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鸭绿江畔,燃情开赛!
    10月11日上午,丹东新区文化体育中心内人声鼎沸、活力涌动。随着彩色的匹克球划出优美弧线,现场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2025辽宁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CPC-600)”在火热氛围中扬帆起航。本次比赛由中国网球协会指导,辽宁省网球协会、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匹克球协会承办。来自吉林、辽宁、广东、北京等省市的80余名专业运动员、50余名赛事官员及25家国家、省、市级媒体嘉宾齐聚丹东,共同开启这场融竞技与文旅于一体的体育盛事。丹东这座先后走出5位奥运冠军、46位世界冠军的“冠军摇篮”边境城市,再次以澎湃的体育激情,奏响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华彩乐章。随着比赛战幕拉开,各片场地上的紧张氛围与蓬勃活力扑面而来。精准截击时的沉稳、大力扣杀时的凌厉、巧妙吊球时的灵动......运动员们凝神聚力,身影穿梭间尽显专业,每一次精彩博弈都引得场边观众高声喝彩。参赛选手在男双、女双、混双等七个项目中展开多轮角逐,争夺赛事积分与荣誉,充分展现匹克球运动“灵巧与力量兼具”的独特竞技魅力。近年来,我市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积极培育体育产业集群。随着匹克球“十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已建成900片匹克球场地,本地体育制造企业研发生产的匹克球系列装备已销往全国,形成了“赛事引领、产业跟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手持本地企业生产的球拍、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们,正是这些“丹东制造”的最佳代言人。本次赛事与全国新闻媒体匹克球交流推广赛、文体旅融合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同步举行,推动丹东红色旅游、边境风光与体育赛事深度结合。这是我市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实践,更是锚定“建设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目标,致力打造全国知名“匹克球之城”的坚实步伐。一个“英雄底色”与“运动激情”并存的崭新丹东正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活力未来奔去。记者/赵硕杜依帆周广庆张怡媛于上茹编辑/赵晴
    10/13
  • 2025年丹东市“敬老月”活动启动
    今年10月是全国第十六个“敬老月”,为弘扬孝亲敬老文明风尚,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10月10日,2025年丹东市“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银龄文体节目展演在市文化宫举行。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老年群众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活动开启。启动仪式上,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全社会发出《敬老爱老助老惠老倡议书》。来自社会各界的老年人群体代表纷纷登台,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昂扬的精神风貌与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即日起至10月底,市老龄办将有序推进系列活动开展,通过走访百岁老人、开展文体活动、推进公益宣传等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记者:李冉霞
    10/13
  • G331国道丹东段:最美公路成为热门打卡地
    记者:崔从敏杜宇
    10/13
  •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邀您同赏秋季候鸟迁徙
    记者:崔从敏
    10/13
  • 我市新增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6号公告,对我市7个农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此次新增的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分别为丹东草莓、丹东杜鹃、东港杂色蛤、东港梭子蟹、东港大黄蚬、宽甸石柱人参、宽甸鸭绿江鲤鱼。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助农增收。近年来,我市在地理标志的培育上聚焦发力,科学规划、强化指导,深入申报单位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指导服务,提高了申报工作效率和质量。2024年新增“宽甸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市总量达14件。此次新增的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破了该类别沉寂7年的局面,加上原有的丹东板栗、凤城老窖酒和丹东塔醋,我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量达10个。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将全面推进地理标志培育、监管、运用全链条发展,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我市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王俊
    10/13
  • “志愿蓝”致敬“中国红”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市以“国庆游丹东志愿服务您”为主题,用一场“升级版”的志愿服务,让“英雄城市”的温度与游客的笑容撞个满怀,上演了一场丹东与八方来客之间温馨的“双向奔赴”。为保障活动顺利落地,丹东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部署,遵循“社会发动、社工带动、景点联动”原则,紧扣“服务游客、宣讲故事、推介特产”三大核心,联动文旅、交通、景区等单位,集结15支市级志愿服务团队,推出微笑、导引、推介、贴心、应急处置“五项服务”,织就一张上下协同的服务网络。34个志愿服务站点精准覆盖鸭绿江断桥2号码头、安东老街、凤凰山、高铁站、G331沿途驿站等游客密集区。每个服务站点的志愿者统一着装,配齐桌椅、遮阳伞、饮用水、应急医疗箱等物资,还准备了丹东旅游指南与企业宣传图册等资料,让便利触手可及。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丹东坐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将“突出红色丹东,讲好丹东故事”深度融入全程,专门组建起一支由老党员、专业讲解员与小小讲解员组成的红色宣讲志愿分队。500余名志愿者用真情传递红色记忆,在鸭绿江断桥、安东老街等游客集中区域,创新采用诗朗诵、舞台剧等形式开展巡回“路演”32场次,近3000名游客驻足聆听,抗美援朝英雄事迹与丹东光荣传统在互动中深入人心。截至10月8日,这场主题志愿服务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3200人次志愿者接力上岗,累计服务游客超16万人次,发放旅游指南5800余册、企业宣传单3000余份,成功推介32家优质本地企业,总服务时长突破4万小时。这一场真诚热忱的志愿服务,不仅擦亮了“英雄城市好客丹东”的名片,更让“英雄城市”的温度与活力直抵人心,为丹东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鲜活动能。当志愿者递上一杯热水、讲清一条路线,或是用红色故事勾起一段共鸣时,这份诚意便化作游客脸上的笑容、口中的称赞,最终沉淀为人们心中最鲜活的“丹东印象”,成为这场“双向奔赴”最温暖的注脚。记者/赵硕编辑/赵晴
    10/11
  • 张闻天旧居正式开放
    丹东市振兴区张闻天旧居已于国庆前夕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上海张闻天故居、牡丹江张闻天旧居相关负责同志,张闻天同志的外孙女张秀君女士,应邀见证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开馆仪式结束后,一场以丹东张闻天旧居开放为主题的座谈会在旧居二楼举行。大家共同探讨张闻天同志的革命精神,讲述丹东的历史故事。振兴区在张闻天旧居的保护利用中,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致力于真实还原历史风貌,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为我市增添了一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也为九纬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注入了新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感悟历史、缅怀先辈、陶冶情操的文化空间。振兴区将以张闻天旧居开放为契机,精心策划主题展览,组织形式多样的社教研学、研讨沙龙、党史教育等活动,讲好张闻天同志的故事,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使其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平台,推动丹东文体旅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区域文化旅游事业注入强劲动力。记者:刘海东
    10/11
  • 丹东鸭绿江畔,各地游客同唱一首歌!
    国庆假期,鸭绿江断桥景区一场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快闪”表演精彩上演。在景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下,全国各地游客齐聚于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红色地标,同声高唱《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现场气氛热烈而感人。挥舞的五星红旗汇聚成红色风景,白发苍苍的老者与朝气蓬勃的青年并肩而立,父母抱着孩子参与其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激动。歌声愈发响亮,情感愈发澎湃,雄壮的旋律回荡在鸭绿江上,与历经战火洗礼的鸭绿江断桥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历史与当下在此刻紧密交融。“太激动了!没想到能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和这么多陌生人一起为祖国歌唱。”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难掩兴奋之情,“站在断桥上唱起这首歌,更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的强大让我们倍感自豪。”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刘女士慨叹:“这是一次非常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在旅途中亲身感受这种爱国情怀,一定会留下难忘的记忆。”此次快闪活动,旨在利用景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民族认同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游客不仅能回顾历史,更能抒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景区负责人介绍道。记者:刘海东
    10/11
  • 丹东夜市火爆“出圈” 双地标联动点燃夜经济
    这个国庆假期,丹东的夜生活异常火爆。夜幕刚一降临,月亮岛夜市与安东老街便同步开启“火爆模式”。涌动的人潮、升腾的香气与璀璨的灯火交织成一幅热闹的秋日消费图景,众多市民与游客循着烟火气而来,在美食与购物中尽享假日乐趣。月亮岛夜市的街巷间摩肩接踵,人群一眼望不到头,顺着人潮慢慢前行,几乎要把摊位“围吞”。各个特色摊位前早已排起长队,人头攒动间满是期待。刚出炉的烤扇贝滋滋作响,香味拼命往人缝里钻,馋得队伍里的食客纷纷踮着脚、伸着脖子张望;整条大鱿鱼被烤得外焦里嫩,油花溅起的瞬间,周围人群更是往前涌了涌,连摊主递餐的手都得从人缝里“穿”过去。烧烤的焦香、螺蛳粉的醇厚与奶茶的清甜在密不透风的人潮里交融,摊主们的吆喝声被淹没在喧闹的人声中,得拔高嗓门才能让前几排的人听见,食客的笑语声从四面八方涌来,和着此起彼伏的“让让”声,构成最鲜活又最沸腾的市井乐章。相隔不远的安东老街则上演着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民国风格的青砖建筑在霓虹灯下更显韵味,一楼的小吃摊前排起长龙。焖子、打糕等特色美食供不应求,章鱼小丸子、烤冷面等美食更是以极致鲜味俘获味蕾。二楼的文创店里,剪纸、草编等非遗手作引得游客驻足,复古饰品与童年主题商品成为年轻人的打卡之选,而丹东历史文化还原室则让购物之旅多了几分人文底蕴。安东大舞台的表演准时开演,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台下挤满了拍照的游客,夜市灯火与老街霓虹相映成趣,随手一拍便是氛围感大片。“既能吃到新鲜海鲜,又能逛文创、看表演,丹东的夜晚太有魅力了!”来自外地的游客李女士手持刚买的文创产品,兴奋地分享着体验。从月亮岛夜市的市井烟火到安东老街的文旅融合,丹东的夜间消费场景正不断丰富。这场跨越两大地标的“夜宴”,不仅满足了市民游客的休闲需求,更以蓬勃的活力为城市夜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记者:周广庆
    10/11
  • ↑16.74%,↑11.75%~丹东“超级黄金周”完美收官
    中秋国庆“双节”叠加的“超级黄金周”期间,我市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据监测显示,全市消费市场整体向好,重点监测的16家商贸流通企业节假日零售额同比增长16.74%,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11.75%,成为假日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市商务局统筹全市商务系统力量,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策划实施34项重点促消费活动(含市级活动7项),涵盖创新消费场景、提振大宗消费、优化便民惠民服务三大类别,活动将持续至10月下旬,为消费市场提供长效支撑。消费券精准惠民。市商务局牵头开展的“十一‘宠客’惠民消费券投放活动”,专项投入100万元资金,重点覆盖住宿、餐饮两大民生消费领域。累计发放消费券1.4万张,有效激发民生消费潜力;同步推进的“2025丹东市金秋消费季促消费活动暨丹东柞蚕•服装时尚消费周”,投放10万元惠民消费券,累计发放2200张,在助力本土柞蚕、服装品牌推广的同时,进一步拉动特色产业消费。绿色焕新提速升级。市商务局联动全市40余家企业,聚焦家电、3C数码、家装厨卫领域构建焕新消费生态圈,通过“政策礼包+企业让利”形成优惠叠加效应,有力推动绿色智能消费进一步升级。10月1日至8日,投入各类补贴资金300余万元,补贴5000余笔,带动消费3000余万元。在市级活动的带动下,各县(市)区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形成全域联动的消费热潮。振兴区商圈市集多点开花,万达广场、天赐未来城、安东老街等核心商业综合群体,策划开展“悦享生活•汽车文化节暨后备箱星光市集”“非遗嘉年华•传统文化体验市集”等10余场特色促消费活动,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直接带动餐饮、零售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2%。元宝区以“特色活动+重点促销”双轮驱动,一方面举办“有机丹东塔醋首发式暨光华酿造创立115周年塔醋文化节”,通过新品发布、合作签约、市民互动等环节,推动百年醋企文化与市井消费融合,现场促成光华酿造与一诚一味等多家餐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另一方面,新玛特等重点企业加大黄金、运动服饰等商品促销力度,带动百货品类消费增长。新安步行街日客流量最高达5万人次,全区重点监测企业假日零售额同比增长15.62%,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振安区消费市场稳步增长,重点商贸企业围绕零售、餐饮、家电领域推出10余场主题促销活动。其中,卫峰加油站、中石化等成品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出行类消费需求持续上升;珍珠岛江畔酒店、明珠酒店等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旅游团队用餐、节日婚宴及家庭聚餐成为拉动餐饮消费的核心力量。合作区精准锚定餐饮住宿核心消费领域,组织新安东大饭店、皇朝酒店、福瑞德大酒店等重点监测企业,推出餐饮套餐折扣、住宿优惠等多元化促销活动,有效吸引客流、提振消费,整体经营态势向好。其中,新安东大饭店营业额同比增长40%,丹东皇朝酒店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20%,为区域餐饮住宿市场提供稳定支撑。东港市多业态协同激活消费,千盛百货推出“中秋国庆、双节钜惠”活动,黄海超市开展“金秋盛惠、国庆狂欢购”活动,覆盖服装、黄金、食品等热门品类。截至10月8日,当地百货类销售额同比增长9%,超市销售额同比增长13%,日均客流量达3000人次。凤城市以特色活动拉动消费增长,围绕“双节”推出酒品、农产品、数码、家电领域促销活动。凤城老窖“迎双节,献好礼”活动吸引日均客流1.1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30.2%;七星数码“双节同庆,特惠来袭”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27.3%;凤羽电器“双节专属促销”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21.1%,家电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宽甸满族自治县推出“金秋消费季促消费系列活动暨百店消费周”,通过“启动引爆—持续升温—全面收获”的阶段性推进,实现假日消费市场稳步提振,全县重点监测企业假日零售额同比增长29.9%,消费活力持续凸显。记者:刘响编辑:赵晴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