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以研促教 展示新教师拉练成果
    5月15日,丹东市振兴区教育局联合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于红房街小学举行“2025人才育苗工程阶段展示暨新教师拉练及高端培训成果展示会”,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高端研修分享、教研讲座赋能等方式,展现区域新教师培养成效。展示会在课堂教学观摩环节中拉开帷幕。三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精心打磨的研讨课依次呈现,彰显新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落地实践。课堂展示后,四位赴杭州“千课万人”峰会学习的教师带来前沿理念分享。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相关负责人以《课堂花开成长可期》为题作总结讲座,从“课堂闪光点”“常见小误区”“成长小贴士”三个维度,为新教师指明方向。据了解,自2024年启动“人才育苗工程”以来,振兴区通过“青蓝结对”“课堂拉练”“高端研修”等多维举措,已培养出一批“有热情、善思考、敢创新”的新教师队伍。未来,振兴区将持续优化培养机制,重点推进“新课标落地专项行动”“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项目,助力新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锤炼教学本领,在专业研修中积淀教育智慧。记者:侯春林编辑:邹润
    05/26
  • “舒心驿站”让“办不成事”顺利办
    近日,市民洪力来到丹东市元宝区“舒心驿站”的“办不成事”窗口,焦急地向窗口工作人员表示,其不能正常办理退休了。几日前,洪力南方某城市办理退休,当地部门回复洪力,个人档案必须由原属地人社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办公机要通道转递到该部门。了解情况后,“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对方人社部门,告知对方单位如果需要通过办公机要通道转递个人档案,会因为中间环节繁琐影响到当事人正常办理退休手续。经多次协调沟通,对方表示,可以通过邮政专递方式送达。窗口人员立即陪同洪力到邮政部门,当天就将其个人档案寄出,让当事人在当月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许多‘办不成’的‘烦心事’大多是因为办事人对政策、程序不了解,我们窗口就起到一个咨询、引导、对接的作用。”元宝区“舒心就业”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负责人张程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以服务小窗口解决就业“大难题”,做好元宝区“舒心就业”如意办服务品牌。记者:李美臻编辑:邹润
    05/26
  • 丹东6户家庭上榜省“最美家庭”
    5月15日,辽宁省妇联揭晓100户辽宁省“最美家庭”,丹东市6户家庭上榜。这6户家庭分别是李盛明家庭、梁书波家庭、黄晓霞家庭、刘玉莲家庭、曲玉珍家庭、左仕莹家庭。丹东市妇联倡议全市广大家庭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争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家庭力量。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
    05/23
  • 丹东市1人获评“全国自强模范”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辽宁7人入选“全国自强模范”,6个集体入选“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人入选“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敬老院院长张启东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作为一名先天没有右手的残疾人,张启东以自强不息的信念之光照亮前行道路,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1980年至今,张启东深耕敬老爱老工作45年,从会计到院长,他用心用情付出,无论是老人的起居冷暖还是敬老院的发展建设,事事躬亲,不辞辛劳。带头发展种养业增加敬老院收入,有效改善老人生活,大力推广宣传敬老爱老事业,多方面筹措资金,推动建成千张床位的高标准无障碍养老托养康复中心,带领振安区五龙背敬老院发展成为全市知名的养老服务机构。张启东勇于克服残疾障碍,发挥带头作用,积极为扶残助残事业作出贡献,先后帮助600余名残疾人获得就业支持。作为市人大代表,为推进无障碍建设、促进残疾人就业提出多项议案。此外,张启东在担任五龙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期间,为36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1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在敬老院建起“退役军人之家”,为伤残军人和抗美援朝老兵提供免费疗养。曾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辽宁好人”、辽宁最美拥军人物、丹东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
    05/23
  • 2025“江城乐龄行动”启动
    5月19日,丹东市民政局、市老龄办举行“江城乐龄行动”2025年活动启动仪式暨社会组织助力老龄事业座谈会。“江城乐龄行动”由市老龄办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汇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推动我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次行动将开展4大主题活动:举办“乐龄—活力杯”老年人体育健身系列赛事,包括老年人健身舞(操)大赛、健步走大会操、“鸭绿江杯”老年人羽毛球邀请赛、老年人匹克球赛等多项赛事;开展“乐龄—不言老”老年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志愿者开展健身展演与指导、科普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实施“乐龄—暖阳行”老龄事业促进工程,涵盖“孝文化”宣传、促进老年人就业、关爱独居老人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乐龄—善聚力”慈善助老联合行动,设立“乐龄慈善基金”“阳光教育基金”,支持老年教育。座谈会上,来自市慈善总会、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市医药零售行业协会、爱尔眼科医院等8家社会组织、企业的代表,围绕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等议题进行研讨,为丹东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记者:栾柏醇编辑:邹润
    05/22
  • 丹东工人村社区助力残疾人自主创业
    5月以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在安东老街设立残疾人自主创业展台,为辖区残疾人提供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设立自主创业展台,是工人村社区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帮扶模式的重要成果。社区劳动保障站通过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包括与安东老街管理方沟通协调场地事宜等,精心组织开展残疾人创业项目征集与筛选。同时邀请专业的创业导师,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作者:沈粹编辑:邹润
    05/22
  • 共绘就业创业暖心图景
    5月18日,由丹东市残疾人服务中心主办的“云端筑梦携手同行”全国助残日活动在丹东万达广场启动。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活动创新采用“线下沉浸体验+线上实时互动”模式,开展政策解读、岗位对接、技能展示服务,吸引千余人次参与。政策咨询区内,工作人员解答就业登记、康复服务、税收优惠等咨询;求职招聘区内,86家企业携300余个岗位入驻,涵盖制造业、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吸引残疾人求职者驻足洽谈;手作体验区内,刺绣香包、剪纸文创包、衍纸摆件等80余种残疾人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观众可亲身体验非遗衍纸、剪纸制作,更可通过直播间专属通道一键下单。此外,直播带岗搭建残疾人求职者与用人企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平台,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直播讲政策环节,解读助残政策;直播朗诵、直播带货等展示了残障人士的就业创业新方向。此次活动不仅点亮了残疾人的职业梦想,更唤起了全社会对“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共鸣。接下来,丹东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将深化“政策+企业+技能”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常态化直播带岗、非遗工匠培育计划等举措,助力残疾人以一技之长赢得尊严、以创业之志拥抱未来。记者:包芙蓉
    05/22
  • 厚植自强精神 凝聚助残共识
    5月18日,由丹东市残联主办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在丹东万达广场举行,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通过政策宣传、就业服务直播、手工艺品售卖、法律咨询、义诊、安全知识科普等形式,向残疾人传递温暖与关怀。活动现场,电子大屏幕播放助残日视频,并通过展板、宣传布袋、宣传手册等载体进行主题宣传。相关工作人员大力宣传惠残助残政策、“高效办理一件事”、残疾人安全常识、康复知识等相关内容,现场解答群众对助残政策的疑问。在手工艺品售卖区,残疾人精心制作的刺绣、衍纸、编织等作品,吸引市民前来选购,活动既展现残疾人的创造力,又为残疾手工艺者搭建了销售平台;在法律咨询专区,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的专业律师免费解答婚姻家庭、劳动权益、无障碍建设等法律问题,助力残疾人依法维权;在义诊区,市中医院、爱尔眼科的医护人员,左与右耳助听器(丹东店)的工作人员为残疾人进行健康检查,并给予健康指导;就业服务直播环节,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线上推介残疾人岗位,讲解招聘要求与职业发展前景,吸引千余人次观看互动。此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以多元载体厚植自强精神,以实际行动凝聚助残共识,为构筑残健融合的社会共同体注入动能。连日来,丹东市残联积极联合多方力量,推出多项助残活动,包括走进12345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为市民答疑解惑;走访慰问50户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为36户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家政服务;实施辅助器具“三进三助”进校园行动,为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送去助听器和儿童轮椅;在市残联微信公众号推出“学政策赢红包”全国助残日主题有奖问答活动……5月20日10时,“助残日特别节目”将在丹东广播电台FM103.6频道开播。接下来,丹东市残联将持续汇聚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以更具创新性的服务机制、更富包容性的发展平台,助力残疾人突破发展壁垒,在共建共享中实现价值跃升,共同谱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
    05/22
  • 全民美育“艺”起来
    5月18日晚,“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2025年度丹东市振兴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万达广场举行,以多元艺术形式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文化大餐。活动在大合唱《一路同行》的激昂旋律中开启。展现东方韵味的古典舞《晓妆》、幽默诙谐又发人深省的小品《护花使者》、歌声婉转悠扬的女声三重唱《燕子》、助力丹东文旅融合发展的原创歌曲《丹东赋》等12个各具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示了振兴区文化馆专业干部、文化志愿者及馆办团队精湛的艺术水平,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现场还举行了“丹青铭记历史翰墨歌颂英雄”抗美援朝主题画作品专题展和振兴区文化馆活动宣传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过往群众近距离重温抗美援朝峥嵘历史,了解振兴区文化馆职能以及今年服务宣传周公益活动安排,搭建起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沟通桥梁。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将有2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陆续展开,欢迎广大群众走进振兴区文化馆,无论是想提升文艺技能,还是享受文化生活,亦或是激发内心的文化热情,都可以在文化和艺术的滋养中,感受生活美好与振兴魅力!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5/22
  • 文化盛宴启幕 振兴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精彩开启
    5月18日晚,“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2025年度振兴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万达广场一号门隆重举行,以多元艺术形式为群众献上了一场视听文化大餐,拉开了振兴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精彩序幕。文艺演出在大合唱《一路同行》的激昂旋律中开启,展现东方韵味的古典舞《晓妆》、传递坚定信念与担当的男声重唱《使命》、幽默诙谐又发人深省的小品《护花使者》、歌声婉转悠扬的女声三重唱《燕子》、热情四射的器乐重奏《情热大陆》、助力丹东文旅融合发展的原创歌曲《丹东赋》等12个各具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示了振兴区文化馆专业干部、文化志愿者及馆办团队精湛的艺术水平,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现场还举办了“丹青铭记历史翰墨歌颂英雄——抗美援朝主题画作品专题展”和“振兴区文化馆活动宣传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群众近距离重温抗美援朝峥嵘历史,了解振兴区文化馆职能以及今年服务宣传周公益活动安排,搭建起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沟通桥梁。当天下午,文化馆馆办团队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各馆办群众文化团队登台献艺,绽放独特光彩,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群众对文化的高度参与和振兴区丰硕的文化成果。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2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将陆续展开。记者/刘海东来源/振兴文旅编辑/邹润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