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增殖放流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4月13日,记者在丹东市区永昌农贸大市场经营水产品的区域看到,品种丰富的各类河海鲜被摆在抢眼的位置。“你看,这条大牙鲆鱼就是增殖放流的小鱼苗长大的。”一商贩介绍,自己经营的牙鲆鱼、鲢鳙鱼、细鳞鱼等,很多都是增殖放流的成果。增殖放流,是采用人工方式,通过放流、底播、移植等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进入21世纪以来,江河湖海鱼类资源衰退的形势日趋严峻,渔业科学家建议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以恢复和补充水生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进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采访了解到,去年以来,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相继组织和参与了多次丹东地区海淡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先后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幼苗、三疣梭子蟹幼苗、中国蛤蜊稚贝、细鳞鲑幼苗、团头鲂幼苗、鲢鳙鱼等,并协助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增殖放流瓦氏雅罗鱼。“为保障今年我市增殖放流苗种正常供应,确保放流活动顺利实施,今年4月初,我们对东港地区各苗种生产企业的苗种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种苗管理服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调研的情况看,各育苗企业对苗种生产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苗种生产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增殖放流补充鱼类种苗,有助于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濒危珍稀物种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水养鱼,以鱼养水,才能构筑鱼水共欢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市去年海水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工作不断推进,在生态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第16年开展淡水鱼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增殖放流各种鱼类1亿余尾,促进了丹东水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持了水域内不同物种的生态平衡,并为渔民增产增收。常年的增殖放流,让丹东市黄海北部海域梭子蟹、黄蚬子等自然种群数量得以有效恢复,让鸭绿江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和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编辑:邹润
    04/18
  • 辽宁丹东元宝区:为森林“防火墙”注入“智慧”能量
    4月12日下午,在丹东市元宝区应急局指挥中心和金山镇应急指挥中心的智慧平台系统显示屏上,辖区森林、面山画面信息实时传回,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屏幕前实时监控。“随着森林防火智慧平台系统的建成使用,元宝区森林防火工作如同有了‘千里眼’。”元宝区应急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中旬,元宝区应急局与铁塔公司合作,高标准完成全区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点位建设,在铁塔上挂载半径为10KM的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实现山林的实时图像传输。随着春季防火高风险期到来,元宝区应急局结合地域实际,针对森林火灾防控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人防+技防”“线上+线下”相结合,初步实现领导管理、数据采集、安全巡查、科学扑救等多场景应用模式,为筑牢森林“防火墙”注入“智慧”能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责任到人”的原则,元宝区进一步夯实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区)、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的包保责任,在各险段设卡点,靠前驻防,确保全区的每一块林地、每一个主要路口、每一个敏感目标均有人看护。同时,组建工作组,充分利用无人机、测风仪等先进装备,对元宝区的道路交通、水系河流、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信息进行采集,对照标绘,形成“一张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做到全天实时监控。智能摄像机除能实时监控火险火情,还可通过智能计算,自主识别生火做饭,避免误报,及早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扑灭火源,为森林防火提供全方位的“可视、可管、可控”的坚强保障。50秒内可调动最近一个救援力量,2分30秒内快速调动3个以上应急队伍参与救援……这是智慧平台系统运行后,元宝区的应急处置响应能力。由于智慧平台系统的运行,不同队伍间的沟通效率及灭火救援精度不断提升。今年春季防火期,元宝区首次采用“空地”联合巡逻力量交叉互动,形成点、线、面网格化、立体式巡查模式,极大提升巡查范围和管控能力,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的盲区。通过智能化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元宝区应急系统进一步实现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单一的依靠人员去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向人技相结合转变。编辑:邹润
    04/15
  • 辽宁丹东东港:从“一窗办多事”到“一窗不用跑”
    近日,东港市社保服务大厅企业养老保险参保部窗口来了一对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的夫妻,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他俩要办理什么业务。当时窗口叫号排队的人员比较多,为不影响后面排队的办事人员,参保部部长李雨霞把两人请到咨询室,用纸笔开启交流。原来,夫妻俩都是东港市人,现与丹东某企业解除劳务合同,想回东港自己缴费,不知道怎么办理。于是,李雨霞帮二人办理了相关业务,并手写了一份详细的后续业务办理告知单交到他们手上。同时,又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这对参保人员经办何种业务,一切联系妥当后,让这对参保夫妻带着告知单到银行找已联系好的工作人员办理最后一项选档缴费业务即可。这只是东港市社保中心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在每一天细碎的工作中,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坚守使命,用细心的服务守住心中的那份担当。东港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共计122427人,其中,在职参保56556人,享受待遇65871人。在职参保人员中,一大部分人不知道达到退休年龄要办理退休手续,以为到了60周岁,国家就会自动发钱,参保人李某就是其中一例。前几天,李某来到社保中心服务大厅城居保窗口,问工作人员:“我都退休了,怎么还不给退休金。”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情绪,一边通过其身份证进行信息比对。发现他尽管达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参保人有欠费记录。工作人员便帮助他安装丹东社保缴费掌上办小程序。之后,指导他一步一步往下操作,直到缴费成功。待3至5个工作日后,再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届时,这位参保人就可以领取工资待遇了。由于疫情,许多像李某这样的参保人不能到社保中心服务大厅办理相关业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部的同志们就通过微信视频的办法,指导他们安装丹东社保缴费掌上办小程序,指导参保群众一步步操作,直至缴费成功。年初以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部线上接待服务群众300余例,线下指导安装30余例。东港市社保中心还通过网络平台向参保群众公示社保中心咨询电话,推送税务缴费小程序,让参保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社保政策,并通过社保缴费掌上办小程序完成养老保险缴费。从“一窗办多事”到“一窗不用跑”。东港市社保中心用点滴服务,汇聚起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社保力量。编辑:邹润
    04/15
  • 辽宁丹东:支援社区防疫“检察蓝”变身“红马甲”
    脱下“检察蓝”,穿上“红马甲”。近日,丹东市检察院9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支援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丹东市检察院积极响应市委部署安排,院党组成员带队,组建“党员先锋队”,下沉到元宝区兴东街道聚宝社区、虹桥社区、林江名城社区,支援社区一线防疫工作。连日来,他们在防疫一线奔波忙碌,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贡献力量。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备好防疫物资,丹东市检察院检察人员姜冰、郝旭东、张乐华来到聚宝社区,积极投身社区居民排查登记工作。通过电话核实独居老人居住情况,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小区,对每户常住人员进行信息登记造册,同时开展燃气安全宣传与全民核酸工作宣传、创文明城宣导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工作看起来繁杂琐碎,干起来辛苦耗时,正是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环节,我们要用心用情做好每项工作。”青年党员郝旭东表示。金奎翔还有不到一年时间退休,这位老党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与年轻党员一起并肩作战,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儿。“业务部门现在正是办案忙的时候,办案时限还紧,我们行政部门关键时刻得冲上去。”金奎翔表示,他与于沈浩然、李青松负责配合虹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行人辅助医护人员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录入样本条码,记录检测人员信息,并对每轮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筛选,详记在册以备不时之需。周丹军、陈宏明、孙显锋接到进社区服务的任务后,第一时间与林江名城社区负责人对接了解防疫整体情况,之后立即投入到社区各项防疫工作中。他们主动承担起检测体温与维持室内外秩序工作,积极为老人、儿童提供帮助与服务,引导群众并进行讲解,配合社区开展流动人员登记、疫苗接种等工作,与无数“天使白”“橄榄绿”一起,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健康安全的防线。编辑:邹润
    04/14
  • 辽宁凤城市:“三长协作”共护青山绿水
    为实现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有效衔接,构建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林管理新机制,近日,凤城市有关部门与凤城市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明确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相互移送、案件调查取证协作、联合巡查、联合督促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协作机制。会签仪式后,凤城市检察院领导和公益诉讼部门干警与河长制办公室、林长制办公室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加强河流、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对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河长办、林长办统筹协调作用,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检察机关与河长制、林长制办公室协作配合,形成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森林资源保护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水木生态保护,共建宜居美丽新凤城。“三长协作”机制的运行,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生动体现,有助于形成信息共享、协作互助、联合督办的生态资源保护合力,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有效促进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长效机制的健全和深化。下一步,凤城市检察院将综合运用检察机关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寓监督于服务中,为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凤城推进生态立市贡献检察力量。编辑:邹润
    04/14
  • 辽宁丹东凤城市消防救援大队:多个部门联手打通“生命通道”
    近日,凤城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公安、住建、综合执法、文广等部门,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解决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问题,保障辖区居民消防通道畅通。据介绍,凤城消防大队防火监督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小区居民楼的消防安全通道堆积了各种杂物、电动车等,甚至有些消防通道还被严严封死,个别居民认为这样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存放家中物品。然而,这恰恰是最危险的行为,因为楼道不仅是居民行走的通道,也是消防安全通道,更是紧急情况时的生命通道。专项行动中,联合检查组深入各住宅小区,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区域划分,充分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基层党员、楼组长等社会力量,对全市楼道隐患情况逐一排查、登记,引导群众自觉清理楼内杂物。对无人认领的杂物,社区登记后予以强制搬离。对堵塞消防车通道和疏散通道、电动车乱停乱放等现象给予查处。同时,联合检查组采取“入户式”宣传,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督促开展“三清三关”工作,提高防范火灾能力。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将覆盖凤城市所有高层住宅小区。目前已排查住宅小区200余栋,整改隐患57处,清理违规电动车16辆,清理29条违规充电电线,及时制止和劝阻占用、堵塞消防车道行为72起,发放消防宣传资料11200余份,有效清理了一批消防安全隐患。编辑:邹润
    04/13
  • 辽宁丹东新城街道:社区老人养老变“享老”
    “这里是公共食堂,方便社区不爱做饭的独居老人来吃饭。”4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东港市新城街道滨海社区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已基本建设完成,正在完善内部设施。新城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完工,总面积500平方米,设置11张长托床位、2张日托床位和康复训练、图书阅览等功能区,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棋牌娱乐、免费阅读等服务,可同时容纳100余人。此外,中心还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网络,增加看病就诊、外出接送、家政便民、康复护理等无偿上门服务项目,构建便民利民的全方位生活平台,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更多养老福利,努力做到“让老人生活舒心安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近年来,新城街道不断强化辖区内养老服务基础性供给,以打造专业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切入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目前,滨海社区共有老人471人,其中独居老人50人,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将满足社区老人的养老需求。据了解,新城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采取第三方运营方式,积极打造设施配套、服务健全、方便快捷、惠及广泛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目前,第三方运营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今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编辑:邹润
    04/13
  • 辽宁丹东:强化医疗保障 兜住幸福底线
    “现在确实方便很多,看病开药不用跑那么远了。”近日采访时,家住丹东市书香府邸小区的李淑芬手里拿着降压药,笑着对记者说。李淑芬今年67岁,经常头晕,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以前,用医保卡买药需要去医院,对于患有腿疾的她来说并不方便。自从去年丹东市医保局开展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专项行动,小区门口的社区诊所就能用医保卡买降压药,李淑芬特别高兴。据了解,丹东市医保局提高“两病”门诊购药待遇标准,扩大供药定点范围,省内率先将定点零售药店和村卫生所纳入供药定点范围。截至2021年12月底,丹东市“两病”供药机构达到1600余家,“两病”备案人数已达到16万人。而这,只是丹东市医保局关于民生保障落实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为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丹东市医保局提高城乡居民门诊和住院待遇水平,将年度内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增加到400元,将三级甲等医院和转外就医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至10个百分点。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延续医保帮扶政策,持续做好资助参保工作,2021年共资助10.72万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661万元,人均资助248元,实现全市脱贫人口应保尽保;全地区医疗救助3.5万人次,医疗救助支出4400多万元,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丹东市医保局还及时足额支付新冠病毒疫苗购置及接种费用,将丹东市核酸检测费用由190元降至28元以下,降幅达85%;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纳入丹东市医保目录管理范围,参保人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费用,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有效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为丹东市构筑全民免疫屏障贡献了医保力量。记者从丹东市医保局了解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督查激励的通知》要求,辽宁省政府制定了省级督查激励工作机制。辽宁省医保局鉴于丹东市医疗保障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将丹东市医保局纳入省级督查激励名单,全省仅三个城市位列名单之中,为丹东市在省政府绩效考核中增添了分值。在2022年的工作中,丹东市医保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民生保障的相关工作。比如结合职工门诊共济改革的个人账户调整,通过五轮数据测算分析,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应急预案,为丹东市取消风险调剂金提供了决策依据。丹东市政府于今年4月1日取消了风险调剂金。今年丹东市将全面放开慢性病定点,为拓宽门诊慢性病参保人用药购药渠道,已于3月1日全面放开定点零售药店慢性病结算权限,成为省内第二个开通跨省门诊慢特病异地联网直接结算业务的城市。相关信息被国家医保局网站采用。而且,还引导商保公司推出“丹惠保2022”城市定制型普惠补充医疗保险。这项保险全市参保人数达20.18万人,截至目前共受理理赔业务3340卷,已陆续进入理赔程序,较好地满足了丹东市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群体等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缩小了城乡、职业间的医疗费用支出差距。今年,丹东市医保局将继续完善医保信息平台个人和单位网厅功能,将医保信息平台与政务服务网和“辽事通”全面对接。29项政务服务事项要实现全程“网办”,21项高频刚需事项要实现“掌办”,14项事项实现“秒批秒办”,6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这项工作要在6月底完成。编辑:邹润
    04/13
  • 辽宁丹东:捐赠爱心农资 助力春耕生产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4月3日,宽甸某驾校联合宽甸交警大队,来到硼海镇小汤石村,把种子、化肥等农资送到部分农户的“心坎上”,以实际行动助力春耕生产。“疫情当前显大爱。这些农资对俺家来说就是场及时雨,帮俺解决了春播春种的实际困难,太感谢了。”在小汤石村4组低保户矫福祥家,当佰业驾校的工作人员把爱心农资搬到院里时,84岁的矫福祥激动地向大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据了解,此次爱心捐赠活动中,驾校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共走访慰问了小汤石村的2户低保户和4户退役老兵。编辑:邹润
    04/12
  • 辽宁丹东振安区:精准打造 无物业小区有了新面貌
    “你看俺们小区,楼道干净了,宣传广告也有地方贴了!”前不久的一天早上,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东升社区长祥大院小区居民王淑荣带着记者,挨个楼道一边走一边高兴地介绍小区的变化。她说,多年以来,这个老旧小区内楼道堆占、乱贴小广告、非机动车乱停放等乱象一直存在,让不少小区居民头疼。去年,小区开始进行改造,面貌是一天一个样,越变越好。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长祥大院小区共5栋楼、23个单元、430户居民,多数是老人。由于上述问题,小区成了振安区创城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少小区居民表示,小区环境乱象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大家的日常生活,还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连日来,振安区针对居民小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小区环境整体提升专项整治行动,以点位打造带动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提升。全区无物业小区对照标准打造完成后,升级小区便民设施图示,将小区功能分布图、温馨提示板、公告展示栏、文明创建宣传栏、便民服务信息栏等制作成精美展示板,安装在小区主要出入口,方便居民一目了然搜索信息。将楼内墙体整体粉刷后,在每个单元楼安装便民服务信息栏,并留出专门的位置,张贴如开锁、下水道维修等便民信息。在小区内增设微型消防站提示指引牌,每栋楼每单元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警示牌,提示灭火器使用方法。本次行动中,振安区为长祥大院小区配置微型消防站1个、消防指示牌4个、温馨提示板4块、公益广告29块、便民信息栏两处,还绘制文化墙1处,设置宣传栏两处……整治行动不仅改善了小区整体人居环境,还增加了便民服务,加强了安全保障,得到小区居民的普遍赞扬。此外,振安区区创城办针对全区79个小区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一小区制定一方案,做到方案先行、精准打造。对全区79个小区283栋楼内的堆占物先行进行清理,截至目前已清理楼道堆占物12吨、小广告2200余处,同时补全换新小区广告、温馨提示板、宣传栏等。珍珠新村小区改造了非机动车车棚,将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分区域停放,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20个,防止居民私自楼内充电引发安全事故。编辑:邹润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