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宜居丹东
宜居丹东
  • 新区公园添风景
    近日,不少市民到丹东市新区的阅江山公园(灯塔山公园)打卡,新建的池塘和瀑布,增添了房车营地、露营地及健身步道,每一处都是风景。5月14日,记者来到灯塔山脚下的阅江山公园,湖岸边、山坡上、林荫下、花卉间、栈道旁……目之所及,无不被绿毯般的草坪所覆盖,现代风格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游玩。记者:周广庆
    05/19
  • 【创城】​“换新”行动增颜值 美丽乡村“靓” 起来
    “我在街边开了30多年的店,眼瞅着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今年,路两边枯死的树木花草都换了,还重新安了路灯。”5月9日,在东港市长山镇内,一家水果店的老板徐安波说。记者看到,道路两边的不少树木明显种植不久,还加了防护措施;路灯也已换新,灯杆上挂着文明宣传标语。在长山镇新升村4组村民傅聚成家门前,过去敞开式的排水渠如今已封盖上。“以前,垃圾把沟都堵住了,一股臭味儿。现在好了,镇里找人都给疏通了,还加了一层盖,一点味儿没有。”傅聚成说。在离傅聚成家不远处的新升村文化广场内,几名工人正在对舞台进行修葺。“这个舞台又重新加高了,广场前面的宣传栏也都重新喷了漆,广场内还栽植了一些绿植。”新升村党总支书记高俊芝说。今年,长山镇启动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程,改善镇村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包括排水沟渠改造、河道治理和绿化美化工程。其中,改造排水沟渠长度5.843公里;河道治理工程总长度3.063公里。绿化美化工程包括对镇中心文化广场、街面绿化带等重点场所进行绿化美化,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修建文化墙127米……目前,长山镇区环境净化整治及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正处于收尾阶段,预计6月中旬全部完工。记者/张瑞编辑/邹润
    05/18
  • 【鸟语花香看丹东】“东北大集”,东港开集!
    5月13日,2023“鸟语花香游东港”丹东东港文化旅游节暨辽宁卫视黑土地“东北大集”开集仪式在东港市政府广场举行。开幕式上,鼓舞《盛世欢歌》、男女对唱《鸟语花香游东港》等文艺演出,为群众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辽台知名主持人现场与观众互动、派发奖品、推介展位产品,全力打造“可娱乐”“可购买”“可参与”的消费新场景。“东北大集”是辽宁卫视《黑土地》栏目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以各地政府需求为出发点,以帮助打造新场景、促进消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宗旨,实现外地产品走进来、本地产品走出去的目标。“‘东北大集’首秀选在东港,只因这里山美、水美、人美,能够实现聚人气、生财气,点亮城市烟火气,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实现‘我们出力、大家出圈、城市出彩’。”辽宁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人表示。大集活动将举行4天,以“物华天宝·大美东港”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近50家知名企业参展,设置展位100余个,参展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东港草莓、杂色蛤等特色农产品亮相大集,辉山牛奶、牛庄馅饼、桓龙湖冰酒、鸭绿江活鱼、辽北参茸等特色产品吸引市民品尝品鉴。大集现场还举办了“景区门票免费送”活动,门票主要包含东港市5家A级景区(大孤山、大鹿岛、獐岛、北黄海温泉小镇、馨艺山庄,其中大鹿岛和獐岛赠送的是大客船往返船票)。门票面向参展商户和游客发放,截至14日已发放门票近2000张。刘光曌林焕东张强崔启鹏记者/张瑞编辑/邹润
    05/15
  • 【三城】加强保护修复,扮靓生态“颜值”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绘就“天蓝、地绿、山青、水碧”的生态画卷。资料图初春时节,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水连天、万鸟齐飞,这里是鸟类迁徙的“加油站”,更被誉为“鸟的天堂”……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港市境内,沿海岸线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由陆地、芦苇沼泽、滩涂和浅海四部分组成,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总面积8.14万公顷,其中核心区1.6万公顷,缓冲区面积2万公顷,实验区面积4.54万公顷,水系成线,沼泽连片,水禽群飞。资料图近年来,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推进退养还湿、生态修复以及珍稀鸟类保护等工作。特别是孤山核心区,通过退养还湿、水系整治及水文调控等措施,恢复候鸟觅食区,形成适合水鸟停歇的湿地生境。资料图为了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我市通过积极争取,将鸭绿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丹东老城区、新区等城市规划区调整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范围,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也保持了风景区景观资源的连续性。同时,我市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对3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查45处卫星遥感人类活动问题点位加强监督管理。资料图“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大草原、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强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通过拓展绿化空间、改进绿化方式不断扩大增量、提高质量,从而巩固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生态承载力,维护好全市生态安全。记者/王洪满编辑/邹润
    05/12
  • 街头巷尾花争艳
    立夏过后,天气渐热,丹东市区公园、街头的花卉也迎来了盛放期,美不胜收。5月9日,在鸭绿江公园,月季、杜鹃和各种草花竞相开放,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作者:周广庆
    05/12
  • 【三美】连续两天!800余人参演
    5月6日、7日,连续两天的18点,在鸭绿江畔演艺广场,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的27支合唱、广场舞文艺团队800余人,用群众文化特有的方式为广大市民群众奉献了两场精彩的文艺盛宴。32个精品合唱、广场舞节目,优雅动感的晚会音乐,热情洋溢的上千名观演市民,点亮了五月的美好夜晚。此次丹东市“五彩鸭绿江”群众合唱、广场舞展演系列活动,由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本次活动也是2023年以来参与范围最广、参演人数最多的一次群众性公益文化广场演出。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事业以文旅融合、文旅共进、文旅创新为根基,培育、衍生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赵元于波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5/09
  • 漫天鸟浪引客来
    “听说这儿的鸟浪很好看,这是丹东特有的,我们也是慕名而来。”4月23日上午,在位于东港市海角路的海岸边,来自沈阳市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架着相机准备抓拍。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来丹东拍鸟,此行结伴的有30多位摄影爱好者。自然地理摄影师、影像艺术家边缘拍摄鸟类30多年,在这里拍鸟16年。“今天,我也是跟央视一起来拍摄的。这些年,不仅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周边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边缘说。一位身着迷彩服装的摄影爱好者正在调换摄影装备。“我是从安徽自驾来的,对这儿的鸟浪很感兴趣。”他告诉记者,自己和同伴当天凌晨就到海角路了,想拍摄日出和飞鸟,但受天气影响,光线不太好,均未拍到理想画面,正在他准备离开时,又被同伴留下,想多等一会儿,期待有更好的画面。几位摄影爱好者正高兴地扛着机器准备返回。“以前来的时候都是看到零星几只鸟,今天看到了大群鸟浪,相机里留下了不少照片,拍得挺满意。”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摄影爱好者李广生说。他今年是第4次来鸭绿江口湿地拍鸟,终于拍到成群鸟浪。李广生告诉记者,与他一起来的有30位摄影爱好者,大家都是“满载而归”,计划明年还来。据介绍,每年3至5月,240余种鸻鹬类水鸟会从新西兰、澳大利亚飞行7天1万多公里,到达黄海北岸的鸭绿江口。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北端,不仅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留点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级湿地观鸟胜地。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浅水滩涂资源为候鸟万里大迁徙提供了重要补给。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飞抵鸭绿江口湿地的候鸟约10余万只,包括斑尾塍鹬、大杓鹬、大滨鹬、黑腹滨鹬等。这些水鸟会在滩涂上觅食休整一个多月,恢复体能,然后北飞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从3月上旬开始,最早一批候鸟抵达鸭绿江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候鸟陆续来到,预计5月20日左右进入候鸟迁飞末期。”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隋炎佐说。记者:张瑞
    05/08
  • 各地游客节日打卡 乐享多彩悠闲生活
    “五一”期间,丹东新区街头花团锦簇,春意盎然,随处可见游客身影。其中,新建成的阅江山公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放风筝、搭帐篷、拍照打卡。经过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宽阔的露营草地、无边际叠水景观池、生态鸟笼,多重风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节日期间,该公园一天就接待游客达三千多人,成为游客打卡新区的首选之处。节日期间,新区餐饮业也红红火火,客流量大幅增长。包括国门湾集酷亲子小镇和滨江嘉年华也热闹非凡。据介绍,国门湾集酷亲子小镇假期共接待各类游客1万余人,滨江嘉年华共接待前来观看大马戏的游客3500余人。节日期间,新区酒店入住率比以往大幅上升,“五一”期间每日满房,共计接待外来游客1033人。
    05/08
  • 【三美】四季游辽宁|畅游辽宁十四城 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之丹东篇
    来源/辽宁日报编辑/邹润
    05/04
  • 【三美】繁花似锦 不负春光!
    4月30日雨过天晴后,丹东正式开启假期游玩模式。市区各大公园、鸭绿江畔、广场绿地繁花似锦,处处欢声笑语,游人尽情沐浴在春日暖阳中。“五一”节前,市政工人加班加点,共计栽摆花卉23万盆。志愿军公园、杜鹃广场等地,花开成海。各类花卉迎着阳光绽放,随手一拍都能惊艳朋友圈,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记者/吴琼编辑/邹润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