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凤城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研日前,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单位的通知》,凤城市成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近年来,凤城市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和追溯等四大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的监管和服务指导,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络化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凤城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共有22个,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面积15040亩。凤城市农产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100%。据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单位,全国有106个县(市、区),13个地级市(自治州)获此殊荣。
    03/15
  • 丹东医疗队赴“樱花之约”
    3月12日,武汉天河机场,鲜花、掌声、红毯……《谢谢你》的歌声再次响起。丹东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的部分队员又一次踏上了这片曾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他们是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之约,参加“抗疫医护赏樱专场”。此次应约前往的是丹东援湖北第一支医疗队的王敬辰、曲蕴憧、李庆松,援湖北重症医疗队的孙妮、兰天、修美凤、孙殿鹏、贾楠、丛凤秋以及援雷神山医疗队的徐雪锦、姜旭东、李杰、张辉、李俊杰。队员们在樱花林中漫步,与曾并肩作战但隔着防护服交谈的战友们重新结识,重温一年前他们写下的誓词,参观主办方组织的抗疫纪念物品展。一年前,丹东援湖北重症医疗队完成任务离开前,曾在这里种下了一棵樱花树。重返武汉,他们再次来到“感恩林”为小树浇水。当晚,队员们在武汉大学体育馆内欣赏了由学校组织的专场文艺演出。次日,3支医疗队分别重游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和武汉雷神山医院。2020年,为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市卫生健康系统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3支医疗队,民营企业自发组织1支医疗队,共42人前往驰援。队员们在武汉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零感染胜利完成任务,也与武汉结下了深厚情谊。记者田治华
    03/15
  • 省纺织服装行业对接会在丹举行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近日,2021年辽宁省纺织服装行业首场对接会在丹东举行,对接会由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组织,由辽宁省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联盟、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共同承办。据了解,本次对接会旨在加强辽宁省内各地纺织服装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东港户外服装产业集群、运动类服装产业集群和兴城泳装优势,形成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把握新机遇。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纺织处、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丹东和葫芦岛30余家企业共计50余人出席了本次对接会。
    03/12
  • 项目建设抢先机抓主动
    连日来,位于振安区楼房镇的丹东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焊花四溅,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为不影响生产,工人们抢抓工期,将原有设备进行拆解。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宏德蜡烛制品公司原有厂房捉襟见肘。去年,企业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厂房,面积由原有的800余平方米增至5000余平方米,生产能力明显提升。随着新增生产线陆续进厂投入使用,今年公司的新订单已排到9月份,生产形势平稳回暖。围绕落实全市“项目年”工作,楼房镇在项目上抢先机、抓主动,加快20个开复工项目、储备项目的推进速度,重新梳理闲置地块164亩和闲置厂房信息13条,通过各种媒体推广宣传、强化招商。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尽快解决项目开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推动项目早日开工。记者宋永昆摄影
    03/12
  • 市政工程即将开工
    3月10日,沙河镇街朝凤街至九江街段,老旧小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进入施工准备阶段。铣刨机、铲车等大型机械陆续进场。崭新的排水管将替代老化管线。施工人员在现场连接临时用电线路,对大型机械进行调试。整体施工将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周边居住环境。记者张尧
    03/12
  • 消防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
    3月10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来到市第三幼儿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体验课,让他们与消防车和消防员叔叔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上午9时许,第三幼儿园内,全园师生集中到操场,消防员首先为教职工和孩子们演示了消防车喷水灭火,两分钟快速换装等,之后细致地介绍各种消防器械、消防服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消防员邀请孩子们摸一摸消防手套,戴一戴消防头盔,穿一穿灭火服,试一试消防栓,当一回小小消防员,在体验的同时,教育他们平时不能玩火,一旦遇到火情如何拨打119火警电话。接着,在消防员的陪伴下,孩子们坐上消防车,他们兴奋地摸摸这摸摸那,好奇地询问着车上物品的用途。最后,消防员们还亲自挑水和孩子们一起种下了小树。通过这次“消防员叔叔进校园”活动,老师们表示,教职工和孩子们对火灾应急疏散的程序等知识都有了切身的体会,懂得了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注意点,学到了许多消防安全知识。这大大提高了全园师生的消防意识和逃生技能,加强了师生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应变、自救防范能力。
    03/11
  • 用心守国门 用情做服务
    “答疑到位,服务用心!”3月10日上午,一位市民到丹东海关通关大厅现场咨询出口企业注册备案业务,得到满意答复后这样说道。目前,丹东海关正在开展“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通过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学习和践行,履行海关社会责任,展现海关青年风采。丹东海关聚焦主责主业,以周到的服务和扎实的安全保障履行为国把关、为民服务职责。当日9点,丹东海关邮检科关员赵震宇、庄妍身穿隔离衣,戴上防护面罩、口罩和医用手套,在丹东市进出境快件中心海关监管现场开始入境邮件查验工作。为保障邮包安全、快速通关,丹东海关严格落实各级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关邮协作,按照分级、分区、分类管控原则,制定了国际入境邮件疫情防控方案,坚持入境国际邮件100%消毒处理、常温静置48小时后方可查验。各窗口单位依据自身工作条件,在业务大厅、查检现场等一线开展了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政策措施宣讲、通关业务咨询、提供便民措施等多种服务。作为国家青年文明号集体的丹东海关铁路旅检科,本月“常驻”铁路丹东站12306服务台和小红帽救助站,开展健康咨询和防疫宣传活动,为旅客普及进出境法律法规,提供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防疫期间,这样的暖心服务让我们感到更踏实、更安全,点赞海关。”当日,走进丹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也是丹东海关口岸门诊部,记者看到,这里设置了专职服务台,为体检人员提供就检流程导引、疫情防控知识普及、防疫政策措施宣讲等志愿服务。体检人员只需按照工作人员指引,便可快速便捷地完成检查流程。据统计,截至3月9日,保健中心已为194位体检及预防接种人员提供服务。李娜记者曲艺
    03/11
  • 振兴区:多部门联动治乱象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为切实提升全区城市综合环境治理水平,3月9日,振兴区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动,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市容市貌监管整治。当日上午,振兴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出动人员15名,车辆3辆,联合交警二大队,对辖区圈占停车位行为进行联合整治,共清理各类违规地锁、停车桩30余个、堆占3车,改善了辖区城市形象和交通状况。当晚,该局又出动60余人、车辆10辆,对辖区主次干路、大型商业网点、人流聚集区的各类市容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共查处各类市容乱象65处,依法先行保存违规经营用具33件。同时,在现场对创建文明城工作展开了宣传,对违规经营商户进行了教育,为今后持续做好创城工作打下基础。
    03/11
  • “五个一”机制推动项目5天落地
    最近几天,振安区楼房镇镇长蔡克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分管负责人询问山庄食品厂新建厂房项目的推进情况。该项目是镇里今年新引进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眼看离开工建设越来越近,蔡克勇心里一直紧绷着弦,不敢有丝毫马虎。“这个项目我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落地了,必须把所有工作都做足,让投资人感受到我们对项目的重视。”蔡克勇说。今年1月末,楼房镇政府得知山庄食品厂要搬迁。“这是一家酱料生产企业,市场销售情况不错,眼下要扩大规模,我们觉得这对楼房镇来说是一个机会。”蔡克勇说。得知消息当天,镇里就组织专门的项目接洽小组,主动找到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概况,介绍楼房镇发展规划、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定位和环保要求。镇政府的主动和诚恳打动了企业负责人,同意让镇政府第二天到企业去进行全面实地考察。“我们镇要打造‘山水楼房’,所以引进的项目,环保方面一定要过关,和镇里发展定位要吻合。”蔡克勇说。第二天,镇里的考察队伍到企业重点查看企业工艺流程、相关审批许可、安全等级、污染处理等。当天下午,考察队伍结合考察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开始在镇里寻找与项目要求相符的流转土地地块。第三天,镇里约企业负责人查看流转土地地块,确认后,镇里又与涉及土地流转的东城村“两委”班子沟通,做好村民工作。“我们与企业协商过,项目投产后,必须优先录用本村村民进厂工作,这样村民可以赚土地流转和工资两份钱。”蔡克勇告诉记者。第四天,做完村民思想工作的东城村正式确定流转土地地块。第五天,镇里将项目上报区发改局进行项目立项准备工作,同时,征求自然资源、文旅、林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意见,获得同意后,确定山庄食品厂新建厂房项目正式落户楼房镇,并要求项目接洽小组继续跟进项目后续推进事宜。“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年初,楼房镇围绕振安区“三区一地”发展思路,以落实市“项目年”、区“项目攻坚年”目标任务为重点,争取在项目攻坚“沙场”上赢得先机、抢得主动,让抓项目、上项目成为最强音。全镇立足实际,用项目说话,以实干立身。2021年,全镇开复工项目、储备项目、推进项目共计20个,包括区级重点开复工项目10个,自定义目标项目10个,其中工业项目12个,纺织服装项目5个,预计投资6.6亿元。为确保项目平稳落地,镇政府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主动对接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解决项目开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力争各个环节缩短时间,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新梳理闲置地块和厂房信息,整理闲置土地厂房信息13条,配以现场图片,通过公众媒介推广宣传,从而整合全镇各类优势资源,强化招商理念。同时,结合镇里实际,认真开展投资项目储备补充完善工作,扩大项目来源,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不断充实投资储备项目,使抓项目、抓招商、抓发展成为楼房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记者戚文
    03/11
  • 城区环境卫生全面整治开始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为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环境卫生基础,结合创建文明城及爱国卫生运动相关文件要求,市环境卫生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决定,自3月10日起至10月30日,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整治范围包括: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新区)及城市入城口道路、铁路沿线、城区公园、广场、景区、农贸市场、停车场、客运码头等区域。各区整治项目为:城市入城口道路、城区主次干道、支路(含地下通道、人行步道、慢车道、交通隔离带)、街巷路、“门前四包”及公厕、果皮箱、垃圾收集设施等;街道管辖和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小区庭院、绿化带(池)、广场、垃圾倒运、垃圾收集设施周边保洁及主次干道垃圾收集桶摆放等。开展居民楼院,特别是“散乱差”居民楼院的环境整治工作,及时解决居民楼院环境卫生差、乱堆乱放现象严重的问题;搞好露天市场(含早市、夜市)及建筑工地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清运市场和工地垃圾,杜绝造脏问题的发生;旧小区改造要设置围挡,规范建筑垃圾的堆放,及时清运,改造完毕后,要实现“工完料净”;确保“城市家具”干净整洁。全面擦拭清洗道路护栏、果皮箱、路灯杆、路名牌、指示牌、宣传栏、配电(通信)箱、公交站亭、雨污水井盖、阅报栏、玻璃幕墙,确保设施表面无尘土无污物。每日对沿街果皮箱等公用设施进行全面清洗擦拭、杀菌消毒。各责任部门整治项目为,城市入城口道路、环卫设施周边清扫保洁及公交始末站点。各类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除及消杀处理,并对各类公共设施、环卫设施进行全面消毒清洗,有效消除城区病毒、细菌滋生环境,清理卫生死角,提升城区环境洁净度。城区公园、广场、停车场、客运码头、居民小区、绿地、景点、农贸市场、铁路沿线、内河堤坝、建筑工地及行道树池。对垃圾、烟头、杂草、杂物、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定期对各类环卫设施设备进行擦洗,确保无垃圾积存。城区垃圾收集桶、垃圾收集站、果皮箱和公厕等环卫设施。加强公厕日常管护,严格落实公厕全天候保洁制度,安排专人不定时进行卫生保洁、消毒,对损坏的设施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公厕便池无堆积、墙面、地面、洗手台无水渍、污渍。市环卫考评办要求各区、各责任部门积极开展自查,对责任区内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制定措施、整治标准和整改时限,及时进行整改,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环卫考评办通过环境卫生考评专管员,将日检日查发现的日常性环境卫生问题现场认定,落实责任,立行立改。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市环卫考评办将予以通报批评。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