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团队作战”除雪保畅通
    12月19日,丹东市政部门组织环卫工人开展除雪作业,在机械设备的配合下“团队作战”,畅通百姓出行道路。记者:周广庆
    12/21
  • 部分小区供水设施冻损 工作人员全力抢修
    近日,受极寒天气影响,丹东市气温骤降,部分居民楼的供水设施出现冻损或冻堵现象,丹东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接到市民反映后,迅速投入抢修。目前,解冻维修正在有序进行,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市民正常用水。12月19日下午,记者跟随丹东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去往几处解冻抢修地点。13时40分,在振兴区钟源小区门前,丹东市自来水公司元宝营业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切开的自来水管道做解冻放水工作。“每个小区居民楼自来水管的情况都不一样,这栋楼被冻坏的管道必须先拆除,然后将冰块解冻,把水放干净,再将新管道重新焊接上,最后做好保温工作。”工作人员说。14时10分,在振兴区五经街的一家门市内,市自来水公司元宝营业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用高压蒸汽对自来水管道进行解冻。“解冻需要先将保温层破开,然后用蒸汽多点密集地对管道进行解冻,冻的时间越长越不好化开。有的居民楼管道情况特殊,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完全解冻。”工作人员说。14时40分,在元宝区县前街的一家门市内,自来水工作人员正在拆除冻损的水表。新水表更换完成后,工作人员检查了店铺内的用水设施,确保用户用水安全。同时还向用户介绍了冬季用水的注意事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当日,丹东市自来水公司振安营业处、城北营业处的工作人员分别抢修了绿云嘉园、山水龙城等小区的自来水管线,保障居民的用水问题。截至当日17时,丹东市自来水公司一线抢修人员共解决因冰冻导致的无水、小水问题300余件。自来水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家里温度不达标的用户,可将水龙头保持长流水;家中无人居住水表往年易冻碎的用户,可用保温管、海绵等做好保温措施。如发现水表、管道漏水,应及时关闭阀门并拨打维修电话。记者:张津硕
    12/21
  • 多措并举应对降雪 保障供电安全
    12月19日,记者从国网丹东供电公司了解到,针对连日来出现的降雪天气,供电部门全力应对雨雪冰冻恶劣天气影响,组织人员加强对输变配电设备的监控和特巡工作,做好应急准备,提升处置质效,切实保障丹东地区电网和设备万无一失。丹东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于13日集结市、县两级应急救援基干队伍5支共90人,在启动预警后快速集结,配齐备足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及相关装备,确保应急抢修队伍可靠集结、抢修物资准备合格齐全。全面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保持信息报送通道畅通,每2个小时收集设备停电复电信息,及时向省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报送灾损数据,确保数据及时、精准,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及时做好雨雪冰冻天气输电线路安全风险防控,丹东供电公司组织输电专业班组以及保线站等,召开雨雪冰冻天气应急准备布置会,重点分析了冰灾分布图、电网舞动分布图、近20年来丹东供电公司冰灾舞动情况表,对舞动线路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市、县两级输电工区、保线站通过监控设备对通道进行监控轮巡,实时监控现场情况。按照地区划分,线上选取31处重点监控设备,由输电工区、保线站监控值班员重点监测,每小时汇报实时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在东港、凤城、宽甸三区选择9处重点观冰点,属地班组、保线站密切关注当地及途经线路地区天气预报,判断是否能达到覆冰和舞动条件,发现覆冰、舞动现象立即上报。针对冻雨可能导致变电站设备覆冰情况,丹东供电公司对站内设备的运行情况逐一排查,对充油充气设备进行重点检查,与历史压力、油位环境温度进行对比,检查压力油位有无明显升高或降低。并检查端子箱、机构箱内加热是否正常工作,防止由于温度过低而出现凝露现象,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红外测温仪对一次性设备本体、刀闸接头等设备进行红外测温,防止设备发生事故。加强预警期间值班,重点关注重载变压器负荷及油温情况,及时汇报,调整运行方式。东港市有草莓种植户3万余户,蓝莓种植户1万余户,针对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可能对东港地区浆果种植户造成的影响,丹东供电公司靠前服务,组织党员服务队来到当地草莓、蓝莓种植基地,为农户检查卷帘门、抽水泵等电气化设施,及时更换老旧线路,全力满足大棚控温及排灌用电需求。记者:邢漫
    12/21
  • 辽宁丹东建成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
    12月15日,丹东市元宝区首批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开启万名学子留丹来丹校地企联合行动。通过“校地企”三方强强联合,深化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新动力。为深入落实2023年“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暨“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留丹东就业创业,丹东市元宝区深入推进万名学子留丹来丹校地企联合行动,并建成首批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成功打造“校地企”深度交流、“产学研”深入融合新模式。此次,元宝区分别与辽宁科技大学、辽东学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校、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5所院校签订“校地企”联合框架协议,为金汤小学、盛京银行丹东分行、丹东克隆先锋泵业有限公司、蓝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北国之春田园综合体等10家单位授予实训实践基地牌匾。同时,5所院校与10家单位签订了大学生实训实践框架协议。这一新举措新模式坚定了大学生的信心,学生代表说:“我们会踊跃报名参加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活动,为毕业后留辽留丹就业打好基础,争取成为有用之才,回馈学校、回馈企业。”记者:王卢莎
    12/21
  • 丹东大洋河发现鸭绿沙塘鳢等珍稀鱼类
    近日,由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2021年至2023年大洋河渔业资源调查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经过两年的实地调查,工作人员发现大洋河现存各种鱼类38种,其中包括松江鲈和七鳃鳗、香鱼、鸭绿沙塘鳢等珍稀鱼类。为摸清大洋河水域渔业资源本底现状,为渔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于2021年确立了大洋河调查项目。本次调查从水体的理化性质、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体微生物、鱼类资源调查等方面,对大洋河渔业资源现状进行描述和评价。截至目前,共发现各种鱼类38种,其中底层鱼类16种,中下层与中上层鱼类,均为11种,其中包括松江鲈和七鳃鳗、香鱼、鸭绿沙塘鳢等濒危、易危种类。“这些珍稀名贵鱼类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它们的出现表明大洋河上中游水质较好。同时,也说明这些珍稀鱼类种质资源急需保护。”项目负责人、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述好介绍说。近年来,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了香鱼人工繁育、香鱼反季繁育、香鱼养成技术等方面研究,香鱼人工育苗技术取得突破,先后在鸭绿江开展5次增殖放流,累计放流香鱼苗30余万尾(粒)。此次调查发现的鱼类包括定居型鱼类26种,洄游型鱼类12种,说明大洋河作为洄游型鱼类产卵场、繁殖场、越冬场以及洄游通道的重要作用。调查资料显示,大洋河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也特别丰富,并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为洄游型鱼类的迁徙和觅食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供应。在对水体理化性质的测定中发现,大洋河上游的哨子河和亮子河水质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为鱼类生存提供良好的场所。据悉,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将继续推进大洋河渔业资源调查工作,并针对此次验收汇报中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及时完善调查细节与操作流程,集中整理和分析已获得的调查数据,为科学合理利用大洋河渔业资源,推动本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记者蔡晓华
    12/21
  • 丹东市3站点获评“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近日,全国总工会发布2023年“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单,丹东市共有3个爱心驿站获此殊荣,分别是中国电信丹东分公司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凤城市总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东港市前阳镇企业服务中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近年来,丹东市总工会大力推进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坚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聚焦包括新业态劳动者在内的户外劳动者群体,努力打造市区“15分钟可达”综合服务矩阵,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截至目前,已建成站点329个,覆盖了金融、通信、商超、环卫、公交、政务大厅等行业、单位。下一步,丹东市总工会将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工会驿站建设工作,以更实举措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记者:包芙蓉
    12/20
  • 辽宁省第36届“科普之冬”联合行动丹东市分场活动举行
    12月18日,主题为“提升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的辽宁省第36届“科普之冬”联合行动丹东市分场活动,在丹东北国之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活动现场,丹东市科协推介了“丹东科普大讲堂”点单小程序。为构建“丹东科普大讲堂”线下服务网络,让科普服务更加精准、更有效率,近日,丹东市科协命名第一批“丹东科普大讲堂”服务基层站点,活动为丹东农业科学院、辽东学院农学院、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等13家新命名的“丹东科普大讲堂”服务基层站点授牌。此外,丹东市科协邀请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辽宁省农机学会、辽宁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辽宁省园艺学会4个省级重点学会的9位专家来丹开展科技服务,与丹东市10个单位签约合作,建立11个省级学会服务站,并在此次活动上为这些省级学会服务站授牌。记者:栾柏醇
    12/20
  • 水生外来物种普查工作通过验收
    日前,丹东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现场验收汇报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材料齐全、管理规范、数据可靠,顺利通过验收。今年4月,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下发《辽宁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方案》,丹东市渔业中心承担了丹东地区水生外来物种普查工作,与各县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前期普查工作已于8月底圆满完成,并得到了辽宁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专家组的认可。丹东地区外来水生物种普查工作围绕丹东地区主要河流展开调查,在丹东市范围内设置了32个踏查点位,先后完成了资料收集、现场踏查、样地调查、标本鉴定与制作、图像拍摄、数据整理、数据上报等任务。为了配合此项工作,市渔业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安全意识。外来物种入侵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水生外来物种普查工作不仅摸清了我市水生外来物种现状,为做好科学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也为提升本地区水生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记者:邢漫
    12/20
  • 积极开展文明城创建工作
    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积极开展文明城创建工作,增设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文明和谐氛围,增强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的认识,提升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图为工作人员在安装公益广告。记者:宋永昆
    12/20
  • 顶风冒雪 保障邮路畅通
    日前,丹东市迎来强雨雪寒潮天气,市邮政管理局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布通知,指导各寄递企业动态开展作业,依据实况安排快件投送频次,调拨各线路寄递车辆和人员。据统计,11月1日至12月13日,丹东地区邮政投递包裹快递达294.36万件,同比增长99.44万件;峰值日投递量达8.8万件,同比增长69%。全市200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坚守岗位,保障全市快递畅通运行。“我以为这几天都收不到邮件了呢,结果你们就送来了,真是辛苦你们啦!”12月14日,一位市民在接到投递员送来的快件时兴奋地说道。一位快递员对记者说:“大风大雪,有时候连眼睛都睁不开,不过好在我们有装备。”说着,他掏出来“邮件的保暖衣”——邮包和塑料布。每次出发前,快递员都会为邮件套上“保暖衣”,避免邮件被雨雪淋湿。针对天冷路滑,丹东市邮政管理局提醒各寄递企业重视安全保障工作,既要确保邮件快件安全、准确、及时地转运和派送,也要注重快递员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驾驶员要安全驾驶,及时清理场地及车辆积雪,检查快递车辆安全状况,遇到各类紧急情况及时汇报,保障邮路畅通。丹东市内多家快递公司通过走访慰问、发放物资补给等方式,开展快递员身心关爱活动。记者:刘响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