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丹东市唐玮:服务在窗口 满意在群众“谢谢你们加班加点帮我办理好了渔船过户手续,我再也不用来回跑了。”3月7日傍晚时分,在丹东市政务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窗口办理完业务的刘女士,对为其办理相关业务的市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科科长唐玮和窗口工作人员连声道谢。当日16点25分,刘女士匆忙赶到窗口。“您好,我要坐晚上的航班返回烟台,请问今天还能办吗?”眼看离下班的时间只有5分钟了,在了解到刘女士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后,唐玮和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一个多小时后为其办完了所有相关业务。除提供“延时服务”外,唐玮还带领窗口为有需要的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难心事。2023年3月的一天,唐玮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充满了焦急与无奈。“我想赶紧办完渔船过户手续,可偏偏现在生病住院了,本人来不了,能行吗……”经询问得知,渔民宁先生因患病行动不便,无法到窗口办理渔船过户业务。考虑到宁先生情况特殊,次日一大早,唐玮带着窗口工作人员来到医院,为他采集信息并办理了相关业务。“我只是打个电话咨询一下,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办好了,真的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啊!”宁先生夫妇激动地说。2023年以来,唐玮带领行政审批科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0余家(次),受到群众好评。政务服务窗口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唐玮平日在工作之余,特别善于学习,专注于学政策、钻业务,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迅速提升。涉农行政审批事项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审批量大、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唐玮带领农业农村局窗口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方法,群策群力探索出特色鲜明、高效便利的审批模式。辽丹渔25XXX船主王先生就是“容缺受理”的受益人。去年3月,在为王先生办理《捕捞许可证》换发申请时,唐玮发现材料中缺少户口本复印件。原来王先生因粗心大意,将户口本落在了东港家中。正当他准备改天再来办理时,唐玮告知他可以“容缺受理”,让他事后把材料补齐,王先生当场就拿到了《捕捞许可证》。在渔船专项整治中,唐玮率先垂范,相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到一线,现场就“船证不符”整治流程、更新改造流程、减船转产流程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服务模式,采取符合条件即时办结的方式,为渔民审核发放证件,把渔民跑腿次数减到最少,高标准起步,高规格推进,使渔船管理更加规范。此外,唐玮带领科室全体人员认真梳理政务服务“6+1”类事项,压缩办理时限,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实行规范化管理、无差别服务。同时实行“首问负责”“承诺制”等制度,为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直观易懂的办事指引,实现主题内事项一张表填报、一套材料提交、一个流程办理,并提供24小时电话预约、微信预约等服务,打破群众办事难的藩篱。多年来,唐玮带领行政审批科不断取得佳绩,先后荣获“辽宁省营商环境优秀窗口”“清风辽宁政务窗口”“青年文明号”“红旗窗口”。唐玮个人获得“辽宁省营商环境先进个人”“辽宁省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奉献之星”“丹东市2023年度实绩突出先进个人”等荣誉。记者:邢漫04/19
- 丹东市珍珠街道:瞄准空地“小切口” 环保整治动真格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居民私搭乱建、圈地种菜……位于丹东市振安区同力小区旁,存在城市闲置空地黄土裸露、荒草丛生、治理缺位等问题,较大程度影响辖区卫生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面对居民的诉求,珍珠街道第一时间实地现场调研勘察,对闲置空地进行规划实施,让废地变绿地。街道按照“整地、透绿、亲民”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勘察,以植绿增绿添绿为重点,以适地适树为要求,理清“复绿”工作思路,对空闲土地上的乱搭乱建、乱倒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拆除,对居民私自种植的小菜园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前期,社区工作人员采用张贴整改通知、入户动员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携手居民共同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面貌。街道出动挖掘机、铲车等作业车辆,将成堆的垃圾及杂物清运搬走,同时组织人员利用铁锹、夹子等工具将剩余垃圾进行细致清理,协助挖掘机修整土地。针对空地上的私搭乱建、小菜园等事先与居民进行沟通,告知利害关系,再征得同意后对其进行拆除,力争做到清理一处,清运一处,干净一处。此次行动,出动作业车辆2辆,拆除小菜园30余处,私搭乱建8处,平整地面2000平方米。在前期土地整治后,街道对闲置土地开展“绿化工程”行动,为空闲土地栽种65墩灌木改善生态环境。行动中,工作人员将树苗一棵棵排列整齐地栽在事先挖好的树坑里,利用支架固定,防止出现倾斜折断等问题,同时责成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日常维护与监督,确保树苗正常存活,真正做到造绿一处,成绿一片。下一步,珍珠街道将致力建立长效的生态人居环境治理机制,对辖区“闲散边角”土地进行精细规划、合理建设,同时在闲置期间加强管理维护,以民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创建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注入了新活力。记者:张津硕04/19
- 丹东市花园社区: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近日,丹东市振兴区花园街道花园社区党委开展“健康城镇,健康体重”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爱国卫生运动”文明知识。以“健康体重”科普为重点,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向群众传播爱国卫生运动、病媒生物防制等知识,动员群众积极践行爱卫新风尚,主动参与到爱国卫生活动中来。并引导群众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良好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做新时代健康生活的践行者。“少吃糖能控制糖尿病吗?尿液里有糖就是糖尿病吗?吃出来的糖尿病到底如何吃回去?”随后,社区联合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医护人员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解,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病症、治疗、并发症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留意的注意事项等内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此次宣传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也让大家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健康生活常识,同时科普了糖尿病的防治。下一步,花园社区将持续开展健康服务活动,全方位改善群众健康水平,提升健康城镇建设成效,打造健康宜居环境。记者:张津硕04/19
- 99岁志愿军老兵来丹,点赞丹东“的哥”4月16日上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民杨鑫月辗转联系到记者,表达一家人对辽F93917出租车司机许军伟的谢意。杨女士的姥爷杜生元今年99岁,当年是志愿军炮兵第八师的一名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随着老人年岁越来越高,来到丹东再看看鸭绿江成为老人最大的心愿。4月9日中午,杨女士一家人带着姥爷驾车来到丹东。第一站,打算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于是坐上了许军伟师傅驾驶的出租车。“老人戴了一枚抗美援朝战争纪念勋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许军伟告诉记者,“得知老人年岁99岁,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杨女士说,许师傅递给家人几张名片,表示在丹东的所有行程都可以乘坐自己的出租车,并且一分钱不收。说话间,车辆到达抗美援朝纪念馆。停好车以后,许师傅帮忙将老人扶到轮椅上,并且坚决不要打车钱。“这位出租车司机的善举让我们一家人特别感动,丹东人真好!”杨女士表示,家里人都是第一次到丹东,虽然第二天就离开了,但是这座“英雄城市”给一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一般的感情。许军伟说,自己的父亲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已去世多年。他们一家是从河北沧州跟随父亲到丹东定居的,虽然到丹东时间不长,但是对这座“英雄城市”充满感情。许军伟表示,自己也当过兵,不论是对丹东这座“英雄城市”还是对参加过战争的军人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出租车是展现城市精神面貌的“第一窗口”,眼看就要到五一小长假了,特别愿意为外地游客服好务,让大家对丹东这座城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丹东的出租车都能为外地游客留下美好印象。记者:姜慕馨04/18
- 解决民生“微小事” 守护居民大幸福下水堵塞、墙皮脱落、管道漏水……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类烦心事,丹东市各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帮忙解决难题,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4月9日,花园街道花园社区接到居民反映,平房区下水井堵塞。社区立即协调市政管理所,维修人员到现场打开下水井盖进行勘察,使用机械设备对排水管道进行抽吸。随后,人工下井将堵塞的淤泥和杂物进行清理,最终将50米长的管道疏通完毕。日前,七道街道于家一社区兼职网格员杨霞在巡逻时,发现于家路16号楼外墙墙体保温层突然大面积脱落,便将现场情况拍成视频上报到社区。社区立即联系办事处城管,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到现场拉上警戒线,张贴温馨提示,并在网格居民群中发布温馨提示,以免墙皮继续脱落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社区联系广济房管所进行维修,将保温层的边缘用水泥抹上,防止其再次脱落。日前,站前街道华夏村社区大板楼小区部分居民反映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门口下水井污水外溢严重,影响出行。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社区党委书记李明联系市信访局办公室,组织施工人员对广场门口的下水管道进行清淤疏通。近日,九道街道通乡社区网格员宋远忠接到居民反映,北府小区48号楼3单元一楼自来水管道出现漏水现象。宋远忠立即向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报修,并将问题上报给社区党委书记。69岁的老党员宋远忠一直在旁协助自来水维修人员共同抢修管道,并将楼道内的积水处理干净。“能不能把这些刺槐处理一下,这个地方本身道路就狭窄,还有个土包,再加上晚上光线不好,很容易伤到人。”近日,鸭绿江街道绿云社区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后,立即安排网格员查看情况,并召集志愿者及党员进行清理。经过几天的清理,小破土包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小花园,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升了小区环境。近日,花园街道桃铁二社区网格员史亚妮娜在辖区巡查时,听到居民反映网格内有两处路灯夜间不亮,便立即拨通市政部门的电话申请维修。维修人员及时对损坏的路灯进行更换,让居民通行的道路“重现光明”。近日,广济街道朝凤社区网格员接到居民急切的求助,其父亲因一场车祸卧床不起,无法用手机软件进行退休认证。网格员丁硕立即带着相关文件,来到老人家中,向其家人详细讲解认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整个认证过程中,网格员严谨认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她的专业和负责,让老人和家人感到无比安心。记者:张津硕04/18
- 志愿者在行动,用爱心点亮城市文明之光为扎实推进学雷锋工程建设,发挥“雷锋驿站”服务零售客户、服务社会的功能,近日,丹东市烟草专卖局凤城市场部开展“雷锋驿站”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服务队前往刘家河镇八道河村,针对两家农网零售客户的实际困难,提供店铺靓化志愿服务,帮助零售客户摆放商品,整齐陈列卷烟,提高店铺整体环境。志愿者们凭借营销专业知识,为零售客户讲解营销技巧,为客户在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上提供了重要保障。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还走访了八道河村困难户马桓生。马桓生今年62岁,患有智力残疾,无儿无女,已失去劳动能力,每月靠政府发放的500多元低保维持生活。服务队为其送去了部分生活物资,并帮助打扫了卫生。下一步,凤城烟草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把“辽烟驿站”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阵地,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凤城市场部蔚然成风。记者:王子涵蔡萌萌04/18
- 丹东市周凯:从学徒电工到技术“大拿”“丹东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电工技术能手……20年来,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电工班班长周凯坚守一线,用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诠释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实现了从小电工到大工匠的完美蜕变。2004年,周凯获得“广州数控杯”全国技工学校技能竞赛学生组优秀奖。凭着这一荣誉,他从原丹东市第一技工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毕业后成为丹东港的一名实习维修电工。学徒期间,周凯寸步不离地跟在师傅身边学习,不放过任何一处维修细节,并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港口机械设备维修实践相结合,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加练,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2009年,熟练掌握港口各类电气设备维修要领的周凯被选调到新组建的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担任主力维修电工,第二年被选拔为检修队电工班班长。2010年,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刚刚投产,由于配电设施和控制线路还不完善,需要在配电室人工操作完成设备的开、关工作,再加上设备间没有连锁控制,经常出现因停机不及时造成粮食过多洒落在皮带上的情况,影响了作业效率。周凯第一时间组织班组电工实施控制线路改造。时至寒冬腊月,码头最低气温跌至零下20摄氏度,周凯顶着刺骨的寒风频繁穿梭于设备和配电室之间,向现场铺设电缆和接线的员工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及时了解改造进程。为确保设备接线不出差错,周凯事必躬亲,一会儿爬上五六十米高的筒仓,一会儿又出现在昏暗的地坑里,查看、确认每台设备接线情况。经过几昼夜的连续奋战,周凯和班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改造任务。电气设备维修在很多人看来是个枯燥的行当,但周凯却乐在其中。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他逐渐成长为电气设备维修领域的行家里手。在一次码头夜间作业时,4号装船机出现俯仰机构操作中断故障,当班维修人员多次尝试处理,但故障依旧存在。周凯得知后迅速从家赶到码头,他不顾39度的高烧,爬上爬下查找故障点,经过5个多小时的排查,终于将故障点锁定并排除。受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空压机系统中的电控部分热继电器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停机,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且其为进口设备,维修难度大,采购费用高昂,采购周期长。周凯决心攻克热继电器维修难题,他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潜心钻研探索,最终成功将故障排除。如今,周凯已累计修复8台热继电器,节省采购费用8万余元。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周凯又开始尝试通过技改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现有筒仓、星仓和浅圆仓共计341个,仓储容量高达126.9万吨,确保粮食仓储安全至关重要,而粮温检测是其中重要一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测温系统进行检测及故障判断,周凯通过自学单片机技术和手机APP编程软件,自主研发了一套“傻瓜”式粮温维修检测仪,通过手机便可直接查看现场RTU测温板各项数据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测温板数据、上位机信号及现场测温芯状态等是否正常,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5万余元。该检测仪还获得了辽港集团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成果一等奖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练就一身真本领,在技改创新中体现自身价值。”周凯表示,他将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让工作再上新台阶。记者:包芙蓉04/17
- 丹东市鸿利社区开展“‘妇’有书香 ‘阅’享万家”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4月15日,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鸿利社区组织辖区女性居民开展了“‘妇’有书香‘阅’享万家”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培养大家的阅读兴趣。记者:于上茹04/17
- 抗美援朝纪念馆推出“从‘新六线’到‘义东线’”专题展——重现电力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抢修线路壮举4月的丹东,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抗美援朝纪念馆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在参观“从‘新六线’到‘义东线’”专题展,感受辽宁电力人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本次展览分7个单元,图文并茂地展现在抗美援朝时期安东市电力供应情况、抢修抢建的艰苦过程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抗美援朝时期,安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保障的重要阵地,要发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作用,就必须充分保障安东地区电力系统的安全畅通。当时的丹东地区有一条“新六线”,架设在鸭绿江大桥上,由朝鲜向安东地区提供电力,自然成为美军飞机重点轰炸、破坏的目标。“丹东,振安区同兴镇,安东一次变电所旧址”,一块带有鲜明历史痕迹的铭牌格外醒目。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闫相宇说,这里是我省第二批省级工业遗产,位列国家电网首批“百年电力”文化遗产名录。1950年11月8日、9日,美军轰炸鸭绿江大桥,“新六线”被炸断,安东地区全城停电。时值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后方电力保障对前方战事产生重要影响,安东市电业局迅速组成由党员苏发成率领的抢修队,赶赴鸭绿江大桥和朝鲜新义州进行抢修作业。“桥上的大火还在燃烧,电杆的横梁七扭八歪……”苏发成的儿子苏宝山向记者讲述,队员在苏发成率领下,每人携带百斤重的设备,顶着凛冽的寒风,冒险登上40多米高的铁塔和桥上的电杆。突然,美军飞机呼啸而至,一颗炸弹就在抢修队员身边爆炸,冰冷的江水淋透了棉衣,电杆也成了“冰棍”。抢修人员每向上爬一步,都得先敲碎上面的冰凌,穿着“冰衣”的工人就这样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桥上线路的抢修任务。随后,苏发成和工友们顾不上休息,向位于朝鲜新义州的二号电塔奔去。然而,他们刚刚登上电塔,美军的飞机就再次呼啸而来。“就差3米就接上了!我不能下去,你们赶快隐蔽!”苏发成两脚死死勾住铁塔,用肩膀扛起引线用力拖拽,终于将电线连到了电塔上。但是,电力恢复仅仅2个小时,电线又被美军炸断了……每当空袭警报解除后,苏发成和工友们就冲出防空壕进行抢修,就这样,他们坚持了7个昼夜。为了分散敌人的攻击目标,保障志愿军大后方稳定且持续供电,辽东省委、安东市委和东北电业管理局果断决定,架设从朝鲜义州到安东东坎子的“义东线”以保障非常时期供电。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解释,“义东线”长18.15公里,以当时的朝鲜义州城变电所为起点,经鸭绿江、虎山、九连城进入东坎子变电所。1950年11月15日,200多辆大马车、40多辆汽车,以及从沈阳、鞍山等地抽调来的技术人员,与安东电业局的电业工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架线大军,开赴现场。在架设“义东线”的战斗中,苏发成和工友们再次组成“铁军”,奉命到九连城一带完成线路的架设工作。面对艰巨的任务,苏发成和工友们忘我工作,不计得失,手脚冻麻了,就在地上跑两圈儿;眼睛熬肿了,就在地上打个盹儿……为在最短时间架成线路,抢修队往往是一边测量一边设计,而且能做到前面挖坑埋杆后面直接登杆架线。苏发成带领的班组最终提前1天多完成任务。1950年11月22日,“义东线”架设完毕,施工完成时间提前20小时,正式送电时间提前1小时10分钟,铸就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精神。事实上,苏发成的经历,正是当时架线队的缩影。他们冒着不时前来袭扰的敌机,在人力物力和地理环境复杂的条件下,创造了东北电力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通过本次展览,我们深刻感受到辽宁电力人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以此激励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张校瑛说。记者:田勇04/17
- 养员康复效果再提升近日,在丹东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市社会福利院利用中央福彩公益专项资金,购进一批康复设备,进一步改善养员的照护条件,提升康复效果。这批康复设备包括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体感音波反馈系统、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言语认知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经颅磁刺激仪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师经过几轮培训,现已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对养员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近年来,市社会福利院坚持“生活照护+心理关爱+康复训练”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在为养员提供生活照护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情感关爱和康复治疗,一人一策制定专属方案,进行专业化康复训练,帮助养员调整心理状态,维持并改善身体机能,提升幸福指数。记者:戚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