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短运行间隔5分钟!沈丹高铁已实现“公交化运行”
今年9月1日,沈阳至丹东高速铁路(简称“沈丹高铁”)开通运营满10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2亿人次,日均3.4万人次,其中2019年5月1日,创下单日发送旅客9.8万人次的最高纪录。十年客运成绩单,无疑是东北振兴战略在铁轨之上的生动实践。动车“公交化”重构民众出行半径。十年来,沈丹高铁列车开行数量逐年上升,如今,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31对,平均30分钟一趟,最短只需5分钟的发车间隔,沈丹高铁凭借其“公交化”的运营模式,重构了沿线百姓的生活半径。电子客票实现了全覆盖,“计次票”等颇具创新性的服务举措,促使“双城生活”从单纯的憧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状态。像本溪的“枫叶情”爱心团队、凤城的“东哥”服务组等这些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更是让便捷出行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与人情味。客货并举能够激活经济内在的动能。通过客货分线的方式,使得既有铁路的货运能力得以释放出来,沈丹线的货运列数实现了140%的增长,丹东港的钢材以及粮食借助由高铁构建而成的物流网络可直达南方的港口。车厢里面装载着的丹东黄蚬子还有本溪山货,已然成为了“高铁+农业”这一模式下鲜活的样本实例。此条高铁与哈大高铁、京哈高铁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把沈阳经济区所具备的制造业优势和沿海经济带拥有的港口资源紧密地对接起来,进而为辽宁的产业升级不断注入持续不断的动能。文旅融合描绘出一幅全新的振兴图景。沈丹高铁在群山、森林以及河流间穿行,有“辽宁最美高铁”之称,好似一条银线,把本溪水洞的神秘、凤凰山的峻峭以及鸭绿江的浩荡串联起来。“高铁+旅游”“高铁+研学”“高铁+红色文化”等多种业态呈现出蓬勃生机,让“一线多游、朝发夕至”以及“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现实。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里,我市累计接待游客的数量相较于高铁开通之前增长了58%,极大地激发了丹东旅游市场的活力。沈丹高铁在十年间,依靠速度来缩短时空方面的距离,凭借优质的服务让出行体验变得温暖舒适,借助网络充分激活区域所蕴含的发展潜力。这条宛如钢铁巨龙一般的高铁线路,正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承载着沿线人民满满的期待,向着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的全新征程稳步向前行驶着。编辑:赵晴
09/10 - 丹东文旅参加“踏秋赏枫 醉游辽宁”秋季旅游推介活动
为深化辽鲁两地文化旅游交流,擦亮丹东秋季旅游品牌,9月5日至8日,市文旅广电局赴山东济南、烟台两地,参加2025辽宁文旅秋季旅游主题推介活动(山东站)。活动通过多场专题推介、特色市集与民族风快闪,掀起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旅互动热潮。多元场景搭台:推介+市集,全景展现丹东秋韵本次活动中,市文旅局精准锁定三大核心场景,分别在济南大明湖畔、山东大学校园以及“中华复兴号”邮轮上,打造三场主题鲜明的专题推介,重点围绕我市“边境风情”“英雄城市”“生态休闲”展开,让不同群体深度感知丹东秋季魅力。在大明湖畔的市集上,丹东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1950系列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目光,断桥、虎山长城主题的金属冰箱贴、海鲜造型挂件小巧精致,成为市民争相了解的“伴手礼首选”;“柞伴”品牌柞蚕丝制品触感细腻,尽显丹东特色产业实力;文旅手绘地图、四季折页等被一抢而空,不少市民边看地图边询问“秋季去丹东怎么玩最省心”,展台俨然成了“丹东旅游咨询站”。民族风情亮眼:快闪+民族,传递民族文化魅力“这首朝语歌真好听!丹东还有这样的民族风情吗?”在山东大学的活动现场,一场突如其来的快闪表演点燃了校园氛围。朝语歌曲《Sailing》悠扬的旋律伴着轻快的节奏,迅速吸引了过往学生驻足。有人拿出手机记录,有人跟着节拍轻晃,歌声结束后,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在“中华复兴号”邮轮上同样进行了快闪表演,表演结束后,几名游客立刻围上前,向工作人员打听丹东朝鲜族民俗的旅游体验,“想趁着秋天去感受下民俗,吃正宗的朝鲜族美食”。通过民族风音乐的共鸣,让丹东的多元文化形象更加鲜活,也让秋游丹东多了一层民族风情体验的吸引力。本次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的展示与交流,让山东市民、高校学生及游客对丹东秋季旅游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不少人当场表示“今年秋天要把丹东列入旅行清单”。(供稿:市对外交流与合作科编辑:赵晴)
09/10 - 市公安机关“统一清查”战果丰硕
日前,全市公安机关统一开展社会治安清查行动,出动警力2100余人次、车辆500余台次,清查各类场所2900余家,发现隐患264处,当场整改151处,破获各类案件53起,查获酒驾35起,其中醉驾6起,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用实际行动守护安宁。强化行业监管,对洗浴中心、电竞酒店、民宿、娱乐场所开展实名、实数、实时核查,开展消防、治安“两位一体”检查,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坚持对各类违法犯罪“零容忍”,全力开展实时比对、专案攻坚、跨省追击等工作。加强对商业街区、餐饮集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频次,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社区民警全员下沉,实行危爆单位“一企一档”滚动排查,枪支弹药“一枪一编号”逐支过堂,无人机“人机对应”实名登记。紧盯小饭店、小商店等重点部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严查交通护平安。在重点路段、时段设置临时检查点,严厉查处酒驾、毒驾、无证驾驶、“三超一疲劳”等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交通事故风险。记者:刁庆峰郭潇
09/10 - 辽东学院喜迎2005级新生
又到一年迎新时,9月6日辽东学院校园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来自五湖四海的4500余名2025级新生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踏入了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贴心指引铺就入校“暖心路”尽管天空飘着细雨,但丝毫没有阻挡新生们踏入校园的热情步伐,反而为这场盛大的相聚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浪漫。学校各部门、师生志愿者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为新生和家长们撑起了一片温暖晴空。在铁路丹东站,身着统一服装的辽东学院志愿者们早早就守候在出站口,手举“辽东学院”指示牌,热情迎接每一位新生。学校在接待站备好雨具,志愿者们主动帮新生搬运行李、引导乘车,驱散新生初来乍到的陌生感。高效报到彰显校园“人文情”报到现场秩序井然,各学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新生提前通过企业微信教育版完成部分手续,现场仅需简单核验身份、补充信息。对家庭经济困难、身体不便的新生给予重点关怀——学工部筹措400份爱心大礼包,工作人员细致讲解资助政策,协助办理助学贷款与助学金申请,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无忧入校”。创意礼包与特色活动点燃逐梦“新期待”各学院精心设计迎新礼包。校徽、校园地图、专业书籍助力新生快速融入;定制文具、水杯、帆布袋,印着学院标志与标语;手写祝福卡片,满含“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殷切期许。各学院特色活动精彩纷呈。有的学院设置科技展示区,以科研成果、学生作品点燃新生专业热情;有的学院的“红包墙”洋溢着热情,拆红包、领礼物的环节欢声笑语不断;还有学院组建“教师+学长学姐”咨询团队,围绕课程设置、就业前景、考研方向答疑解惑。一位新生兴奋地说:“听了介绍,我对专业更清晰,对大学生活更加期待!”后勤、保卫与通信三保障学校的后勤保障细致入微。三大餐厅设置迎新服务台,发放代金券,对早晚抵达的新生及家长提供早点套餐与食堂便当。迎新期间,学校联合交警、属地派出所等多方警力,共同维护校园内外秩序。通信保障方面,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升级,实现教学楼、宿舍等区域网络全覆盖与速率提升。细雨挡不住青春的脚步,温情开启逐梦的征程。愿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驭梦前行,如鹏展翅,在青春的画布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绚烂风景。(记者:王阳编辑:赵晴)
09/09 - 我市3人2项目1企业荣获第四届“辽宁慈善奖”
9月5日上午,第四届“辽宁慈善奖”颁奖仪式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举行。会上表彰了全省慈善楷模、慈善项目、捐赠企业、捐赠个人、慈善工作者共45个,我市有3名个人、2个项目、1家企业获奖。第四届“辽宁慈善奖”丹东获奖情况为:丹东市慈善总会儿童励志分会秘书长宋丽琳,获慈善楷模奖;丹东市慈善总会“寻访志愿军老战士关爱最可爱的人”项目、丹东市公益助残协会“丹东市智障残疾人日间照料暨辅助性就业”项目,获慈善项目奖;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获捐赠企业奖;辽东学院原工作人员吴志刚、辽宁朝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青松,获捐赠个人奖。记者:李冉霞
09/09 - 丹阜高速将封闭施工
根据丹阜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性养护工程施工需要,9月9日至9月28日,丹阜高速公路将实施封闭施工。封闭路段为丹阜高速桥头收费站通往沈阳方向匝道,丹阜高速丹东方向通往桥头收费站匝道。封闭施工期间,丹阜高速由丹东方向去往桥头收费站的车辆可在南芬收费站驶出高速,沿拥军线、郭长线、桥解线、508乡道、北瑷线行驶至桥头收费站。丹阜高速由丹东方向去往桥头收费站的车辆可在北台收费站驶出高速,沿沈环线、富钢街、北瑷线行驶至桥头收费站。丹阜高速由桥头收费站去往沈阳方向的车辆可沿北瑷线、富钢街、沈环线至北台收费站驶入高速;或沿北瑷线、富钢街、沈环线、滨河南路至本溪收费站驶入高速。辽中环线高速由辽阳方向去往桥头收费站的车辆可在北台收费站驶出高速,沿沈环线、富钢街、北瑷线行驶至桥头收费站。出行时推荐使用高德、百度、腾讯地图APP进行导引。如有不明事宜,可咨询辽宁高速24小时客服热线024-96199,也可关注“辽宁高速通”新媒体矩阵发布的实时路况信息。记者:王子宁
09/09 - 我市“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近日,我市市场监管局启动2025年“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本次宣传周以“药品安全监管为民”为主题,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间药品监管工作成效,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普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两品一械”)安全使用知识,推动安全用药理念深入人心。其间,我市采取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药品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两品一械”互动体验、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药品安全知识,增强公众安全用药意识。下一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药品监管,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记者:王俊
09/09 - 市应急管理局:实地督查检查 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执法监管人员深入东港、宽甸两地,围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相关部署的落实情况开展督查检查,及时排除风险隐患,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自8月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消防安全及防汛减灾等领域,全力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强化隐患排查、执法检查和宣传教育,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有序。此次督查检查聚焦两地应急管理部门“百日攻坚行动”推进措施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企业隐患排查及整改台账等自查自纠情况和企业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排水设施及值班值守落实情况,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查阅等方式,对落实部署不及时、不到位及发现的问题隐患,当场要求限期整改,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刘作庆
09/09 - 市民政局组织“五进”活动弘扬慈善文化
日前,市民政局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为契机,全面启动慈善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围绕“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组织全市慈善组织以“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的形式,动员多方力量,形成多领域推广的慈善宣传新局面。慈善文化进机关,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新修订的《慈善法》,分享慈善感悟,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慈善文化进企业,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市朝鲜族联合会走进飞马特制衣有限公司,开展“慈善文化进企业”考察交流活动,推动慈善文化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为我市公益事业与企业协同发展注入动力。市慈善总会儿童励志分会协调多个爱心企业和单位,组织其资助的高中学生,开展“青云志启明领航”主题夏令营活动,并先后3次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生活困难大学生争取资金约15万元,50个家庭受益。慈善文化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明乡风建设。市慈善总会引导爱心企业与宽甸红石镇长江村达成协议,募资3万元帮助该村修缮村史馆建设和村民文化广场,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提升村民文化生活质量。市星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乡镇大集辐射作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慈善文化。慈善文化进社区,营造社区互助和谐氛围。市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纤维街道各社区共同开展民生建设专项工作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活动,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弘扬慈善精神,营造社区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市慈善总会所属志愿服务团队赴村(社区)开展义务理发、义诊、爱心讲座、文艺演出、法律宣讲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诠释慈善精神。慈善文化进家庭,培育家庭慈善理念。为传递特殊群体的生命力量与志愿者的公益热忱,市公益助残协会围绕特殊群体打造充满温情的文艺展演,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家庭慈善主题讲座,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记者:李冉霞
09/09 - 英雄城市 红色丹东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