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合作区“智造”成果亮相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
    10月18日至20日,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等5家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所辖企业亮相在沈阳举办的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围绕“精工智造数字丹东”主题,集中展示工业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果,吸引了大量客商前来参观和交流。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智慧燃气监控云平台,将燃气管网全部业务整合为精细化能源管理方案,保障城市能源供应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在线监测分析仪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帮助矿山等行业企业实现更高效和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展示的设备状态监测产品及系统,可以规避人工点检、巡检维护模式的时效性和统计分析能力不足,提升工厂预测性维护水平。近年来,合作区加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力度,加快培育行业场景应用典型案例,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和区域样本,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稳步迈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记者/刁庆峰
    11/01
  • 深化校地合作 共谋创新发展
    10月31日,振兴区人民政府与辽东学院举行了校地合作签约仪式暨“金秋招聘月”专场招聘活动,旨在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展示创新创业成果,进一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仪式上,振兴区人民政府与辽东学院签署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为“辽东学院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践基地”“辽东学院医学院实习就业基地”揭牌。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建立校地联动、高层沟通机制,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交流与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振兴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辽东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有力支撑。在招聘活动现场,26家企业提供了152个岗位,需求人数1187人,招聘目标倾向高校、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兼顾退役军人、就业困难群体,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16人次。记者/王俊
    11/01
  • 循环经济串起绿色产业链
    图为谷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清理有色金属分选机。(摄影:宋永昆)今年,位于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的上海电气集团(丹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谷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产,企业通过先焚烧再综合利用焚烧后的炉渣,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废渣,标志着同兴镇镇内产业循环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为推动绿色发展,同兴镇结合产业实际进行科学谋划,引进上海电气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谷雨环保科技炉渣处理项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构建起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为振安区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注入活力。记者:宋永昆
    11/0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丹东水产企业组团亮相青岛渔博会,3天签订意向成交额近1亿美元
    10月25日至27日第26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我市2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参会签订意向成交额近1亿美元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1650余家企业参加本届青岛渔博会。东港水产品出口基地外贸协会组织了18家企业整体包装策划、抱团参展。我市企业主要展出鱼虾蟹贝等300多种加工产品及预制菜产品,风味烤鱼、调味泰式虾、海参粥、天妇罗等畅销菜品一经展出,便吸引众多供应商和经销商品鉴咨询。辽宁省商务厅专门设置水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特装展区,通过展示图板、宣传视频,集中展示了东港水产品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及转型升级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东港水产品出口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王洪满
    10/3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打造“新质生产力” 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
    在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进入四季度以来,作为振安区的“工业重镇”,同兴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提供“管家式”服务,精准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日前,记者走进同兴镇,感受决战四季度、决胜首战年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在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处处都能感受到“智慧矿山”建设的丰硕成果:尾矿库、沉降区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了传感器、5G网、太阳能发电和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生成三维立体图像,克服了人工监测的诸多缺点,从技术手段上避免重大事故发生;无人值守检斤站在车辆称重的过程中,对计量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自动指挥、自动处理、制动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弊端,减轻了工作强度……近年来,五龙矿业全面加强“智慧矿山”建设,加快采选工艺数字化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与设备,先后与中国移动、华为、东方测控、沈阳煤科院等企业单位达成合作,融合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技术,打造生产安全可控、生产过程高效、生产成本可控、生产数据在线、经营数据透明、管理决策智能的新模式,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矿山生产经营的融合应用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五龙矿业“智慧矿山”项目,是同兴镇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目前,同兴镇五龙金矿3000吨选厂改造及尾矿库建设、谷雨环保炉渣综合利用等11个项目顺利复工建设,其中5个项目已经投产。五龙金矿3000吨选矿厂项目投产后,日增处理量约1000吨。总投资近6亿元的上海电气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每日最大焚烧垃圾量近千吨,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总投资5000万元的丹东新臣服装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预计11月份完工,明年投产后将年产300万件成衣,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安置1500人就业。记者/宋永昆
    10/31
  • 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辽宁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致力于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工作定位和方向,加快专利技术转化运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拿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银奖的东方测控的‘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专利来说,从实施日至2020年底,给企业带来约10.8亿元的新增销售额,约5.2亿元的新增利润,约3923万元的新增出口额。”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一直是连接创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专利工作,兴起于实体经济,并伴随着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断发展。专利技术转化运用,能够有力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丹东全市积极推进专利转化供需精准对接,使专利转化真正惠及百姓、惠及企业。从2018年至今,丹东市专利转让转化共48件,开展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1件,这些带来的利好是巨大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有效打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助力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软实力。一直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都强化对配套政策和资金项目的落实。近年来,丹东市财政共发放中国专利奖银奖、省优势企业等奖励资金75万元。2022年,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争取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已经按计划执行奖补资金133.77万元,惠及16家企业;2023年争取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230万元,已经按计划执行奖补资金80万元,惠及2家企业、1个高校。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多次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行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深入产业园区,加强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不断加大对园区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联合中国银行开展“知惠行”、联合盛京银行开展“辽知贷”专项行动,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今年,他们已经两次组织召开“政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实现23家金融机构与220余家企业现场对接,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列单推荐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名单等优势资源,降低了对接成本。推动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信息整合,加强信息集成和服务供给,实现了知识产权的注册、权属、法律状态、质押登记情况的便捷查询,防止和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据介绍,2019年丹东市实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零的突破;2022年专利质押11笔,共7981万元;今年上半年,专利质押3笔,共1.65亿元,创历史新高。记者:王俊
    10/31
  • 商标品牌战略 激发经济活力
    “东港草莓”品牌价值371.51亿元;辽东学院获批省第一批高价值培育中心……成绩的背后,是当前丹东企业、品牌发展的良好态势与勃勃生机,反映出丹东市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强烈需求,体现出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的全力扶持与服务。结合丹东市特点,近年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坚持把农产品商标培育作为服务兴市富农的重点工作,以农产品商标为抓手,在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上聚焦发力,科学规划、强化指导。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基层和区域商标品牌工作效能,围绕地理标志产区,建设10个商标品牌指导站,指导各县(市)区局结合本地实际,以行业协会为依托,深入企业和地理标志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宣传商标品牌和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和区域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组织两家企业和“东港草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配套商标品牌指导站参加申报“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今年“东港草莓”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到371.51亿元。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的“实施地理标志富农新战略,全面激发地方农业新活力”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此外,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还开展市级地理专用标志使用监管年度报告工作,对地理标志保护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实反映地理专用标志使用管理、行政保护、年度产值及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政策宣贯与宣传培训等年度工作情况;确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准修订计划,完成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准立项工作。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重点围绕提质强基、品牌建设、产业强链、能力提升等方面,组织丹东特色农产品参加“辽宁电商直播节”,进一步提高丹东市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其附加值,有力支撑“一县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丹东市地理标志资源优势,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和品牌经济发展。截至目前,丹东市拥有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21908件;新增商标注册申请量2832件,新增注册商标1833件。丹东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个。丹东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1家。记者:王俊
    10/31
  • 广交会第二期:​丹东企业签订意向成交额923.6万美元!
    10月23日~27日第134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展市商务局组织丹东15家企业参展签订意向成交额923.6万美元我市参展企业分布在家具、家居装饰品、建筑及装饰材料、卫浴设备、节日用品等9个展区,共72个展位。丹东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开展不久便收获了一个大订单。“采购商们太热情了,开展首日成交量就突破100万美元。”展位负责人高兴地说,这些订单足够生产线排到明年9月。丹东市易通蜡艺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茶蜡、玻璃杯香薰蜡烛受到外商青睐,签订意向订单15单,成交额超200万美元。辽宁老汤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植物纤维澡巾、洗碗巾成交额89万美元。丹东大信制钉制针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玩具黏土,由小麦制成,健康安全可食用,得到外商好评,签下48万美元订单,外商表示会长期合作。已经连续参加10届广交会的凤城申科实业有限公司,今年增加卫浴设备生产线,签订意向订单150万美元。丹东拉诺伊橱柜有限公司首次参加广交会,收获了50万美元的订单,开拓了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客户。此次广交会线上展也得到了诸多外商的关注,境外采购商在线上发起即时沟通约1000余次。东港市天宝蜡业有限公司有效运用线上平台,积极与外商联系并邀请其到展位参观,达成成交额79万美元。据了解,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办,将集中展示孕婴童用品、服装饰物及配件、纺织原料面料、办公文具等产品。记者/王洪满
    10/30
  •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给力!104.45亿元,同比增长17.79%
    截至9月底,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04.45亿元,同比增长17.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3亿元,开复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年初以来,合作区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截至9月底,合作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率达96%。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及应用服务平台暨江湾智慧工业平台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19家企业完成接入工作。瑞银科技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楼施工,预计年内6栋标准厂房主体完工。丹东新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与研发基地一期工程1号厂房主体框架完工,预计2024年1月竣工。近年来,合作区深入开展“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升级。目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孔雀表业、通博电器、大东线圈、克隆集团、华通测控、海合谷7家企业达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要求,打造典型应用场景37个。五一八、和本精密、克隆集团、通博电器等一批企业申报国家及省级数字化车间。东方测控、华通测控、思凯科技三家企业入选辽宁省首批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商“资源池”名单。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扶持政策,激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梳理“小巨人”企业后备库,储备优质企业。今年以来,合作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合作区管委会成立助企纾困领导小组,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等情况,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于涛记者/刁庆峰
    10/30
  • 合作区强化项目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经发局了解到,截至9月底,合作区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04.45亿元,同比增长17.79%。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年初以来,合作区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不断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截至9月底,合作区实现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总投资149.49亿元,开复工率96%。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及应用服务平台暨江湾智慧工业平台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外网访问,19家企业完成接入工作,园区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100%。瑞银科技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楼施工,预计年内6栋标准厂房主体完工。丹东新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与研发基地一期工程1号厂房主体框架完工,预计2024年1月全面竣工。年初以来,合作区深入开展“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升级,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目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孔雀表业、通博电器、大东线圈、克隆集团、华通测控、海合谷7家企业均已达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要求。同时,打造典型应用场景37个,推动五一八、和本精密、克隆集团、通博电器等一批企业申报国家及省级数字化车间。丹东东方测控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入选辽宁省首批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商“资源池”名单。此外,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扶持政策,激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梳理“小巨人”企业后备库,储备优质企业。实施精准服务,组织专家走进企业宣传解读政策,指导企业制定技术路线,实施信息化改造,引导中小企业深耕主业、提升品质、开拓市场,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合作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合作区管委会成立助企纾困领导小组,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等情况,倾听企业对于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记者:刁庆峰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