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山珍海味,快到碗里来~!
    丹东的秋天,是舌尖上的丰收季——山间桃香漫溢,海上鲜气扑鼻。一边是饱满甜润的燕红桃搭上快递“快车”鲜达四方,一边是开海后的“第一网”海鲜抢鲜登岸、直送餐桌。这口“山珍海味”,正跨越山与海的距离,带着浓浓的秋意和满满的幸福感,奔向你的碗里!🍑山间桃香VS海上鲜气🐟你pick哪一味?桃香漫山,香甜四方金秋九月,辽东边陲的空气里满是清甜的果香。在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这片被鸭绿江水滋养的土地上,千亩燕红桃种植基地正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丰收季——漫山桃林层层叠叠,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红得似火、艳得如霞。风一吹,清甜的桃香便在山谷中漫溢开来,裹着丰收的喜悦飘向村落的每一个角落。9月5日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果农们扛着竹筐、拎着摘果器走进桃林。果农们用摘果器小心翼翼地捏住一颗燕红桃,稳稳地放进竹筐里。不一会儿,满筐的燕红桃就像一颗颗“红宝石”,映得人眼亮。待竹筐装满,果农们便挑起担子,踩着田埂往山下的分拣点走去。扁担两头的竹筐随着脚步轻轻晃动,桃香也一路随行。分拣点里,更是一派忙碌景象。几张长桌上铺着白色泡沫网套,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给燕红桃套上网套,装进礼盒。“我们的燕红桃果肉细腻、汁水多,得好好包装,不能让顾客收到有磕碰的果子。”负责分拣的农户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检查每一颗桃子的品相,稍有瑕疵便挑出,确保装箱的都是“精品果”。在分拣点旁,中国邮政、顺丰的快递车辆早已停稳,快递员们忙着扫码、称重、贴单。“我们专门开通了‘燕红桃运输专线’,从田间地头到分拣打包,再到运输,全流程保障桃子新鲜。”一位快递负责人介绍。“以前最愁的就是卖桃,熟得快、存不住,运远了还容易坏,只能在周边集市上卖,价格也上不去。”果农刘大妈笑着说,现在有了快递上门服务,手机上就能接单,全国各地的顾客都能买到她家的燕红桃。“昨天发往广东的桃,今天顾客就收到了,还特意发来照片说‘比在当地买的还新鲜’,听到这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刘大妈说。夕阳西下,桃林里的采摘仍在继续,分拣点的灯光亮了起来,快递车辆载着满车的燕红桃驶出村落,奔向全国各地。车厢里的桃香与晚风交织,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丰收与希望的故事——在这片边境土地上,燕红桃正搭乘着快递“快车”,把甜美的滋味送到千家万户,也把乡村振兴的活力播撒到更远的地方。海鲜上岸,“鲜”气十足9月2日15时许,东港市大东沟各码头早已人头攒动。开海第二天,众多渔船满载着开海后的“第一网”海鲜,顺着涨潮的海水陆续回港,码头上顿时喧闹起来。船员们迅速将装满海鲜的箱子搬运到岸上。银光闪闪的鲅鱼,张牙舞爪的梭子蟹,肥美诱人的海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鲜气儿”。“第一天出海收获不错!”一位忙碌的渔民指着满舱的海鲜,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历时四个月的黄海休渔期正式结束,丹东人专属的“海鲜自由”回来了。码头上,海鲜商贩们早已等候多时。海鲜一上岸,就被迅速分拣、称重、交易,第一时间就能出现在当地市场上。对于丹东人来说,开海季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时候。许多市民特地赶到码头,感受海鲜登岸的壮观场景。“现在的海鲜最为肥美,是一年中最好的品尝时机。”一位渔民一边整理渔网一边说,“希望这个渔季能有个好收成!”随着更多渔船陆续返港,未来几天海鲜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品种也将更加丰富。夕阳西下,码头上依然人来人往。一箱箱海鲜被装上车,运往各大市场、餐厅,最终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从山间到海上,从枝头到码头丹东的🍑🍇🍄山珍&海味🐟🦀🦐正在“空投”你的碗这个秋天,丹东的山与海联名送来“舌尖双倍快乐”秋意浓,味道鲜美味正!在!派!送!中!(记者:万金家编辑:赵晴)
    09/08
  • 名家领衔音乐盛宴 新锐奏响家乡情深
    2025年9月6日午后,市文化宫洋溢着浪漫的艺术气息——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龙盛琴行、北京瑞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鸭绿江之声”单簧管专场音乐会,在市文化宫奏响悠扬序曲,为市民带来一场高水准的“黑管诗篇”。本次音乐会阵容堪称“顶配”:主办方特邀国内外乐坛具声望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首位单簧管博士研究生导师范磊坐镇,携手丹东籍单簧管演奏家任飞、彭天明联袂沈阳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的骨干教师与优秀学子,以“名家+新锐”的组合,为家乡父老燃情演绎。音乐会在《单簧管小协奏曲》的婉转悠扬中启幕,继而《那拉提的百灵》轻盈灵动的曲调跃动耳畔,再至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经典辉煌,整场演出共呈现13部佳作,艺术家们以指尖的呼吸、心底的诗意,将单簧管的醇厚与灵动化作一条声音的鸭绿江,带领观众徜徉于古典的星河。曲终时,全场掌声如潮、久久不息,观众用最炽热的喝彩,向这场精彩演出致以最高礼赞。这场音乐盛宴并未止步于文化宫。9月7日午后,为了把单簧管的魅力带给更多远方客人,艺术家们移师鸭绿江断桥景区,再度奏响动人旋律。悠扬乐声随江风飘散,引得过往游客纷纷驻足、循声而至,在鸭绿江畔共赴一场不期而遇的音乐邂逅。(供稿:对外交流与合作科编辑:赵晴)
    09/08
  • 粤风辽韵融山海,海丝之花绽丹东2025年“春雨工程”——粤辽文化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化粤辽两省文化旅游交融,搭建南北文化互鉴桥梁,2025年“春雨工程”——粤辽文化交流活动于9月5日至6日在我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广东省文化馆、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承办,以“文艺展演+非遗体验+景区互动”的多元形式,让岭南风情与辽韵文化碰撞交融,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也为两省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文艺盛宴启幕南北共谱华章9月5日下午15:30,粤辽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在丹东市文化宫正式拉开帷幕。演出以“海丝文化”为核心主线,巧妙串联粤辽两地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山海、贯通南北”的文化视听盛宴。粤语歌曲联唱婉转悠扬,将岭南水乡的灵动韵味娓娓道来;南北曲艺荟萃《南腔北调》融合粤剧粤曲的细腻与辽剧评剧的豪迈,展现中华传统曲艺的多元魅力;舞蹈《赛龙夺锦》以灵动舞姿再现岭南龙舟竞渡的热烈场景,尽显南国活力;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小鼓舞》则节奏明快、舞姿飒爽,尽显丹东地域特色的热情风貌。演出压轴环节,辽宁歌手马婧威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联袂献唱《我们的新时代》。激昂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引发全场共鸣,不仅将演出氛围推向高潮,更生动诠释了“南北文化交融、携手共进”的时代主题,为当日活动画上圆满句号。非遗进校园匠心润童心在文艺演出精彩上演的同时,“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步走进丹东市实验小学。活动特别邀请三位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围绕“佛山剪纸”“佛山狮头”“广州榄雕”三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非遗体验课程。课堂上,传承人通过“讲解+演示+实操”的方式,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刻岭南特色剪纸图案、勾勒狮头的灵动轮廓、感受榄雕的精微巧思。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创作,在亲手体验中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了解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让非遗技艺在少年一代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更搭建起粤辽两地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助力非遗文化代代相传。景区好戏连台文旅融合出新9月5日晚18:00,在鸭绿江断桥景区开展的场景式表演点亮文旅新体验。演出团队将文艺表演与景区历史文化场景深度融合,以“实景+表演”的形式,为游客带来一场“景中有戏、戏中融景”的沉浸式体验。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在断桥的标志性景观旁演绎岭南风情舞蹈、演唱辽粤经典歌曲,悠扬的歌声与断桥的沧桑景致相映成趣,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更能感受景区的文化内涵。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记录,纷纷表示“这样的表演很有新意,既看了风景,又品了文化,感觉很特别”。此次景区场景式表演,不仅丰富了市民与游客的文化体验,更创新了“文旅融合”的呈现形式,有效推动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结合。2025年“春雨工程”——粤辽文化交流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粤风辽韵”的交融魅力仍在延续。本次活动既为我市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享受,让岭南文化在辽沈大地落地生根;也为广东文化走向北方搭建了展示平台,推动辽粤两地文化基因双向奔赴。从文艺展演的南北共鸣,到非遗体验的薪火传递,再到景区互动的文旅创新,活动全方位促进了粤辽两省在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构建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期待粤辽两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文旅合作,让“海丝文化”与“辽韵文化”碰撞出更多精彩火花,共同书写新时代南北文化交融发展的新篇章。(供稿:文化科编辑:赵晴)
    09/08
  • 丹东水上运动全运会参赛人数创新高
    在2025年全国冠军赛暨全运会资格赛中,市海校运动员取得新的突破,截至目前,市海校共有9名运动员将代表辽宁参加全运会水上项目比赛,参赛人数为丹东地区历年来最多。全国冠军赛上,运动员们展现了扎实的训练成果。全国冠军赛上,运动员们展现了扎实的训练成果。在女子1000米单人艇比赛中,刘静怡从起桨开始保持稳定,中途沉着应对竞争,最终以第三名的成绩完成比赛。男子双人艇项目中,王昆杨与李延杨配合顺畅,即使在比赛中遇到水流变化也能及时调整节奏,获得第五名。接下来,他们还将参加双人艇500米资格赛。吴苏格在单人艇1000米比赛中发挥稳定,最终获得第六名。这些成绩得益于教练团队的认真指导,运动员们长期的刻苦训练,以及本地水域条件提供的支持。全运会资格赛仍在进行中,尚未完赛的运动员仍在努力争取资格,已获资格的队员也在积极备战,他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展现丹东水上运动员的良好风貌。供稿:市海校编辑:赵晴
    09/08
  • 我市开展“真情暖老兵 服务健康行”老年退役军人听力健康关爱行动
    日前,中国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声望听力集团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荣军优抚医院开展“真情暖老兵服务健康行”老年退役军人听力健康关爱行动,为我市退役军人捐赠价值75万余元的数字智能助听器。活动现场,助听器验配师志愿者用专业设备,认真检测听力、详细记录数据、精心适配助听器,帮助老兵们重获新“声”,解决听力障碍困扰。记者:吴琼
    09/08
  • 市容环境大清扫再“升级”
    为迅速提升雨后市容面貌,连日来,在“净夏大清扫”的基础上,市住建局会同市容环境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深入社区小区、背街小巷、景区景点、商业街区,对市容环境大清扫再“升级”。其间,全市出动市直机关干部2000余人,各区出动机关干部2000人,出动环卫人员2810人、执法人员359人、园林人员240人、市政70人、志愿者579人。共清扫道路274条,清洁城市家具3477个,清洁桥梁隧道内壁1780平方米,清洗护栏25550米,清理卫生死角858处,清理重点场所140处,清理水域14040米,清理水域及岸边积存垃圾50.7吨。排查环卫公厕288座,维修公厕设施112处。清理小广告3162处、杂物堆占481处;整治共享单车927辆、圈占车位158处、占道经营419处、流动商贩573处;清理软质条幅53处、破损户外广告招牌152处;拆除临街两侧私搭乱建1处、小菜园1个;清理僵尸围挡2处。维修车行道212平方米、步道819平方米、边石2639米;调整井室50个,清淘雨水井室182个、排水管线780米,维修路灯71基;修剪枯枝死枝316处,修剪草坪14.11万平方米;做好苗木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共计打药60吨。为配合全市“净夏大清扫”活动,市数据局通过指挥中心联动12345开展视频巡检,切实强化“未诉先办”机制。本次大清扫期间共计巡检3185个点位,推送市容环境问题27条。市、县(市)、区对191处街路、104个公共场所进行督查,发现市容环境问题224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毕。记者:王子宁张怡媛
    09/05
  • 丹东有抹“志愿红”
    近日,“青春致敬英雄·志愿温暖丹东”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站前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丹东市委主办,市委宣传部、市城建文旅集团、抗美援朝纪念馆、铁路丹东站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各团县(市、区)委负责人及青年志愿者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青年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号召全市青年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温暖城市。随后,青年志愿者对站前广场围栏进行了翻新,并深入共建共促单位振安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破旧墙体进行粉刷,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让“志愿红”成为英雄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每逢“五一”“十一”“寒暑假”等旅游旺季和关键时间节点,丹东市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在铁路丹东站、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等重要景区和点位,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红色文化传播、文旅融合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工作,让“英雄城市志愿丹东”成为继“红色旅游”“边境风情”之后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记者:王子宁
    09/05
  • 震撼!45张动图带你看阅兵
    编辑/邹润
    09/04
  • 这盛世如您所愿!今天,丹东全城守望,国之盛典!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市各县(市)区、机关单位、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大中小学师生,纷纷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了纪念大会及阅兵式盛况,纪念伟大抗战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共同见证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这一刻丹东人以各种方式守候在屏幕前共同见证这一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心与北京紧密相连为祖国的强大而热泪盈眶...东港市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凤城市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宽甸满族自治县组织机关干部收看纪念大会振安区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振兴区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元宝区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合作区组织各单位各部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高新区组织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市公安局组织民警集中收看纪念大会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目光紧紧追随着大屏幕当阅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一一展示壮我国威军威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全体民警收看纪念大会市民政局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组织军休干部收看纪念大会市文旅广电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纪念大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纪念大会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机关及局属单位党员干部收看纪念大会铁路丹东站职工观看纪念大会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干部职工收看纪念大会市公交集团职工观看纪念大会“国家强大了,先烈的血没白流!”“年轻人要再接再厉,继承先辈遗志,把咱们国家建设得更强!”……人们在回顾抗战历史中见证国之盛典凝聚奋进共识在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98岁的离休干部潘福全和子女一起收看纪念大会。振兴区教育局组织党员干部收看纪念大会振兴区永昌街道书香社区党委组织党员收看纪念大会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组织辖区群众集中收看纪念大会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党委联合临江边境派出所、市老年服务协会来到抗美援朝老兵刘吉慧家中,共同观看纪念大会。元宝区七道街道办事处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家住揽山园小区的张凯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社区的老党员,“卫蓝”志愿者们陪着老人在家中收看纪念大会。元宝区广济街道新丰社区、解放社区、平安社区的党员、网格员以及居民们齐聚一堂,共同收看纪念大会。从机关单位到校园课堂从企业车间到乡间田野人们共同回望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在感动与震撼中积蓄奋进前行的力量...市民在七经街通过临街商家的电视收看纪念大会一位外卖小哥在送餐间隙驻足观看纪念大会新安街旁一家电器店外,市民驻足观看纪念大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市民在同一个时刻感受到血脉相连的震颤这是民族的集体心跳是跨越80年的共鸣回响...辽东学院组织师生收看纪念大会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合作区边境管理大队与革命前辈共同收看纪念大会六纬路小学师生收看纪念大会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师生收看纪念大会市实验小学师生收看纪念大会接梨树小学师生收看纪念大会福春街小学师生收看纪念大会山上小学师生收看纪念大会市第三幼儿园师生收看纪念大会新安小学师生收看纪念大会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那飘扬的五星红旗映照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梦想时间会流逝但精神永不落幕奋斗永不停歇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愿丹东与祖国同行共创美好明天(记者:鞠鑫编辑:赵晴)
    09/04
  • “徒步+宣传”共赴健康之约
    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元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为主题,组织全体职工、妇幼保健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开展“徒步+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市民普及“三减三健”知识,并设置BMI速算打卡点,指导居民使用BMI转盘计算方法,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记者/刘沙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