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龙里:鹭舞乡村生态美
7月15日在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毛栗寨拍摄的鹭鸟。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等众多鸟类前来筑巢栖息、繁衍生息。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07/21 - 云南迪庆:乡村公路“拉来”了群众好生活
“山间铃响马帮来,对门可闻声,见面需半天”这样的谚语放在早期,用来形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雪域高原上因自然条件和发展滞后带来的交通困境,显得恰如其分。 但如今,迪庆州人民群众的出行方式早就变了,交通路况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处高寒坝区的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奶思村就是借着逐渐完善的乡村道路,实现美好生活的变迁的典型缩影。如今,一条条乡村道路互通有无,串联起乡镇和农户,群众依托着平坦畅通的道路,早已过上了好日子。小中甸周边公路记者唐焱摄 公路通到家门口群众日子好起来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委会祝公小组党支部书记七五,在2021年刚为合作社购买了一批价值百万的农业机械,加上前期购买的拖拉机、农药喷洒和锄草一体机,七五说,合作社已经基本配齐了村民种植所需的大型农机设备。“这放在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我们农民种地可以使用机械设备。”七五说,几年前,乡镇道路还是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时间长了自然损坏突出,路面面层破损翻砂严重,道路行车都不舒适,更别说把农机设备引进来。 “以前,家门前不通硬化路,雨季雨水一来,满是泥泞。人走起路来,只能踮着脚走,车辆通行经常出现打滑、凹陷的困难。”三四年前,道路出行还是让七五和其他村民“头痛”的问题。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借着这条公路“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也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有长长的车队把自己种出的产品运输出去。小中甸公路记者唐焱摄 近年来,迪庆州举全州之力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结构,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9年,“小中甸镇联合村公路”建设作为香格里拉市农村公路硬化工程中的一部分,为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村落和居民带来了发展的“硬件条件”。 如今,乡村公路不仅修到乡镇,还通到村组,村民们一出家门就有平坦通畅的道路出行。“不仅路通了,产业也‘活’了起来。”七五说,今天的村民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依靠传统养殖业生活,而是充分发展种植业,种起了水果、蔬菜和中草药等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产业做得越来越有盼头。”今年以来,七五把原先种植的青贮玉米规模拓展到800亩,同时带动500多位农户种植2000多亩的青贮玉米,用于供应给牦牛养殖企业,实现供需两端的共同发展。 “交通道路好了,机械设备就可以上路了,用上机械的种植成本降低了,劳动效率提高了,农民的收益自然也就高了。”产业如何发展、日子如何过好?七五早已经把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要想富,先修路。”七五觉得,这句话说得真是一点儿没错。七五一家记者龙彦摄 公路通到村子口引来产业大发展 靠着修通道路、实现勤劳致富的不只联合村,隔壁的村落奶思村,同样依托着家家户户能通全通的乡村公路,把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 “在以前,由于偏远的交通和高原山区严峻的自然条件,生活在奶思村的居民生活并不富裕。”小中甸镇联合村委会总支书记刘星煜介绍,村民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传统的牦牛、藏香猪等养殖业,收入来源单一。如今,奶思村的道路户户通到家门口。驶进村口的公路,看起来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景观别致。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奶思村小组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着畅通无阻的交通道路“把旅游品牌打了出去、把游客和产业请了进来”。 刘星煜说,奶思村依托自然景观优、乡村特色浓、生活环境美、文化内涵深、服务设施优的优势,从发掘藏族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开通环小中甸水库观光车路线等入手,开发当地乡村旅游,塑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农户增收。“2018年奶思村村民小组户均实现增收7000余元,到2020年实现户均增收1.2万余元。”奶思村进村道路记者龙彦摄 “公路通,百业兴。”在奶思村,不仅是乡村旅游发展了,更因交通的便利,与市区的距离优势,还吸引来了不少的企业入驻、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留住了更多的奶思村村民就近务工。刘星煜表示,奶思村的网状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下一步将借力交通优势引进物流产业、开发电商行业,把传统的乡村工艺品和特色食品运出去,全面发展。 如今的迪庆州,水泥路盘旋在山林间,掩映在山林中,家家户户通硬化路,沿着雪域高原的公路自驾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迪庆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中明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农村公路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新修高速公路记者唐焱摄 “截至‘十三五’末,迪庆州圆满完成全州29个乡镇和196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100%通邮的目标任务,完成全州2256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通组公路全覆盖,公路里程为5108公里,通达率为100%,实现硬化5002公里,通硬化率达96.55%,使我州组组通硬化路工程走在全省前列。”李中明说,如今,一条条看似不起眼的农村公路,犹如繁密的毛细血管连接起国道、省道的“大动脉”,人、物资都开始加速流动起来,迪庆雪域高原的各族群众也满怀信心,阔步迈向建设新时代新迪庆的新征程。 云南网记者龙彦张帆唐焱
07/21 - 吉林白山:2021“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正式开启!持续122天~
7月20日,白山市2021“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白山市红色旅游推广活动正式启动,22°C的生态白山正张开热情怀抱,欢迎广大游客共赴这场浪漫的“夏日之约”,领略山水画卷,“一键开启”欢乐无限、令人难忘的文旅盛宴。 启动仪式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宣讲《最后的战斗》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序幕,红色故事宣讲《四保临江》、舞台剧《一锤定音》等节目把白山的红色历史演绎得淋漓尽致;可爱的吉祥物“小白”带领现场观众感受“沉浸式”旅游攻略;热情欢快的歌舞《美丽白山》《白山等你来》等现场舞台表演,更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白山浑然天成的生态风光、多彩缤纷的人文风情和熠熠发光的红色文旅资源。 2021“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以休闲、避暑、度假为主题,从6月至9月,持续122天,共分为城市旅游品牌打造推广系列活动、惠民欢乐行系列活动、美好生活“夜白山”系列活动、“红旗颂”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活力白山”系列活动、特色节事系列活动,包括世界中联国际健康旅游论坛、“山水画卷生态白山”城市形象域外推广活动、十大特色餐饮名店评选活动、惠民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城市荧光夜跑、暑期夜游博物馆活动、“惠民大舞台”演出系列。 此外,还将举办第八届省民族运动会、“鲁能胜地杯”2021长白山国际半程马拉松、2021长白山掷准飞盘邀请赛、千人广场舞表演、第八届桦树高山寒地草莓采摘节、高山草原露营节、松花石文化旅游节、中国抚松人参节等在内的近50项系列活动。活动遍及6个县(市、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持续时间长,是白山市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 白山市处处充满了山之神韵、水之灵秀,自然风光雄奇旖旎,长白山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本届“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推出8条精品旅游线路,让广大游客沉浸在秀美风光的同时,更不乏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感受惬意私享的时光。 生态避暑全域游,在白山美丽山水停留,体验全域生态带来的无限度假惊喜。沿鸭绿江观光休闲游,走在雨后青涩的山峦间,游一江水,观两岸风光,远望水中流转的船排,一路清风,一路美景,任诗意在心间流转。度假避暑自驾游,用一辆车,开启一段旅程,日看林间云卷云舒,夜观山顶星辰瀚海。 温泉康养度假游,览红松苍翠,呼吸负氧离子,浴高温氡泉,汲取火山精华。探险露营青春游,看日出、观星空,开启一段关于青春、关于友情的旅程。休闲避暑周末游,离开城市的喧嚣,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赴一场夏天的邀约。红色研学游,看先人的英姿清晰的掠过年轮,看岁月在大地刻上深深的痕迹。文化研学游,带着好奇,带着童真,在感受自然和感悟历史中一起慢慢成长。作者:鄢然
07/21 - 乌江边的千年古镇:绿水青山里的“世外桃源”
云起乌江,云雾缭绕下的龚滩古镇若隐若现,美若仙境。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千里乌江,百里画廊,千年龚滩,山水画廊。龚滩古镇位于重庆酉阳乌江阿蓬江交汇处,这里石板老街清幽如玉,吊脚楼群气势恢弘,市井小巷古韵飘香,乌江百里画廊山似斧劈水如碧玉。龚滩曾是酉阳重要的通外口岸,水陆重镇。著名画家吴冠中称赞这里“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2005年彭水水电站修建,老龚滩于2009年原样整体搬迁至下游离原址1.5公里处的小银滩,搬迁后的古镇依旧延续着过去的历史、记忆与传说,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成为隐藏在乌江画廊里的“世外桃源”。 雨后的龚滩古镇出现壮美的云雾景观,如絮如烟、美不胜收。龚滩古镇,历史上曾是乌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货物中转站,其独特的水路优势,造就了龚滩古镇的繁华,素有“钱龚滩”之美誉。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从空中俯瞰龚滩古镇,古老的建筑群沿着一江碧水蜿蜒,静静屹立在乌江边上。古朴的建筑与青山绿水化为一体,犹如一幅天然画卷。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山水如画,古镇幽幽,云雾轻盖下的龚滩古镇,自成一派静谧的美景,好似一幅唯美的水墨画。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一座座依山而建、凌空飞架的吊脚楼,古韵犹存,魅力依旧。从一千年多年的风雨沧桑中走来,还是当初的样子,就像“绝壁上的音符”。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鳞次栉比、富有巴渝特色的吊脚楼楼垂挂陡坡。远远望去,青石板街道层层叠叠,灰色的瓦片古朴生香。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由于水陆交通便利,龚滩自古便是川渝黔湘鄂的客货中转站。临江而建的吊脚楼群,还留存着古镇曾经繁华的印记。新华网韩梦霖摄 龚滩古镇老街上的川主庙。古镇上有许多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诉说着它久远的历史。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泡一壶老荫茶,品一段旧故事,赏一幅美画卷,窗下绿绸般的江水静静流淌,山水之间,一梦千年。新华网韩梦霖摄 繁华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当人们踏上古镇上那条穿越历史的青石板老街,依然能感受到悠远的意境。新华网发(陈碧生摄)
07/20 - 这里是成都|朝圣杜甫草堂 走进杜甫的诗意里
【点睛】草堂建筑以中式园林融入川西民居风格,建筑格局与山水植被以及匾额题咏呼应,以彰显杜甫诗圣文学艺术造诣,体现其精神内涵,意境尽在一草一木一亭间。小暑入川,一场大雨后放晴,楼下院子里的盛开的紫荆花、三角梅娇艳欲滴。不禁想起诗圣杜甫那首“晓看红湿处,花重花重锦官城”,虽非春日时节,锦官城中夏季的繁花也是坠满枝头,一首诗词在千年前就已定格了成都城市的意境,时至今日,那份诗意仍有迹可寻,杜甫的另一首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景象,在近年来,成都天气晴好时,推窗可见,远处,雪山隐隐,山峦起伏,成都,就这样一直在雪山脚下诗意栖居,生生不息,千千万万年。公元759年冬天,诗圣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从甘肃辗转来到成都,定居于风景优美的浣花溪畔,杜甫在这里居住的三年零九个月中,创作了诗歌240余首,因此,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学者专家们对杜甫人格精神的解读认为,杜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理想的楷模,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综合作用的结晶。他以天下为己任系念苍生更是发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杜甫以其现实人格与艺术人格的统一,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耸立起一座人格的丰碑,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星空中闪烁着永远不灭的光辉。他曾经生活过的茅屋——杜甫草堂是这一精神的凝结所在,具有表征性。杜甫草堂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所在。草堂建筑以中式园林融入川西民居风格,建筑格局与山水植被以及匾额题咏呼应,以彰显杜甫诗圣文学艺术造诣,体现其精神内涵,意境尽在一草一木一亭间,杜甫草堂就在浣花溪畔,在杜甫生命凝结的诗篇里传颂了千年。带着对诗圣的敬仰,朝圣杜甫草堂,清幽雅致的古典园林,建筑掩映在林深叶茂间,竹影婆娑荷韵幽幽,竹篱柴扉碧潭映照,小桥流水花径通幽,园中随处可见的精美题景、碑刻、匾额、对联……流连于草堂的诗情画意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的魅力,更是穿越时空与伟大灵魂的相遇。杜甫草堂占地近300亩,主体建筑以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东西两侧回廊相连并布局其他附属建筑,在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三万余册,文物2000多件,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杜甫诗作的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以及15种文字的外译本,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为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的博物馆。如今,在草堂周边亦形成了以杜甫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街区公园格局。从南门走进浣花溪公园,诗词广场、诗人雕塑、诗人星光大道以及诗词碑刻遍布期间,为市民们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文化休闲场所。公园里静水深流,植被丰茂,乔木竹子成林,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成百上千的白鹭灰鹭等鸟类在此定居,每晚,晚霞映照一汪湖水时,鸟儿归巢,啼鸣声声,白鹭灰鹭或停树梢或在河面盘旋,那份自然生态的野趣会误以为走进了禽鸟领地,而这里仅是成都市区的一座文化公园,也是成都天府文化公园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游览了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也不要错过。(尤紫璇)
07/20 - 金山岭:云海彩霞燃长城 美轮美奂若仙境
7月18日,雨后的金山岭长城又现云海,云雾间长城似巨龙飞舞,美轮美奂。夏季,金山岭长城开启了云海模式,出现云雾天气多达十几次,如同仙境。位于北京密云与河北滦平交界大山深处的金山岭长城,森林覆盖率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实为夏日避暑圣地。如梦似幻的云海,你不想亲眼目睹一下么?惊艳!金山岭长城夏季总是出现云海奇观,“人间仙境”你感受过了吗?近年来,位于河北滦平的金山岭长城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四季如画的自然风光,成为众多摄影大师、摄影爱好者的采风拍摄胜地。夏日,更是天堂般的避暑胜地。壮观的云雾犹如泼墨山水、流云缠绕,给金山岭长城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巨龙飞舞,彩云缭绕,崇山似锦,组成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惊艳画卷。近日,金山岭长城景区接连出现了云雾伴朝霞。鸟瞰云雾笼罩群山,蜿蜒的长城如穿梭于云间的巨龙,美景犹如画境一般。如梦似幻,恍如人间仙境。大山深处的金山岭长城,森林覆盖率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实为夏日避暑圣地。金山岭长城四季如诗如画,被称为摄影天堂,更是避暑天堂。金山岭长城的美轮美奂,多少赞美都难以描绘,只有当你奋力登上崇山峻岭之巅,才会感受中华民族的豪迈与伟大。
07/20 - 北京延庆区迎接2022北京冬奥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举行
7月18日,演员进行以冬奥为主题的文艺表演。当日,“海陀儿女共庆建党百年长城脚下喜迎冬奥盛会”京张文化交流活动(延庆站)暨延庆区迎接2022北京冬奥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活动以冬奥主题文艺汇演、两地文化交流、冬奥赛区连线为主要内容。新华社发(张延摄)
07/19 - 河北隆尧:非遗京绣绣出增收致富路
7月18日,隆尧县北楼乡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在绣制京绣产品。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大力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当地企业引进京绣等传统技艺,发展旗袍、手工刺绣等非遗文化产品,并免费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刺绣技能培训,在促进服装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07/19 - 雄安郊野公园试运营开园迎客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雄安郊野公园(无人机照片)。7月18日,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郊野公园试运营开园迎客。公园总面积2.62万亩,拥有14个展园,是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07/19 - 山东嘉祥:石雕之乡吃上了“生态饭”
这是6月11日在山东济宁嘉祥县拍摄的矿山生态修复打造出的东方左岸假日小镇,目前生态修复工作仍在推进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