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学研发“测温集装箱”
3月10日,记者在东北大学了解到,东大为疫情防控专门研制的集装箱式快速测温通道已投入使用。据了解,这座测温集装箱纵深6米、宽3米,内设先进的热成像测温系统,可实现远距离、无接触式测量体温,还可对多人同时测温,并进行人员信息登记,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和通行速度,避免了人员接触。这座测温集装箱的核心“测温验证系统”是由东大科技人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出来的疫情防控平台,助力政务服务、企业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高效战“疫”,为顺利复产复工保驾护航。(本报记者万重)
03/13 - 今年全省计划 营造林283万亩
本报讯记者胡海林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记者从省林草局获悉,今年我省将进一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283万亩任务。 我省明确,今年将依托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好营造林工作,完成人工造林130万亩、封山育林83万亩、森林抚育70万亩。林草系统将继续稳步提升森林质量,抓好森林经营示范林建设。扎实开展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启动1000个村庄绿化工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信息化管理。启动第四届辽宁省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在深化林业草原改革方面,我省将进一步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加大国有森林资源培育、经营和保护力度,提升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全面落实退牧还草、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全省2020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4%。
03/12 - 培养农民网红 沈阳将建设百个电商村
3月10日,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澜波介绍,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推进电商村建设,培养农民网红,推动沈阳市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今年沈阳市将重点扶持电商产业园、电商平台、电商公司和电商村镇等主体建设,着力建设100个电商村、培训1000名以上专业电商从业人员,引导京东、阿里、顺丰等大型电商企业进行全市布局,助推沈阳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徐娜)
03/11 - 睿思一刻·辽宁:科学有序开复工 辽宁正在“暖”起来
据媒体报道,辽宁省全面启动企业开复工以来,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截至3月3日,规上工业企业开复工6947家,复工率为93.4%,达到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全省开复工企业职工返岗率为64%。 这样的复工成果与“政策红包”密不可分。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辽宁省工信厅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日调度,全面掌握开复工情况、员工到岗情况、产能恢复情况,整合生产能力,强化要素保障,努力推动工业企业迅速恢复生产。2月24日,在沈阳特种无缝钢管有限公司仓库,工人在查看生产原料。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从地区上看,辽宁省14个市复工率均超过80%,其中9个城市超过90%。 从行业上看,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主要行业复工率分别为97.3%、91.7%和91.7%,装备制造、医药行业复工率保持在八大主要行业前两位,均超过97%。 从重点企业上看,大型钢铁、炼化企业疫情期间保持连续生产,装备企业生产形势稳定,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基本保持满负荷生产,特别是与疫情相关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企业生产正常,其中口罩、防护服等企业基本满负荷生产,乳制品、粮油等食品加工业产能也达到了八成以上。3月5日,工作人员在沈阳东站东货场驾驶集装箱搬运车准备搬运集装箱。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将加快推动装备、石化、冶金等行业复产,优先支持汽车、电子信息、航空、电力装备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和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并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产业上下游、产品配套链的同步运行。3月2日,工人在辽宁浩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洁净车间内缝制医用防护服。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有网友留言写道:“在家办公有很多不便,终于复工了,还是喜欢在办公室工作的感觉。” 还有网友表示:“即使复工了,必要的防护也不可少!勤洗手,多通风,佩戴口罩。” 新华社评论称,抗疫是一场持久战,复工复产不仅是“刚需”,更是必须。疫情之初“闷在家”是战疫的有效之举,现在复工“动起来”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撑。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熟悉的城市,就快回来了。”他的话语透露出大家共同的期盼: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一切都能恢复正常。
03/10 - 抚顺10万学雷锋志愿者奋战抗疫一线
3月4日中午,在卡点值守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响水河子乡下围子村村民胡磊和未婚妻梁杰正准备吃午饭,见有车驶来,赶忙过去登记检查。村党支部书记李向军告诉记者,他们二人原定2月3日举办婚礼,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仅主动推迟了婚期,还一起加入学雷锋志愿者团队,到现在已经在村口值守了一个多月。 50余年来,在抚顺这座“雷锋城”,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成为市民共同的精神追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众多像胡磊、梁杰这样的雷锋精神传人火速集结到战“疫”一线,服务群众,保卫家园。3276支团队、十万余名抗疫志愿者,一场群众广泛参与的抗击疫情斗争在抚顺燃情上演。 “虽然我不是医护人员,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抗击疫情斗争中,抚顺聚沙公益学雷锋服务队队长李德禄带领286名队员捐款买原料,联系爱心企业加班加点生产84消毒液。短短一周时间,就捐赠了价值20余万元的消毒液,解决了全市公共场所消毒的难题。 “大家先歇会儿,这是刚出锅的酸菜馅饺子,赶快趁热吃。”清泉爱心团队志愿者孙富国和爱人迎着风雪为卡点值守人员送来午餐。从2月17日至今,每天都能吃到志愿者送来的热乎乎的饭菜,在寒风中值守的工作人员眼眶湿润了。 在望花区光明街道发布抗疫志愿者招募令后,不到一天时间,就有600多名志愿者报名。出入登记、不间断的巡逻、连续走访查情……社区每天的工作烦琐又忙碌,但志愿者干劲儿十足。年逾古稀的志愿者王增琪说:“真正走到一线,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付出,我确实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线下,遍布抚顺城乡的志愿者每天奔波在抗疫一线;在线上,志愿服务同样热火朝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抚顺阳光心理志愿者团队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不仅承接了湖北远程心理援助任务,还开通热线,免费为全市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一个个凡人善举,一次次守望相助,学雷锋志愿者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下一步,抚顺市文明办将在确保志愿者防护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各界学雷锋志愿者参与到战“疫”保复工工作中去,让志愿者成为抗疫一线最美的风景。(记者周明崔振波)
03/05 - 沈阳普降春雪
2020年3月3日,辽宁沈阳普降大雪,市民冒雪出行。姜旭/ICphoto
03/04 - 辽宁文化云平台展播专题节目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服务居家期间的百姓文化生活,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整合了我省各类文化资源,在该院建设、维护的辽宁文化云平台为广大网民展播。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丰富 辽宁特色文化专题片是观众了解辽宁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视听资源。本系列专题片深入浅出,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辽宁历史文化,聘请省内知名专家讲解、推介,配以专业摄像和精美的后期制作。其中包括《古塔辽宁》《辽河文明》《辽宁满族文化》《一宫三陵》《文化看沈阳》《辽宁长城》《传承》《辽宁手工艺》《辽宁抗战记忆》等。 据辽宁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介绍,除视频之外,网友还可以通过辽宁文化云收听音频,《辽河之声》栏目通过声音记录和传播辽宁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旅游景点,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此外,还有5个可以用电脑浏览的多媒体资源库,即《辽宁满族文化》《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走进博物馆》《辽宁省戏曲多媒体资源库》和《辽宁抗战记忆》等。 演出展览精彩 据介绍,辽宁文化云还汇聚了我省多年来的多种艺术门类的多台文艺演出,有专业院团的精品剧(节)目,有非遗展演精彩专场,还有各市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虽已结束,但辽宁文化云留下了一份难得的线上展厅记录。通过VR技术拍摄下当时展览的全貌,并将所有展览的高清图片发布出来,用手机观看线上展览,观众可重温展览中的精彩瞬间。 教育类视频资源满足亲子需要 辽宁文化云还提供了教育类视频资源,聘请省内知名国学老师,通过《文史讲堂》《七彩国学》等栏目讲解国学知识,寓教于乐指导孩子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还有《美术课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内容供观众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辽宁文化云还为观众准备了大量的健康养生视频、美食制作等,这些养生知识简单、易学、易操作。 同时,辽宁文化云还为农民朋友准备了种植养殖技术讲座。 开展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 2月8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面向全社会开展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此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几天时间,就收到了来自省内各界以及湖北、黑龙江、湖南等地的120多篇文艺作品。作者中既有专业编剧、书法家、作曲家,也有业余文艺爱好者。同时,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创作与研究人员也纷纷撰写作品,助力抗击疫情。 据介绍,征集的优秀作品在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中连续推送,至今已选载40余篇,同时该云平台专门开辟了抗疫作品专栏,已刊发的作品有的被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选中录制成了诗歌朗诵音频进行二次传播。(记者杨竞)
03/03 - 全省各地积极出台政策举措扶持文旅企业有序复工
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定减免税费等政策、加大线上培训力度……全省各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出台政策举措提振文旅企业发展信心,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扶持文旅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开放,推动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缓解旅行社经营压力。为帮助旅行社尽快取到暂退质保金,沈阳市最大限度简化工作流程,为旅行社和银行“牵线”,由旅行社与银行直接预约办理时间,截至2月27日,共为182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7746万元。丹东市紧锣密鼓着手暂退119家旅行社质保金,共审核通过69家旅行社网上提交的暂退质保金申请书,暂退质保金1732万元。锦州市简化工作流程,实行预约办理,增设办理窗口,增加承办人员,做到即到即办,一次性办结,已为26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344万元。铁岭市共有旅行社41家,拟暂退质保金448万元,已为24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266万元。 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为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大连市在免缴社保、减免税费、金融支持、财政资金、岗前培训、政务服务等方面有力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加快省市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拨付流程,研究起草支持文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葫芦岛市出台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七条政策,包括缓缴文旅企业社会保险费、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减免中小文旅企业房租、降低文旅企业用能(水电气)成本压力等。 开展在线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文旅企业全面复工开放做好准备。鞍山市与“旅豆学堂”文旅在线培训服务平台合作,为450余名从业者开展为期21天的免费线上培训,同时开展中小企业带薪线上培训,已有49家文旅企业951人参加培训。营口市在做好暂退质保金工作、帮助生态采摘园解决水果滞销问题的同时,通过网络开展提质增效、培训管理等工作,组织全市文旅系统从业人员参加“共助文旅、抗击疫情”在线培训。 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抚顺市要求旅游经营单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由热高乐园、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9家4A级景区和友谊宾馆等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做好开放营业示范。朝阳市全力做好宾馆营业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宾馆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明确开门宾馆五项主体责任,落实体温检测、消毒、登记、报告、提示、处置流程制度。辽阳市弓长岭区指导文旅企业与疫情防控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包保责任,指导推进景区、宾馆等复工复产。目前,弓长岭温泉滑雪场、辽宁一水云天温泉文化酒店等旅游企业有序开门营业。(记者陶阳)
03/02 - 不获全胜不收兵——决胜之地湖北战“疫”进行时
新华社武汉3月1日电题:不获全胜不收兵——决胜之地湖北战“疫”进行时新华社记者唐卫彬、李鹏翔、梁建强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志愿者在对街区进行消杀作业(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湖北和武汉是重中之重,更是决胜之地。背水一战,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指导组的指导督导下,全国动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工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众志成城,抢抓重要窗口期,三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同步打响。防控:背水一战,带来形势积极变化这是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疫情汹汹,形势严峻!大量病例就医无门、“一床难求”问题一度十分突出;超市等公共场所还有市民聚集;疫情蔓延的势头,未能及时得到遏制……2月13日,主战场武汉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达3910例,创下疫情以来新高。“与疫情相关的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决不能熟视无睹,决不能无动于衷!”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湖北省抓住救治和阻隔“两大关键环节”,推进筛查甄别、小区封闭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加快形成数据信息和收治工作“两个闭环”。——抓救治!加快定点医院、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坚持防控靠前、救治靠前、干部靠前,实现早收早检、早诊早治,坚持中西医结合,不断优化诊疗方案。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其中有相当比例是重症患者,这大大超出了湖北的日常医疗服务能力。湖北省卫健委负责同志介绍,对这个关键问题,湖北进一步落实“四集中”原则,并借助国家医疗队的力量,突出加强重症救治。尽锐出征、专家云集。全国各地共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和麻醉科等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5000多人。国家卫健委还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形成重兵围歼之势。组建院士巡诊团队、成立联合专家组、修订优化救治方案、危重病人实行清单式管理……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项项新举措,让治愈率显著提高、病亡率显著降低。经过艰苦努力,“床等人”实现,一些积极变化开始出现。截至2月29日,武汉市定点医院可用床位26911张,空余床位6704张;16家方舱医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抓阻隔!“外防输出”,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坚决阻断疫情蔓延。“内防扩散”,强化筛查甄别,并全面实行最严格的小区24小时封闭管理措施、公共区域管控措施。在位于武汉市新洲区的武汉协卓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工人们在赶制防护服(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这是一次危机,更是一场大考。火线之上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见责任担当。在武汉,5万多名干部职工挺身而出,入户上门,“拉网式”逐人筛查甄别“四类人员”,全面做到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筛查甄别—转送救治—康复出院”的收治闭环日益形成。“数战数决”。湖北还着力形成“汇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馈”的数据应用闭环。“依托公安平台,打破壁垒,已经初步建成疫情防控大数据系统,汇聚了144类100亿条数据。”武汉市公安局负责同志说。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场战役接着一场战役打!一组武汉疫情防控的标志性数据,见证战局变化: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由高峰时的3910例,下降至2月29日的565例;新增治愈病例,从2月20日以来,连续10天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重症病例占比,从2月11日的31.6%,一直持续波动下降,到27日已降至22.4%;病亡率由1月16日的最高点9.0%,逐步下降到4.4%;武汉以外的湖北其他市州,确诊人数已连续3天为个位数……“武汉的疫情,正在得到有力控制。”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湖北省其他地市,局部爆发的态势已经得到遏制。”保障:千方百计,打通“最后一公里”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的志愿者在为社区居民送菜上门(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情防控中,湖北省千方百计强化医护力量、医用物资、生活物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稳定“五个保障”。定下“责任人”,立下“军令状”!湖北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全面细化各类保障措施。——湖北在利用好本省医疗资源的同时,抓住国家有关部委、军队和各兄弟省区市医疗队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的有利时机,科学预算、精心调配,加强服务保障。“对于最美逆行者,湖北人民满怀感恩,铭记于心。”湖北省委有关负责人说。——医用物资保障方面,在中央强力支持下,各地增援物资源源不断,向湖北汇聚,医用防护物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监测调度的国内重点医用防护服企业日产量已达31.8万件,当日运抵湖北26.3万件,超出湖北当日提出的需求数6.3万件,连续8天超出湖北提出的需求5万件以上。湖北还提出,要全力抓好生产自救,支持帮助省内医用物资重点企业扩产、转产和新建。当前,湖北省内N95口罩日产能已超过25万只。——湖北多措并举加强米、面、油、肉和蔬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10元10斤!武商超市、中百仓储、中商超市、沃尔玛、家乐福等五家大型商超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推出特价蔬菜包。在中百仓储梨园店,记者看到,蔬菜包中,一般是白萝卜、胡萝卜、土豆、大白菜、卷心菜等搭配。正在替社区群众团购物资的武昌区钢院小区志愿者杨磊说:“最近几天,蔬菜价格明显下降了。”在位于湖北省仙桃市的湖北裕民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加紧生产医用防护用品(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机关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深入社区,解决配送的‘最后一百米’问题。800多辆公交车及邮政车辆、社会车辆解决运送问题。”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姚彬说。——湖北重点围绕水电油气、通信网络、消防安全等强化保障。“针对市民关注的医疗废弃物管理问题,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等,明确了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等措施。”湖北省委副秘书长钱远坤说。——湖北着力从依法防控、信息披露等方面强化措施。驻守医院维持就诊秩序、值守社区协助转运送治病人、坚守城市出入口防止病毒输入扩散……湖北6.3万名公安民警、5.6万名辅警,坚守岗位,共同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有序。统筹:辩证施策,点亮“双胜利”希望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松劲;经济社会发展,亦需统筹推进。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都要用足“绣花”功夫。落实分区分级复工复产,必须下好“精准棋”。对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停不得”企业,湖北坚持一企一策,分类管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在枝江,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内,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持续满负荷运转;在仙桃,经过批准的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加班加点,防护用品的产能不断提升;在咸宁,以确保安全为前提,统筹部署、分类推进、错时安排,近期已复工复产企业797家;……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网格员李文丽(左)在上门排查(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一年之计在于春。防疫不误农时。2月27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相关通知,指导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位于江汉平原的荆州市,按分区分类施策方式,全市10个无疫乡镇、1020个无疫村在守好镇村进出通道的情况下,逐步有序恢复农业生产。“农民进出测体温、农具勤消毒、下地不聚集,分散劳作。”荆州市市长崔永辉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战斗仍在继续,形势依旧复杂严峻,荆楚战“疫”,不胜不休!近日,湖北省委明确提出“七个毫不放松”——坚决做到防控之弦毫不放松、全力救治毫不放松、排查收治毫不放松、特殊场所防控毫不放松、严防严控毫不放松、物资保障毫不放松、保持政治社会大局稳定毫不放松。三月的第一天,武汉的早樱已经跃上枝头。雨水已过、惊蛰临近,一切都将是崭新的。
03/02 - “画”浅情深:一线护士手绘战“疫”点滴
这是王楠画在卫生纸上的简笔画。新华社发(锦州市中心医院供图) 新华社沈阳2月25日电(记者李铮、包昱涵)24日,一组画就地取材的简笔画走红网络。认真查看患者CT片的医生、仔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的护士、负重20多斤的病区消杀工作人员……寥寥几笔,生动勾勒出了一线医务人员的战“疫”点滴。 简笔画的作者王楠是辽宁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一名护士。2月10日,她被紧急调往辽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锦州中心参与救治工作,目前已在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奋战了两周的时间。 这是王楠画在卫生纸上的简笔画。新华社发(锦州市中心医院供图) 爱好画画的王楠说,一线战“疫”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录。 于是,她在医务人员隔离居住的宾馆房间里随手取材,用铅笔在卫生纸上作画,创作了一幅幅线条简单,但可爱真挚的简笔连环画。“每张画背后都有一段让我感动的故事,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身边发生的感人点滴。”王楠说。 “凌晨4:40,下夜班后的护士没来得及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就在病房外的椅子上沉沉地睡着了”——这幅简笔画的绘作最让王楠触动。 “她是上一个班的责任护士,本来已经圆满完成了自己班次的护理工作,但因为患者病情突发变化,她又参与到高强度的抢救中。”王楠说,看到结束抢救的护士没有力气脱下层层防护服就睡着后,心里满溢着说不出的滋味。她不擅长用文字表达,所以选择用画笔来留住这些应该被铭记的瞬间。 这是王楠画在卫生纸上的简笔画。新华社发(锦州市中心医院供图) 从刚上一线的茫然、未知,到现在的冷静、从容,是画笔陪伴王楠描绘感动、整理心情。“我会坚持画下去,直到战‘疫’胜利。” 这是王楠画在卫生纸上的简笔画。新华社发(锦州市中心医院供图) 这是王楠画在卫生纸上的简笔画。新华社发(锦州市中心医院供图) 这是王楠画在卫生纸上的简笔画。新华社发(锦州市中心医院供图)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