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新年首月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400列 实现开门红
      新华网乌鲁木齐2月4日电(杲均丰、宋玉龙)近日,一列列满载服装百货、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从新疆阿拉山口站发出。今年1月,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444列、4.12万标箱,同比增长49.5%、54.04%,实现中欧班列首月开门红。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新华网发宋玉龙摄  2020年以来,跨国空运、海运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班次减少、运价上涨。中欧班列凭借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独特优势,成为保障进出口贸易通道、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国际防疫合作的重要载体,实现逆势增长。阿拉山口铁路、海关部门密切协作、并联作业,最大限度保障中欧班列高效运行。  阿拉山口站运营管理科助理工程师马云说:“我们根据哈方运输生产情况,及时与哈方沟通宽、准轨交车计划,动态调整交接品类,提高宽、准轨接发列数。结合宽、准轨接发车写实分析,协调哈方优化、加快运输组织,提高双方通道运输效率。目前口岸宽、准轨日均接发列车分别为11对、10对。”  为全力支持中欧班列发展,阿拉山口海关设立中欧班列专门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实施24小时通关制度;深化业务改革,实行无纸申报、自动核放、海关电子放行信息即时传输等措施,简化班列通关手续,实现进口班列海关“秒级放行”、出口班列最快20分钟内办结海关手续。阿拉山口换装站作业场景。新华网发宋玉龙摄  “目前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班列线路主要有渝新欧、郑新欧、长安号、蓉新欧等22条,可到达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13个国家,搭载的货物品类200余种。进口货物主要有汽车及配件、棉纱、木材等,出口货物主要为防疫物资、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等。种类繁多的进出口商品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也凸显出‘中国制造’在世界舞台中的重要地位。”阿拉山口海关监管二科一级行政执法员尹狐飞雪介绍。  新疆阿拉山口捷安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员王蕊说:“海关和铁路部门为我们量身定制班列通关方案,24小时办理班列通关业务,为企业提供了许多便利。现在我们通过无纸化系统,最快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办理完成一整列班列的通关手续。”  依靠中欧班列的独特优势,阿拉山口口岸着力加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国内企业走出去、为沿线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方向,成为保障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物资运输的安全新通道,保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助力不断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编辑邹润
    02/05
  • 牛年将至 黑河街头灯笼正红,商超年味渐浓!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黑河的“牛年”年味儿也逐渐浓了起来。  中央街上,负责亮化的工作人员在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深冬之中,用璀璨的灯光来扮靓黑河。  眼下,不少人已经开始忙着置办年货了。小编走访了我市部分商超、市场发现,各种年货已经上市,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商超、市场也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广大市民安心备足年货,欢欢喜喜过大年。  商家们早早拉开了牛年饰物销售大战。春联、窗花、福字、牛年卡通形象毛绒玩具等纷纷登场,大红喜庆的颜色,透露出浓浓年味。小编注意到,在这些代表着喜庆的常规新春饰品中,含有牛元素的贴纸、玩偶、挂饰等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市场里,活鱼、鲜肉、糖果……品种繁多到让人“挑花眼”,“买买买”模式也在这里开启。  在水果批发市场,不少市民专门驱车前来,购买各式各样新鲜的水果。过年时,家里的客厅和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备些水果,像砂糖橘、苹果这样颜色喜庆的水果,更是成箱的买。  慰劳自己过去的一年,也庆祝新春的来临,你打算买些什么年货?编辑邹润
    02/05
  • 起航“十四五” 昆明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奋进的春城昆明,百舸争流奋楫先,千帆竞渡再出发。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对这座美丽城市改革发展走向的关注,对推进高质量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高度认同。值得期待的2021年,让人充满信心与希望。“十四五”时期是昆明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  “十四五”时期昆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夯实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和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再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十四五”时期昆明将重点抓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二是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三是努力创建更加开放的活力昆明;四是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六是建设韵味浓厚的文化强市;七是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知名度;八是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昆明;九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十是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城市;十一是提升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能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年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昆明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施100项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启动82个项目建设,30个项目完工。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打造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导,以若干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3+N”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122个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确保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达300亿元,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深入实施“数字昆明”建设。坚持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抓手,深入推进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建设,力争引进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家,打造3-5个区块链示范项目,新认定1-2家数字经济园区。确保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00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新增500强总部企业3家、税收亿元楼宇3幢。  围绕六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30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成果转化。依托昆明“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力争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实用技术成果300项,实现对外国际技术转移50项。  着力扩大内需强化发展动力支撑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动力,强化项目包装,完成不低于4000亿元投资项目储备,实施好一批“十四五”开局重大项目,确保240个重大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700亿元,400个重大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1800亿元,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二期、官渡区人民医院迁建等60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等3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提高工业投资占比。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实施更大力度促消费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茶叶、花卉、橡胶、中药材等6个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力争宜家等商业综合体开业,新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50家以上。推进12个夜经济示范聚集区建设。扩大农村消费。持续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深入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昆明旅游更健康”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2090亿元。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培育5-10个示范文创园区,确保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实施等机遇,加快建设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创新发展,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制定昆明市国际化建设第二阶段五年规划(2021-2025),打造“叫得响”的国际化品牌,办好“住在昆明”“海外昆明周”等活动,在国家主场外交中体现“昆明担当”。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出台《昆明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运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实际投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省级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30个。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800亿元。  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城市规划治理科学高效。构建全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建设。强化滇池、阳宗海流域等生态敏感地区规划管控。  坚持精品化建设城市。启动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站城一体化”建设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续建昆楚(昆明段)、昆倘、福宜、三清、玉楚高速(晋宁段)等5条高速公路,启动玉溪(易门)至昆明(晋宁)高速建设。加快地铁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征地拆迁工作,确保5号线年内实现“三通”。新建城市道路15条、续建16条,打通断启动三环闭合工程和环滇池慢行系统(一期)建设工程。新增公共充电站130座、机动车泊位1.4万个,完成9100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配套换电站建设。加推进城市更新改造87个项目,启动33个项目的安置房建设,完成改造项目8个,完善城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施236.1万平方米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500万平方米。  高水平办好“两个大会”。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实施好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完成62条城市道路优化提升,加快推进云南民族村、世博园以及7大城市公园提升改造,高水平办好COP15大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提升昆明国际影响力。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落实“1+5+X”网格化工作模式,开展“城市大脑”建设试点,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成数字交通“一个大脑、三个平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形成常态化健康文明提升机制。  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围绕花卉、蔬菜、中药材等“6+2”重点产业,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深化“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创建10个省级田园综合体、5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乡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座以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200个,建立常态化的收运处置管护机制。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绿色发展底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  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细化落实河(湖)长制,抓好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筇竹寺防洪截污及生态补水等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完成滇池、牛栏江及阳宗海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项目48个,确保松华坝水库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滇池全湖水质稳定在Ⅳ类。  着力办实事促共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千方百计稳就业;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社区助餐服务,实施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年内引进名师50名,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高完中2所。改善学前教育公民办结构,公费学位占比达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93%、96%以上。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建成校舍7万平方米、运动场7万平方米。扎实开展控辍保学,落实“双线十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面清零、动态归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创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注重抓好思政课、美育、体育、劳动实践、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0所,校园足球学校25所。  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持续增加对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3个县级中医院提质达标、12个心脑血管救助站建设,确保85%的县级人民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0%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云南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  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建设“一刻钟文化圈”,高质量提升“春城文化节”“春秋十讲”等文化品牌。推进翠湖片区、龙泉宝云片区、官渡古镇博物馆群落建设。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由创建全面转向示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谐稳定。  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打造法治政府、持之以恒改作风、强化廉洁从政。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府部门谋大局、抓经济、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精准有效落实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职工更好地担当作为、奋发有为。保持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狠抓基层正风反腐,永葆人民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云南网记者余红龙舟  图片摄影记者杨峥张彤编辑邹润
    02/05
  • 吉林:流光溢彩过大年
      南湖广场安装各式景观灯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郭亮摄影报道  南湖广场安装各式景观灯  路边各式景观造型灯  路边各式景观造型灯  路边各式景观造型灯  路边各式景观造型灯  树枝上悬挂的五颜六色的彩灯  树枝上悬挂的五颜六色的彩灯  路口周边布置的小牛彩灯  长春夜景打卡地让市民流连驻足,路边精致的中国结、树枝上悬挂的红灯,路口周围都布置着小鹿、小牛彩灯,还有红红火火的灯笼,过年的幸福感和喜悦感瞬间来袭。流光溢彩的夜晚,成为长春市春节期间的独特风景,一场场视觉盛宴烘托出"家和万事兴"的温馨感。编辑邹润
    02/05
  • 探谜“世界级化石宝库”——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日前,网络上热传去年8月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建成了一个化石博物馆,称其中展出了澄江帽天山这一“古生物圣地”,“世界级化石宝库”发现的许多化石,是生物多样性爱好者们的必游之地,该地可以为即将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添彩。为一探究竟,记者于近日探访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跟着导航,这个化石博物馆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位于美丽的抚仙湖畔一座山项之上。登高眺望,不远处的抚仙湖波光粼粼,一碧如洗,犹如一副品质极佳的动态山水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古生物化石宝贝实在太多了,我来了三次,仍意犹未尽。”一位在昆明工作的湖南游客这样说道。这个博物馆的展板显示:澄江生物群化石至今发现和记录的化石有20多个门类,281个物种,几乎涵盖动物界的所有的现生门类和已绝灭门类。澄江生物群化石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保存了大量地球最早期的软躯体生物化石,展现了5.3亿年前生物的完整面貌,被誉为“现代动物演化树之根”,是“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展品  声光电的现代化设备使游客们穿越到远古时代。“在这里恐龙的叫声此起彼伏。你也可以触摸数亿年前的古生物。被你触摸之后,它们会迅速地游开或者转过来看着你。”一位玉溪本地游客说。在智能科技的帮助下,数亿年前的古生物都活了起来。来这游玩的一位高中生说:“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似乎穿越到了5亿多年前。”  而另一位老者在化石面前看得非常仔细,在博物馆藏品一步三回头。他说:“云南真是一块宝地,从古至今生物多姿多彩。”展品  “这是一个发现之旅。这里有高原明珠般的湖光山色做背景,又能增长不少知识,是一个典型的文旅交融的优质景点。”网友“求知者”说。  据介绍,澄江化石群已被编入教科书内容,教科书里有这样一些精彩语句:“这里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的“石头书”,澄江动物群的种类颇多,凡现在所有的动物门类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祖先遗容。”展品  《纽约时报》这样评价澄江发现的著名的“云南虫”化石:如果这种脊索动物夭折,那么动物的中心神经系统将永远不会发展,地球也就像遥远的月亮一样寂寞冷清。展品  博物馆有一个展厅内容让不少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展厅的内容显示:现在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生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巨大污染导致了生命界不可逆的物种灭绝。相关资料显示今后二三十年内有1/4的物种濒临灭绝,地球30%~70%的植物在今后100年内将不复存在。展品  博物馆管理员向记者介绍,这个博物馆建成不久,但已成了网红打卡地。刚开馆时,参观的人数甚至日均突破了万人。除了本地游客之外,昆明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省外的游客也慕名前来,网络上网友点赞声不绝于耳。  在博物馆邮局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三本教科书,分别是《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寒武纪海洋世界——澄江化石》《早期生命起源于演化——澄江动物群》。记者注意到,这三本书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提供给小学、初中、高中生使用。  云南网记者李洪峰摄影报道编辑邹润
    02/04
  • 云南省派出248个工作组赴省外开展稳就业“送温暖”活动
      云南网讯(记者李海球)1月11日以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动全省人社系统先后派出248个工作组792人,赴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省市,开展省外稳就业“送温暖、送岗位”大走访活动。  为继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我省派出的工作组主动与当地人社部门对接,向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上海、广东等6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递交《感谢信》,向其他25个省(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发出《关于共同开展农村劳动力稳岗留工工作的函》《致广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一封信》,表达继续共同携手并肩合作,引导务工人员留在企业务工、留在当地,降低跨区域流动疫情感染风险。同时,与福建省签订了《滇闽劳务协作协议》,准备节后“点对点”开通专车、专列,共同保障疫情期间务工人员有序返岗。截至目前,工作组共走访企业1163家,座谈慰问外出务工人员1.37万人,开展稳岗留工服务20.45万人,走访人力资源机构368家,收集用工岗位41.06万个。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全省人社部门迅速行动,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推送、大宣传、大输送”活动,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及时发出《致在外务工朋友的一封信》和全省146个驻省外劳务工作站联系方式,在做好就业服务保障的同时,倡议在外务工人员尽量减少流动,留在企业、留在务工地过年,全力配合当地做好疫情防控。  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抓实抓细务工人员疫情防控和节后“点对点”返岗工作,预备开行云南至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地区专车、专列和包机,保障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同时联动省级相关部门继续做好“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编辑邹润
    02/04
  • 东兴:打造人才工作新格局 激活发展“内驱力”
    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进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2020年以来,东兴市着眼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培育、精准、多元、共享、服务五个关键词上面重点发力,做好做活做强人才工作,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增智聚力。作为东兴市哈啰助力车代理运营商,施明君是一名在校的大三学生。2019年9月,依托当地创业孵化基地,施明君开始创业,到目前为止,其公司从一人演变成了五人,成功带动当地农民工、失业人员、毕业大学生等就业人员超过50人、实习大学生超过30人。近年来,东兴市等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更使他坚定了将事业根基牢牢扎根在东兴市这片沃土的决心和信心。“人人都是人才,我们致力于把合适的人推到合适的岗位上。”东兴市委人才办工作人员何湘对记者说。东兴市依托当地创业孵化基地、启迪之星沿边跨境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拎包入驻、创业指导、项目申报、法律咨询、天使投资等多元服务,企业涵盖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软件开发、环保新材料、文化传媒等多种行业,吸引一批青年精英、外籍博士、海归人才等入驻创业,带动农民工、大学生、社会青年300多人就业。接下来,东兴市将纵深实施“国门英才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打造民族特色人才项目,聚焦字喃、京族独弦琴等民族特色文化,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为抓手,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人才培养上进行实践探索;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继续完善功能、配齐生活设施,竭尽全力为人才创造宜居宜业的舒适环境。在“引才聚才”增总量的基础上,逐步深化“育才用才”提质量,千方百计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招才引智、培育培养、评价管理、创业扶持、服务保障等机制,助力人才发挥最大潜能。记者:曹晓玟编辑邹润
    02/04
  • 长春市图书馆开展“爱尚e读”系列活动 陪你过个充实的中国年
      为了丰富春城读者的文化生活,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祥和充实的中国年,长春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将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爱尚e读”系列活动,为广大读者开展一系列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  从2月4日(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将有4位传统文化“牛”人: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赵昭(《中国传统文化十讲》作者)、蒋有泉(原楹联学会会长)、郭少敏(中华灯谜馆馆长),为大家送上4场直播讲座。  同时,“爱尚e读”系列活动还将开展“庚子记忆图集展”“春节民俗图集展”“看展览学文化春节传统知识展”等线上展览,举办网上知识竞答、听书答题打卡、互动体验游戏、数字图书展阅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带着读者朋友们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度过一个别样文化年。编辑邹润
    02/04
  • 2020年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55.3%,吉林省入围企业数全国第七
      2月3日,中国吉林网记者从企查查发布的数据中看到,2020年我国新注册的可降解相关企业2965家,同比增长55.3%,注册量连续十年保持增长,表明目前国内可降解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0年四个季度注册量均呈现同比增长趋势。较2019年,一季度注册量增加65家;二、三季度增长迅猛,分别增加了309家和389家;四季度增加293家。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大多集中在云南、广东、安徽、浙江等地。其中,吉林省入围企业量前十名,以527家位居第七。  从企业规模来看,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的可降解企业占据了行业的大多数,占比总量的72%。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可降解企业数量较少,占比总量的31%。  据了解,自2021年1月1日,我国史上最严“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正式在全国生效。随着全国重点城市限塑令开始全面落地,可降解塑料板块强势爆发,市场需求量大,可降解塑料制品一跃成为市场新宠儿,迎来井喷。编辑邹润
    02/04
  • 北京冬奥会2月4日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吉林俩冬奥冠军喊你来吉林“玩冰踏雪”!
      2021年2月4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的特殊日子。  为了迎接这一时刻,吉林省的两位冬奥会冠军——周洋、李坚柔,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通过中国吉林网表达了自己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两位冬奥冠军还借此机会,向全国的冰雪爱好者发出邀请:“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希望所有的冰雪爱好者,都能够来到我们的家乡——吉林,来这里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体验吉林冰雪之美!”  周洋是三枚冬奥会金牌得主。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初出茅庐的周洋一鸣惊人,勇夺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并与队友配合,获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周洋成功卫冕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2018年平昌冬奥会,周洋还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如今的周洋,已经是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国际滑联运动委员会委员。在说到北京冬奥会的时候,周洋表示:“我很期待北京冬奥会,我也相信北京冬奥会一定会是一届成功的冬奥会。我祝福所有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都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作为吉林人,周洋也一再表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希望所有的冰雪爱好者能够到咱吉林来,让我们能够相聚吉林冰雪天地,助力北京备战冬奥!”  李坚柔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冠军得主。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500天,恰逢吉林省乐动冰雪活动启动,作为优秀运动员代表,李坚柔参加了相关活动,并作为嘉宾宣读了《迎接冬奥倡议书》。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里,李坚柔表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人,肯定是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作为一个冬季项目的运动员,更有义务和责任,宣传北京冬奥,助力北京冬奥。”作为一个吉林人,李坚柔直言:“我会努力带动身边人,共同关注北京冬奥会,参与冰雪运动,探寻体育的永恒与美丽,为全民健身,健康吉林,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邹润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