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今年以来,丹东市振安区着力打造集党建、科普、运动、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红枫老党员之家”,满足广大老党员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图为老党员们在“红枫老党员之家”演奏乐曲。记者:宋永昆
    11/18
  • 丹东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11月12日,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员工杨栋上榜,获评“敬业奉献好人”。杨栋坚守獐岛36年,是岛上惟一的电工,负责线路维护、故障抢修和227户居民及商业用户的抄表收费工作。曾先后荣获“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辽宁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辽宁最美人物”“丹东市劳动模范”“丹东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十佳道德模范”等称号。截至目前,我市有17人获评“中国好人”,89人获评“辽宁好人”。记者:包芙蓉
    11/15
  • 关心关爱志愿军老战士活动基地落成
    日前,在振安区同兴镇三股流村的志愿军老战士温永和家的小院里,传出激情高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丹东市慈善总会、丹东市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同兴镇政府等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军老战士欢聚一堂,庆祝老战士温永和家修缮竣工暨关心关爱志愿军老战士活动基地落成。记者:吴琼
    11/15
  • 关爱健康 共筑和谐
    日前,振安区同兴镇御鑫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专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开展了“关爱健康共筑和谐”义诊活动,为居民进行视力和听力检测,普及用眼、用耳知识,增强大家的健康意识。记者:宋永昆
    11/15
  • 网格便民“小夜市” 架起社群“连心桥”
    近日,珍珠街道振山社区在辖区紫光福郡1期小区举办“网格便民夜市”活动,吹响“干部进小区,精准解民忧”行动集结号。活动现场,来自振安区委社工部、区委宣传部、区住建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等14个部门和街道各部门的40余名网格“八大员”参与,现场接受小区居民“点单”,以“一单制”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少老年人对退休金问题存有疑惑,在买菜回家途中赶上小区“网格便民夜市”活动,得到了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详细解答,“这个夜市办得好啊,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我们问题,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网格夜市”开市期间,迎来了一位特殊顾客。代女士的母亲对网格员一直有抵触心理,认为社区未尽全力帮助解决困难。代母来到民政办事人员窗口,讲述其困难。原来,家住中达小区的代女士患有肾病综合征,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无法工作,其母认为她可以办理低保,遂多次去社区申请。由于代女士所患肾病综合征不在重大疾病目录之内,只是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且与其共同生活的母亲还有退休金,家庭收入超出低保标准,无法办理低保待遇。经过与民政工作人员面对面交谈,代母终于相信了此前网格员的答复,并向社区道歉。自“提升年”工作部署以来,振山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围绕服务辖区群众,打破实体政务大厅的局限,充分利用“八小时”外服务群众“空窗期”,变“窗口服务”为“门口服务”,积极打造“家门口”服务阵地,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架起群众“连心桥”活动当天,共接待居民咨询70余人次,收集低保办理咨询、临时救助申请、新生儿建档、追缴欠款等问题56件,现场办结48件,未办结8件。“接单”部门将持续跟进,直至办结为止。记者:张津硕
    11/14
  • 书香文化沐浴丹东工人村社区
    11月12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在锦绣华城小区联合开展主题为“放下手机、拿起书籍”、“阅读点亮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书香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活动现场,通过给社区居民送样刊,开展亲子共读、阅读经典书籍活动,以及“书香文化”有奖问答、“猜灯谜”活动等,让社区居民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使传统文化在社区延续。活动后期,社区还为居民播放了电影《孤注一掷》,有效提高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作者:沈粹
    11/14
  • 临江街道免费面点技能培训关爱失业职工
    最近,丹东市临江街道办事处保障所为促进辖区群众创业就业,让失业人员掌握就业技能,特开展免费面点技能培训班,为失业群体再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期一个月的免费面点培训班,由专业的面点师傅亲自授课,从中式面点的风味流派与特色、一般工艺流程、制作技巧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讲授,并手把手教学,确保学员们能够熟练掌握面点制作,学会一门就业创业技能。参加培训的群众纷纷表示:能够免费学到正规的面点课程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临江街道办事处保障所提供这样的就业培训平台。作者:沈粹
    11/13
  • 抗美援朝纪念馆97件新征集文物亮相
    11月7日,记者从抗美援朝纪念馆获悉,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抗美援朝纪念馆从近年新征集的文物中,精选出97件代表性文物充实基本陈列展览。这批文物,涵盖了志愿军将士及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生活、医疗、支前、立功受奖等各个方面。如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陈伯坚战地通讯的《人民日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真实情况的《朝鲜战地日记》,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写给志愿军战士胡长哲的回信等。据悉,抗美援朝纪念馆将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革命文物在讲述抗美援朝历史、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记者:刘海搏
    11/13
  • “祖国好 家乡美”丹东市元宝区摄影作品展落幕
    日前,由元宝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主办的“祖国好家乡美”元宝区职工摄影大赛暨优秀摄影作品展落幕。此次摄影大赛吸引了众多职工参与,他们深入工厂、乡村等地,用相机捕捉那些体现祖国繁荣和家乡美丽的瞬间。记者:宋永昆
    11/12
  • 为老年人解难题
    日前,丹东市果园沟小区一位老人向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求助,她的棚厦被树枝压住,不敢进去拿柴火。社区党委书记杨林林和网格员实地查看后,联系老党员徐振军帮忙解决问题。近日,七道街道爱民社区一位听力残疾二级的老人就助听器问题求助。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联系相关部门,次日带老人前往助听器店。经检查调试,助听器效果显著提升。近日,花园街道桃铁二社区网格员史亚妮娜巡察时,看到一位老人艰难地背着多捆白菜准备上楼。她立即叫住老人,随后找来志愿者,一起将白菜搬到老人家中。桃源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桃南小区一位老人解决楼上漏水难题。近日,韩国城小区的一位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无法给地热放气排水。临江街道六道西社区网格员孙春凤立即联系电力公司人员,帮老人解决难题。六合社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向社区求助,家中水龙头漏水,自己无法维修。社区党委书记立即派人前往,及时更换水龙头。记者:张津硕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