电影成为新的过年方式。1月24日,大年初三傍晚,记者探访了丹东市区几家影城,到处都是红色的节日装饰,显得年味儿十足。电影宣传海报前人来人往,前来排队买、取票的市民络绎不绝,还有不少观众已购票完毕,正在等待入场。“听朋友说《熊出没》好看,笑中带泪,有教育意义,所以带孩子看。希望过年期间能和孩子一起开心、一起感动……”17时40分,市民李先生与8岁的儿子排队等待入场观看《熊出没·伴我“熊芯”》。“没想到票还挺抢手,我上午通过网络购票选座,两个场次的‘最佳观影区’都已售出,只剩角落位置可买……”“好久没来看电影,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太热闹了。”“00后”的李晓彤很忙,他与同学刚看完《流浪地球2》,就相约看下一部电影,他表示看电影已成为年轻人过大年的主要休闲方式。记者注意到,春节期间各大影院还推出多种优惠活动,除了春节套票,有的影院还主打饮品小食套餐、合家欢套餐等促销方式来拉动购票。“初一到初三,我们平均上座率在50%左右,影院又回到了以前热闹的场景。”市中心医院附近一家影城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等多部类型、风格各异的影片上映,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观影需求。除了看电影,很多人过节选择快乐地遨游在书籍的海洋。1月27日大年初六,记者走进锦山大街的一家读书清吧,见不少市民带着孩子阅读喜欢的读物,还有一些市民正在选购图书。附近的一家儿童绘本馆,更是推出了“儿童春节专享书单”。市民王女士正带着六岁的女儿选购儿童读物,她告诉记者:“孩子喜欢阅读,平时工作忙难得有时间陪孩子阅读,过年了正好放假有时间,所以带着她到书店来看看书、买点她喜欢的读物。”“现在过年,除了给孩子压岁钱,我觉得给孩子买几本书作为礼物更有意义。”在中富街一家书店,带着孩子采购书籍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年年发压岁钱缺乏新意,今年过年,就来到书店为家里几个小朋友采购图书礼包,这样更有意义。”抱着两个图书礼包正在结账的市民李旭告诉记者。据书店的经营者介绍,每年的春节都是图书销售旺季,书店提前预定了一批畅销图书,来满足消费者的购书阅读需求。“我们大年初二就恢复正常营业了,期间每天人都很多,大人小孩都不少,现在生活好了,大家更愿意花时间充实精神世界,有文化韵味地过大年。”01/31
- 辽宁省丹东市:志愿服务队新春慰问暖人心一声声嘘寒问暖、一个个暖心举动,让文明之风看得见、摸得着。如今,在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红枫志愿服务队不断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春节期间,广济街道红枫志愿服务队来到新丰社区4户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为全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广济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以组织号召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召集身体素质较好、家庭条件允许、乐于发挥余热的退休党员,以及“第一书记”、市区直下沉干部、街道机关干部等群体,共计300余人组建10支红枫志愿服务队。广济街道红枫志愿服务队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做到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生活上照顾,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困难群众安安心心过春节。陶大娘年过八旬,患有心脏疾病,老伴儿去世后一直独居。平日里,红枫志愿者就定期看望老人,春节期间更是对老人格外牵挂,上门了解老人的生活近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并为她送去米和油。马师傅夫妻二人均为残疾人,儿子上小学,生活负担重,他们也是红枫志愿服务队长期帮扶的对象。春节期间,红枫志愿者为其送去慰问品,让他们在寒冬里感受到温暖和关爱。01/31
- 辽宁省丹东市:锣鼓喧天辞旧岁 秧歌闹春春满城01/31
- 2023文化进万家 | 元宵节,安排好了!为增强市民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促进文化消费,丰富和活跃节日期间全市人民文化生活,元宵节期间,我市将组织开展多项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丹东剪纸作品展剪纸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民俗元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剪纸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浓郁的喜庆气氛、细腻的手工技巧,集中体现了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元宵节期间,我市征集剪纸作品40余幅,将在市群众艺术馆面街画廊集中展出,用一幅幅浓浓的中国红妆点幸福生活。迎新春非遗展示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喻示着春天的开始。2月3日,将在安东老街举办迎新春非遗展示宣传活动,选取凤城满族荷包、丹东剪纸等10个省市级非遗项目,通过集中展示、现场互动传艺、作品售卖等形式,让观众近距离接触非遗与传统民俗节日相结合的独特魅力,推动文化消费,强化文旅融合发展。鼓乐喧天闹元宵鼓乐艺术是我市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风俗性活动,以民族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节日庆典的重要内容。丹东鼓乐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2月4日13点至15点,“鼓乐喧天闹元宵”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丹东鼓乐”在安东老街展演。展演活动选调各县(市)区重点民间鼓乐班,现场演奏表现节日欢快气氛的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展现丹东鼓乐艺术风采,推进丹东鼓乐传承发展。非遗线上展为满足广大市民线上观展需求,相关部门选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民俗等类别非遗项目,制作10余部宣传片在“丹东非遗”快手号集中展播,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欣赏我市非遗保护成果,了解丹东地域民俗文化风情。01/30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三集 袁有仁:喝酒御寒下冰河 铸就钢铁运输线01/30
- 辽宁省丹东市:新婚俗营造新“仪式感”“今天的领证让人印象深刻,收获了美好祝福,感觉特别有意义。”一张张红红的“福”字、一副副寓意美好的春联……1月16日,丹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大厅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新人们书写祝福语,新人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新娘张浩、新郎都剑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书写出“浩剑长空”的横联。“春节前写春联、送祝福是传统风俗,结婚登记也是喜事,喜上加喜,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祝福新人和和美美幸福有爱。”市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高歌表示,当天市区共有32对新人接受这份春节“特别祝福”。为新人送上节日特别祝福,举办集体颁证仪式,为老夫妻补办仪式,给金婚老人拍摄金婚纪念照,邀请省市文明家庭、钻石婚、金婚老夫妻分享婚姻家庭相处之道,如今已成为我市婚姻登记处颁证仪式上的常规项目。2022年全年,市婚姻登记处先后邀请了12对金婚夫妇和市级以上文明家庭代表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从青丝到白头才是‘秀恩爱’的高境界,老人们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一对新人说。近年来,丹东市进行了婚俗改革:提供个性化颁证仪式,对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大厅进行改造提升,采用典雅庄重的中式风格,设置金色幸福拱门、时光信箱、爱情签名墙,灯光明亮温暖;新建文化长廊,展示我市特色婚俗文化。以婚姻登记处为阵地,深化婚姻家庭辅导,积极介入婚姻的全过程。以“婚姻中的有效沟通”为主题,为新人开展情景互动式课堂;邀请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开展家风教育讲座,传承优良美德。争取妇联、法院、专业志愿者协会等支持,设立了单独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和法律咨询室,聘请专家、学者、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人士,义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法律咨询服务。在婚俗改革中,很多新人“为爱减负”。新娘王丹表示,自己更在意的是结婚后的幸福美满,而不是婚礼那一天的大操大办。01/30
- 【我们的节日·春节】3金!丹东选手笑傲冰雪赛场2022年—2023年度辽宁省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和辽宁省少年滑雪比赛,日前结束所有比赛。经过激烈角逐,丹东市参赛代表队在速度滑冰锦标赛中获得1枚铜牌;在少年滑雪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位列第一名。为期3天的辽宁省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在抚顺市举行,本次比赛共设有6个项目3个组别,全省13支代表队、112名人参赛。丹东新航轮滑俱乐部组队代表我市参加了本次比赛。4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少年男子甲组、乙组和少年女子乙组的比赛,取得1枚铜牌、总分10分。2022年—2023年度辽宁省少年滑雪比赛,在大连市举行。我市选手取得优异成绩。代表我市参赛的丹东卓远滑雪俱乐部组队的13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3个组别的单板大回转项目的比赛,取得了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和总分47分的成绩。在所有参赛代表队中,金牌总数列第一名、奖牌总数列第一名,团体总分列第二名,并获本次比赛的体育道德风尚奖。01/29
- 辽宁省凤城市:节日亮化年味浓 流光溢彩迎新春兔年农历春节越来越近,为了营造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让广大市民欢度新春佳节,按照凤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凤城市正式启动2023年新春亮化工程,并于1月18日全部完工。(摄影:丛杨)今年的亮化工程秉承“环保节约、营造气氛、美化环境、亮化城市”的理念,加入传统文化的民俗因素,着力打造流光溢彩、充满活力的城市夜景名片。本次春节亮化工程以主街道为重点,广场、转盘、公园等地亮化为点缀,城区桥梁、河岸为烘托,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节日亮化景观效果。此次安装的亮化彩灯、灯光小品形式多样,除了往年的红灯笼、中国结造型,今年还增添了大五角星、灯笼串、红心、流星雨、枫叶等新样式和灯笼墙、凤凰小品、银河小品、大将军鱼型小品,彩灯的颜色也更加丰富,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色彩的合理摆布、协调搭配,给广大市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01/2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二集 龚祥福:“耳聪目明”的炮兵观测员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