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东兴全力开展“三清三拆”助力乡村振兴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东兴市强化落实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广泛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行动,多措并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提升东兴市乡村风貌治理成效。1月19日,记者在那漏村看到,村干部正有序带领村民细心清理着房前屋后出现的杂草杂物等,全面清整村道、菜园、沟渠等处的垃圾和障碍物,对影响风貌美观的建筑及附属设施进行安全拆除,同时加强房屋立面改造,融入乡画风格提升建筑颜值。期间,村干部反复叮嘱大家加强爱护美化环境观念,把乡村治理思想和政策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村民们也积极配合,齐力参与整治。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各家各户庭院更加干净整洁,村道村景清新明丽。在提升乡村风貌工作的进程中,东兴市将强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改造质量,全面优化公共服务。同时以村组为单位,着力建设基本整治型村庄,对设施完善型村庄开展基础设施“七改造”和公共服务“十完善”活动,对精品示范型村庄深入实施“五精工程”,凝心聚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那漏村党支部书记鸡贤相:为落实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我们村在开展“三清三拆”行动的同时,建立村屯保洁管理制度,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制度化执行垃圾处理,实行“门前三包”,加强宣传动员方式,鼓励村民遵守村规明约,共同爱护环境,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起绘就乡村美丽画卷。那漏村村民陈均浩:村里加强环境治理,我们很乐意参与,环境优美,我们也住得更舒服。美丽的风光也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我们这里旅游消费,对增加收入也有帮助。2020年,自治区下达东兴市实施乡村风貌提升村庄建设任务共71个,其中基本整治型村庄69个、设施完善型村庄2个,71个任务村庄已全部竣工并完成有关验收工作,“三清三拆”整治中,累计清理各种村庄垃圾约8584吨,清理沟渠约19000米,拆除乱搭乱盖279处(约3756平方米),拆除废弃危旧房93间(约3817平方米),整治并美化“三微空间”约7335平方米。东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风貌提升工作人员刘小艳: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动示范作用,坚持群众主体,协力组织开展“三清三拆”工作,多措并举鼓励各村以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扎实行动,维护好乡村长效治理,着力打造东兴市乡村风貌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示范样板。
    01/20
  • 去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数居全国第一
      从乌鲁木齐海关获悉:去年,经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5027列,共计45.6万个标箱,分别同比增长41.8%、47.1%,均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列数和总标箱数的四成多,双双稳居全国铁路口岸首位。  去年全年经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完成货运量358.06万吨,同比增长64.94%;货值约165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8%。  阿拉山口海关监管二科副科长许岳衡说:“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阿拉山口口岸已经成为我国中欧班列进出境的首选口岸。为克服疫情影响,我们创新了服务举措,不仅联合铁路部门推广数字口岸系统,还充分运用关企微信群,实现班列业务线上受理、网上办理。”  “现在中欧班列所有的审批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比如,现在通过关企工作交流群,我们可向海关提交班列纸质明细、提请舱单归并申请等。这些举措方便了企业,让我们少跑腿。”阿拉山口某国际物流企业业务经理余松说。  自2011年阿拉山口通行第一列“渝新欧”中欧班列起,截至2020年底,该口岸已累计进出境中欧班列16590列。
    01/20
  • 『山海』环游记
    01/20
  • 凭祥市2020年外贸逆势上扬
    2020年,凭祥市继续做好“边”的文章,以建设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为契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为口岸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口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凭祥的区位在“沿边”、依托在“口岸”、特色在“跨境”,投资发展前景广阔。二是多年“苦练内功”积累的“底子”,使凭祥口岸经济韧性十足。三是凭祥市还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推动更多的口岸加工企业落户。
    01/19
  • 致敬“疫”线“战士们”:守护黑河,将人民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
      突如其来的疫情,犹如一股寒流凛冽袭来,  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然而,面对“难缠”的疫情,有一群人站了出来,  放弃了居家的安逸,选择了守护这座城。  舍小家、为大家,  坚守防控一线,  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  最美战“疫”家庭,一家四口齐上阵  冯雪冰,是去年支援湖北抗疫的黑河二十勇士之一,当时她新婚燕尔,辞别家人,毅然千里驰援。    自从黑河市爱辉区出现确诊病例,冯雪冰责无旁贷,成为冲在第一线上的主力,疫情对于她来说,是“若有战、召必回”的命令,对于她的家人来说,同样是挺身而出、舍我其谁的担当。  冯雪冰的丈夫彭少楠就职于建行建信人寿公司,不仅积极参加单位统一组织的抗疫活动,而且利用业余时间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经常是交卸了单位负责的值守小区,马上又回到社区上岗。彭少楠看上去文质彬彬,但配送物资、清运垃圾绝不含糊,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的那一个。    冯雪冰的妹妹冯雪欣大学尚未毕业,专业是空乘。然而在空中服务上岗之前,她先化身“大白”,成为了抗击疫情志愿者。冯雪欣年龄很小,也特别害怕肆虐的病毒,但生于这样的家庭,最不缺少的就是奉献和勇敢。    冯家姐妹的母亲叫赵丽英,是黑河市志愿者协会会员。疫情爆发以来,赵丽英不仅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而且要给女儿和女婿做饭,做好家庭抗疫人员的后勤保障,有时还要给志愿者战友们送点家里的饭菜,赵丽英反而成了家中最忙的人。  疫情形势向好,但抗疫还在继续,这一家人的奋战之路辛苦却温暖,也正因为黑河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家庭,才凝聚成了万众一心的力量。  请您放心,有我们在  1月13日晚,五大连池市公安局执勤民警辅警在城南疫情卡口例行排查时,发现寒风中一位老人情况有些异样,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无儿无女,身上没有钱,没有手机,没法扫码,又无核酸报告,回不去家了,十分着急。民警立即安慰老人:“请您放心,有我们在,一定会协助您安全到家”。    交谈中,民警了解到老人还未吃晚饭,便立即拿出自己的饭菜给老人吃,老人说自己家住嫩江,这次出来是想打工赚钱,由于没找到合适工作,想返回嫩江。    民警随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民政部门为老人提供救助。1月14日早晨,老人就被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安全接走。临行前,老人拉着民警的手说:谢谢你们,人民的好警察!”  抗疫志愿者变身修车工  零下30摄氏度,没有手套,义务修车20多分钟。这是1月8日发生在爱辉区长海社区宁城小区值守卡口门前感人的一幕。    晚上5点多,市民冯先生做完核酸检测回家的路上发现自己的车胎被扎了,但疫情期间修车店铺暂停营业无法维修,无奈之下,冯先生决定将车开进小区停放。令他没想到的是,刚到小区值守卡口,他就被一位值守人员“拦”了下来。  “拦车人”名叫姜显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黑河农民,同时,他也是一名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姜显阳说,他从小就爱摆弄农机,现在自己也经常开车,一般的小问题他都能修理。想着这个时候没有营业的修车铺,便主动上前帮助冯先生换车胎。  冯先生自己也没想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会在如此寒冷的天气,毫不犹豫地帮他解决燃眉之急,为此他还特意发布了一条朋友圈。    据了解,姜显阳是爱辉区委组织部通过网络招募700多名志愿者之一,他们的年龄为18-45周岁,爱辉区委组织部根据志愿者报名时所填写的家庭住址按就近原则科学的分配志愿者。目前,志愿者们正参与小区卡口值守、社区工作及满足隔离人员日常生活需求等服务中。
    01/19
  • 为黑河志愿者车队助力!黑河市爱心企业捐赠4万元的机油等物资
    1月15日,黑河市龙蟠润滑油公司在大黑河岛中俄自由贸易城广场举行“为爱加油,抗击疫情,保驾护航”活动,为黑河市志愿者车队、雷锋车队、爱心私家车队捐赠了机油和二氧化氯消毒凝胶,为抗疫指挥部捐赠100箱纯净水,价值4万元。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黑河志愿者车队、雷锋车队、爱心私家车队近百辆爱心车出行近万次,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志愿者上岗,义务帮助社区配送防疫物资,为阻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疫情期间,黑河市龙蟠润滑油公司迅速反应全力保障,无私奉献的爱心车队,来一场不同寻常的加油仪式,展示边城企业服务社会,为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爱心车队高效送达。
    01/19
  • 山心村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优美的乡村环境、其乐融融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如今的东兴市江平镇山心村贫困率为0,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近年来,山心村紧紧围绕东兴市实施“先锋先行”党建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并结合本村实际,做好经济发展、促农增收、民生改善、精准扶贫、民族团结等工作。去年12月,该村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全村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渔业、手工业、边贸等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互融互促。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刘基记近日忙着村两委的换届工作,他告诉记者,村里多数村民以捕捞作业为主,此外还有虾塘养殖、土地流转等各项产业,大家集体出租鱼塘和虾塘,实现年终分红,现在家家户户的口袋都满当当的。该村71岁的村民武烧华平时出去捕捞鱼虾等,闲暇时就带着孙子到石凳上晒晒太阳,“除了捕捞等的收入,我们一家还享有0到3公里边民生活补助,十分感激。”武烧华笑盈盈地说。山心村在发展过程中将京族文化元素融入实物景致之中,建设山心吃亭、文化活动中心、国门大舞台等项目工程,进一步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及气质。“京族的语言和文化不能丢失,要一直传承下去。”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人、山心吃亭亭长黄尚安对记者说道。多年来,他致力于保护传承村里的京族文化,每年他都跟氵万尾村的京族文化传承人交流民族团结、文化保护、喃字传承等。位于该村的京族哈节传承基地内,陈列着京族服饰、哈节祭祀等京族传统民俗器具。黄尚安介绍,山心村还在基地内组建特色文体团队、京族传统舞蹈队,围绕京族文化活动中心、哈节等重大节日、庆典,广泛开展文艺汇演等特色文化活动。近年来,山心村始终坚持以特色文化为载体,补足群众精神之钙,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依托京族文化,积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定期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将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01/19
  • 因势利导,严管严控!东兴开启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新模式
    入冬以来,面对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防控局势,东兴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风险意识,紧盯冷链食品监管,开启了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新模式,构筑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防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东兴市因势利导,建立了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规定从2020年12月10日起,凡从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进口的冷链食品(除海关布控消杀及核酸检测外),必须进入监管仓区进行全面消杀及采样核酸检测,经消杀及核酸检测合格后才可获得出库证明,运出贸易区进行加工、流通和销售。东兴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对监管仓内的冷链食品进行严格核酸采样检查的同时,认真指导相关单位全面开展冷库和进口冷链食品摸排,对经营冷链食品的相关单位按照“人物环境同防”,实行全过程、全链条管控,形成管理闭环,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东兴市边民互市贸易区(资料图)在监管方面,东兴市加强溯源追踪,严把信息关。进口冷链食品入境前,边民互助组或商铺要提前一天向主管部门报备相关信息,并对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严格执行信息登记制度,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货主填报的《进口冷链食品申报信息表》,及时掌握冷链食品来源和去向。同时,加强区域管控,严把人员关。监管仓区业主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加强仓区管理,划定高危作业区,进入高危作业区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装卸工人及监管仓区内的相关工作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非必要不能离开东兴市。为协调解决好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问题,该市还将联合防城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及南宁核酸检测机构等有关单位,计划设立冷链食品监管仓核酸检测实验室。截至目前,东兴市辖区内冷链食品相关单位采集核酸样本共2204批次。其中,采集食品核酸样本473批次,采集环境核酸样本362批次,采集从业人员核酸样本1369次,未收到相关检测的阳性报告。
    01/19
  • 广西边民世代期盼的“小康梦”看得见摸得着
    座座崭新楼房鳞次栉比,条条平坦道路阡陌交通,村屯里篮球场、老年活动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每天早晚,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心跳舞健身、吹拉弹唱,生活幸福而美好。这是广西边境线上的优美生活画卷。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组织开展边境基础设施“三年会战”,将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推向深入,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了硬化路,家家住上砖瓦房,人人喝上清澈水,边民世代期盼的“小康梦”看得见摸得着。△余音绕梁的京族百人独弦琴吸引着游客。黄天福摄人口不到3万的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一类口岸城市,东兴因地制宜实施“边贸+”扶贫模式,让边民在边境贸易产业链各个环节得到实惠。依托金滩旅游资源,不少京族人家开起农家乐和民宿,钱袋子鼓了起来。△风光迤逦的氵万尾金滩。刘华摄百色市那坡县德隆乡昂屯村达兵屯,是一个位于中越边境的瑶族村寨,以前村民出行只能靠一条蜿蜒陡峭的泥巴路。2018年,当地政府为达兵屯32户120名瑶族同胞盖起安置住房,修通水泥路,兴建蓄水池,发展优势产业。“今年养了两批蚕,每批收入2500元左右,加上种植油茶、杉木的产业奖补,一年的收入预计有5万元以上。”对于未来,村民盘成坤信心满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如今,我们的村子地‘边’心不‘边’,边民参与边境贸易和运输,扶贫车间主营中药材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购销,由‘老少边山穷’一跃成为广西特色工贸名村。以前有人抱怨边境苦,现在生活好了,乡亲们都安心了。”凭祥市友谊镇平而村党总支书记冯礼忠介绍,越来越多的边民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向“留得住、能致富”转变。
    01/19
  • 阿拉山口口岸2020年过货量突破2500万吨 同比增长4.9%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国过货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陆路口岸之一,阿拉山口口岸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了进出境贸易逆势增长,2020年口岸全年过货量突破2500万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阿拉山口口岸以其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始终发挥着国家向西开放黄金通道的重要作用。阿拉山口海关作为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口岸物流要素由“快”转“顺”,通关全链条、全领域“一站式”作业,坚持全天候不间断通关,以通关时间延长换取企业通关时间拓展,确保口岸铁路、公路、管道等业务高效畅通,有力推动了口岸外贸实现逆势增长。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干部索菲亚·乌买尔江说:“2020年我们全面推进‘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先放后检’等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9年分别压缩了30.7%、39.4%,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实现单月货运量连续8个月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为保障口岸过货运量不断增加,阿拉山口铁路部门充分发挥中哈铁路国际联运黄金通道优势,不断优化运输生产组织,充分挖掘运输潜能,合理安排调车机作业,紧盯计划编制、制票、换装等作业环节,深化中哈口岸站“日通话、月会晤”机制,及时协商解决接运计划、列车编组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口岸站交接组织畅通。“为提高口岸的通关效率,我们加强与海关、边检、代理企业的联系协调,优化作业流程,破解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难题,重点做好接发列车、车辆取送等环节的作业,同时密切与哈萨克斯坦铁路部门的协调会晤,大幅度提升了双方接发车的列数,进一步提升口岸过货能力。”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技术员郭华说。不断优化的通关环境,让阿拉山口成为全国过货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口岸之一。据阿拉山口海关统计,2020年该关监管货运量2543.7?万吨,同比增加4.9%。其中,进口2248.7万吨,增加5.4%;出口295万吨,增加1.3%;进出口贸易值达25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