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就业创业展搭建全新就业平台100余家企业上千个岗位百余种展品就业创业展搭建全新就业平台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李莉1月16日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丹东市体育馆(桃源体育馆)举办迎新春就业创业展会暨2020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创业创新成果展”两会合一为求职者搭建起全新的就业平台,通过分类展示创业就业服务领域的优秀项目、创新成果、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我市探索就业创业新模式。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创业就业咨询群众络绎不绝。在求职招聘区,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亲切交流,宣讲政策,帮助选岗位。在现场记者看到,求职的年轻人增多了不少。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洛翼城在武汉工作了2年,当天,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招聘会现场。“现在在外打工生活成本攀升,如果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不错的选择。”洛翼城说。据了解,此次活动为期三天,共征集100余家企业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通过触摸屏、显示屏滚动播放,供求职人员查询。参加此次现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共有20多家,既涵盖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等大型企业,又有餐饮、食品加工、家政服务等中小企业。现场参会企业提供的200个岗位中,既有销售员、保洁员、收银员等普通岗位,也有机械设计、电工等专业类岗位。据统计,进场求职3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1人。与招聘会同步的创业创新成果展现场,气氛愈加热烈。电商、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艺术品制作……在创业成果展示过程中,创业企业提供了百余种展品,通过设立图文展板、产品展示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创新理念,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一处布艺饰品展位前,挤满了围观群众,大家争相了解、购买布艺产品。据介绍,该项目是“1987青创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之一,主要生产手工家居布艺拖鞋及家居小物件。“这个创业项目是一个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为我们提供设计及研发资源,企业负责生产加工。”创业负责人王瑞庚说,该项目还是精准扶贫项目,通过指导贫困户生产加工布艺饰品,助力贫困户脱贫,带动灵活就业500余人次。据了解,此次活动通过展会搭建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的对接平台,展示创业创新成果,增加产品和项目的知名度,同时,打造了我市吸引人才的新名片,成为我市引进、集聚人才的主要载体和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推动我市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01/17
- 用良策捍卫草莓品牌形象丹东新闻网讯1月7日,东港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如何杜绝滥竽充数、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更好维护“东港草莓”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东港市委宣传部、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草莓行业协会、电商协会、农业执法大队参加会议。随着东港草莓品牌效应的扩大,一些不法商贩以外地草莓冒充东港草莓高价销售,牟取暴利。2019年12月29日,辽宁卫视《第一时间》以《被“滥竽充数”的东港草莓》为题,揭露不法商贩将外地草莓成车成吨拉往东港,再进行包装销售,冒充东港99草莓向外地发货。原本十几元的外地草莓,摇身一变身价高涨,既对本地草莓价格产生冲击,又损害了“东港草莓”品牌形象。座谈会上,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能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大宣传力度,用正面宣传搭建东港优质原产地草莓和消费者直达桥梁,广泛告知东港草莓均为产地直发,不设任何分仓发货,以此防止外地草莓扰乱东港草莓市场;发挥草莓行业协会作用,通过行业自律和监管,自觉抵制不法经营行为;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为原产地东港草莓生产、收购、分拣包装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核发东港市原产地草莓证书,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购买依据;建立健全东港草莓溯源体系,由农业农村局和草莓协会共同对达标东港草莓原产地企业、合作社发放溯源码,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溯源码查询到草莓原产地以及种植全过程,保障消费安全和“东港草莓”品牌形象不受损害。尚宵仪01/14
- 东港市荣获 “中国贝(蛤)都”称号日前传来消息,通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授予东港市“中国贝(蛤)都”称号。出口杂色蛤占全国出口额的63%出口贝类产品占全国70%贝类养殖是东港渔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东港杂色蛤远销日、韩及欧美国家和地区,出口杂色蛤占全国出口额的63%,出口贝类产品占全国70%,年出口产值1.8亿美元。目前,东港已经形成从贝类养殖到加工、经销、出口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生产体系和完整产业链条。先后被国家和辽宁省授予国家出口贝类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水产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性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辽宁省杂色蛤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辽宁省杂色蛤出口示范区等荣誉。东港市成功冠名“中国贝(蛤)都”,将进一步提高东港市贝类产品的知名度,激发产业活力,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贝类养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促进贝类产业转型升级,并带动贝类精深加工、现代物流、“互联网+”等二三产业发展。01/13
- 止痛 解难 疏堵——优化营商环境在路上组织实施“营商环境建设十项工程”、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妥善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8890平台实现“一个号码管服务”……2019年,我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实效。组织实施“十大工程”2019年5月末,《丹东市关于实施营商环境建设十项工程的工作方案》出台,内容包括简政放权、效率提速、“互联网+”、服务提升、投诉畅通、专项整治、法律惠企、诚信践诺、便民利企、营商文化等十个方面,旨在全面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更上一层楼。《方案》中确定的40项工作任务中,有明确时间节点的28项任务当年已全部完成,诚信践诺、营商文化建设等方面需要长期推进的12项任务,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政府转变职能,从重审批、轻监管向重监管、重服务转变的重要体现。2019年,我市全面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满足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省市县乡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于当年6月20日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市89个乡镇(街道)互联互通。同时,推进平台向村(社区)延伸,完成了全市883个村(社区)级组织架构统计、事项梳理等工作,政务外网铺设到836个村(社区)。当年还打通了不动产登记、人社、医保、公积金等四个自建系统的数据壁垒,与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了信息共享。实践证明,“三集中三到位”是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重要手段。2019年,我市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制定《丹东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19版)》,将573项事项确定为市级“应进必进”事项。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率”达100%。在省确定的70个“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的基础上,我市又筛选增补了市县两级各30个“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材料,实现了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2019年,我市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定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之内。具体实施方面,组织4个审批阶段的牵头单位再造审批流程,制定了8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图,制定了实施细则、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文件20余个。同时,对原有并联审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现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全面落实了项目管家、项目代办制度。为全市720个重点项目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配备了项目管家,实现了项目管家全覆盖。“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同时,对项目管家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情况进行调度督导、抽查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制定实施《丹东市政务服务事项代办制实施方案》,将当年开复工项目列为重点代办对象,实施专人负责制,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审批服务工作。记者了解,去年我市共为40个项目提供了全流程代办服务,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妥善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去年年初,我市梳理出了85个“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清单,实行盘点销号,限期办结。当年,清单中的问题均已得到妥善解决。同时,着力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当年,40项整治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完成了6大类26个方面问题整治任务,形成了40余项制度成果,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实施“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服务新模式,小微企业办电环节由6个压减至3个,平均接电时间由2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企业“办电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施社保办理容缺受理制度,对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事项,采取“容缺受理”。而“智慧人社大厅”的投入使用,也让办理社保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市市场监管局对教育、医疗、公证、电信、金融、供水、供电、汽车年检等8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0余项,立案7件,罚没款9万元,责令退款12万元……去年3月始,我市8890综合服务平台对原有的93条热线实施了整合,基本实现了“一个号码管服务”,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记者了解,当年8890平台共接到群众诉求59715件,办结59449件,办结率达到99.6%。“件件有受理、事事有回音”,8890平台基本实现了“一拨就灵”的功能,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记者刘作庆01/10
- 创意助力丹东农产品“颜值”升级“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尴尬形象悄然改变——创意助力丹东农产品“颜值”升级春节临近,市场上各种商品迎来销售旺季。记者采访发现,今年本地优质农产品不仅在内涵质量上下功夫,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颜值”,外包装越来越重视文化和视觉元素,农产品包装开始进入创意时代。1月8日,记者来到东港电商总部基地的涌泉谷品牌农业办公室,屋子里整齐码放着一摞摞白色泡沫筒,打开筒盖,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刺嫩芽就扑入眼帘,就像造型讲究的盆景,一下子吸引住前来订货客户的目光。“这是水培筒装刺嫩芽,一筒能出2公斤多净菜,经常给它补充水分,还可以出二茬芽。”涌泉谷创始人孙成博介绍说,眼下正是一年中最旺的消费季节,这种筒装刺嫩芽迎合了健康消费需求,因包装有创意,成为走亲访友拿得出手的礼品,很受消费者欢迎。据介绍,筒装刺嫩芽是近两年才兴起的。过去,山区里的百姓喜欢上山把刺嫩芽枝条掰下来,拿到家里用桶或缸栽上,用于自家春节享用。后来,刺嫩芽成为备受推崇的山珍,村民们就开始利用暖棚发展刺嫩芽产业。“只不过那个时候都是小规模发展,村民们卖的仅仅是芽。”孙成博说,光卖芽有个弊端,储存时间短,消费者买回去后,失掉水分的刺嫩芽就不新鲜了。或许是受外地盛行的盆栽蔬菜启发,去年有人开始尝试把刺嫩芽做成盆景蔬菜。目前宽甸地区有几户村民,利用暖棚发展盆栽刺嫩芽产业。“白色泡沫筒里存放一些水,刺嫩芽的茎插进水里,不仅保鲜、延长储存期,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人为控制发芽。”孙成博说,去年他尝试推广销售筒装刺嫩芽,没想到很受欢迎,几百筒很快订购一空。今年,他计划销售800筒。一直以来,包装水平成为制约丹东农产品升级的瓶颈。众所周知,丹东出产很多优质农产品,受包装档次低级限制,一度只能素面朝天、散装上市。比如,东港大黄蚬子干和丹东米叉子,至今仍在市场以散装形式销售。缺一件光鲜的“外衣”,这些外地人眼里的优质农产品就成了上不了台面的廉价货。有人形容丹东农产品是“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农产品需要包装,优质农产品更需要有创意的包装。”孙成博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让特色农产品销得更多、卖得更远,除了保证产品品质外,还需要在外包装上下功夫。令人高兴的是,目前我市不少从事农产品营销的商家,已经具备现代经营理念,舍得在农产品包装上投入,想方设法通过包装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的外包装已由过去的低档转向中高档。“重视农产品包装设计是吸引消费者、拓宽销售渠道的关键所在。”丹东青年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李宏表示,随着时代发展、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味觉的体验,更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李宏2013年开始在网上销售家乡特产燕红桃,起初,没有包装经验,桃子到了客户手里,都被撞烂了。李宏意识到,做生鲜销售,包装是一大难题。第二年,他开发了十字格纸箱,就是把包装盒里的桃子一个个用纸板隔开,解决了桃子受伤问题。2015年,他又设计了十字格泡沫箱,2016年设计了气柱包装,2017年采用珍珠棉制作十字格包装箱……李宏每年都在包装上下不少功夫。“线上销售要想赢得客户,物流、售后必须跟得上,而鲜果类产品的包装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品质和口碑。”李宏说,他家的燕红桃包装已经更新到第四代,草莓更新到第五代。今年,李宏的草莓包装又升级,他将两个真空盒由上下叠放改为并排摆放,真空袋由原来的普通塑料袋改为食品级金色铝箔袋,可提升草莓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包装不断升级,使鲜果的保鲜和运输安全以及美观度都大幅提升。眼下,李宏正在加紧研发,准备取消草莓包装用的网套。因为网套在打包过程中耗时耗力。且不美观,他表示,如果研发成功,丹东草莓将大幅提质升级。虽然我市农产品“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格局有所改观,但包装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如何利用本地资源,让包装凸显产地个性化特征,或者在包装上注入文化元素,让包装和产品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促进农产品升级的目的。记者唐莉01/10
- 一图读懂丹东《政府工作报告》01/09
- 东港草莓秀上阿里巴巴天猫平台东港市地处北纬39°左右,是世界公认的草莓最佳生长纬度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东港成为“中国草莓第一县”。近年来,东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草莓产业发展,探索出适合东港实际的草莓种植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网络营销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为助推草莓等农特产品上行、扩大销售、打造区域品牌,东港市加大对“互联网+农业”的扶持力度,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日前,在2019首届“东港草莓”文化节上,东港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天猫合作,共同举办了“天猫正宗原产地·2019东港草莓营销”活动。通过直播、新媒体等新兴方式进行宣传推广销售,共销售21700单,销售额为212.66万元。阿里巴巴天猫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和电商社区,具有覆盖范围广、品牌知名度高、供需直达等显著优势,特别是平台推出的“正宗原产地项目”,搭建了优质正宗原产地产品与广大消费者直达的桥梁。通过与天猫合作,融合“新媒体+电商”两大理念、“线上+线下”两大形式,以天猫平台作为产品推广和营销主阵地,邀请多名主播现场推广带货,进一步拓宽东港草莓网络销售渠道,打造“东港草莓”区域品牌,带动草莓相关产品市场及创新业态发展。未来,东港市将引导东港草莓按照标准化生产、溯源化管理、品牌化运作方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围绕市场需求做大做强,搭乘互联网这辆高速列车,促进东港市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张瑞01/08
- 丹东农业:念山水经 走特色路丹东市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念山水经,走特色路,通过实施农业资源开发、山林资源开发、海洋河流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开发,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南部蓝色海洋经济区、中部种植业与高效设施农业经济区、北部丘陵板栗与中药材经济区、北部山区林下经济区四大特色农业区正在崛起。“咱们要打造精品蓝莓,明年将在新安村再建一个蓝莓暖棚基地,新建10—20个暖棚,每年递增,辐射周边,打造蓝莓之乡。”2019年12月27日,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新安村驻村工作队高峰说,这些年,村里发展壮大蓝莓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深冬时节,走进步达远镇新安村,一座座蓝莓暖棚充满生机。“现在暖棚里开始升温了,园区管理员开始给蓝莓树施加营养液,修剪树枝。”高峰说,这里种植的蓝莓去年产量达到15000公斤,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到四五月份的蓝莓采摘季,蓝莓供不应求。特色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农户增收。新安村七组村民张俊仁就是受益者之一。“自从有了蓝莓基地,我就在这里打工,平均月收入在3500元。”张俊仁说,以前家里生活拮据,他学习到了新技术,有了这份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6年前,俺家开始种植大榛子树,现在发展到100多亩了。采摘完直接就有商家来收,一点也不愁卖。”2019年12月27日,提起当年家里的收入情况,步达远镇农民古福玉脸上始终带着笑。在步达远镇,像古福玉一样的大榛子种植户还有很多。四林村的汤传德在2015年种植了6亩多的大榛子,2019年结果了。“简单风干后的大榛子每斤能卖到30多元,这价格挺可观的。”汤传德笑着说。新安村的变化是我市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丹东的特色农业做得“风生水起”,已建立起稻米、草莓、燕红桃等15个特色农产品基地。东港市成为全省草莓“一县一业”示范县,宽甸成为全省人参“一县一业”示范县,凤城成为“中国板栗产业示范市”。“2019年,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特色农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优质稻米生产面积80万亩,产量40万吨,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丹东食用菌品种有香菇、滑菇、平菇、木耳等10多种,产量7万吨,成绩不俗。接下来,我市将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种植养殖,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记者邢漫01/07
- 蹄疾步稳再发力 砥砺奋进谱新篇蹄疾步稳再发力砥砺奋进谱新篇——2019年市政协工作综述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两大优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组织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在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发出政协声音,释放政协力量,展现政协作为。把握“一条主线”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方向关乎全局,思想引领未来。这一年,市政协强化思想引领和理论学习,始终确保政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从市委和政府工作全局的高度谋划事业发展。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丹东儿女智慧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进一步焕发出建功新时代、展现新风采的昂扬精神状态。发挥“两大优势”进一步营造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民主汇集智慧,团结凝聚力量。这一年,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两大优势,着力做好联系人、团结人的工作,促进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界别之间的合作共事,凝聚起丹东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辉煌历程——纪念丹东政协成立70周年》历史资料和图片征集、编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观“辽宁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组织全市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委员们和社会各界感受到人民政协团结、民主的氛围。建立市政协党组成员分工联系民主党派、(下转7版)(上接1版)工商联制度。坚持情况通报制度、联合调研视察制度、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列席主席会议制度,深化党派合作有了新高度。履行“三项职能”进一步发挥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2019年,征集提案379件、社情民意信息305条,重点协商活动6次,专题调研视察150多次,调研视察成果100多项,参加活动委员1600多人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委员们履职尽责的身影,每一个建议和活动尽显市政协务实担当的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丹东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围绕市委确定的“六项重点工作”“十项工程”,开展“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我市医养产业项目建设”等专题对口协商;围绕马市岛农旅产业融合、小浆果产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专题组织调研视察,更多建议成为党委的决策依据,更多发言转变为政府的工作思路举措。围绕“狠抓机遇,推进丹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召开专题常委会,共提出建议30篇,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高质量的建议案。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在省政协十二届六次常委会上作大会口头发言。加强与省政协沟通联络,省政协将“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丹东振兴发展”作为专题调研课题,将“对口帮扶边境乡镇兴边富民和对外开放”作为月度协商课题。省政府相关部门参加月度协商会,与市政府面对面商讨,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专题报告,对推动丹东兴边富民和对外开放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四大平台”不断拓展创新领域这一年,市政协不断深化“丹东政协讲堂”品牌建设,以理论学习、思想武装促进委员素质和履职水平提升。全年共举办“丹东政协讲堂”4期,参加培训1200余人次。依托委员活动站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调研会议、工作总结会、民主监督员座谈会和学习交流活动,在思想政治引领、协商议政、助力公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强化“履职信息化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广大政协委员、党政部门联络员建立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群,打造全时段、无休息日的网络议政新平台。提升“丹东市政协”微信公众号建设水平,营造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选聘24名在我市各行业、各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组建市政协智库专家团,实现了委员智力资源的再延伸。强化“五个建设”进一步夯实事业发展组织保障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市政协全面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切实加强政协组织党的建设,进一步落实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瞄准提质增效工作目标,在委员和机关干部中分别开展“立足岗位勇担当、提质增效作贡献”“提高能力勇担当,服务保障作贡献”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切实加强专委会建设,坚持完善工作报告制度,健全完善专委会议事规则、对口联系办法、会议和活动制度等工作机制,为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保障。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强化对委员履职情况的日常考核,发挥界别优势,组织委员开展扶贫帮困、法律咨询、医疗服务、送教下乡等一系列有影响、有成效、有口碑的公益活动。初心永恒,使命如山。在新时代的历史交汇点上,市政协将以新的思路理念、新的探索实践、新的担当作为,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不断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形象,为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宋琳01/06
- 抢占C位!丹东10家纺织服装企业入驻上海2019年12月27日,丹东市工信局率领市纺织服装协会以及丹东新龙泰、丹东华洋、丹东优耐特等纺织服装重点企业,参加2019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创新年会。市纺织服装协会与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优秀制造商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式入驻上海时尚工园。此次,我市有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丹东龙吉利服装有限公司等首批10家企业入驻上海时尚工园。上海时尚工园能给丹东企业带来什么上海时尚工园旨在提高丹东服装制造行业在全国整体知名度,提升丹东服装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丹东服装制造企业打造对外展示中心、企业资源分享中心、市场推广中心和商贸对接中心。“四个中心”将为丹东企业拓宽展示空间,更直观地展示企业的产品和制造能力,并且与中国服装协会共同建立中国服装制造商和采购商信用数据库,构建企业商业信用动态评价机制,促进行业供应链的诚信运营。搭建线上小程序平台,展示推广、订单链接、资源定向推送,为企业提供“工厂店合作、产品开发、直播带货”等品牌孵化方案。叫响“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市工信局组织此次入园活动,是参照大连市的相关做法,采取了委托市纺织服装协会组织,企业为主,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方式,引导企业率先走出去入驻全国性的行业常年展示平台,对提升丹东“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的影响力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年会期间,市工信局还与中国服装协会、森马服饰、阿里巴巴等行业大咖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达成在丹东建设服装智能仓库等多项合作意向。新闻链接:上海时尚工园位于上海安亭和昆山花桥的连接处,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将聚集国内300余家优质服装制造企业,现已入驻150余家企业。上海时尚工园是“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商联盟”基地,是中国服装协会依托行业具有先进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优质制造企业搭建的常年展示、市场推广、商贸对接、资源链接的综合服务平台。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