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虎山长城脚下辽宁民间文艺组团“炫技”桓仁传统木版年画、新宾地秧歌、沈阳苏家屯农民画、营口鲅鱼圈辽剧、朝阳县小戏……6月2日至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弘扬长城文化促进全面振兴”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展览展示活动在长城东端起点丹东虎山长城脚下举行,来自省内的24个贴近生活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作品极具我省地域特色,游客大呼过瘾的同时,还沉浸式地感受了虎山长城的雄伟壮阔,进一步了解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其代表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海城高跷秧歌已有300多年历史,深受百姓喜爱。摄影:王立军“辽宁是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我这个《血肉长城》取材于国歌里的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人陈东明说。在桓仁传统木版年画展区,陈东明、崔哲海、于东风和吴桂林共同创作的巨幅版画作品《血肉长城》令人关注。这件作品高6.5米、长3.5米,画面整体以红色长城为背景,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131位抗日英雄形象栩栩如生、铁骨铮铮,表达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海城高跷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如履平地,一会儿王婆戏耍烟袋引来一片笑声,一会儿文丑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各种造型令人目不暇接。4人组成的“孔雀开屏”和6人组成的“飞人”在空中飞起来更是让人叫绝,观众纷纷为“踩在木棍上的东方芭蕾”拍手叫好。“海城高跷秧歌又称海城秧歌,是城乡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艺术团团长邢传佩说。来自营口鲅鱼圈的辽剧艺术团表演了辽剧《小康村里新景象》,充分展现了乡村振兴新变化、新风貌。大连西岗区的曲艺、盖州的皮影、朝阳的小戏、新宾的地秧歌、本溪的太平秧歌、黑山的二人转、灯塔的二人转等节目纷纷登场亮相,展现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深受观众喜爱。在展览区,记者看到东港民间绘画、庄河栗子房镇农民画、沈阳苏家屯农民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画风质朴,透着泥土味儿,各具特色。倪真礼的《滨城渔港》、于同乐的《出海》《村头早市》等庄河农民画表现的是农民、渔民的多彩生活场景。画中人物夸张、色彩艳丽、笔触质朴,传达出一种幽默、豁达的情趣,承载着百姓对新生活、新时尚的向往。岫岩玉雕作品《草鞋》《红星》等长征系列作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也引起游客的关注。在展区里还有李氏民间掐褶纸、丹东满族刺绣和烙画艺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诗词、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蒙民间故事、昌图县书画等项目展示。桓仁传统木版年画展区里,刘晓宇的《二十四节气》、王美萍的《飘香黏豆包》、姜易寒的《满族人家》、赵义芳的《忆童·编土篮子》、张丹的《放风筝》等作品中充满东北文化气息。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人张丹一边在木板上刻着河流一边对游客说:“作为辽宁地区特有的木版年画艺术,桓仁版画雕工质朴舒展,色彩对比强烈,在刻印技法上融入了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形成了其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想象丰富的艺术特色。”此次在虎山长城脚下举办的展览展示活动不仅让人们了解到辽宁民间文化艺术,而且对进一步挖掘、传播长城文化,让全社会认识、了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其代表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具有深远意义。记者:杨竞06/12
- 建设“大综窗” 办事“跑一趟”“想不到现在的服务这么贴心。”近日,在凤城市社保中心体验了“一站式”办理社保业务服务后,一位居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凤城市社保中心以“人社快办”平台为基础,打造综合柜员制,实现了群众办理业务跑一趟,让社保服务更贴心。中心对照“2023年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要求,将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引入社保经办服务,对每项业务的受理条件、受理对象、办理时限、工作流程都予以明确,实现社保服务流程、标准、规范、时限“四统一”,形成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结果统一反馈的综合柜员制工作模式,深入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多窗合一优质服务,打破险种、科室的界限,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网流转、一次办好,实现了科室“小窗口”向部门“大综窗”的模式转变,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心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清单管理机制,限时整改销号,使“问题清单”变成了群众的“满意清单”,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分部门建立“办事指南”并在大厅进行公示,实现了服务对象满意和业务质量提升的双赢。自取消集中认证以来,凤城市社保中心大力推行信息数据比对、远程自助认证、社会化服务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尽最大努力方便城乡居民。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宣传形式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政策宣传服务,确保群众知政策、熟流程,积极主动参与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全面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手机APP自助认证,真正实现了从“跑跑腿”到“刷刷脸”的转变,通过出行数据以及与公安、民政、残联、司法、卫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清理疑点数据清零,切实防止了社保基金“跑冒滴漏”的问题。截至目前,本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率已达到85%。记者:王玉06/12
- “证照联办”让审批跑出“加速度”“真是太方便了,只申请一次就拿到了两个证。我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一次就办好了,给咱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分局点赞!”近日,东港市民王先生通过“证照联办”方式,一次申请就拿到了开药店需要的《营业执照》和《药品经营许可证》,这是丹东地区首个通过“证照联办”方式取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按照传统的办事流程,开办一家药店需要申请人先提交营业执照申请,取得营业执照后再申请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人多次提交申请,费时费力。为了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通过流程再造和业务融合,在全市范围对市场主体登记和药品经营许可、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政务服务事项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实现办理流程“一次设立、一次注销”的主题式、套餐式服务。申请人只需提交一次申请,市、县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一次办结所有申请、一次性发放所有证照,大大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记者:王俊06/12
- 炫青春 秀时尚!纺织材料与服装设计成果展在丹东举行6月4日至5日,首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高校成果转化对接大会(辽东学院站)在丹东举行。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为50余家省内外高校、100余家企业的代表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纺织材料与服装设计成果展”。伴随着激昂的主题曲,大学生们身着绚丽服装,用优雅身姿完美地诠释服装与纺织学院“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艺术美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得体、优雅的青春风采。T台上展示的服装,全部为辽东学院在校学生作品,主要由服装与纺织学院毕业生结合服装企业创新主题,在校企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设计制作而成。作品根据企业品牌定位,涵盖中式改良服装、职业装、户外服、礼服、童装等。在T台走秀的同时,详细解读了设计灵感、理念运用、面料功能、制作工艺等,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更多服装知识。T台模特儿为辽东学院首届校园模特大赛冠、亚、季军选手。本次服装产品成果展得到了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共展出与9家企业共同协作的26个系列、130套服装。王阳阳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06/09
- 万余考生 为梦而战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丹东市10939名考生奔赴考场,为梦想而战。“加油!别紧张,你能行!”6月7日7点30分,市第二中学门口,老师们穿着统一的红色短袖,给陆续到来的考生加油打气,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考场外和往年一样,聚集了许多前来送考的家长。有些家长身着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有的手捧向日葵花束,寓意“一举夺魁”。考点设置了智能安检门检测+人工安检和考场入口人工安检的“2+1”模式综合防范体系,确保手机等智能设备“带不进、藏不住、用不了、传不出”。招考委还制定了极端天气预案,确保考生进场顺畅。在市第一中学附近,安置的围栏比往年更长,隔离的区域更大。隔离区内有便民服务站,备有口罩、防暑降温药等,也有身份证服务岗,遗忘或遗失身份证的考生可以在登记簿填写个人信息,民警通过警务通查询,确认信息无误后,考生或凭借填写的表格进入考场,或由属地派出所开具证明,送到考生手中,考生再进入考场。家长远远看着考生走进考点。“挺安静的,孩子平静地走进考场。”一位高三家长微笑着说。据了解,在教育部、省招考委工作会议后,市政府分别召开招考委联席会议和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高考准备情况汇报,对各部门提出明确要求和部署;市教育局党组、招考办立即行动,抓好各项工作的部署、调度、落实;强化组织实施和考务管理,抓好考风考纪,坚决维护高考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抓好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全力以赴确保高考平安、公平、有序。记者:鞠鑫磊刘海东吴琼06/09
- 护航考生餐饮食品、考试用品安全连日来,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护航考生餐饮食品安全,电子器材、考试用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我市中高考工作顺利进行。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集中力量对10个考点的学校食堂、考场周边餐饮单位进行了抽查。执法人员来到考点食堂,重点检查了校方本年度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制订、考生菜谱上报审核、进货查验制度落实和相关的应急预案。同时,对食堂的后厨环境卫生、进货查验制度落实、食品原料贮存、餐饮具洗消、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对考场周边的餐饮经营单位重点检查食品及原材料的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的存放使用、保健食品分区销售等环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餐饮用具分类标识不清、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手续不全等问题,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监督整改,解决相关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查无照销售各类电信、电子器材,销售“三无”产品、无认证标识等电信、电子器材产品及作弊器材等违法行为,督促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账,明确进货来源及销货渠道。发挥投诉举报通道作用,对被举报的涉及销售考试作弊器材和假冒伪劣考试用品等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合作区分局对考点周边宾馆、酒店及其他可能为考生提供服务的场所在用电梯等特种设备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电梯维保单位加强考场附近在用电梯的维护保养,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高考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检查中发现隐患4处,责令整改4处。记者:王俊06/09
- “背包巡察”沉一线 纾难解困扬清风“最近村里来了几个背着包的陌生人,到处走走看看,一开始以为他们是来旅游的,可俺们村也不是景区啊,哪来的游客?后来唠嗑才知道,是市里来的巡察组同志,来给俺们解决问题的。”前不久,凤城市边门镇谢家村村民谢大哥难掩激动地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村里砍伐林木的情况一下子就多了起来,拉木材的重型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把好好的路压得坑坑洼洼。”“对呀,一到阴天下雨,这路可难走了,也不知道他们砍伐林木合不合规?你们可得好好查一查啊!”在市委巡察组一名巡察干部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这是巡察组进驻凤城市边门镇谢家村,开展“背包巡察”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到的。开展“背包巡察”,旨在更好地贴近百姓了解民情,做到拎包就出发、开包就巡察、收包就促改,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心头,倾听百姓心声。巡察组经走访多户村民了解得知,在谢家村2022年林权转让民主议定过程中,某村民组长先让村民在空白的村民议定书上签字,后期则私自将与村民协商好的每年每亩400元、转让期限3年的议定篡改为转让期限70年,致使村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为深入调查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巡察组向镇政府调阅林木砍伐相关规定手续,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一线督查督办,责成镇政府认领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由分管副镇长带领林业站执法人员、管区护林员、监管员等12人,对谢家村管区布点蹲守月余,抓获盗伐滥伐、改变林业用途行为人共计16人,其中移交公安机关3人(刑拘1人,取保候审2人),批评教育13人。与此同时,在市委巡察组的督促指导下,边门镇政府协调凤城市交通运输局确定“袁谢线”谢家村段维修项目,全长约10公里,目前正在施工中。“‘背包巡察’说走就走,创新了巡察方式方法,让巡察干部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开展监督,充分发挥了政治巡察‘显微镜’‘透视镜’的作用,精准‘号脉’、靶向‘治疗’,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巡察清风吹进群众心中。”市委巡察组组长如是说。记者:徐宏祥06/09
- 联合组建“爱心送考”车队6月6日下午,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国门湾边境派出所联合辖区新世纪佳园南区社区等6家单位,共同组建“爱心送考”车队,免费为高考考生提供应急交通服务。06/09
- 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幼苗10亿尾为进一步恢复中国对虾种群数量,改善黄海北部海域生态环境,加快海洋渔业资源修复步伐,近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配合辽宁省水产苗种执法队,在丹东市附近海域开展2023年辽宁省丹东海域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投放1厘米以上中国对虾幼苗10亿尾。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黄渤海,具有虾体修长美观、皮薄、肉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优点,受到消费者普遍喜爱。此次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幼苗体长均超过1厘米,采用离岸放流的方式进行投放,保证放流苗种的成活率。据悉,按照省市相关部门统一部署,今年丹东市还将继续开展褐牙鲆、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中国蛤蜊等品种的增殖放流工作,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更好地修复近海渔业种群结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经济发展,促进渔民增产增收。作者:宫照杰蔡晓华06/09
- 丹东文旅企业惊艳亮相深圳文博会!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丹东两家文旅企业在辽宁展区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丹东丰富文旅资源、优秀红色文创品牌、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等。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慧晏到丹东展位视察,详细了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为做好此次参展工作,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认真筹备,深入各县(市)区文化企业实地调研、挖掘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项目,指导推荐文化企业紧扣“新时代新辽宁新突破”主题,策划参展内容、提炼产品特色,集中展示丹东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借助展会扩大丹东文旅品牌知名度和丹东文化企业影响力,为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蓄积文化力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文旅资源优势,出台《关于推动抗美援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以“一个龙头、一条通道、六区联动、七项工程、十个亮点工作”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鸭绿江畔•英雄丹东”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重点推动抗美援朝题材诗画音乐剧《不朽》创作生产、《1950》沉浸式红色文旅演艺项目、英雄城市丹东红色夜游项目等,继续挖掘和培育优质规上文化企业,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营造文旅融合发展良好环境,持续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来源/市委宣传部编辑/邹润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