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122家企业和单位参加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整体展览展示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1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其中,企业商业展共设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障和服务贸易六大展区。丹东市122家企业、单位参加本届进博会。在辽宁老字号人文交流活动中,凤城老窖酒业有限公司、丹东康齿灵有限公司、丹东腾汇实业有限公司携酒类、牙膏及厨具等展品参展,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接洽和购买。本届进博会为众多国内外企业搭建了开展贸易、促进投资的平台,助力丹东企业与国内外行业、企业间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共同谱写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进博会新篇章。记者:刘响
    11/07
  • 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 丹东市获奖牌40块
    10月23至25日,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连市拉开序幕,全省14个市和沈抚新区共15个代表队近5000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以“天辽地宁·技创未来”为主题,分为世赛赛项、国赛赛项、辽宁特色赛项三个大类、108个比赛项目,丹东市98名选手参加54个项目。经过三天的拼搏,丹东市选手共获得烘焙(世赛)、烘焙(国赛)、数控铣(世赛)、网络系统管理(国赛)、人工智能训练(国赛)、珠宝加工(世赛、国赛)、瓷砖贴面(世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智能楼宇管理员、管工、钢筋工赛项的金牌13块,获得数控铣(世赛)、烘焙(世赛)、数控车(世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国赛)、物联网安装调试(国赛)、机电一体化(世赛)、砌筑工(学生组)赛项的银牌7块,获得工业控制(世赛)、数控车(世赛、国赛)、园艺(世赛)、CAD机械设计(世赛)、家政服务整理收纳(国赛)、砌筑工(职工组)、砌筑工(学生组)、防水工赛项的铜牌10块,优胜奖30名的好成绩。本次大赛还开展了技能人才工作成果展示、绝技绝活展演、技能座谈交流、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技能成果“揭榜领题”、高技能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丹东市景泰蓝铂金画、戴家米叉子、丹东黄蚬子等代表丹东特色产业参加了展示展演项目。丹东市技师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专家论坛主旨演讲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等活动。近年来,丹东市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政策和举措。出台奖励办法,鼓励17所驻丹职业院校促进本校毕业生留丹就业创业,支持609家丹东重点企业吸纳驻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对在全国和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6名选手公开招聘到市技师学院任教。丹东市就业人才中心和丹东市技师学院分别与沈阳、扬州2所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互通教学物资、师资。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对接平台,仅2023年3家技工院校就与省内外101家企业达成合作,校企合作培养570人,今年与省内外2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开展第一届和第二届“手表制作大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2名“手表制作大师”和16名“手表制作技术能手”,每人奖励资金10000元和3000元。今年第四季度,还将开展丹东市“百企百人”青年技能能手评选活动,组织全市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推荐评选本单位青年技能人才,并以丹东市委、市政府名义予以通报宣传。记者:李美臻
    11/07
  • 顶风冒雨安全引航
    近日,丹东连海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印有“技术精湛展国门担当,攻坚克难保粮船通畅”字样的锦旗送到了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丹东港引航站,对该站引航员克服极端强对流天气,安全引领6万吨级满载散装大豆船“挪威发展”轮准时进港靠泊表示感谢。10月23日凌晨,“挪威发展”轮准备进港靠泊时,受短时间极端强对流天气影响,海上瞬时风力达到9—10级,加上强降雨,引航员登船面临巨大考验。如果暂停靠泊,该轮须在锚地候潮,等待时间1周以上,船舶滞期费用超过100万元,不仅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影响港口对外接卸其他船只。站长于君和一级引航员田玉峰简短商议后,决定登轮引航。二人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精湛的引航技术,用了3个多小时,引领该轮安全靠泊丹东港区12号粮食泊位。下一步,丹东港引航站将不断提升引航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为保障港口物流稳定畅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记者:姜慕馨
    11/06
  • 2024丹东市儿童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开赛
    11月2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丹东市教育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文化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丹东市儿童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在丹东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游泳馆举行。比赛为期两天,分4个年龄组别,来自丹东市各俱乐部、学校的近300名运动员分别进行了5种泳姿的竞技。记者:张怡媛
    11/06
  • 警银联动 共筑反诈防线
    “我今天本来只想补办一张银行卡的,没想到顺带还听了一堂免费的反诈课,学了不少知识。”10月22日,丹东市一经街边境派出所联合辖区内银行网点开展“警银”联动反诈宣传活动。民警以银行办事前台为讲台,以丹东市新近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为引子,详细介绍了当前诈骗的形势、诈骗种类、银行在反诈骗中的职能作用,非常直观地展示了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和作案手法,让现场群众对诈骗手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记者:唐羽廷
    11/06
  • 本月起丹东全面进入森林防火期
    11月4日上午,在丹东市元宝山后山多处防火点位,戴着红色袖带的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部门护林巡查员正分成若干组巡逻。“11月1日起,丹东市迎来了新一轮森林防火期。少雨天晴的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山里格外干燥,森林起火风险增加,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全员进入备战状态。”护林巡查员告诉记者,进入森林防火期后,巡山排除隐患是他们每日的重点工作。据介绍,丹东市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林区面积大,这些优渥的自然条件也加重了林区防火的任务,同时,林区地形复杂,交通路况不佳,通讯信号不稳等都给火灾扑救和救援力量之间的协同配合带来挑战。为防患于未然,园林部门常年设立防灭火指挥部,下设瞭望哨、通讯联络处及三个紧急救援灭火小组,全年执行24小时值班和带班制度,对所辖区域十余座面山全年“不漏岗、无死角”管控;在重大节日特别是主要祭祀节日,林区各主要路口全都设立卡哨劝退祭祀民众,林区山头调配护林巡查员从早到晚巡查并悬挂防火警示宣传条幅,时刻提醒上山群众提高警惕,注意防火安全;在森林防火期,将继续加强各地各级各相关部门森林防火意识,切实做好各级森防指挥机构火情监测预警、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确保丹东市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秋冬季林区风大干燥,正值火灾易发高峰期,希望广大市民共同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若发现林区火情请及时拨打园林部门24小时防火电话:0415—2150601。记者:王子宁
    11/06
  • 渔业发展“逐浪高”
    进入四季度,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坚持“快”字当头、“干”字为先、“实”字为要,咬定目标、抓住重点、积极作为,奋力打好全年“收官战”,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远海渔业提质升级。近日,在丹东港区,6艘远洋渔船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渔船主机功率3000马力,长44.9米、重869吨,型宽10.2米、型深6.9米。全船设计兼顾安全性和人性化,采用双层甲板,船员在第二层甲板理货,既避免了露天作业,减少体力消耗,又能防止阳光直射渔获物,保证质量。船员房间、餐厅及生活区安装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通讯导航系统和设备,保障航行和捕捞作业安全、高效。这6艘远洋渔船将在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我市远洋渔业年产量预计达到2.7万吨。持续加强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新建省级水产良种场4个,优化33家市级以上水产良种场;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引进“膨腹海马”品种,示范推广缢蛏“申浙1号”、海蜇“辽海科1号”等新品种。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深海养殖”发展新模式,谋划建设包围水体3万立方米以上的桁架类深水网箱2个;组织实施多个渔业科研与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扎实推进东港市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季度,丹东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将持续优化渔业发展要素保障;改造升级地方基本海洋观测网和基本海洋数据传输网,提升预报警报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我市海洋灾害防治水平;集中力量守牢渔业生产安全底线,持续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及渔业安全生产全链条闭环管控,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推进设备更新,提升渔船抗风险能力;对46个港口加强规范化监管,落实分类集中停泊等措施,巩固港口专项整治成果;深入推进渔业执法制度建设和海洋与渔业领域审批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广大渔民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知晓度。记者:郑鑫
    11/06
  • 前三季度丹东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11月4日,从丹东市统计局、丹东市工信局了解到,前三季度,丹东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6%,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丹东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积极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至9月,丹东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全省排名第一位。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百企百亿技改项目105个,开复工率94.3%,其中31个项目已竣工,带动丹东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5.8亿元,同比增长56.2%,工业固投同比增长12.7%;着力推进5个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提升4个特色产业,培育壮大5个新兴产业,前瞻布局4个未来产业,发挥10个产业集群工作专班作用,促进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利用好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品牌效应,在我市组织召开辽宁省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产品供需和政策对接活动、第二十三届亚洲钟表工商业促进研讨会,扩大品牌影响力;推进优质企业竞相发展,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7户,累计数量均位居全省前五位,新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4户。下一步,丹东市将围绕保全年目标任务冲刺四季度,全力确保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6%的目标任务,以工业率先振兴带动全面振兴。记者:刘响
    11/06
  • 【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宽甸黄椅山:天然火山博物馆
    宽甸黄椅山火山森林公园,堪称集火山之奇河谷之优,人文之美山野之趣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玄武湖景区,更是这连绵画卷中的点睛明珠。黄椅山为地质史上第四纪火山喷发,玄武岩堆积而成,火山壁至今保存完整,是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11/05
  • 供热首日 居民家里暖融融
    11月1日零时,丹东市开栓供热。上午10点半,记者走进金山供热辖区的知春园换热站。仪表显示,一次网供水温度45.76℃,一次网回水温度32.5℃;二次网供水温度33.33℃,二次网回水温度30.89℃。“现在室外温度较为暖和,这个供热参数能保证居民室内温度在20℃左右。”振兴区供热办工作人员介绍说,金山热电与宏达热电两家企业已将热运行参数接入供热行业监管平台,供热行业部门能实时进行监督。上一个供热季结束后,振兴区组织对131栋居民楼进行了供热改造。建立健全区领导包保供热企业、属地镇街包保换热站、社区网格员包保楼宇的三级包保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包保责任。强化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争取群众理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对设施设备、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等方面检查。此外,还开展了“访民问暖”活动,对重点区域用户特别是上一年度存在供热问题的用户,进行走访调研,形成问题清单,督促供热单位“一事一策”整改解决。元宝区政府为保障冬季供热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全面梳理重点供热问题,制定179项改造计划,着重对九江丽都、林江名城等66个小区实施供热管网改造,重点解决小区末端流量不足、管网混乱无法调节等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因管网老旧影响供热的情况;拓宽供热投诉渠道,开通热线电话40余部,同时派驻专人入驻企业客服,时刻关注群众情况。发放供热保障服务卡90000余份,保障群众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应答、落实、最快速度解决;建立完善应急队伍,由原先的30人扩充至70人,及时处理解决突发供热问题,推进实现供热期投诉、故障“双下降”。上午,在振安区珍珠街道长祥大院小区4号楼刘保秋家里,暖气片温热。“昨晚就来气儿了,家里不冷。”刘保秋摸着暖气片高兴地说。记者走进丹建新时代小区B区3号楼105住户家,打开门,一股暖意迎面而来。“家里老人和孩子的衣服不需要太厚了。”于女士说,家里卫生间的温度计显示是24℃。五龙背镇在供热前对2个老旧小区及覆盖5个小区的“四根管”进行改造,涵盖供热、给排水、路面等多个方面,1257户居民受益。该镇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深入居民家中开展“访民问暖”行动,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独居老人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今年,振安区政府申请中央预算资金2500余万元,对部分老旧小区供热管网进行了改造。4月份,辖区供热企业根据上一年供热情况制定了“冬病夏治”改造方案,投资5000余万元,对35个小区开展了44项改造项目,改造二次管网48.1公里、单元立杠797个。供热准备期间,振安区各镇(街)联合供热企业,发放2.6万余张《振安区供热保障服务卡》,公布区供热办、街道办事处、社区、供热企业的投诉电话,让居民有供热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责任单位。组织176个社区网格的网格员、志愿者服务队进行供热基础知识培训,掌握测试水温、排气、清洗滤网等基本服务技能。鸭绿江街道和珍珠街道安排12名工作人员到供热企业帮助接听投诉电话,保证供热投诉能及时反馈、解决,提高居民满意率。记者:王俊田治华姜慕馨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