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
- 2021,吉林振兴ING丨吉镜头:跟着镜头到长春新区规划馆看看长春新区到底“长”什么样?长春新区有几部分组成?长春新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蓝图“长”什么样?想看看卫星是什么样子的吗?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在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看看吧。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张秋磊/摄影06/18
- 生态惠民因“绿”而富西双版纳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誉,具有良好自然禀赋,拥有北回归线上仅存的热带雨林。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进而变成发展资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始终将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发力“生态+”,把绿色富农理念深植大地,走出一条从生态环境优势到生态经济优势,最终落脚到“生态民生”的持续发展之路。 从“大粮仓”向“绿粮仓”转型 中午时分,一场暴雨过后,勐海县曼拉村显得更加苍翠欲滴。勐海县是西双版纳州的产粮大县,曼拉村的稻米因口感好在当地小有名气。39岁的玉楠儿在自家店里分装稻米:“以前游客来这里游玩,觉得稻米很好吃,每年都要通过微信从我这里买一些回去。”谈到去年的收入,玉楠儿自信地笑了,仅仅是卖稻米就有10多万元。 村小组党总支书记岩温龙介绍,曼拉村民小组全村89户518人,有耕地面积2200亩,主要以种植稻米、茶叶、甘蔗为主,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万余元。同时,热带雨林果脯、曼拉米酒、红糖、曼拉茶地鸡、手工艺品、竹编、傣锦备受游客青睐,户均收入6万元至10万元,产自曼拉的“云西傣香软米”成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 曼拉村的富裕,源于西双版纳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水稻种植,走绿色兴稻、质量兴米、品牌兴市的思路。在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后,该州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在发展壮大规模的基础上,擦亮“绿”底色,推动“大粮仓”向“绿粮仓”转变,全州水稻不仅“种得好”,而且“卖得好”,水稻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益补充。以勐海县为例,2020年推广水稻机插秧面积22万多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水平达68%,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产量创下新纪录,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水平进一步提升。 从一家一户向产业化转变 也许,从名字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勐宋乡——傣语意为“高山上的平坝”。过去,因为它的“高”,交通、信息等不发达,好茶卖不出去,严重制约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为尽快让山区群众摆脱贫困,当地党委、政府于2013年引进了大型茶企——雨林古茶坊落户勐宋乡,并于2015年建成了涵盖生产、仓储、办公、科研、接待为一体的大型庄园式基地,在向村民收购茶叶的同时,又投入资金在南本老寨建起了大型的普洱茶精加工厂,为农户提供了一个完善的销售平台。当年,受益群众就达1200余户4000余人。同时,雨林古茶坊通过茶叶的收购加工,对1491户6064人进行精准帮扶。 “过去路难走,很少有人进山买茶,常年为卖茶而发愁。”南本老寨村民小组长罗霄说,自从雨林古茶坊进村建厂后,每年收购茶叶近30吨,收购资金近3000万元。同时,雨林古茶坊还与政府共同投资修通了村寨连接村委会的水泥路,改善了交通条件。 在刚刚建成的雨林古茶树博物馆,勐海雨林古茶坊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董事、联席总经理江学明介绍:“从成立之初,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茶农’的方式,建设了扶贫车间、品控车间,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方式,带领茶农走出了一条兴茶扶贫的雨林模式,实现企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如今村民每年通过茶叶销售,年收入最高的达80余万元,最低的也有10余万元。82户村民不仅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添置了车辆,还有30余户村民进城购房。南本老寨一改过去的贫困状况,一跃成为三迈村委会19个自然村里的“首富”。 “2013年,第一批雨林古茶坊品控车间相继落成,村民载歌载舞庆祝。”勐宋乡三迈村委会拉祜族群众高兴荣说,品控车间在村里生根发芽,村民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从此不用在家等着客商上门,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能住上这么宽敞、漂亮的小楼房,过去我们做梦都不敢想。”曼吕村委会南温村民小组村民娜拉在自家小楼下和记者闲聊,夫妻俩带着3个孩子,原来住的是70平方米左右的石棉瓦房,通过政府补贴、贴息贷款,加上自家积蓄,新盖起了这栋120平方米的楼房,还添置了摩托车、三轮车等。“住上新楼房,可以安安心心地管好茶园,多挣些钱把贷款还清,供娃娃好好上学,日子会越来越好。”娜拉憧憬着美好的日子。 “我们投入资金400万元,在帮扶挂钩的曼吕村建成了雨林大曼吕红茶厂,截至2019年,累计收购原料75吨,投入资金6122万元,所生产的‘版纳雨林’红茶累计销量58吨。”江学明介绍,截至2019年,曼吕村共有381户1586人达到脱贫标准,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村集体每年实现3万元至5万元的分红收入。此外,在春秋茶季,公司每年带动6000余个就业岗位,持续提高茶农收入。 从因“绿”而富向越来越富转化 “不敢想、不敢想,根本想不到会过上今天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村民住的是木房,种的是旱谷,现在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采的是茶叶。”皮肤黝黑的三帕从小生活在老班章村,见证了这个村子因茶而兴、因茶而富。“17岁以前,我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隔壁的勐混镇,一年就去一次,买点喜欢的衣服和想吃的零食,现在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刚从天津旅游回来的三帕高兴地说。 老班章村民小组隶属于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这里的茶叶因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追捧,老班章村也被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村”。三帕清楚地记得,17岁那年,这个闭塞的山村陆陆续续来了外地客人,他们坐着拖拉机来到村寨大量收购茶叶。从那以后,山上不值钱的叶子变成了家家户户的“金叶子”。曾经的崎岖山路阻挡了村民致富,如今茶农们的生意从山上做到了山脚,做到了全国各地。2020年,班章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万元。 “不久后,老班章村史馆、村寨道路景观墙、村寨特色广场都将一一建成,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也将统一规划,种上鲜花。我们要把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建设得更加美丽。”老班章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春平乐呵呵地说。 勐海县是全国唯一“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县11个乡镇中有85个村委会产茶,涉茶人口达2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勐海人因种茶而富,勐海经济因茶而活,在勐海,满山遍野的茶树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老班章村的富裕,只是西双版纳州坚持绿色发展其中的一笔。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将绿色“基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围绕胶、粮、糖、茶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蔬菜、水果、休闲农业、光伏、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因“绿”而富,因“绿”而越来越富。 亮点 坚守匠心制好茶 走出大名鼎鼎的布朗族乡老班章村,沿着连绵起伏的山路一路向北,蜿蜒而行,车行20余分钟,海拔逐渐转高,山风吹过,让我们在燥热的空气中感到了几许凉意。忽然,阵阵高亢的采茶歌声悠扬飘来。停车打探,两旁的野生古茶园中,几位布朗族妇女时而采茶、时而歌唱,欢快的音符在山间回荡。树下,茶商郑旺强和几名工人正在整理装茶的背箩,调派车辆将今天采摘的鲜茶快速送到不远的茶叶初制所,力求将古茶树最原生的口感锁住,传递于品茗人的口中。 看到我们的到来,郑旺强热情地和我们打起了招呼。交谈中得知,这里名为三垛山,属于班章山系,海拔2082米,方圆13平方公里,孤峰高耸,可鸟瞰布朗山全境,是布朗族乡的最高点,同时也是布朗山区大部分河流的发源地。“在这片原始森林的周边,有一片千年茶王树群落,有些茶王树高达20米,树围多在两三米之间,有的撑天耸立,有的虬枝苍劲,极为罕见。”郑旺强介绍。 2013年,郑旺强就已经在这里守护着这些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他认为,低纬度高海拔所产皆好茶,高山云雾茶的出处多于此,这是大部分茶人的共识。“之巅”二字,既表明了茶叶的地理标志及口感,也寓意着我必须一直保持着做好茶的匠心,不停向着巅峰努力的决心。因此,他将这里所产的茶命名为“班章之巅”。郑旺强说:“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茶因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璀璨的诗篇,而三垛山之茶,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浓烈霸气的口感,获得当代各位大家的认可。” 幸福生活甜如蜜 一把勺子,轻轻一刮,一股股晶莹剔透的蜂蜜顺着巢框流入碗中,惹得人口齿生津,几只中华蜂也“闻讯赶来”,在四周“跃跃欲试”。 每天清晨,胡志平都会到自家的蜂箱旁边转一转、看一看。胡志平养蜂已有7个年头,作为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委会洛特新寨村的支部副书记和第一批养蜂人,他经历了从尝试到成功再到初具规模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贫困到脱贫再到致富的艰辛。 2014年,胡志平萌生了养蜂的想法。从准备养蜂所用的器具开始,一点一滴摸索养蜂技术。“2016年,我第一次外出到普洱市思茅区曼歇坝的蜜蜂养殖基地学习,在那里我看到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养蜂技术,也了解了养蜂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回到家后,胡志平学以致用,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与改良。通过不懈努力,胡志平渐渐摸索出了一些养蜂规律:每年冬季要注意蜂箱清洁、新式蜂箱防蚂蚁和马蜂功能较强、雨水多时需要为蜜蜂补充花粉来提高产量、蜂王如何培育…… 2017年,胡志平在网上购买了一批新式蜂箱,养蜂规模也逐渐扩大,如今自有蜂箱100多箱,与当地公司合作养蜂70多箱。在基诺山乡每年出产的20多吨蜂蜜中,洛特新寨就占了7吨,养蜂已逐渐成为洛特新寨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谈及今后的规划,胡志平信心满满:“养蜂这些年,我们家的经济状况逐渐改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按去年到现在的标准来算,一年可以带来4万元至5万元的收入,今后还要扩大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致富。” 千年古寨焕新颜 “青山绿水中,茶香飘万里。千年布朗寨,云海醉深处。”这是勐海县西定乡章朗村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绝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一批批客人。 春茶收茶季,章朗村党总支书记岩胆南一大早就已经在忙碌了,要给客人准备早餐,还要确认第二天的民宿订单……“我家的农家乐今年3月刚建好,已经招待过很多外地朋友,最多的时候接待过26桌客人,平日里也有两三桌。”这家农家乐成为了茶商和游客们来到章朗村的首选,岩胆南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建起农家乐,迎来外乡客,带来高收入。“只有我先做好了,村民们才敢放心做。”随着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村民们逐渐树立起信心,很快,第二家农家乐也开业了。游客来了,环境也要跟得上。为此,章朗村还进行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岩温井和玉坎元夫妻俩是村里的专职清洁员,负责每周定期收集村寨里各家各户的垃圾、劝导村民爱护环境卫生。“我们每人每年有近万元的清洁员补助,还倡导村民自觉维护周边环境,在家门口打工还为村寨作了贡献,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岩温井说。 云南网记者马喆戴振华殷洁沈浩刘宣彤摄影报道06/17
- 东兴市开展“固定接访日”活动 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常听群众话,真办群众事,市委办党支部、信访局自联合部分社区长期开展“固定接访日”活动以来,面对面听民声、解民困,对居民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处置,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107小区是城镇老旧小区,前段时间由于下雨,该小区排水系统老化导致小区出现积水情况,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该小区居民龙女士在“固定接访日”现场向社区反映情况,希望事情能够及时解决。东兴镇七星社区干部张杨说:“若群众来社区反映问题,我们会及时登记,下到实地了解核实情况,若情况属实,信访局会及时转给相关部门处理,同时我们社区也会跟踪了解情况处理的进度,确保问题不反弹,社区安详稳定。”受理问题后,市政部门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现场制定维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排水施工有序开展,经过连续三天维修,影响该小区居民出行的问题得到解决。小区居民龙女说:“我们及时向社区反映小区的排水系统出现问题,现在这两天都开始动工进行维修了,我们的反映能得到及时处理,非常感谢社区的帮忙。”据悉,东兴市“固定接访日”活动于今年3月26日星期五正式启动,往后的每周五下午15:00—16:00在七星社区以及深沟社区居委会固定接访,聆听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予以现场解答处理或事后协调处理、定期回复,让社区居民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矛盾能及时解决。东兴市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李国章说:“目的是充分运用和弘扬“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信访渠道关口前移,强化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努力实现群众“最多访一次”。今后,我们还通过乡镇推广到全市其它社区和农村基层,将不定期地开展农村巡回接访活动。”目前群众反映的老旧小区排水不畅、邻里纠纷等问题都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和有序协调处理,为群众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关系变得更亲。记者:陈杰林06/17
- 吉林制造:风景这边正好工人在中车长客车间装配新型高铁列车。 人民网李洋摄红旗牌轿车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工作。 人民网李洋摄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激烈,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吉林在我国制造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具备传统优势。如何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吉林在汽车、轨道客车、卫星、通用航空等一批制造业上加快改革步伐,不断提升发展动力,切实筑牢这一实体经济的“压舱石”。龙头昂起来—— 汽车制造业发挥强劲拉动作用 一汽红旗工厂智能化总装车间,明亮整洁、秩序井然。遍布车间的AGV物流车,正沿着地面铺设的磁条轨迹,有序配送着各式各样的配件;用来转运车身的超级机械臂“大黄鸭”,装配有视觉导引系统,可以将涂装车间运送来的车身,快、准、稳地转运到总装车间工作线上;输送、抓取、拧紧,车轮装配工位上的两条机械手臂,将车轮精准安装在车身上……智能化是这个车间最大的特点,智能化工位占比超过80%,总装自动化率达90%。 4月13日,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红旗车主走进这个车间,亲眼看到红旗汽车是如何组装完毕、整车下线,驶向全国各地。在一汽集团新总部大楼的中庭,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高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无人驾驶小巴士、纯电动SUV等,让参观者们不时发出赞叹。“之所以选择红旗,是对如今的红旗产品综合实力满意,而参观过后则对红旗品牌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一位红旗车主这样说。 “我们发展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像一汽这样的企业要当先锋。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为了更好地顺应5G时代全场景AI智能、车载操作系统、车联网应用以及车载大数据应用等主流发展方向,一汽红旗不断完善研发布局,在长春组建智能网联开发院,在北京设立旗偲智能科技公司、在南京等多地设立相关研发中心。目前,红旗品牌L、S、H、Q四大系列产品,已开始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凭借着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品牌形象的塑造,红旗汽车的销量接连实现跨越:2018年突破3万辆、2019年突破10万辆、2020年突破20万辆,今年预计40万辆,明年向80万辆迈进,后年向100万辆进军,今年一季度销量已超7万辆,同比增长了180%。 未来中国一汽将聚焦自主掌控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品牌跃迁成长,合资合作转型增长。今年,中国一汽计划销售整车超过400万辆。据一汽集团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一汽将实现销量超过600万辆,营业收入过万亿元。” 日前,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4%。汽车产业对于稳定吉林经济全局、拉动经济强劲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谓风景这边正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要让吉林汽车产业真正做强、做优、做大,不仅要让一汽这个“龙头”高高昂起,还要让它更好地舞动起来,带动全产业链的升级,形成完备的汽车产业集群。 四月的长春,万物勃发,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里,40多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主体已经封顶,焊接、涂装、总装等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调试,投产后年产将达到20万辆。 2020年,以一汽集团为龙头打造的长春国际汽车城启动建设,将全面打造世界级一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售后市场服务基地;靠近长春的公主岭市是吉林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为了与长春同城化协同发展,更好地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四平市代管改为由长春市代管。吉林省内的其他地市也都将形成各自的特色汽车生产基地:四平专用车、辽源移动检测车、吉林防暴车、通化消防车、白城氢燃料电池车等。当前,一汽集团正在与各市(州)按照签署的合作协议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互促共进。 吉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吉林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70%,汽车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级。“十四五”期间,将突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完善设计研发、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汽车物流、市场服务创新等汽车全产业链体系,将一汽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长春建成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 脊梁挺起来—— 装备制造业带动十余个产业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万君大师工作室”里,靠墙的大柜子上摆放着4套由焊枪焊出来的字,分外显眼:精益之路、智慧之光、技能报国、匠心筑梦。“这四套字也代表了我们长客发展的四个时代。”负责高铁列车转向架焊接工作的李万君介绍,“刚开始生产高铁时,我们追求精益之路;高铁生产离不开创新,需要智慧之光;后来,我们生产的高铁越来越多地出口到世界各地,我们一线工人以技能报国。”每一列高铁列车都有无数个焊点,每一个焊点都关系着高铁的安全和舒适,“我们以艺术品的标准来要求每一次焊接,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高铁跑得又快又稳。”李万君这样阐释“匠心筑梦”。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是“长客造”的不懈追求。2020年10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客下线,该动车组可以自动适应不同国家的轨道距离,可在全球90%的铁路网上实现互联互通。6年来,长客相继完成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新一代智能地铁列车、广东清远磁浮车等百余个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引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方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比高达84%。“长客造”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先后中标16个海外整车项目,并成功打入高端国际市场,已出口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等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签约车辆数量逾9000辆,出口签约额超120亿美元。 4月18日,长客客车制造中心装调车间里,34岁的高级技师艾子洋正对深圳市地铁20号线首列车进行紧张的调试工作。“该列车是深圳市首个采用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全属世界首次批量应用车—车通信技术,它与传统的车—地—车通信技术相比,优化了车辆控制流程,极大地提升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和成就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以李万君为代表的长客一线工人们,研发、创新之路不曾停歇。“我们正在研究用新材料取代碳钢来焊接转向架。如果能够成功应用,转向架重量将减轻一半,有利于高铁列车的提速,在世界上也将处于领先地位。”李万君说。 “长客造”,造出了吉林装备制造业的筋骨和脊梁。 一列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600余家一级配套企业、1500余家二级供应商,能带动机械、电气、精密仪器等10余个产业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当前,吉林长春正全力打造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今年底,长客车辆公司将完成整体搬迁,落户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轨道车辆检修运维基地。羽翼丰起来——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组装元件、调试参数、测试指标……位于航天信息产业园的吉星楼内,处处呈现着繁忙景象。一楼大厅内,一个卫星模型摆放在显眼位置,它的原型正是“吉林一号”。 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省的名字命名的卫星。继这次成功发射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先后经过11次发射,成功将28颗卫星送入轨道,“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增至25颗,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卫星产业是吉林省近年崛起的新兴产业。在吉星楼内,除了接地气的科普展示,还可以见到光学加工、相机装调、综合电测、卫星总装及环境试验等厂房,其中集合了一大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系统。当前,航天信息产业园已具备年产50颗卫星的能力,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能力,并逐步形成以卫星研发、生产到遥感信息加工、应用的产业集群。 除了航空航天,航天信息产业园所在的长春新区还聚集了生物医药、IT、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了长光卫星、天合富奥、高新股份、希达电子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除了“吉林一号”卫星,吉湾一号芯片、重组人生长素等一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都从这里走出。 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吉林制造业的振兴与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吉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利用5至10年时间,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商用卫星、通用航空4个新兴产业。 从吉林松原到白城,沿路都能看到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在不停转动,阳光下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如蓝色的波浪。在这里,一项“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加速进行。 白城、松原等地风光资源丰富,可利用土地多,瞄准这一优势,吉林规划在省内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这就是“陆上风光三峡”,并整合东部抽水蓄能资源,打造松花江系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大约1000亿元。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和制氢基地,开发建设白城、松原两个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两横两纵双环”电网,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推动“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从2018年起,白城市便开始谋划氢能产业,成为东北第一个开设氢燃料公交车线路的城市。随着风电产业发展,风机制造企业纷纷来到白城投资建厂。白城还在全市384个贫困村建设了平均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分布在各地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经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这也成为白城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截至2020年末,白城市电源装机771.1万千瓦。这条“陆上风光三峡”之路正越走越宽。06/17
- 2021,吉林振兴ING丨特别观察:长春新区如何打造“东北最优 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我每次到政务大厅都是为了办理税务方面的业务,我们企业的业务比较特殊,都需要单独办理。举个买发票的例子,别的企业在自助机器上购买之后就可以使用,但我们必须到窗口进行下一步的办理,回去才能使用。新区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提出今后我们公司购买发票,可以直接在窗口办理,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对我们企业来说,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6月16日,在长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中国吉林网采访团队偶遇了正在办理业务的会计赵旭珂。小赵说,在实际工作中,类似这样的“小事情”特别多,让在新区发展的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带来的发展助力。 目标:东北最优、全国一流 在采访中,长春新区政务营商局崔永哲表示,长春新区在实际工作中,一直瞄准“东北最优、全国一流”的目标,通过不断改革创新系统性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水平。 “比如,率先开展‘只进一扇门’政务服务改革。区本级、市直派出机构及市直机构46个部门1201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入大厅办理,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崔永哲表示,一系列先行先试、“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使新区的营商环境一年上一个台阶,连续四年获得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称号,今年推出的35项改革举措更是营商环境改革的“升级版”,具有首创性和独创性。 破题: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营商环境“升级版”推出后,长春新区创新出台“免申即享”政策。围绕破解企业对惠企政策“不知晓”等难题,对涵盖金融、科技、人才等13条政策实施“免申即享”,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 据了解,政策出台以来,长春新区已为奥来德光电、希达电子、吉大正元、中邦园林、丽明股份等671户企业兑现资金近6000万元。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此外,长春新区还创新推出“企业问题我来办”服务机制。通过搭建企业问题快速受理、解决、跟踪、反馈全流程服务模式,形成“秒回联席会议‘一对一’包保”企业问题解决机制,为企业提供常态化、高效率、全方位“贴心式”服务。 未来:对标国内最佳,百尺竿头再竞发 采访团队在新区采访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在实际工作中,长春新区从不满足现状,一直向营商环境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精准发力。 谈到下一步计划,新区的相关领导表示,新区将积极推进“证照集成”改革试点。聚焦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需求,一体化纵深推进市场主体和群众“最多跑一次”改革,由“一件事一次办”向“整件事一次办”升级。通过“证照集成”改革,全面梳理整合市场主体从准入到准营的相关许可证件,再造行政许可流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同时,还将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社会投资低风险工业项目审批,办事环节压减至“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一站式办理竣工验收”2个环节,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7个工作日。不断扩大项目试点应用范围,形成可复制推广成熟经验。 此外,还将加快推进系列改革举措。紧盯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创新举措,充分借鉴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等先进新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先证后查”、产业用地M0改革、“先证简(减)图”、沙盒监管、“七快一缓”诉讼服务企业绿色通道等举措尽快取得成效、形成案例;加快知识产权生态小镇、人力资源产业园、高端产业(医药健康)人才特区、数字新区、诚信新区建设步伐,力争取得更好成效和更大突破。 如今,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相信长春新区必将通过贴心暖心、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企业提高获得感、满意度,让新区成为东北最优、全国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高地。06/17
- 总投资429亿 云南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新楚大高速年内建成通车由云南交投集团牵头组织实施的楚雄(广通)至大理(江风寺)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项目强势推进,目前共线段40公里已经营运,试验段开始铺筑路面,新建段紧张施工,项目计划年内建成通车。 新楚大高速公路起于楚雄州禄丰市广通镇以北,接在建的昆明至楚雄高速公路项目,途经禄丰市、牟定县、姚安县、祥云县、大理市5个县(市),接原楚大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200.5公里。分试验段和扩容工程段先后开工建设。 楚大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为429.05亿元,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人的18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PPP建设模式负责实施。为我省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云南网通讯员李文圣尹玉亮苁菲06/16
- 重大发现!广西东兴惊现侏罗纪时期恐龙化石日前,广西东兴市新发现古生物恐龙化石!经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和广西第三地质队的专家们认定:这些化石是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东兴市境内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对研究恐龙生活范围、演变以及广西古地质环境变迁均有重要科研价值6月15日,东兴市自然资源局邀请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和广西第三地质队的专家团队,来到东兴市修建的高铁站站前路附近,经现场实地勘察后,认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南端沿海沿边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在地理纬度上,比2002年在江山半岛发现的恐龙化石还要往南一公里左右。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陆刚专家向记者介绍,目前发现的化石主要散布在侏罗纪晚期地层中,包括恐龙的肢骨、椎体等,具体的恐龙种类需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工地的李东生师傅是第一个发现这些恐龙化石的人。他介绍说,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将现场化石冲刷的比较干净,化石上的纹理很清晰,他第一时间就发现挖出来的石头与其他石头不一样,遂向工地业主东兴开投集团报告。目前,东兴市人民政府已组织将该工地保护起来,四周围起警戒线,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下一步将会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现场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挖掘。我们脚下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记者:曹晓玟、何深雅06/16
- 长春公园“芍药芬芳传百年”文化节开幕6月11日上午,长春公园在芍药园中心广场举办了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创建“幸福长春温馨公园”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暨长春公园“芍药芬芳传百年”文化节。 为呼应活动主题,长春公园工作人员在芍药园广场的草地上,用500余个颜色各异的风车,打造了“芍药芬芳传百年”七个大字;在启动仪式现场舞台两侧,搭建了两组长约14米、高2米4,最大直径为2米8的“七彩风车长廊”。近3000个包含黄、蓝、红、粉、橙、绿色的宣传小风车,在微风的吹拂下徐徐转动,营造了喜庆、欢快的游园氛围。 在启动仪式演出前,绿园区文化馆的老师精心绘画了6幅国画作品,每幅作品都栩栩如生,芍药妖娆动人的姿态跃然纸上;来自长春市地书协会长春公园书苑的老师们不仅在演出前书写了8幅书法作品,还现场进行了关于建党百年主题和芍药主题的书法创作。 据悉,目前,公园芍药花已经进入盛花期,今年长春公园芍药园栽植了包括红、粉、白、黄以及复色五个色系的53个品种、共计6万余株芍药,其中包含从国外引进的红艳遇霜、凌花晨洛、胭脂点玉、春晓等18个不同色系新品种。06/16
-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吉林行走进长春市6月3日,“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吉林行,中央网络媒体和吉林省内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采访团一行40余人,来到长春市,走厂房进社区,进行深入调研采访,全面宣传展示吉林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06/16
- 总投资429亿 云南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新楚大高速年内建成通车由云南交投集团牵头组织实施的楚雄(广通)至大理(江风寺)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项目强势推进,目前共线段40公里已经营运,试验段开始铺筑路面,新建段紧张施工,项目计划年内建成通车。 新楚大高速公路起于楚雄州禄丰市广通镇以北,接在建的昆明至楚雄高速公路项目,途经禄丰市、牟定县、姚安县、祥云县、大理市5个县(市),接原楚大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200.5公里。分试验段和扩容工程段先后开工建设。 楚大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为429.05亿元,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人的18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PPP建设模式负责实施。为我省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云南网通讯员李文圣尹玉亮苁菲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