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施补短板 惠民促发展
“感谢村委会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上山收板栗方便多了。”近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东城村村民张世贤说。东城村有16个村民组,主要产业是板栗种植。过去,通往各家板栗园的路面坑洼不平,一到收板栗时,村民就为“行路难”发愁。今年8月初,村委会组织施工队对坑洼路段进行硬化处理,夯实加固,并对1到16组的3.6公里屯堡路铺设水泥路面。由于饮用水井管网老化,造成东城村50多户村民用水不便。今年8月,楼房镇党委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协调各部门通力协作,铺设饮用水供水管线222米,修建阀门井17座,解决了50多户村民的“用水难”。年初以来,楼房镇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排查、整合各村基础设施情况,研究建设重难点,积极争取资金,分步有序施工。今年1-9月,该镇硬化屯堡路5.75公里,修建护坡3000余米,为群众解决难题30余件。下一步,楼房镇将继续发挥全镇60名专兼职网格员的“触角”作用,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各村委会每月梳理村民需求台账,镇政府相关部门每季度更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层层衔接、环环相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逐步补齐全镇基础设施短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戚文
10/10 - “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
近日,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中心小学操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科普展品,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着力学、光学、磁能等科学现象的奇妙魅力。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由丹东市科协主办,市科技馆、元宝区科协、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承办的全国科普日之“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开启,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活动现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普讲座;丹东地震监测中心站科普工作队演示了地震现场应急流动监测设备的应用。此外,市科技馆工作人员向学生发放了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游学通票。丹东市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科普大篷车”将继续充实科普资源,拓宽服务范围,推广科普教育,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科学“种子”,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记者:栾柏醇
10/09 - 联合开展普法宣传
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马市边境派出所联合丹东禁毒支队与振安区妇女联合会、九连城镇政府等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将普法宣传触角延伸至马市岛下尖村“网红打卡地”,以新颖独特的方式,为公众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盛宴。当天,民警与活动志愿者们早早布置好现场,迎接前来参观的群众。民警结合宣传单,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互动问答,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大娘,让你转账打钱的电话千万不能信,遇到这种电话先问问儿女再做决定,或者给我打电话,这是我的联系卡。”民警们耐心细致的讲解配合实物展示,让这场普法宣传更加入脑入心。活动现场不仅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还展出了毒品模型,吸引了大量村民与游客驻足观看并参与。外形逼真的模型,详细标注了毒品的名称、危害等信息。民警结合模型,向大家介绍了毒品的种类以及吸食的危害,并就如何防范毒品侵害进行了详细解释。法律知识现场问答环节,大家积极参与,不仅增强了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还了解了最新的帮扶政策与活动,受益匪浅。记者:唐羽廷
10/09 - 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揭牌
近日,由丹东市总工会、中国石油辽宁丹东销售分公司共建的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揭牌。今年以来,丹东市总工会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全总“新双15工程”和省总工会“三走进”专项行动工作部署,精心打造全周期服务的工会驿站工作品牌,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全天候”“智能化”24小时工会驿站建设,为广大职工群众解决“关键小事”。接下来,丹东市总工会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石油辽宁丹东销售分公司的合作,加大支持力度,计划在2024年年底前再建29个工会驿站,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延伸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把工会驿站打造为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温馨之家。启动仪式上,丹东市总工会、中国石油辽宁丹东销售分公司为户外劳动者代表送上暖心礼包。记者:包芙蓉
10/09 - 近6万人来丹寻找红色记忆
秋日暖阳,走进丹东市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件文物、每一幅照片,都无声诉说着70多年前铁与血的峥嵘岁月。入夜时分,在满城灯火的装点下,53米高的抗美援朝纪念塔,庄严肃穆。今年的国庆节假期,抗美援朝纪念馆再次开放夜场参观,让众多专程而来的外地游客,穿越红色历史,感受不同的节日氛围。展厅里的游客摩肩接踵,静静地观看珍贵的文物,沉浸在红色历史中。走进历史,走近英雄,感受国家的崛起与民族的力量。铭记历史,不忘英雄,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灵深处萌芽。国庆节期间,抗美援朝纪念馆推出“传承胜利荣光共庆祖国华诞”社教系列活动。红领巾宣讲团的小讲解员们,为观众生动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和“攻守兼备”奖旗等文物背后的故事,带领观众重温英雄事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共同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抗美援朝知识问答环节,也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馆内公共区域还设立了“为祖国祝福为祖国庆生”心愿墙,让观众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记者:刘海东
10/09 - 关爱户外劳动者
9月27日,由丹东市总工会与中国石油辽宁丹东销售分公司工会联合共建的“中油工会驿站”正式亮相。该项目旨在解决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户外劳动者“吃饭难、饮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是一项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关爱户外劳动者群体的重要举措。首座中国石油智能化24小时工会驿站旗舰店选址在王萍加油站。这里地处交通要道,户外劳动者较为集中,能最大程度方便大家使用。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舒适的休闲区、阅读区,便民角配备雨具、医疗包、工具箱、老花镜、饮用水、智能血压计等物品。“中油工会驿站”承诺24小时开放,随时为户外劳动者敞开大门。工作人员将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解决户外劳动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定期对驿站内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便民用品适时更新、查缺补漏,为大家营造安全放心的休息环境。下一步,他们将依托中国石油加油站24小时营业的优势特点,在年底前完成对所属30座24小时营业站的工会驿站共建改造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石油站点辐射范围广、配套设置完善等优势,为各县(市)区的户外劳动者打造更多充满关爱和尊重的空间。记者:刘海东
10/08 - 丹东市举行2024年柔力球大赛
9月28日,2024年丹东市柔力球大赛在丹东市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支持,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丹东市柔力球运动协会协办。比赛设学生组、县区组、行业组和市民甲、乙组五个组别,设置集体套路、自选套路和竞技比赛三个项目,共有47支队伍近500人参赛。国庆前夕,丹东市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月举办柔力球大赛,主题突出、立意鲜明。表演者化身国防动员宣传者,在柔力球展示中传播红色文化和国防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赛在精彩的开幕式表演中拉开帷幕,充满古韵的表演《采薇》,将古典文化与柔力球运动创新结合;小选手们带来充满活力的《有爱有梦有快乐》,让观众看到科学健身进校园的丰硕成果。套路比赛中,选手们身着统一的服装,随着悠扬的音乐,柔力球在空中轻盈地抛出、落下、翻转,宛如流动的风景线,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而竞技比赛的节奏则是紧张刺激,选手们时而轻盈旋转,时而跳跃挥拍,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多年来,丹东市柔力球协会通过组织培训、现场授课、站点比赛、进校园等方式,不断推动柔力球运动深入开展。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我市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交流技艺的平台,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形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的良好氛围。记者:于上茹
10/08 - 歌唱祖国 欢度国庆
在国庆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丹东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五彩假日”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第五场——合唱专场演出于9月27日晚在演艺广场激情唱响。本次专场演出为市民呈现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合唱盛宴。伴着歌声,大家一同回味了那份纯粹与美好。舞台上,不同年龄段的合唱团成员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美妙的和声,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音乐画卷。从经典老歌到现代流行歌曲,从民族风情到国际旋律,每一首歌曲都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合唱专场演出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不同的人群在共同的艺术追求中找到归属感。演员们用新颖的方式诠释经典,展现音乐的无限创意,带领观众领略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记者:刘海东
10/08 - “寻美辽宁·丹青里的丹东”主题书画摄影展开幕
9月19日,由民进丹东市委会主办,丹东民进开明画院承办的“寻美辽宁·丹青里的丹东”主题书画摄影展在新区丹东民进开明画院开幕。本次展出书画、摄影、剪纸、雕塑、刺绣等70余件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17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观展。记者:侯春林周广庆
10/08 - “救援橙”守护“中国红”
对于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凤华街站灭火救援二班班长董轩玮来说,这个假期比平时更加忙碌。10月4日清晨,位于凤城市的凤凰山山门前,游客明显增多。“越是假期,我们越要全身心投入,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全力保障凤凰山和游客的安全,用‘救援橙’守护‘中国红’。”董轩玮说。今年28岁的董轩玮,已经坚守消防救援一线8年,节日期间,他和战友每天在景区两处重点区域执勤,随时准备处置突发情况。“使用灭火器要‘提拔握压’,记好口诀,遇事不慌。”除了执勤,董轩玮和战友还抽空儿向游客发放资料,普及消防知识,同时提供道路指引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国庆节假期,景区、商场等公共场所人流量增加,火灾风险也增大。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大众路站通信班班长张宇深知责任重大,每天一早就对通信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关键时刻不会出现故障。“在救援现场,无线对讲机是我们沟通的主要工具,必须万无一失。”张宇说。在碧波浩荡的鸭绿江畔,一抹“救援橙”让人眼前一亮,他们在河道内或激流勇进,或逆水而上。这是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滨江西路站站长张超在带领队员进行模拟操作练习。“我们是守护城市安全的屏障,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作为一名重型消防车驾驶员,东港市消防救援大队甲午大街站的李琦把“红色战车”擦拭得一尘不染,确保随时拉得出、打得赢。记者:王卢莎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