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兴区开展多部门消防安全培训 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近日,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响应全省消防安全工作部署,为住建、民政、卫健、教育、邮政管理等部门及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消防安全培训,旨在全面提升各部门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社会整体抵御防范火灾的能力。下一步,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加大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力度,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携手,共同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记者:周广庆
08/07 - 匹克球“村超”燃爆三伏天
8月2日下午,2025年丹东市匹克球“村超”挑战赛暨振安区“天楾杯”五龙山匹克球挑战赛在五龙山景区激情开赛。 本次赛事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振安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五龙背、九连城、金山等镇的运动员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搏,尽显竞技风采。 赛事现场,匹克球“村超”挑战、欢乐匹克球体验、特色集市、趣味活动等多个区域同步开放,全面展现文体旅融合新活力。 在特色集市展区,人声鼎沸,焖子、烤馒头、烧烤等地方美食香气扑鼻,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品尝;手掰西瓜、有机蔬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展示出振安区“菜篮子”的丰盈;柞蚕丝绸服饰、非遗产品、文创商品等旅游商品独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趣味活动区同样人气爆棚,“欢乐套大鹅”“匹克球投壶”等趣味比赛趣味十足,吸引游客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尤为亮眼的是,本次比赛的奖品主打一个“鲜活”:本地“笨”鹅、特色大鲤鱼、马市岛“菜篮子”果蔬、当地山羊羔等作为奖品相继亮相,凑成一锅地道的东北铁锅炖食材,既烘托出浓郁的地方风味,也映衬了获奖选手的胜利喜悦,使匹克球进乡村、进景区更显生动与接地气。 此次赛事是丹东打造“匹克球之城”、推动运动向乡村延伸的生动实践。通过“村超”这一接地气的平台,整合景区资源、特色物产与新兴运动,成功探索出“体育赛事搭台、文旅资源唱戏、农特产品增值、区域协同共赢”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未来,振安区将继续深化“体育+文旅+乡村”融合发展路径,不断拓展活动内涵与外延,为丹东全域旅游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记者/王一淞于国洪编辑/邹润
08/06 - 广场路面“变形记” 生活环境焕新颜
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兴东街道林江名城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圆满完成人行步道铺设与小区广场打造两项工程,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人行步道换新颜出行安全更安心“你看这路修得多平整,再也不用踩着泥坑绕远了,晚上出来散步也踏实多啦。”林江名城小区居民望着门前崭新的人行步道,难掩心中喜悦。这处曾让居民颇有怨言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成了众人称赞的民心工程,背后是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去年,林江名城小区因管道线路改造施工,导致部分楼宇门前的人行步道与绿化带损毁严重,路面坑洼不平,泥泞积水成常态。“下雨天得穿雨靴,老人小孩路过更是让人捏把汗”。网格员杨惠雯将居民的抱怨记在心上,收集到50余条详实诉求,为问题解决打下基础。社区党委书记薛鑫主动对接街道、住建部门争取支持,多次带队与燃气、自来水、供暖公司沟通。经过数月努力,三栋单元楼门前的人行步道终于修复一新,平整的路面消除了安全隐患,让居民出行重归便捷舒心。广场花园添新景休闲娱乐好去处林江名城大市场门前广场曾因长期无规划,出现机动车乱停乱放、垃圾随意堆占等问题,严重影响环境秩序,居民反映强烈。为根治这一顽疾,2023年,林江名城社区与物业公司积极协调,启动广场整治工程。初期,双方规划栽植黄杨树进行绿化改造,同步划定停车区域引导车辆有序停放。2024年,社区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深化整治,开始清理“僵尸车”、清退废弃机动车,释放大量公共空间。历时两年多,在社区与物业公司的紧密合作下,广场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如今,居民们在改造后的广场上锻炼休闲,曾经的“脏乱差”变身“好去处”,为大家营造了有序舒适的生活环境。记者:张津硕
08/06 - 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进入夏季后,我市电力负荷不断攀升,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超前谋划、多措并举,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电网负荷走势,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加强对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特巡工作,执行24小时互备值班制,全力守护万家清凉。该公司采取“人巡+机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巡视效率与精度,充分利用无人机的高效率、高精度优势,结合地面巡检人员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判断,实现对线路和设备的全面深入检查,做到“不放过一个细节、不遗漏一处隐患”。同时,加强夜间巡视,利用红外测温仪器对重点线路和设备进行温度监测,及时消除在白天高温及夜间负荷高峰时段电网设备过热隐患。截至目前,累计出动巡检人员465人次,无人机巡视杆塔877基、红外测温112次、局放检测35次。该公司不断延伸带电作业内容,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同时,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快速传递。一旦有突发故障停电,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至12345平台,最大程度减少停电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接下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加大线路设备特巡、夜巡频次,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记者:邢漫
08/06 - 贴心护航 高效通关
近日,我市22名青少年拉丁舞选手搭乘“东方明珠8号”班轮,赴韩参加“韩中体育舞蹈国际邀请赛”。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前对接,在启程当天专门安排民警向小选手们演示自助通关流程,并全程引导,保障他们快速通关。“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我通过自助通道完成通关,比预想的快多啦!”16岁的陈雅静高兴地说。暑期以来,搭乘“东方明珠8号”班轮赴韩旅客量出现增长。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通过提前了解旅客人员构成、动态调整勤务模式、旅客查验前置、优化通关环节、启用便捷通道及科技赋能等举措,保障旅客高效便捷通关。记者:李松泰刘作庆
08/06 - “一站式”服务让船民“少跑腿”
近日,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渔业船舶检验大队收到一面船民送来的锦旗。锦旗上印着八个金色大字——“热心为民,尽职尽责”,表达了对高效船检服务的由衷感谢。今年以来,为让船民“少跑腿、办成事”,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渔业船舶检验大队着力优化检验工作,提升服务效能。验船师主动利用休息时间,深入渔港码头开展现场检验,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该大队已受理船舶检验业务近1800件,完成检验1530余艘,实施现场勘验190艘。接下来,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船检大队将继续以船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为我市海洋与渔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邢漫
08/06 - 医疗护理服务步入“规范化”
近日,辽宁省护理学会医疗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市中心医院实践基地首批学员开班,标志着丹东地区医疗护理服务规范化建设步入“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新阶段。据悉,市中心医院是丹东地区首个获省护理学会批准认证的医疗护理员实践基地。此次培训不仅填补了我市专业医疗护理员规范化培训的空白,通过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培训,还能锻造出一支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水平精湛的医疗护理员队伍,有效提升我市养老照护的整体能力。今后,我市将以该实践基地为依托,坚守高标准培训准则,严把高质量教学关口,持续完善“理论+实践”培育模式,为全市养老护理事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筑牢根基。记者:刘沙
08/06 - 国家纳米专家为丹东企业开“技术良方”
日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丹东企业技术需求成果对接会在丹东高新区育成中心举行。应市科技局邀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家团队与孔雀表业、克隆集团、恒星化工等本地企业就纳米材料制备及产业化应用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顶尖科研资源深化协同合作,助推我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作为我国纳米科技领域顶尖科研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纳米材料制备、检测及应用开发等领域成果丰硕,技术储备雄厚。对接环节中,孔雀表业、克隆集团、恒星化工、丹东药业、百特仪器、江和新材料、化工研究所等7家企业,分别就精密零部件耐腐蚀抗疲劳、密封件摩擦副性能优化、功能性纺织品涂层材料性能提升、满族道地药材小分子加工、纳米粒度仪光学检测、钛化物涂装工业应用、纳米氮化硼性状控制等方面提出技术需求。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家团队现场逐一答疑,并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提供解决方案、探讨合作方向。同时邀请百特仪器加入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我市企业走向更大市场。会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家实地考察了部分参会企业。此次对接会成果丰硕,为丹东企业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组织服务职能,全力推进我市与国内一流创新资源协作,积极引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科创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为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记者:张丽娴
08/06 - 体验感拉满!丹东多地开启“宠客”模式
随着大西岔镇敞开政府大院在自驾游圈里爆火,丹东多地开启了“宠客”模式。G331国道堪称“醉美风景线”,很多自驾游客纷纷前往。为了让这些游客感受到浓浓热情,宽甸多措并举,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振江边境派出所民警主动化身“安全导游”,为游客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并建立动态化管理台账,对江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游客安全。派出所专门在院内开辟服务区域作为“骑行服务驿站”,配备充电插座、饮水机、休息座椅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免费充电、补水、路线指引等服务。遇到游客车辆故障,民警还会主动帮忙检修;对体力不支的骑行者,及时提供药品和休息场所。结合辖区游客多、车辆多、热门打卡点多等特点,派出所开启“文旅警务”模式,组织民警深入景区一线,进行治安巡逻、安全检查,向游客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宣传反诈防骗、交通安全、边境法规等知识,为游客安全出行、畅快游玩提供便利。不少游客感慨,民警们的暖心守护让G331国道的风景更美了!经过半个多月的施工,宽甸下露河朝鲜族乡川沟村G331驿站于7月31日竣工投运。驿站面积约1000平方米,集停车、充电、休憩、简餐、购物、文旅体验于一体。该驿站由宽甸城建集团建设。集团计划以川沟村G331驿站为标杆,逐步打造形成“宽甸旅游驿站链”,进一步提升游客在交通驿站的体验感、获得感,从而辐射带动全县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和提质。此外,集团还计划采取“跳地域驿站”联合发展模式,整合辽吉G331沿线各乡镇、各部门之力,拉长宽甸旅游驿站链,发起“从丹东开始,G331快乐游”驿站联盟。“去獐岛坐车怎么走?”“双峰岛在哪儿?”“到海洋红天天都有车吗?”“几点能赶海捡拾螃蟹?”这几天,在东港市客运站小燕子星级服务班的网络平台评论区里,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间断。自开通线上平台以来,东港市客运站在服务旅客的同时,与各景区联合推介东港文旅资源,形成“线上种草、线下转化”的引流模式。游客来了,如何便捷乘车、玩转东港?东港市客运站与各景区达成合作,推出“车票+门票”旅游直通车服务,实现“一次购票、直达景区”。游客不仅能便利游玩,还可享受优惠票价。目前,已开通3条精品线路。大孤山专线包含单程车票及大孤山景区门票,每20分钟一班,游客可根据自身行程安排出发时间;海洋红专线包含往返车票及海洋红景区门票,每日固定发车,游客不必受限于旅行团的时间安排,提升行程的自主性与便利性;北黄海温泉小镇专线涵盖单程车票及温泉门票,同样采用高密度发车模式,让游客随时便捷前往,畅享休闲度假时光。此外,东港市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在客运站和高铁站同时设立游客接待中心,聚焦海岛游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码头的无缝衔接。针对夏季避暑游客增多的情况,振安区汤山城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举措,着力提升游客满意度。为缓解停车难题,镇政府敞开大门,将大院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与此同时,镇内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微波炉、热水、应急药品、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纸巾、雨伞等。在交通节点,汤山城镇精心打造“汤山城驿站”,设置免费休息区供游客小憩。驿站内还开辟特产展销区,集中展示销售蓝莓、草莓、山野菜、鸭绿江鱼干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更让游客暖心安心的是遍布各景区的“志愿红”应急网络。在龙浴谷、河湾岛、榆树林村等景点显著位置,公示着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游客无论是迷路、寻物还是需要其他帮助,只需一个电话,志愿者便能“随叫随到”。从开放公共资源破解停车难,到便民服务点提供细微关怀,再到驿站完善服务链条,无不体现丹东多地践行“服务型政府”理念。这些“服务温度”和“人文关怀”旨在赢得游客口碑、留住人心,将绿水青山的“颜值”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记者:曲丹凤张瑞王一淞
08/05 - 这项荣誉,从1991年至今,丹东从未缺席!
今年4月,丹东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自1991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活动开展以来,已连续9次获此殊荣。宽甸满族自治县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多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工作要求,传承抗美援朝英雄城市红色基因,聚焦“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三大重任,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行,全力推动全市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绘就军民鱼水深情的动人画卷。我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军地协同、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制定实施《拥军优属实施细则》《军地合力推进“双清单、三助力、四支持”建设方案》,各地各单位围绕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军分区系统互派干部、联合办公,全力架起军地共建“连心桥”,办好双拥工作“暖心事”。每逢春节、八一等节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军和基层部队,4年来累计开展走访477次,赠送慰问品价值920万元。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宣教活动300余场,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市级领导带头参加“军事日”、国防教育等活动,以上率下提高国防意识、双拥意识。建成5个双拥广场、7条双拥街路,设立户外永久性双拥标志和双拥宣传牌61个,先后抢救修复志愿军入朝浮桥遗址等抗美援朝遗址遗迹124处,投入2900万元对志愿军公园进行升级改造,为城市注入丰富的红色元素。投入600余万元,将丹东舰打造为国防教育新阵地、文化旅游新地标、双拥工作新品牌。线上线下齐发力,广泛开展“全媒体、深层次、广覆盖”的双拥宣传。开展向“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孙景坤同志学习活动,选树“最美退役军人”30人、“最美拥军人物”20人、“最美军嫂”9人、“最美兵妈妈”10人、“好军嫂”10人,营造了尊崇军人、尊崇英模的浓厚氛围。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功能完备、要素齐全、“军”色鲜明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全面落实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标准,实现服务“全覆盖”。坚持依法安置、公平安置、科学安置,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各得其所”,实现退役军人、接收单位、部队“三满意”。组织1800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参加就业培训。在全省率先组建市级退役军人医院,提供“四免四优”专项医疗服务。创新推出文旅优待政策,鸭绿江断桥等14处景区(场馆)对全国退役军人免首道门票,惠及3.5万人次。创新开展“科普进军营”“送法进军营”活动50余场,惠及6000余人。市总工会常年组织“汇聚良缘幸福双拥”军地鹊桥联谊活动。各级教育部门按规定实施“三属”子女教育优待政策,解决军人军属的后顾之忧,已有383名现役军人子女享受到优惠政策。多年来,驻丹部队坚持驻守一地、造福一方,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发展、服务驻地群众,赢得了全市群众的广泛赞誉。近年来,驻丹部队累计参加海上搜救15起,执行抢险任务132起,抢修道路1.8公里。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栽植树木6.6万株。驻丹部队医院每年开展“爱心体检”“送医送药”活动,受益群众近万人。与宽甸牛毛坞镇小城子村结对共建,投资930余万元建设村民服务大厅、综合文化广场及路灯等基础设施;协调帮扶资金200余万元,新建林下淫羊藿药材基地50亩、食用菌大棚5个,助推产业发展。鸭绿江畔,奏响双拥赞歌;英华山下,共谱团结乐章。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70多年后,这座英雄城市继续传承红色血脉,军民同心续写新时代鱼水情深壮美篇章。记者:刁庆峰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