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省辽阳市:赏景出游 尽享美好时光
    白塔公园民俗博物馆龙鼎山泰和园天佑门弓长岭·云海鸡冠山·最美公路核伙沟森林公园
    05/07
  • 辽宁省朝阳市:共赴春花里的国风之约
    “五一”假期,牡丹花、丁香花、文冠果花、杜鹃花、海棠花送上满城芳香,很多景区,“春花”成为了活动的主角。朝阳市开展的踏青赏花系列文旅活动也随之推向高潮,游客们竞相在花树下合影,留下这一季“朝阳花开”的繁华。喀左利州古城举办的“花朝五月国风游园”活动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体验。花朝节,也称花神节、女儿节,是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节日。花朝节这天女孩子们相聚玩耍、结交好友,青年女子赏红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祷自己像花一样美丽。游客们在观看花神祈福仪式、城门迎宾仪典、花神提灯游园、河上巡游、十二花神走秀的同时,还可逛国风市集赏好物,很多游客身穿花神的梦幻古装,开启旅拍。游玩利州古城,“偶遇”花神降临;来到凌源女神宫汤泉城,唐僧师徒四人途经于此;走进如意山庄,绘有各式花色的彩色纸伞点缀在桥上……“国风”元素打造的新场景让时空交错,让传统文化闪光,游人们沉浸其中,趣味无穷。记者:韩云波
    05/07
  • 辽宁:丰富供给激活旅游消费
    5月2日,沈阳南湖公园内,游船、摩天轮等娱乐设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摄影:查金辉)5月2日,沈阳棋盘山露营地,一顶顶帐篷下,市民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摄影:杨靖岫)假期首日,丹东鸭绿江景区游客人数创历史新高,当地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摄影:刘海东)“五一”假期,我省各地挖潜力、扩供给,满足游客多样性、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需求。多个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再攀新高,全省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提升,旅游消费不断增长。记者:查金辉杨靖岫刘海东
    05/05
  • 辽歌辽博合力推出 国宝辽宁之洛神篇快闪
    05/05
  • 画卷葫芦岛:暮春万物长 处处春耕忙
    和煦春风吹来了新的希望,新一季的耕耘正式开始。
    04/30
  • 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系列活动走进辽宁创作182件作品
    地势险要的锥子山长城,引得多名艺术家铺陈纸笔、纵情挥洒。用画笔记录发展,用色彩勾勒美好。4月21日至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省委宣传部指导,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主办的“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万里海疆——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系列活动走进辽宁。来自全国各地的油画名家收获满满,壮美的辽宁山海与丰富的人文景观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7天的采风活动共创作182件油画作品,作为采风的延续,主办方将于9月在辽宁举办“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万里海疆——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届时,将精选这次采风活动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山海人文之美激发画家创作热情4月22日,艺术家们来到地处医巫闾山东麓,素有“幽州重镇”之称的北镇,走进富屯街道龙岗子村、梨花大道、医巫闾山风景区等特色村落和景区,体验自然村屯的宁静质朴之美,感受万亩梨花竞放的盛景,领略医巫闾山的雄峻多姿,以画家之笔展示北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风光。置身此情此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表示,作为辽宁人,这次能在家乡各地采风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北方油画院名誉院长孙浩则把绘画地点选在了医巫闾山的半山腰上,一个个踏春游客的身形巧妙地再现于画中,与明丽的春山之景相得益彰。采风活动第二站来到了历史悠久的义县奉国寺。这座始建于公元1020年的千年古刹,集木构、雕塑、彩绘于一体。在迷蒙春雨中,20多名油画家用画笔捕捉古刹的每一寸细节,将千年的辽代风韵定格在画布上。在随后的3天里,艺术家们在葫芦岛兴城古城,登高俯瞰,将古城内的建筑、街巷等风貌绘诸笔端。艺术家们在这里不仅感受到老城的独特味道,保持良好的古城池现状,也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到辽宁渤海湾边的丰厚人文历史遗存。很多第一次来到九门口的艺术家,被水上长城的独特风光深深吸引,他们画出水上长城的美丽倩影,长城两岸崇山峻岭和山岭间正在盛放的桃林。无限风光在险峰,艺术家们来到被称为“三龙聚首”的锥子山长城,因三股长城汇聚至此齐集上山而地势险要。艺术家们爬上城墙,范迪安站上烽火台的高点,在大幅画布上纵情挥洒,留下最壮美长城风景的“印象”。请名家绘新作画出辽宁风采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系列活动走进辽宁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学术顾问,带领全国及省内25位画家共同参与。7天里,画家们深入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北镇医巫闾山、义县奉国寺和葫芦岛兴城古城、绥中九门口长城、锥子山长城等地,完成了采风创作活动。此次活动借助山水、滨海等自然生态资源,主办方邀请全国美术名家来辽写生创作,进一步增进文化交流互鉴,用名家名作绘出辽宁风采、讲好辽宁故事、传播辽宁声音、凝聚奋进力量,充分彰显辽宁“山海有情天辽地宁”的独特魅力。范迪安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此次交流活动,有助于大家一起来研究思考,今天的美术如何更好地讴歌时代、表现人民、反映生活,彰显新的文化使命。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辉表示,“万里海疆”的系列活动不仅要绘出自然海岸线的变化,更要描绘出当今城市或村落历史、社会的建设性变革,要让艺术家所从事的美术活动,成为助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历经7天采风,范迪安总结说:“一是队伍雄壮,油画家们都是来自全国的精锐力量,通过采风创作对发展中的辽宁及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有了深刻体验,并通过画笔加以描绘,不仅回报了地方,更是美术界的一件盛事。二是此次活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感温暖。总之,这是一次饱满的学习之旅,也是一次广泛交流之旅,一周之行收获满满。”记者刘臣君
    04/30
  • 辽宁省大连市:乘船出海体验浪漫“春意山海”
    “春风拂面花满城,大连浪漫醉人心。”“五一”假期,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用心策划,推出“春意山海遇见大连”主题活动,市民和游客可以漫步在街头巷尾,感受春风的温柔拂面;乘船出海,欣赏大海的壮丽景色;参与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体验大连的热情与活力;品尝地道的海鲜美食,满足味蕾的享受;参与露营市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即日起至5月中旬,正是大连旅顺樱花盛开的最佳观赏期,游客在假期开启一场浪漫的樱花之旅。(摄影:祝龙)以63场文旅活动为核心,打造浪漫特质与人间烟火兼具的节庆活动,营造心动城市氛围。重点推出“2024元气森林音乐节”大连中山站、港东五街百名儿童绘百米长卷活动、“老虎滩”号游船首航、将军列机甲全球首创多功能巡游观景车、俄罗斯风情街巡游活动、2024中国·大连(瓦房店)桃花节、2024中国大连庄河首届生蚝美食文化季、2024中国大连(旅顺)国际樱花节、2024中国大连普兰店区墨盘露营文化节、大连大黑山·杜鹃花海季、2024年SSR动漫游戏展、寻美东方·唐风汉服节等63项系列特色活动,多元精彩的活动邀游客共享“五一”假期。特别推出10个网红打卡点位,这些点位将大连的浪漫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港东五街的独特风情、滨海“鹿”的灵动可爱,还是“孤独的树”的孤独之美、塔河湾地铁站的现代气息,都将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地点留下难忘的瞬间,留下属于大连的浪漫回忆。为了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体验大连的浪漫气质,大连市文旅局精心编制15条特色精品线路,为市民游客提供个性化出行选择。针对市民赏花踏青近郊游需求,推出踏青拾翠近郊游、十里桃花烂漫游、魅力乡村自驾游、登山海岛美食游、乐享春趣自然游5条精品旅游线路;针对外地游客看海看船看鹿需求,重点推出漫游都市游、都市休闲游、滨海城市游、浪漫海岸游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线路包括港东五街、孤独的树、荧光海等热门打卡点位和采摘、登山、露营、踏青、赏花热门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时下年轻人的喜好,编制设计了Cityride骑行之旅和Citywalk漫步之旅。骑行之旅包括山海自然骑行、滨海观光骑行、历史人文骑行等多个主题,让游客在骑行中感受大连的城市底蕴;漫步之旅则带领游客穿越胜利桥线、星海线等大连城市历史足迹,让游客在漫步中阅读城市的发展历程,感受大连的历史文化魅力。记者:王荣琦
    04/29
  • 用文明擦亮幸福底色——辽宁省葫芦岛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葫芦岛市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图为葫芦岛龙湾中央商务区。(摄影:王野)志愿者配合交警在路上开展交通文明引导。(摄影:刘水)核心提示春日暖阳下,漫步葫芦岛,公园里草木葱郁,道路旁繁花似锦,大街小巷秩序井然,社区院落干净整洁……城市的细微之处,彰显着文明的力量。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葫芦岛市上下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项项便民之举、利民之策开始实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市民风貌奋发昂扬,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葫芦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精雕细琢塑造文明家园4月18日,走进葫芦岛市连山区欣蕗园小区,曾经的老旧小区告别昔日停车困难、雨污混流、道路狭窄、设施陈旧等困扰,迎来崭新便捷生活圈,让居民倍感幸福。这些变化源自葫芦岛市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更换了老旧的排水管线,重新铺设了路砖,外墙也做了保温并粉刷一新,还给小区内规划了停车位……”细数一项项暖民心的改造工程,居民直呼,如今的小区环境让生活大变样,幸福感越来越强。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葫芦岛市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为载体,紧紧围绕百姓的所期所盼,聚焦城市管理、城市更新、文明素质等重点领域,全力开展攻坚。为提升城市整体文明形象,葫芦岛市规划并实施市容环境提升、交通秩序提升、市场及周边管理提升、老旧小区及周边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社区环境治理、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农村村镇文明创建水平提升、窗口行业规范提升、规范养犬治理等专项行动。推动各项行动落实落地,葫芦岛市建立包保机制,市级领导包保街道、社区、部分乡镇和重点实地考察点位,市直单位、区直单位分别包保社区,切实帮助基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创城办建立“实地考察工作群”“创城网申材料工作群”,各地区各单位“一把手”进群,市领导随时调度,督查部门全程介入,缩短汇报流程,迅速整改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建立“日交办、周通报、月督查、季调度”工作模式,并对任务指标清单化、精细化,实行台账管理,逐项销号解决。一组数据见证葫芦岛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截至目前,葫芦岛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32个、全市各主次干道累计清理垃圾2万立方米、栽植鲜花426.8万株、新设交通标志标牌407块、新增交通标志杆58根、更换标志牌622块、扩容施化停车泊位近4万个,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全新变化。汇聚力量共绘文明画卷文明城市,不仅体现于外在颜值的提升,还包括内在品质的培育。4月18日,家住建南社区的志愿者董岩早早出门,赶到独居老人翟阿姨家,帮老人干活。先劈柴,然后又将老人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忙了一上午才离开。董岩是龙港区港湾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家里有一个“百宝箱”,锤子、扳手、电钻等维修工具应有尽有,“平时居民谁家水管漏了,下水堵了,一个电话我们随叫随到。”董岩说,团队志愿者们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能为城市的文明尽一份力,他们都感觉十分骄傲。在龙港区,这样的志愿服务队有13个,龙港区以1个实践中心、9个实践所、78个实践站为依托,组织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及各所、站志愿服务队,开展重大纪念日、节庆日主题活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10项主题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的文明服务氛围。志愿者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先锋,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面旗帜。葫芦岛市不断深化文明实践,以全市139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组织开展“爱暖滨城·志愿同行”“凝聚青春力量·弘扬志愿精神”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数千场,全市24万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车辆驾驶员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微笑服务”,带头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维护文明城市良好形象;组织开展“美丽滨城是我家·携手创城你我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0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推动文明从“创牌”走向“习惯”。在金域华城社区,每周开办一次社区课堂,养成文明习惯是其中的重要一课。“我们发动社区300多名党员,带动全社区群众,成立了‘七彩行动队’,通过志愿服务、文明宣讲、互帮互助等多种形式,让居民的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社区书记曾荣说。“人人是文明因子、个个是创建主体”,葫芦岛全市上下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城乡文明从“景美”向“德美”延伸,“面子”与“里子”并进,“新妆”与“新风”共融,文明之风吹遍城市各个角落。葫芦岛市还通过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园区开展文明宣讲,向群众征集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想法,动员群众出点子、找问题,发现、反映、监督不文明现象,让百姓成为创建的“主角”,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力量。“街区整洁规范,景区志愿者服务贴心周到,市民都很热情,几天的游玩,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里不仅景色美,人更美!”4月3日,到葫芦岛游玩的天津游客由衷赞叹。惠民利民彰显文明力量“全力创建文明城市,不单是追求一块闪亮的招牌、一份城市的荣誉,归根结底是要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葫芦岛市在创建过程中,一直贯彻的宗旨。从百姓的所需所盼出发,葫芦岛市在创建路上留下一个又一个暖心足迹。“私家车越来越多,每天最愁的就是回家了没地方停车,能多设些停车位就好了。”这是首创象墅小区居民张先生的期盼;而家住连山区云禧社区的方阿姨年纪大了,孤身一人,常为吃饭问题发愁。如今,他们的愿望都实现了。前不久,记者在首创象墅小区看到,小区外的龙腾街上,多了一排新划设的停车位,葫芦岛市交管局通过实地勘察,累计在周边施划停车泊位630余个,让附近居民停车不再犯难,乱停乱放的问题成了历史。同时,他们还在文翠路与龙腾街路口设立交通信号灯,让交通更有序,居民出行更顺畅。去年8月,投入百余万元打造的云禧社区居家养老食堂正式开放,不仅每天提供三餐,而且对于社区里70岁以上老人,早餐还不收费,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送餐上门。现在食堂里登记办饭卡的居民有200余人。“食堂荤素搭配合理,饭菜味道可口,咱们老年人太有福了!”如愿的方阿姨笑容满面。在葫芦岛,像这样的温暖故事,两年来一直在不断上演。聚焦群众的所见所感,葫芦岛市始终把创建的落脚点定在造福于民上,从群众需求最强烈、反映最集中的老、破、旧、脏问题着手,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污水零直排、道路硬化等设施建设;围绕百姓所需所盼,葫芦岛市持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新(改、扩)建小区配套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老年人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对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发动志愿者,开展便民服务,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以切实的成效,让变化“看得见”、幸福“摸得着”。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葫芦岛市将开拓创新,奋力奔跑,释放强大文明力量,让城市绽放文明之花,让百姓共享文明之果。记者:姜帆
    04/29
  • 沈阳故宫“清风徐来”
    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前,以清代《执扇就座仕女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清风徐来》引众多游客驻足。团扇微动,巧笑轻音,温煦的春风中,姑娘们的俏丽身姿在红墙金瓦间舞动……4月23日,沈阳音乐学院“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14名大学生文艺志愿者,走进沈阳故宫,在大政殿前表演了舞蹈《清风徐来》,以清新脱俗的舞蹈语言,展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清风徐来》以清代《执扇就座仕女图》为创作蓝本,以女子团扇舞的形式表现少女的灵动、俏皮。舞蹈中,舞者们身着轻盈、飘逸的舞衣,手持团扇,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流畅自然的动作,仿佛一阵清风拂过,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韵律。舞蹈《清风徐来》曾获第九届辽宁舞蹈荷花奖金奖和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优秀剧目及编导奖,并在河南卫视《2024清明奇妙游》节目上表演,从舞台到电视节目,再到沈阳故宫广场,《清风徐来》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内涵。《清风徐来》表演结束后,在沈阳故宫大正殿前,群舞《满韵情》开演,《满韵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秧歌”原始形态为底色,将笊篱舞、嘎啦哈、打冰尜等满族文化进行创新升华,大学生们的表演将真情实感融于秧歌舞蹈之中,不仅展示了非遗秧歌舞蹈文化的独特价值,更体现出辽宁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活动当天,在沈阳故宫的保极宫、后花园、颐和殿,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的学生们还带来了二胡重奏《兰亭序》、二胡曲《战马奔腾》、琵琶曲《早春》《欢沁》、民乐合奏《象王行》等节目,让观众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据了解,此次演出是沈阳音乐学院“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的第126场演出。沈阳音乐学院“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目前已有100支。4年里,这些小分队先后深入沈阳牡丹社区、沈阳故宫、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飞集团等地演出120余场次,受众6万余人次。记者:杨竞
    04/28
  • 沈阳园艺“绽放”成都世园会
    玫瑰、油松、机器人雕塑、辽宁舰绿雕、战机模型……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沈阳园艺、花卉绿植、雕塑等城市元素集中亮相,展示沈阳园艺景观建设的发展成果。图为空中俯瞰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沈阳园。(摄影:李冰高智勇)本届世园会上,沈阳市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园艺展园,沈阳园以“沈水之阳,玫瑰绽放;美好人居,我心向往”为主题,通过科技新创意、产业新转型、城市新发展、百姓新生活、未来新畅想5个方面,呈现沈阳城市新形象。园区以辽宁舰绿雕和腾飞的战机模型为景观焦点,以空中云桥为主要游览线路,串联起向往之境、沈水之韵、寻梦栈桥、玫瑰绽放、我心飞扬、花开盛世六大景观节点,形成“一环两轴六节点”的结构布局,充分体现沈阳的北方园艺特色。沈阳园一经开园便吸引众多游客关注,园区入口设有大型曲线景墙,东侧景墙上,以不锈钢板镂空做出沈阳城市天际线的剪影图案;西侧景墙上,布置红色发光立体字“沈水之阳,我心向往”,迎接八方宾客入园游览。园区主入口的时空之门,用红、白两色不锈钢横跨东西景墙,时空之门下方,设置了用不同大小的蓝色半透明方块构筑的机器人雕塑,抽象地展示了沈阳机器人产业的先进技术。“沈阳园的空中云桥也是一大景观亮点,借助起伏的地势,通过钢结构与玻璃结合的空中云桥,形成高差3米、长130米的主要游览路径,为游客增加更多的游赏体验。”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沈阳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园区南北轴线的南端最高点设置了一座以绿雕为主体的航母辽宁舰舰体。游人不仅可以在园区入口远观战机腾飞的震撼场景,也可沿着空中云桥登临舰体,俯瞰整个沈阳园的景致。园艺塑造不仅构思精巧,还深度融合科技元素。沿空中云桥布置5座半透明的玫瑰花景观小品,内部通过多媒体互动桌,展示了沈阳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记者:刘桐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