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满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丹东满族医药产业基地,眼前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该基地年产复方木鸡颗粒1亿袋、加味八珍益母膏8000万瓶、复方木鸡合剂5000万支……基地带动地产药材种植、收购、加工产业一条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六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资料图)前不久,在我市举行的第六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上,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海南博鳌超级中医院、广东皇母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吉林恒帝药业有限公司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我市举办了首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此后两年一届持续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满族医药挖掘传承、创新科研、产业发展。2016年,经国家民委批复,丹东被授予“中国满药之都”称号。目前,我市共有满族医药生产企业数十家。以宽甸、凤城地区为重点,打造了百万亩药材集中种植区和产业带,种植刺五加、玉竹、石柱参、辽五味、辽细辛、核桃楸、淫羊藿、龙胆草、木鸡、天麻、桔梗、益母草、柴胡等主要品种,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丹东药业集团建成生产车间。(资料图)“近几年,我市加大对满族医药产业及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满族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道地药材加工提取、种植基地建设等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以来,我市先后下发《关于大力扶持丹东满族医药产业发展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满药之都”建设实施意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接下来,我市将重点打造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优势品牌,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导和鼓励满族医药龙头骨干企业连续举办“满族医药国际论坛”和“满族医药及保健品博览会”“满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全方位推介丹东满药和满族特色文化,提高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同时,加大满药商标注册申请、标准化及原产地认证力度,提升品牌竞争力,让丹东“中国满药之都”的美名享誉海内外。记者/王洪满文张尧图
    11/20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增强“干”的主动,加大“拼”的力度
    四季度是决胜全年的“冲刺期”,也是决战来年的“奠基石”。在元宝区金山经济开发区,塔吊林立、吊臂挥动、车辆穿行,一派抓进度、赶工期的繁忙景象。年初以来,金山经济开发区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为主线,促进科技服务业和创新创业政策在园区落地生根,吸引了优势企业和优秀人才入驻园区,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取得喜人成效。实施差异化发展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实现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的新跨越,金山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目标,着力打造出3处定位清晰、特色突出的工业产业集群。▶铁东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已入驻天泽集团、山水水泥等企业18户。▶古城工业园区以装备制造、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已入驻东发集团、黄海特种车、克隆先锋泵业、恒星泵业等企业48户。▶金山工业园区作为重点打造的工业园区,以医疗康养产业为主导方向。强化基础设施配套破解发展难点堵点金山经济开发区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补短板、抓落实、优服务”的重要抓手,抓紧配套完善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积极了解企业经营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协调多部门助企纾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发展渠道。年初至今,开发区优化配置17名项目管家、105名公共服务管家,开展帮办、代办服务。目前,已协调丹东市自然资源局元宝分局为丹东正阳机械新建标准化厂房项目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施工图、工程证等规划审批手续,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立项及做好消防安全指导;为丹东佳虹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二期工程项目、辽宁月亮岛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项目办理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污水并网的方式,为丹东金洋针织有限公司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难等问题。“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年初至今,金山经济开发区已完成“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活动各12次:委托北京赛迪研究院为金山工业园制定完成发展规划,对接洽谈丹东市第一医院精准医学中心、辽宁省肿瘤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搭建高水平的地区性肿瘤学习交流平台;邀请大连万众云仓科技孵化园有限公司考察推进金山边民互市贸易区项目;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对宗裕康养度假综合体、万象养生谷等5个项目进行包装,计划总投资123亿元;加速推进宗裕听心荟康养医疗中心项目取得进展,打造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综合养老服务基地。下一步,金山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增强“干”的主动,加大“拼”的力度,提升“实”的效果,重点推进华孚热电、玖鸿智能化生产工厂等项目建设,以“真情实意的服务、真抓实干的担当”,全力打造“政策优、服务好、企业满意度高”的高质量园区,力保今年“收好关”,蓄力来年“开门红”。记者/李雯琪
    11/17
  • 辽宁省丹东市:法治“活水”润泽营商“沃土”
    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是必须下好的先手棋。今年以来,市法检两院认真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利益,全方位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合计执行不动产1.2万平方米,当事人胜诉债权6600万元。从申请处置财产到实现债权仅用时79天,远低于同类案件办案用时……高效灵活的执行方式,在维护9家涉案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降低了败诉当事人继续履行面临的支付利息的压力。这是日前丹东中院执结的一起涉及多个市场主体的案件,“双赢”的背后,不仅是更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也是丹东中级人民法院抓紧抓牢服务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主线,彰显司法职能作用,展现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实施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丹东中院制定印发了《丹东法院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能动司法十条》,结合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围绕十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全市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主动担当作为,强化能动司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实现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涉企执行一方面关系到当事人权益,另一方面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丹东法院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能动司法十条》提出,围绕“着力推进经济增长,在加快壮大整体实力上取得新突破”。为此,丹东中院深入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7专项活动”,立足更高水平司法保护,以持续深化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制度为核心,在全市两级法院全面开展超审限积案、信访积案、“胜诉退费不及时”三个专项整治活动的同时,开展“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规范涉企执行行为”“及时化解涉企纠纷”“法官进企业法律服务”四个专项活动,努力以优质高效的审判工作和司法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讲座中提到的内容很多都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对助力企业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很有帮助。”一位企业负责人在参加了丹东中院举办的派驻工业园区“专业法官讲授防范法律风险讲堂”后深有感触地说。为服务和保障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预判能力,丹东中院创建“专业法官讲授防范法律风险课堂”,深入工业园区开展法律宣讲,以“治未病”的理念推动园区企业“以法治企”、合规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年初以来,丹东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园区经济”“项目年”的工作部署和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走访,通过深入多家园区企业,召开“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调研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行业协会、各相关部门等广泛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法治需求,结合法院职能职责,切实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举措,真心实意为市场主体排除困难、解决问题。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在《丹东法院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能动司法十条》中也有所体现。其中明确指出,推动与市工信局共同建立“法院进园区”协调服务机制常态化,以“派驻园区法律服务站”为依托,组建“专业法官团队”进园区开展法律宣讲,发挥涉企纠纷诉前调解、多元化解机制作用,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核心竞争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全面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是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又一具体体现。近年来,丹东两级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对保护创新、促进创新的独特作用,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始终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公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在全社会宣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意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丹东法院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能动司法十条》中,围绕“着力强化科教人才支撑,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丹东法院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服务创新驱动,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及多元化解全链条机制,依法惩治侵害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依法稳慎办理涉重大科研项目、知名科学家案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规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丹东法院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为主线,锚定“上台阶、创一流”工作定位,不断深化“精管理、抓改革、强科技、重基层、提素能”五项重点工作,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法院工作现代化,在服务辽宁、服务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上展现司法更大担当和作为。记者:张丽娴
    11/17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今年以来,振兴区始终把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围绕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积极推进民生项目,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把“民生所盼”变成“百姓所赞”。提升城市更新进程入冬后天气骤冷,而振兴区福民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几位工人棉衣半敞,头顶冒着热气,正配合着挖掘机抓紧进行地下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工程。今年10月,临江街道对振一小区、科达小区、福民小区等10个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小区和三个单体楼陆续进行下水改造、路面翻新、外墙粉刷,合计53栋老旧居民楼,惠及3422户居民。截至目前,振兴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累计改造排水管网14.89公里,新修小区内道路1.3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更换供热管网22.3公里。筑牢城镇燃气安全防线“您好,请开门,咱们商量一下燃气问题。”连日来,站前街道开展了“敲门行动”,全面排查燃气安全隐患,争取年底前居民用户智能燃气表“应安尽安”。如今,该区更换老旧燃气管线35.4公里,完成8.6万户居民智能燃气表、报警器、自闭阀的安装,让居民使用燃气更安全、更便捷。升级养老服务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11月10日,位于四库春秋小区门前的鲜时代长者食堂迎来40多位老人就餐。“吃饭方便了,还有家门口免费就医问诊,这俩事儿办得实在。”家住帽盔山街道王姓老人说。目前,帽盔山街道辖区内有3家长者食堂,实现社区配餐站点全覆盖,累计向辖区1600余名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服务;康华医院累计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750人次。据了解,振兴区如今建成并投入运营8处长者食堂,解决了城乡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留守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此外,振兴区医院、浪头医院完成了重症单元建设,改造病房和医疗业务等用房70个。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红房街小学完成扩建并投入使用,启用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进一步满足了城区适龄学生入学需求,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完善乡村路网实施东小线、富二线等6个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维修改造农村公路8.3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实施“一事一议”,维修改造村路19公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增加14辆电动垃圾收集车,集贤村、洋子泡村申报省级美丽宜居村。落实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4场,参与企业824户,提供岗位4152个,新增就业人数420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49人。文化惠民暖人心振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化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文化活动26场。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送戏下乡、读书交流会等文化惠民活动15场,开展公益培训、讲座及作品展览、文艺演出等10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110场。新建村(居)全民健身路径点5个。激发消费活力今年前10个月,振兴区投入政府引导性资金200万元,组织汽车、餐饮、家电等重点行业和企业举办促销活动让利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80余场次,有效拉动消费超3亿元。记者/王俊
    11/16
  • “三举措”推动标准化工作开展
    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三举措”推动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开展。开展标准化宣传。利用便民公开栏、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报刊等媒体,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节能宣传周”“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节日活动,向社会各界大力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地方标准化政策等标准化知识,提高公众标准化认知水平,从而达到社会各界了解标准化、重视标准化、支持标准化的目的。上半年,在市委党校,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以《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题,为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授课,为领导干部运用标准化理念开展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主动服务企业。指派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标准化业务指导,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多次邀请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等专家深入企业,现场勘察、把脉会诊,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打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技术基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地区共对123家生产企业提供了标准化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切实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标准问题,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共指导企业制定企业标准427项,发布国家标准9项、辽宁省地方标准10项、丹东市地方标准12项。推进示范试点建设,提高我市标准化水平。今年,市市场监管局指导4家企业完成了2023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申报工作。其中,丹东市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的智能化设施蓝莓种植标准化试点、宽甸隆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软枣猕猴桃苗木快繁及优质高效生产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立项。继续全程指导在建的7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标准化监管人员深入试点承建单位12人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解答试点承建单位业务咨询百余次。先后邀请四批次省内标准化专家来丹,深入标准化试点指导,会诊把脉,提出解决措施,助推试点建设。记者:王俊
    11/16
  • 参展收获颇丰 企业信心满满
    第134届广交会,丹东企业达成意向成交总额2459.9万美元;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丹东企业达成意向成交总额2020万美元……对接合作项目,推广最新技术产品,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我市企业在刚刚落幕的广交会和进博会期间,收获满满。在市商务局的支持下,凤城东宁动力有限公司、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丹东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丹东中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丹东三进食品有限公司等35家丹东企业,参加了10月15日至11月4日举办的第134届广交会。丹东达沃贸易有限公司着眼国际市场需求,在广交会上主展汽车装饰类零部件,与日韩、东南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签订意向订单500多万美元。“生产线估计到明年初都闲不下来啦!”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连续参加10届广交会的凤城申科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生产的学校桌椅具有季节性限制,寒暑假订单多,今年增加了卫浴设备生产线,有效填补了春秋两季订单空档期,签订意向订单150万美元。丹东拉诺伊橱柜有限公司首次参加广交会,收获了50万美元的订单,结识了许多优质客户,开拓了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122家丹东企业参加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样收获颇丰。丹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辽宁龙远实业有限公司、宽甸满族自治县城镇葆春蜜蜂场、丹东永联服装有限公司5家采购商分别同马来西亚、瑞士、贝宁、韩国的参展商在农产品、食品、消费品、技术装备领域达成采购意向。“此次参展,我们公司与新老客户现场交流,表达了很强的合作意愿。”辽宁龙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直言,此次参展达到了企业的预期效果,展会期间结识了很多目标客户,其中不少有明确的合作采购意向,企业正在紧密对接,积极争取订单。“广交会和进博会上的一个个展位,可以说是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座座桥梁,更是丹东企业对外开放的一扇扇窗口。”凤城市瑞沃尔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不仅参加了广交会,还参加了进博会,并开启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模式。荷兰客商O.LEH通过“线上展”找到了瑞沃尔,当场预订了17种款、2000件的订单。在进博会上,上海浩宸服装有限公司与瑞沃尔制衣签订了360万元的柞蚕丝服饰意向销售合同。“广交会和进博会是丹东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我市共组织了150多家企业携带新产品、新技术亮相,斩获巨大。”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跟踪企业订单履约情况,力争“当期签约、当年履约”。记者:王洪满
    11/16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 | 全市项目建设开启“年末冲刺”
    截至目前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374个,开复工率113.3%其中新建项目120个,开工率96%续建项目254个,复工率124%在前三季度已打下良好基础的情况下各地项目建设马力全开进入四季度的年末冲刺“我们全力以赴保工期、保质量完成好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早日创收。”11月2日,丹东万物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仓储冷链物流项目负责人袁绍文说。丹东万物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用于生产、储藏鲜活农产品等,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可实现利税1000万元,可为周边镇村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袁绍文表示,4栋主体建筑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11月20日至12月30日将完成园区道路基础以及排水管线、采暖管线、电力和通讯管线工程,确保本期项目于2024年建成投产。同样火热的施工场景,出现在位于元宝区河西路的中智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建精密零部件铸造项目现场,主体建筑完成过半,预计11月底完工,12月铸造设备将进入安装阶段。“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公司正在协调承建方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达到预期目标。”项目负责人鄂玉峰说,该项目建成运营后,主要生产精密部件产品,预计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年纳税300万元。年终岁尾,我市各地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以增强项目要素保障能力为切入点,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年”工作各项部署,力争完成全年开复工4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奋斗目标。加强调度督导力度,盯住时间节点,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项目谋划推进专班作用,督促项目单位在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加强服务指导,对拟开工项目抓紧落实配套资金等各项建设条件,加快完成相关审批手续,督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前期推进项目,协调加快办理规划、用地、环评等相关手续,确保项目尽早达到开工条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瞄准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突破2400亿元的整体目标,聚焦重大工程、央地合作、新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高端制造等领域,组织各部门、各地区开展2024年、2025年拟开工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确保形成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力支撑。记者/郑鑫
    11/15
  • 丹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交流会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丹东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交流会隆重启幕,活动主题为“共赢时代分享未来”,旨在促进丹东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双边贸易与经济发展,寻求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11月11日,100余家丹东企业、辽宁省国际商会驻俄罗斯远东代表处、7家俄罗斯远东地区企业就中俄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通道建设、合资合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洽谈。振兴区人民政府、合作区管委会与辽宁省国际商会驻俄罗斯远东代表处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丹东企业与俄罗斯企业签约。两国企业还进行了自由对接洽谈。俄罗斯远东地区企业代表团参观了国门湾互贸区及振兴区、合作区重点企业。记者:王俊
    11/15
  • “百企百亿技改行动”增强工业硬核实力
    初冬时节,在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及应用服务平台暨江湾智慧工业平台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19家企业完成接入工作。瑞银科技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楼施工,预计年内6栋标准厂房主体完工……年初以来,丹东市深入开展“百企百亿技改行动”,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丹东市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连续3年滚动实施“百企百亿技改行动”,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从而达到拉动工业固定资产增长的目的。今年,以“百企百亿技改行动”为抓手,实施了103个突破自身瓶颈、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增产扩能的技术改造项目。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例,近年来,合作区深入开展“百企百亿技改行动”,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辽宁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百万只高端机械表机芯智能研发制造平台于7月28日落成投产,预计年新增产值2.75亿元。随着该平台的投入使用,辽宁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向“让中国的品牌手表都跳动中国‘芯’”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目前,在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孔雀表业、通博电器、大东线圈、克隆集团、华通测控、海合谷7家企业达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要求,打造典型应用场景37个。五一八、和本精密、克隆集团、通博电器等一批企业申报国家及省级数字化车间。东方测控、华通测控、思凯科技三家企业入选辽宁省首批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商“资源池”名单。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丹东展馆一系列高精尖核心产品、关键技术悉数亮相,充分展现了丹东市产业发展新优势。辽宁中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参展的无泄漏磁力泵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等介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环保等领域,让众多与会客商与投资人注目。咬定目标、攻坚克难,从“制造”向“智造”转身,丹东市全力实施“百企百亿技改行动”。截至目前,技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入统率81.6%,已竣工的89个项目中,有42个达产达效。记者:王卢莎
    11/14
  • 辽宁省丹东市:盘活山水资源 做好融合文章
    丹东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极具吸引力,发展文旅产业优势突出。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丹东市目标明确——“到2025年,全市文旅产业项目投资额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倍增,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6.5%。”“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在全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丹东市定位清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东北及京津冀地区康养旅居目的地、全国优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特色自驾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内赴朝旅游第一集散地、东北亚国际文化旅游交流中心。凤城市大梨树村风景如画,农业旅游红红火火。(摄影:王卢莎)擦亮“文旅名片”丹东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文旅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产业基础持续夯实,旅游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市与文旅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1/6以上。文旅产业对拉动消费、稳定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丹东市接待游客由以省内及东北地区为主,逐步转向全国各地区,特别是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游客更是不断增多。今年以来,丹东市通过举办饮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主题节庆活动,承办体育赛事,推出旅游惠民卡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文旅消费加快复苏。特别是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后,丹东市围绕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这一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和签约了一批文旅产业项目,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上向好。充分发挥项目“压舱石”作用,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丹东市全力以赴抓项目布局谋划、招商引资、落地建设。各县(市)区采取与央企合作、民企对接等方式,积极推进浪头港江海文旅综合开发、燕窝桥过江遗址保护和利用工程、河口康养民宿度假区、《1950》抗美援朝红色演出剧场等文旅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加快推进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牵头推进“宽甸六堡”展览馆、爱阳城遗址展示工程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实现长城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利用。不仅如此,丹东市还全力以赴争创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两块国家级文旅金字招牌,进一步叫响以抗美援朝为主的红色旅游、边境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推动文旅产品差异化发展。丹东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以“鸭绿江畔·美丽丹东”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发挥丹东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全要素服务质量和品质。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鸭绿江旅游主体功能区,优化升级凤凰山旅游主体功能区,培育建设天桥沟旅游主体功能区,提质扩能北黄海旅游主体功能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不可复制的人文背景,为丹东市发展壮大旅游业,打造旅游名城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深秋的丹东街景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拍照留念。(摄影:周广庆)做强“产业链条”依山、沿江、傍海,民族风情浓郁,丹东是全国著名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山珍、海味、江鲜和少数民族特色食品琳琅满目……“食”在丹东名不虚传。丹东市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65%,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位居全省第一,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诸多荣誉……“住”在丹东心旷神怡。丹东市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35处,旅游资源丰富。以共游秀美山川、共品鲜美佳肴、共赏优美歌舞为主题的丹东“三美”中朝边境文化品牌闻名遐迩……“游”在丹东流连忘返。在“吃”上,丹东市从美食名品、美食名店、美食街区、美食活动、食品安全5个方面入手,打造丹东地域特色美食体系;在“住”上,丹东着力形成“高端酒店品牌化、度假酒店精品化、特色民宿主题化、乡村农家标准化”的住宿格局,构建多元旅游住宿产品体系;在“行”上,丹东不断完善顺畅快捷旅游交通网络,全面推进航空、铁路、班车、景观道以及标识建设;在“游”上,丹东以提升创建文旅品牌、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培育新业态融合发展等为目标,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在“购”上,丹东以“旅游后备箱”工程为引领,多方面发力,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在“娱”上,丹东实施“旅游+”战略,将文化、文物、民俗、冰雪、体育资源等与旅游相融合,提升旅游附加值。此外,丹东市还以丹东市智慧大数据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智慧景区创建;推进集散咨询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市域集散咨询服务网络架构;探索住宿业发展新路径,拓展美食、艺术、社交、健康、娱乐等功能。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纲,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丹东市正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全链条发展。游客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摄影:王卢莎)深挖“文化富矿”因抗美援朝而赢得“英雄城市”美名的丹东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丹东市通过整合红色资源等方式,不断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擦亮红色旅游名片。围绕打好边境和抗美援朝红色文化“两张牌”、念好“山海经”,深入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民宿和农家乐提档升级、培育壮大冰雪经济、大力实施“文旅+”工程……丹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全市“一盘棋”齐抓文旅、大抓文旅。丹东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推出春季“赏花观鸟”、夏季“海岛避暑”、秋季“赏枫采摘”、冬季“冰雪温泉”全季旅游线路以及朝鲜族满族民俗游线路。特别是围绕“抗美援朝出征地”,推出“鸭绿江畔·英雄丹东”深度体验红色精品线路,高质量发展抗美援朝红色旅游,推进红色经典景区提档升级。同时,联动河口景区、水丰湖景区等,打造抗美援朝出征地标志地。以项目建设为牵引,以融合发展为方向,以提档升级为突破,以促消费为抓手,培育壮大文化旅游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文化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以及重大文旅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与投资,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丹东支柱产业,推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乘着全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的东风,丹东市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努力走出一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王卢莎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