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点单 志愿者跑腿
下水道堵了,垃圾箱坏了,乱堆乱放影响出行了……在振兴区帽盔山街道,居民遇见这样的问题就会想到“红色爱心跑跑团”志愿者,志愿者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近年来,帽盔山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组织动员驻街机关、医院、学校、银行、企业、商户、社会团体等,共招募6500余名志愿者,创建了10支志愿服务队伍,“红色爱心跑跑团”就是其中的一支。该志愿团队以“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红色爱心跑跑团”是一支以“服务居民、共建和谐”为宗旨的团队,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社区法律顾问、政法干警、专职人民调解员主动加入其中,他们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情小事收集站、评理说事点,及时发现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农历正月十五,“红色爱心跑跑团”开展了“汤圆传情志愿送暖”公益活动,志愿者将汤圆送给辖区的特殊人群家庭。近日,一位居民想为其行动不便的母亲办理退休认证,但又不会用手机操作。“红色爱心跑跑团”志愿者了解情况后,立即到老人家中帮其操作,临走前还表示如再有需求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一位女士因家庭矛盾求助“红色爱心跑跑团”志愿者,志愿者立即联系辖区律师,律师耐心为居民讲解了家庭暴力的危害,引导她正确面对,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近,“红色爱心跑跑团”志愿者又穿梭在辖区楼宇间,对公共设施上张贴的小广告进行逐一清理,对小区楼道、疏散通道等区域的乱堆乱放杂物、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整治,号召更多居民自觉行动起来,及时清理自家堆占物,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记者:王俊
03/07 - 丹东2个先进集体1名先进个人上榜
日前,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公布2023年度辽宁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站客运车间杜鹃花服务台、国家电网丹东供电公司团委获评辽宁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东港市北井子消防救援站站长于新东获评辽宁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站客运车间杜鹃花服务台丹东站杜鹃花服务台把学雷锋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汇聚起服务旅客美好出行需求的不竭精神力量。为最大程度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让旅客体验最周到的服务,杜鹃花服务台持续推进专业性、智能化便民服务举措,形成重点旅客进出站、上下车的全链条服务。服务台专门为“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量身定制”了“爱心卡”,协同丹东市级媒体广泛宣传铁路“爱心卡”预约服务,让更多重点旅客得到帮助,尽可能满足大众化、个性化、特殊化旅客群体的服务需求。“愿我们的服务像杜鹃花一样盛开,传递着爱的温暖和欢乐!”这是杜鹃花服务台对旅客的郑重承诺。国家电网丹东供电公司团委多年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团委立足丹东这座红色英雄之城,继承发扬老一辈电力人的光荣传统,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以雷锋精神引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设,激励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公司团委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辽宁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辽宁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辽宁省五四红旗团委、丹东市五四红旗团委、丹东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东港市北井子消防救援站站长于新东1995年,年仅18岁的于新东满怀一腔报国热情投身火热军营,在部队这个大熔炉淬炼成长。2003年退伍后,赓续“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的军人情怀,他毅然投身新时代消防事业,以无悔的使命担当冲锋陷阵赴汤蹈火,把岁月平安传递到千家万户。于新东立足岗位热心公益,先后组建“你我他”爱心团队、学雷锋宣传队,以大爱善举扶危济困传播正能量,让雷锋精神在小城各地薪火相传,展示出“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高尚情怀。他先后荣获“东港市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丹东好人、辽宁好人”等荣誉称号,用行动让雷锋精神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记者/赵硕
03/06 - “婆婆妈妈调解队”让居民再无烦心事
“房子年头久了,下水道经常堵,一有事我就给小姜打电话,很快就解决了。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她,多亏了有这样的好邻居啊!”提起婆婆妈妈调解志愿服务队的姜安娜,家住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标牌小区80多岁的徐大爷感激地说。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三街社区婆婆妈妈调解志愿服务队的20多名“婆婆妈妈”们用耐心、细心服务社区居民,让邻里关系更和睦,家庭生活更幸福,也成为社区居民遇见难事就能想起的贴心人。站前街道三街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区,其中7个是无物业、开放式小区,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来往人员复杂、邻里纠纷较多等问题。“退休大妈们空闲时间多,还有热心肠,社区党委因势利导,由标牌小区党支部书记牵头,将‘婆婆妈妈’们组织起来,成立调解志愿服务队,围绕扶老助幼、调解纠纷、平安建设、日常服务、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以辖内孤、老、病、残等特殊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和睦邻里、和谐家庭为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三街社区党委书记曹宇介绍。2020年12月,站前街道三街社区婆婆妈妈调解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队员由小区党支部成员及志愿者组成。“15号楼两家住户因为楼道内堆放物品闹意见,谁也不让着谁,咱们去做做工作吧!”“20号楼下水井外溢需要上报进行清理……”调解队的“婆婆妈妈”们将巡查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上报,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小区内的休闲座椅年久失修掉色严重,她们买来油漆进行粉刷;对高龄独居老人,定期走访,嘘寒问暖;为和睦邻里关系,她们还组织“百家宴”邻里节,带头做拿手菜邀请邻里围坐畅谈品尝……她们用“婆婆嘴、妈妈心”细心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成为促进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的“润滑剂”和“稳定器”,渐渐地居民群众认可了这支看似多管闲事的队伍。“年纪大了,在家也是闲着,能为街坊邻里做点事,看着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志愿者张俊荣由衷地说。截至目前,“婆婆妈妈”们已成功调处10起纠纷。2023年12月,婆婆妈妈调解志愿服务队荣获辽宁省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记者:蔡晓华
03/06 - 丹东召开书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表彰大会
3月3日,丹东市文联、市书协在丹东云创空间创作基地联合召开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万福迎春”书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表彰大会,激励更多的书法工作者、爱好者参与文艺志愿服务,创作书法精品,讲好丹东故事。据悉,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市书协组织全市知名书法家、文艺工作者深入车站、机场、企业、社区、学校等地,开展近80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春节”“万福迎春”等书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书写赠送春联2万余副、“福”字3万个。会上,主办方为8个先进集体和66名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在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与会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现场提笔挥毫,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主题进行创作。记者:王梦露
03/05 - 观法治电影 守司法初心
近期,热映电影《第二十条》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法条,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正当防卫的复杂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引发了我市法律工作者热议。“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影片中的这句经典台词,让凤城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五级检察官助理李昊深受触动,“我们是法律工作者,更是普通公民。只有用普通公民这种最朴素的正义感来不断矫正我们办理的每个案件,才能让司法结论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更好地树立司法权威。”“法律应当服务群众需求,满足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干警曹艺学表示,影片以基层检察官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正当防卫的讨论,引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一中心思想。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干警,面对复杂的案件,既要把握法律尺度,也要传递法治温度。遇到什么样的不法侵害可以防卫?防卫尺度要如何把握?对于很多人关注的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该如何界定问题,元宝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佟玲表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要根据具体案情,正当防卫要求限度条件的适度性,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认定防卫过当应当同时具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为与委托人之间关系更为紧密的律师,在辽宁凡响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鹏看来,与多年前的《秋菊打官司》相似,《第二十条》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影迷见面,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电影再次把‘正当防卫’推进了大众视野,让社会大众感受到法律不只是冰冷的逻辑,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刘鹏表示。记者:张丽娴
03/05 - 大学生志愿者情暖老年人
寒假期间,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振兴区站前街道海华社区,加入社区走访独居老人和清理楼道卫生的队伍中,为服务家乡贡献青春力量。“丁奶奶,我们来看您了。”近日,在社区网格员的带领下,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林才涵来到独居老人丁女士家,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及身体情况,帮助老人收拾卫生。交谈中,林才涵得知,老人虽双目失明,但心态乐观,他被老人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打动,表示会继续关注老人的生活状况,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丁女士家出来,林才涵看到环卫工人顶着严寒打扫街道,便购买了热乎的豆浆送到他们手中。海华社区党委书记张帅介绍,春节期间,还有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看望老人,用实际行动给他们送温暖。记者:邢漫
03/04 - 多措并举 营造文明乡风
近年来,东港市长山镇多措并举,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在全镇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发挥文明实践站优势,打造活动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整合镇域内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资源,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运动健身等功能,打造志愿服务点、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娱乐多功能室、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家风家训、好人故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活动,破除索要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赌博等不良习俗。挖掘村域历史,打造特色村史馆。建设窟窿山村村史馆,展示本村风俗变迁和发展故事,为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注入精神力量。村企联动,改善人居环境。组织开展“一村一企村企共建”助力人居环境提升活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家企业与各村结对共建,合力推进人居环境净化整治行动。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乡贤孝亲、身边好人等榜样作用,开展“杰出女性”“文明家庭”“孝老爱亲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记者:张瑞
03/04 - 丹东市工人村社区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又是一年开学季,来自黑龙江省桦南县的四年级梁致诚小朋友背着书包兴奋地走进丹东新学校。据了解,小致诚的父母是丹东安东老街的普通经营商户,因为工作忙碌,每年只能见到孩子一次。今年,父母把小致诚接到身边过春节,要开学了孩子舍不得离开父母,小两口也舍不得把孩子送回黑龙江农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无奈问询到社区网格员,网格员通过小区微信群反映给社区,社区了解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办理转学手续的时间只剩3天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工人村社区党委积极与六道小学学籍办进行联系,了解了转学需要的相关材料和流程,当即联系六道派出所民警郭仕鑫办理了暂住证证明材料,并在社区的帮助下办理了劳动就业证明材料。经过社区协调、部门合作,让孩子在新学期得以顺利入学,让他一家人幸福团聚。近几年,工人村社区劳动保障站每年都会提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进行摸底,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已帮助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入学。作者:沈粹
03/01 - 把爱带回家
寒假期间,丹东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振兴新突破把爱带回家”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全方位呵护儿童健康成长。东港市妇联组织孩子们画年画、写“福”字,举行五子棋比赛,为孩子们留下宝贵的童年回忆。元宝区各级妇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民警为儿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组织“鞭炮年味浓,安全更珍贵”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少年”活动,讲述革命英雄故事。振兴区妇联“执委妈妈”走访慰问留守和困境儿童,送去真挚祝福和慰问品。振安区妇联开展“巾帼志愿行关爱暖人心”活动,与九连城镇妇联共同走访生活困难儿童。凤城市各级妇联干部为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送去慰问物资。宽甸妇联“执委妈妈”通过入户走访及打电话、发微信等多种形式慰问留守和困境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拼搏向上。接下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将继续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做好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为广大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当好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记者:包芙蓉
03/01 - 凤凰山下的七彩绝技
春节刚过,位于丹东凤城市凤凰山脚下的凤城景泰蓝珀晶画工作室内,55岁的锡伯族非遗传承人刘晶涛和她的徒弟们正忙着制作各式景泰蓝珀晶画。刘晶涛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城景泰蓝珀晶画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她的景泰蓝珀晶画可调制出200多种色彩,作品经过水晶封灌后晶莹剔透。图为近日,刘晶涛在凤城市内的工作室创作景泰蓝珀晶画。作者:姚剑锋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