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燃动鸭绿江!亚欧国标舞赛在丹东“舞”力全开!7月24日,中国·丹东第五届亚欧地区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公开赛在新区体育馆举行。本届赛事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振兴区委区政府、民建丹东市委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以及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拉脱维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选手踊跃参赛。开幕式上,一场以体育舞蹈形式呈现的红色文化主题表演震撼全场,为赛事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比赛中,各路选手同台竞技、切磋交流,以舞蹈这一世界语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彰显了丹东的国际化风采。为营造热情周到、服务一流的赛事氛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市城建文旅集团,面向参赛选手推出断桥、虎山长城景区门票优惠。同时,通过发布电子参赛攻略,向选手推介丹东丰富的文旅资源、特色美食及夏日限定活动,在参赛之余畅游丹东、乐享消费,切身感受“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城市魅力。记者:王子宁肖航07/29
- 丹东亮相2025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7月24日至25日,2025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在辽宁省朝阳市盛大举行,丹东市积极参会展现研学旅游特色及成果。在大会伙伴交流会上,丹东风光国际旅行社作为代表发言,重点介绍了研学业务开展情况及团队构成,分享了近年优秀案例:依托抗美援朝历史资源设计红色研学线路,结合鸭绿江生态打造科普课程,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受教,获广泛认可。除伙伴交流会外,大会还设置了丰富的议程,为联盟成员单位搭建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丹东市研学优势显著,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红色资源奠定爱国主义教育根基;鸭绿江口湿地、天桥沟、凤凰山、大鹿岛等自然资源提供生态研学场景;满族剪纸、朝鲜族花甲礼等非遗项目丰富文化体验。未来,丹东将深化研学资源整合,提升研学旅游产品品质,诚邀港澳及省内外青少年来丹研学,推动研学事业再上新台阶。07/28
- “飞越鸭绿江”360极限飞球项目试运营7月24日,位于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飞越鸭绿江”360极限飞球项目投入试运营,该设备通过裸眼3D视觉效果,带领观众领略多处秀丽风景,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感觉身临其境,推荐大家都来看看。”在观看完影片后,市民张女士赞不绝口。据了解,“飞越鸭绿江”360极限飞球占地面积400平方米,设有15米超大直径球形荧幕、12台激光投影仪,融合球幕成像技术、裸眼3D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色及文旅IP属性的科技类项目,突破了传统的观影模式。游客在其中可沉浸式体验真实的俯冲、失重感等,足不出户游览美景,提供虚拟与现实交互的全新体验。该项目是丹东城建文旅集团携手大连博涛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科技游乐产品,通过实景与特效技术结合,推动“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和多元化发展路径,将成为辽宁省东南部一张独特、动感的科技旅游新名片。记者:王子宁于上茹07/28
- 长城之巅 艺术无界“讲长城写长城画长城”大型长城主题系列采风写生国际艺术巡展第六站,于7月23日上午在丹东虎山长城举行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艺术家深入虎山长城开展采风写生。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具有重要的军事、历史与文化价值,融合了自然景观和边境旅游特色,是丹东乃至辽宁的重要文化旅游地标。本系列活动包含采风写生创作及学术研讨等内容,此站将结合鸭绿江自然风光,打造一场集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推广于一体的文化盛会。活动由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董耀会长城文化工作室、长城传承人文化艺术研究会主办,丹东城建文旅集团虎山长城景区、鸭绿江旅游集团、艺术天成书画院承办。活动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深度挖掘虎山长城及鸭绿江流域的文化内涵,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长城精神,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其历史意义,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艺术与旅游融合,提升城市形象。借助艺术家的画笔,展现虎山长城与鸭绿江的独特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推动丹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记者:刘海东07/28
- 申请专利26项!这个职工大赛真给力!7月24日,由市总工会、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共同主办的2025年丹东市第三届“智创杯”职工创新成果大赛决赛暨优秀创新成果展在市劳动宫举行。本次大赛聚焦推动丹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优秀职工搭建了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新经验、激发创新活力的平台。大赛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企业职工的积极参与,共有63项成果报名参赛,涵盖高端装备制造、仪器仪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10多个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历经报名审核、预赛选拔等环节,共有28项优秀创新成果进入决赛。本次大赛设专业组和职工组两个赛项,决赛通过现场路演答辩的方式进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专业组和职工组优秀创新成果共28个,每个项目分别给予专项奖励。获得奖励的优秀创新成果,共申请专利26项,全部实现成果转化(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2.2亿元。决赛当天在市劳动宫同步举办了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记者:刘沙07/28
- 大西岔镇自驾游“火出圈” 打造“温馨驿站”服务游客暖人心“上次的报道,让我们镇在自驾游圈里‘火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们这个边陲小镇。不少媒体要来采访,还有G331沿线的兄弟乡镇也想来参观学习。”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政府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自“这个镇政府大院火了,游客排队来打卡!”的报道发布后,大西岔镇迅速成为自驾游客口中的“宝藏驿站”。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大西岔镇政府院内看到,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正带领机关党员服务驿站的志愿者们紧张忙碌地对活动室进行布置和优化,大家汗流浃背,干劲十足。 “你们几个把这屋的卫生再收拾一下,咱们男同志把沙发抬走,再把那边的桌子归拢一下,这不空间就大了。”“这两天有雨,咱们得赶紧把这个屋收拾好,游客晚上就能在这里搭帐篷休息,加上便民服务大厅,够用了,咱们也放心。”现场,不时传来大家协调布置的声音。 “游客给予我们信任,我们就要尽全力做好服务,让他们的旅程更舒心、更安全。”大西岔镇机关党员服务驿站虽然刚刚成立不久,但志愿者们都发自内心地想为游客做点实事。目前,镇里已完成活动室的基础改造,完善了读书角和健身区,电视滚动播放宽甸旅游宣传片,集中展示丹东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 为将驿站从单一的“歇脚点”升级为“温馨港湾”,大西岔镇在宽甸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改造计划包括科学规划镇政府院内停车场,划定自驾游客专用停车位,缓解高峰期停车压力;新建室外洗菜区,改善室内洗漱环境,强化水、电、卫等基础保障,提升游客住宿体验;拓展服务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联合县内相关单位,共同推进G331沿线环境整治和人居环境优化,规划建设若干处小型景观节点,将“过路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为游客营造更美好的丹东之旅。 “能安全停车宿营,能喝上一口热水,手机能充电,简单洗漱不成问题……”作为坐落于G331国道丹东段中心节点的乡镇,大西岔镇敞开大门、主动迎客,初衷朴实而真挚。 “天气闷热,他们就给我送西瓜和水,还提醒我注意防暑降温。看我带着小猫,就送来了香肠、虾干。发现我洗的衣服晾在车后的棚子里,还主动帮我找了更合适的位置。”一名来自广东的自驾博主说道。 这位拥有15万粉丝的“西风旅游专栏”博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已经在大西岔镇宿营4天。他用镜头记录下自己在镇政府驿站的亲身体验,并制作成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全国网友的关注与点赞。他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大西岔镇的热情与真诚。 “我们老两口从江苏来,眼瞅着电动车电量告急,正着急呢。看到镇政府,就想着碰碰运气。没想到刚到门口,一位穿红马甲的小伙子就迎了上来,了解情况后,立刻带我们去找电源,还请我们进院歇歇脚,陪我们唠嗑。”游客老人感慨道,“出门在外,听到这样暖心的话,真的特别感动。” 如今,大西岔镇机关党员服务驿站已经成为串联游客与地方之间的重要纽带,一项项贴心举措、一声声暖心问候,让远方的旅客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记者/曲丹凤编辑/邹润07/25
- 微醺夏夜 民警守护连日来,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浪头边境派出所持续加大夜间警力投放,不间断开展社会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普法宣传等工作,为辖区“鸭绿江畔丹东真好”2025雪花啤酒节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守护微醺夏夜,助力丹东“夜经济”蓬勃发展。记者:刘馨忆07/25
- 快来带走丹东这些海鲜萌物!07/25
- 暑期旅游市场火热开启随着中高考结束和中小学陆续放假,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迎来高峰。记者采访获悉,今年暑期旅游以亲子家庭和中高考毕业生为主要客群,研学游与个性化深度游成为两大热门趋势。在亲子游市场,研学类产品尤其受欢迎。许多家长倾向于选择能让孩子增长见识、体验当地文化的旅游线路,亲子家庭出游占比预计超过60%。丹东山水旅行社负责人李硕介绍,今年暑期推出了多条特色线路,包括周边海岛游、亲子游和研学游,如大小长安岛、獐岛、大鹿岛等目的地备受青睐。中高考毕业生群体更倾向于个性化、小众化的旅游体验,文化深度游成为他们的首选。我市一位高中毕业生表示,他选择了湖南六日游行程,因为自己特别向往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为吸引学生群体,丹东市多个景区推出优惠政策,包括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凤凰山等4A级景区对2025届中高考学生免首道门票,北黄海温泉度假村、大孤山景区等则提供门票折扣。连日来,鸭绿江断桥景区日均接待应届中高考学生游客近百人。景区负责人高光介绍,对于未携带准考证的游客,工作人员会通过身份证信息核验,确保顺利享受优惠。来自吉林的考生家长刘女士对这一政策表示赞赏,认为“高考后带孩子放松,凭准考证优惠非常人性化”。高光表示,希望学生们能在丹东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度过难忘的毕业季。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分层特征,研学游与深度游并行发展,景区差异化服务和优惠政策有效拉动了旅游消费。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持续,预计丹东将迎来更多以家庭为主的游客。记者:姜慕馨王莉莹07/25
- 做好 “绿”文章 实现“金”价值近年来丹东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优化生态环境上持续发力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生物医药、康养医疗及新能源等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鸭绿江畔,天朗气清丹东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丹东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181天,优良天数178天,其中优54天、良124天,优良天数比例98.3%,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0.7%。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丹东水环境质量同样亮眼。近年来,丹东市深入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快完善河湖长制体系、水域岸线保护治理体系、河湖健康保障体系,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智慧河湖。今年1至4月,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清新空气、优质水资源在为市民提供舒适惬意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的同时,也为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维护物种多样性、带动旅游业及康养业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世界名片诞生,全民共建绿色家园2024年,丹东绿色发展迎来高光时刻——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一张世界级“绿色名片”由此诞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与之配套的鸭绿江口湿地展示中心、遗产地保护与修复、遗产地生态旅游与自然教育等项目正火热建设中。在收获国际认可的同时,丹东持续深耕林草事业发展,“双重”工程稳步推进。生态沃土孕育绿色经济国家级生态乡镇——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曾被世界环保组织认定为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这里森林环绕,溪流潺潺,山泉水灌溉肥沃良田。依托自然优势,当地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冷水大米产业,坚持采用朝鲜族传统耕作模式,施用农家肥、人工除草除虫,全程无公害化管理。当地气温昼夜变化大,利于稻米积累营养物质,成熟期集中、日照时间长,成米色泽清白有光泽,蒸煮后柔糯喷香。这一独特品质使下露河朝鲜族乡马架子村明山家庭农场成功开拓大米市场,通过线上电商销售、实体店铺现场加工的并行销售模式,为更多人输送这份根植在生态沃土上的绿色成果。太平湖冬季湖面不结冰,两岸水汽营造独特小气候,为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下河口燕红桃生长赋予独特优势,依托绿色桃树种植,该地个性化发展势头正强。果园观光提供田园风情,农家旅游充满质朴气息,鲜果加工进一步提升桃子附加值,鸭绿江畔桃花节如期开幕,吸引无数游客观光打卡。同时,“桃花深处有人家”主题民宿应运而生,整合周边丰富文旅资源,与毛岸英学校、志愿军纪念馆等红色景区及朝鲜族民俗村等民族特色地推出多条风情漫游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近年来,丹东市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工业领域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业正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等手段,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能耗节约。其中,丹东柞蚕丝丝绸产业十分亮眼。柞蚕丝取材柞蚕,柞蚕以柞树叶为食,柞树可持续再生,制品加工过程采用纯物理方式实现成分提取,与化学纤维生产相比,污染大大减小。同时,举办“丹东绿色时尚纺织服装消费季活动”,通过展示绿色纺织成果,既提升品牌知名度,又擦亮丹东绿色纺织名片。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丹东向新能源领域进军。2025年5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丹东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甲醇加注、醇氢电动商用车应用等醇氢生态建设,为丹东汽车产业注入新动能。作为国民车企,曙光汽车集团旗下黄海客车种类齐全、有口皆碑,是醇氢电动技术应用的理想平台。搭载远程醇氢电动技术的公交车,实际运营每公里比纯电动节省0.2元,按公交车8年生命周期计算,一台车可节省18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双丰收。记者/刘响编辑/邹润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