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市工人村社区节前送温暖
1月26日起,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党委、社区残联组织以“心手相牵·共享阳光”为主题开展春节慰问残疾人活动,利用一周时间走访慰问10户残疾人家庭。工作人员逐一上门向残疾人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并与他们悉心交谈,详细了解家庭生活、心理需求、社会保障、康复服务、就业帮扶等方面情况,为促进服务精准化、便利化提供支持。作者:沈粹
01/30 - 瓦房村村民迎来幸福时刻
1月24日,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瓦房村委会办公室里人声鼎沸,全村村民又迎来年底的幸福时刻,820名60岁以上村民纷纷前来领取养老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全村2600名村民每人收到一份米面油年货礼包,年味感染着现场每个人。去年,瓦房村“两委”班子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生日红包、参军入伍村民奖励千元、村民灌溉水田的水费以及卫生费全部由集体出资等10项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全村用于村民福利的资金超过百万元。新的一年,瓦房村结合区位优势和周边小浆果种植特点,建设瓦房村冷冻冷藏库项目。目前,主体框架已完成,5月将投入使用。记者:宋永昆
01/29 - 情系环卫工 新春送温暖
春节将至,为了感谢环卫工人们的辛苦付出,近日,丹东市城隍庙一社区关工委和新安小学学生共40余人开展“情系环卫工新春送温暖”活动,为忙碌在一线的环卫工人送去新春的祝福。本次活动在城隍庙小区开展。小志愿者们将牛奶、早餐饼、鸡蛋、挂面等物品送到环卫工人手中,为他们送去春节的祝福。“太感谢了,这个礼物真有年味儿!”收到礼物的环卫工人连连表示感谢。小行动传递正能量。通过此次活动,让环卫工人实实在在体会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也让孩子们了解到环卫工人的不易,埋下了一颗乐于奉献的种子。记者:侯春林
01/26 - “万能电工”杨栋守护海岛光明三十载
数九寒冬,丹东东港市獐岛上的海风吹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天刚蒙蒙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獐岛村电工杨栋迎着寒风出门,开始了每天“必修”的电力设施巡检。30多年,杨栋日复一日地守护着小岛的供电安全。在辽宁“最美人物”2023年度盛典上,他成为“雷锋精神践行者代表”。1987年,獐岛启动“户户通电”农网工程,年轻的杨栋第一次听说海底电缆,第一个报名参加施工。工程完工后,杨栋主动请缨,成了一名海岛驻村电工,一干就是30多年。30多年的岛上供电维修工作,让杨栋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路过一根电线杆、一台变压器,他都会下意识地停下来看看,确认没问题再继续走。岛上的电网就像是杨栋身上的血脉一般,早已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岛上老百姓家的灯亮了,我也就心安了。”杨栋说。獐岛内的10台变压器、36基高压电线杆、10公里长的架空线路以及一条5.1公里长的海底电缆,是杨栋日常巡查的工作重点;岛上的127家旅馆饭店、100户普通住宅的电器、线路,特别是每家每户的电表,是他平时的工作点位……已经年过五旬的杨栋每天戴着安全帽,背着工具袋、绳索、金属脚扣,负重二三十斤,在岛上步行往返将近20公里检查电线杆,帮十几家渔家乐和岛上百姓维修电器,被岛上居民称赞为“万能电工”。“夏天每次大潮后,得踩着烂泥检查海底电缆情况,一旦铺设的电缆被冲出去,全岛就停电了。”杨栋说,与夏天酷暑暴晒比起来,最辛苦的就是三九天巡检。在十几米高的电线杆上,凛冽的海风吹来,再厚的棉衣也被瞬间打透。“这工作不仅辛苦还危险,杨栋真不是一般人!”提起杨栋,獐岛村村民既心疼又钦佩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刚上床休息,突然接到岛上一对老夫妻打来的电话,称他们家的灯不亮了。我立马从被窝里爬起来赶过去帮忙把电修好了。”说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杨栋憨厚地笑了。“岛上老房子很多,线路不同程度老化。”杨栋说,獐岛常住居民近700人,只要有村民求助,他就立刻前往维修。如今,獐岛已从一个闭塞的小渔村变成了全电低碳海岛。2022年,獐岛村建成丹东地区首座“辽·亮”供电服务驿站,杨栋用执着与坚守把雷锋精神延伸到祖国海岸线的最东端。记者:王卢莎
01/26 - 近距离感受民俗的独特魅力
春节将至,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在各村(社区)开展“非遗之美进万家传统文化润心田”主题系列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民俗的独特魅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为1月23日,御鑫源社区的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现场写春联,制作剪纸灯笼。记者:宋永昆
01/26 - 趣味亲子活动乐伴寒假
“我之前没玩过乐高,这是我第一次玩……”1月22日下午,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活动室里欢声笑语,“快乐相伴寒假同行”趣味乐高亲子活动正在社区文明实践站热闹开展。活动现场,乐高老师于晶给为家长和孩子们讲解乐高颗粒方块元素的种类以及颗粒方块搭配组合可以拼出的形状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示范下,家长和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各有分工、紧密配合,自由搭配制作出自己想要的模型。随后,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乐高制作的步骤。在小朋友们的精心努力下,一个又一个精致小成品“出炉”了,孩子们纷纷拿着作品留影纪念,露出灿烂的笑容。此次活动不但丰富了少年儿童的寒假生活,加强了亲子互动,也为社区的青少年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作者:沈粹
01/24 - 返乡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喜迎八方游客
近日,26名返乡大学生来到丹东振安区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并与来自机关、社区(村)的青年一同成为了振安区首届“冰雪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现场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们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现场宣传团区委文创团队自主设计的文创产品,展现出火热的青春活力。大学生们还穿上大玩偶服装扮演着各种角色与来往的游客互动。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合影留念。作者:修樱童
01/24 - “圆梦课堂”助力成长
1月17日下午,丹东市星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汇聚星火力量共筑时代梦想”迎新春联欢会暨银杏筑梦·圆梦课堂汇报演出活动,在孩子和家长们的欢呼声中热闹开始。在活动现场,孩子们书写春联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用新年大合唱、诵读等文艺节目感谢全体老师、志愿者的支持培养和辛勤付出;学习之星、最美志愿者等优秀人员获得了表奖。过去的一年,为满足孩子们渴望素质教育培训、素质能力拓展及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给孩子们创造感受传统文化、浸润音乐海洋、了解风土人情的机会,市民政局委托星火社工中心开展“银杏筑梦”品牌活动,举办近300堂“圆梦课堂”,开设书法、声乐、手抄报、英文诵读等公益研学课程,惠及儿童近万人次,创新开展“银杏树下同心缘”活动,帮助200余名儿童完成微心愿。图为老师正在辅导孩子写春联。记者:宋永昆
01/24 - 丹东市100名小学生收到助学金
近日,经丹东市妇联积极争取,丹东市100名小学生陆续收到了来自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相信音乐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的12万元助学金,让孩子们在寒冬腊月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连日来,丹东市各级妇联组织以集中发放、入户走访等方式为困难家庭小学生送去助学金。市妇联有关领导走访慰问了部分困难家庭小学生,并与困难家庭小学生及家属亲切交谈,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人健康状况和经济来源,了解他们的需求,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用勤奋刻苦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叮嘱基层妇联组织要关注辖区困难家庭的儿童、妇女、孤寡老人等群体,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好关爱帮扶工作。孩子们纷纷表示,将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馈社会。2023年,丹东市妇联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广泛筹集资金,为175名困难家庭学生争取各级各类助学金35.19万元。今后,丹东市妇联将积极搭建爱心平台,凝聚社会力量,持续做好困难家庭关爱帮扶工作。记者:包芙蓉
01/23 - 法律服务进大集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你们说得真明白,为你们的贴心服务点赞!”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司法局在金山镇奶场村大集开展的“法律服务赶大集”活动备受群众欢迎。元宝区司法局组织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司法力量深入奶场村大集,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现场为群众发放“法治大礼包”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2人次,将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记者:刁庆峰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