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游客采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精品果蔬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如今正是瓜果丰收时节,该镇通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采摘购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09/27
- 辽宁丹东:8月限上社零额重回正增长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各项促消费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丹东市消费品市场正在加快恢复。8月,丹东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2%,高于全省10.4个百分点,当月增速全省第二,自4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首次转负为正。社零额累计降幅持续收窄。1至8月份,丹东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3.2%,较1至7月份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较1至6月份降幅收窄6.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零住餐行业当月增速均实现正增长。8月,批发业同比增长34.2%,增速较7月提高20.8个百分点;零售业同比增长22.2%,增速较7月提高10.6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1.7%,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1%,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分商品类别看,衣食住行各方面均保持较快增长。8月,24大类商品占比前6位的商品均实现正增长。其中,石油类商品同比增长10.6%;汽车类同比增长38.7%;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5.1%;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7.6%;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5.5%。09/27
- 【科普】注意这些,过个健康平安假期国庆假期即将到来近期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建议非必要,不远游准备足,错峰行落地检,不松懈请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09/26
- 【科普】图说丨24小时防疫攻略get!看图照做,保护你我→09/26
- 辽宁丹东:市区多条道路“穿新装”9月21日上午,在中金街附近,丹东市政工人正在对路边石进行调整,为即将进行的车行道路面铣刨摊铺做准备,预计将在9月底前完成路面摊铺。现场负责人介绍,此处施工点是万达周边道路维修项目的一部分。项目施工范围为三横两纵,经路包括亁金街、厚金街、中金街;纬路则是华府路和江东路。另外,富力万达嘉华酒店西侧朝鲜族中学围墙东侧路、万达华府B1园区东侧立交新区小区围墙西侧路、万达华府A1园区东侧路也在施工范围内。整个工程于9月初进场施工,目前,各路段道路摊铺、边石和沿途雨水井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由于周边商户和小区较多,为保证施工期间市民正常出行,商铺照常经营,施工单位在各小区出口预留通道,并配合节日商铺经营需要,调整施工时间。完工后的万达周边道路将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保证万达商业街区道路的安全和畅通。在福春街,刚刚完成路面摊铺的街道,让市民有了全新的行车感受。“以前路面有破损,车经过会有颠簸感,现在全路段都重新摊铺了,沿途雨水井都和路面找平了,行车舒适度大大提升。”金桥社区市民王玮琳说。“最近,我们住建部门陆续开展了万达周边道路、六纬路、五经街、兴隆街、春三路、福春街等道路维修项目,市政工人们加班加点对路段的车行道、人行道进行维修。”丹东市住建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说。一些维修后的路段,交警部门还沿途规划了停车位。记者从丹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今年丹东市城市道路建设工作远不止这些。年初至今,丹东市先后开展文安路维修工程、新区中心北路维修工程,两项工程对涉及路段的机动车道进行路面整体铣刨摊铺,改造排水设施,翻建人行步道,调整路边石,重新修葺沿途雨水井。目前,两条道路工程已经完工,其中,新区中心北路还在沿途绿化隔离补植草花欧石竹、荷兰菊、大花萱草等绿植。已经完成路面摊铺的郁文街道路工程,解决了五纬小学师生出行难题;完工的盘道岭隧道洞口至四号干线路段工程则新增右转弯车行道,以缓解相关路段的行车压力。三经街二纬路至三纬路段工程则是对原有老旧排水管进行换新,使路段地下管网排水量增大,提高管网排水能力。位于江城大街沙河口大桥至永安新村路段的江城大街电力线杆落地工程也在今年如期开工,项目将不美观的14基电业高压线杆改造为落地电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地下沟槽部分已经完工,电力部门正在进行相关施工。随着黄海北厂六个地块路网建设项目的开工,这块北接黄海大街,南至鸭绿江大街,西至二潮沟,东接原化纤厂的路块,将告别路块内无市政道路的历史。加上照明、绿化及防护绿地景观工程的后续进行,相关地块的道路品质将全面提升,在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的同时,增加人、车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感,缓解交通压力。眼下,工程中涉及的5条道路正在同步进行排水工程施工。7月20日,黄海南、北厂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开工,施工核心内容就是改善周边42栋楼、约2500户居民的出行环境。听说施工队伍不光要重新摊铺路面,还要对沿途污水井、化粪池等重新设计规划,在小区住了大半辈子的居民王先生激动地说:“多年的心病,可算能解决了。”目前,工程已经进入路面摊铺阶段,后续将进行路面铺砖等工程。09/26
- 辽宁丹东:拧紧渔船“安全阀”9月21日从丹东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从根本上消除丹东市老旧小渔船安全隐患,有效遏制事故,全省在丹东市开展渔业船舶专项整治先行试点,省政府筹措了2.6亿元资金拨给丹东用于渔业船舶整治。丹东市制订了“1+5”“木改钢”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力推进渔业船舶安全整治。与此同时,丹东市积极开展“商渔共治”工作,防止商渔船发生碰撞险情。农业农村部门与海事部门多次召开商渔船共治专班会议,建立了“三项制度,四项工作机制”,即建立了定期沟通会商和信息传递制度、海上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双方船员安全知识互教制度、海上搜救快速联动机制、加强海上船舶的安全预警与预控合作机制、事故处置快速联动机制、水域功能规划沟通机制,并制订了联合执法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了“商渔共治2022”联合执法行动,严格整治渔船在航道、锚地停泊、下网等阻碍航行行为,及时驱离渔船700余艘次,有效防止商渔船碰撞险情发生。今年以来,在遇有灾害性天气时,市、县及渔业部门主要领导深入执法一线调度指挥,及时制发风暴潮(台风)大风、大浪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5万余条,指导督促属地及时召回1500余艘渔船避险,确保了渔船民生命财产安全。接下来,丹东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市县两级监管力量和渔业执法力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执法、整治力度,遏制事故。巩固提升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严格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求,进一步强化落实“登船行动”“五级包保责任”,继续深入开展渔船渔港综合整治、安全生产丹东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渔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案促改”等五大专项行动,深挖渔业领域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跟踪整改,全力遏制渔业事故的发生。此外,继续加大对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力度。充分利用渔船渔港综合整治、“木改钢”整治的有利时机,采取“海上查、港内堵、坞上审、陆上巡”等方式继续深入排查,使涉渔“三无”船舶清根亮底,消除渔业生产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科技管船、依港管船和依法管船的作用,整合市县区渔业执法力量,加大“海陆港坞”执法巡查力度,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防控力度,严格落实渔船进出港安检、报备、登记和昼夜巡查制度,发现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四个清单”闭环管理制度,坚决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渔业平安和边境稳定。09/26
- 辽宁东港市:示范农场汇聚黄海稻区“智囊团”“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稻瘟菌无毒基因和水稻抗性基因的研究,这已经是我第三年来东港做研究了。”日前,在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实验室内,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研三学生王源告诉记者。实验室内,王源正跟同学们收拾实验物品。开学后,他们将带着两个多月的研究成果返回学校。由于东港市地理环境特殊,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稻瘟病比较严重,适宜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每年6月底至9月初,适逢水稻生育期,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都会到示范农场进行课题研究。“示范农场经常会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过来研究,我们会为他们提供食宿和实验场所,也会与他们一起合作项目。”示范农场党委副书记傅海宁告诉记者,不久前,示范农场参与实施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基于优势无毒基因型的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是具有省级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水稻良种生产单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杂交粳稻大面积制种基地,辽宁省一流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农场属北方中早粳晚熟类型稻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承担国家、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以及各大科研院所(校)植保、抗病鉴定项目研究。近几年,又承接了国家耐盐碱区水稻品种试验、辽宁省农科院科研联合体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连续三年承担辽宁省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专项任务。国家“863”“948”科研项目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相关课题及子课题在示范农场实施。2011年6月,黄海稻区院士工作站在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设立,众多科技人才组成“智囊团”汇聚农场,不仅提供创新动力源泉,更为辽宁地区水稻种植提供更多科技支撑。依托院士工作站,示范农场建立了“优秀人才库”,其中,本土人才11名,引进人才52名。5年来,累计举办专题培训30余场,培训黄海稻区农技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种地大户5000余人。同时,推荐农场技术人员到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进修学习6批、25人次。近年来,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建成“产学研”和“农科教”相结合的基地,邀请60多名国内外专家、教授、科技人员进场开展科研、指导和服务。09/26
- 辽宁丹东:海鲜“涌”上岸连日来,出海捕捞的渔船载满新鲜的海货返港归来,东港市各乡镇沿海渔船码头,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变得热闹起来。9月13日20时开始,顺着涨潮的海水,多艘渔船顺利驶进东港市二道沟海盛码头。在灯光的照射下,渔民们有序地从渔船上卸货。伴随着渔船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渔民的吆喝声,螃蟹、虾爬子、鲅鱼、海螺、八爪鱼、贝类等各种海鲜陆续登岸,整个码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卸到码头上的螃蟹还满地爬行,早已等候多时的经销商眼疾手快,及时将螃蟹捡到筐里。通过经销商的现场分拣,分品种分档次收购装车,登岸海鲜第一时间被运往各地市场和海鲜加工企业。09/26
- 辽宁丹东:首个“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揭牌成立9月16日,丹东市首个“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曲静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揭牌成立。该工作室将为妇女学习交流提供阵地依托,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有温度的服务平台。09/23
- 辽宁丹东:美丽乡村我来建连日来,丹东市楼房镇马家村村路两侧,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乡村振兴等内容为主题的文化墙,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形象生动的图画、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打造美丽乡村营造了浓厚氛围。(摄影:宋永昆)(摄影:宋永昆)楼房镇以环境卫生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让创建美丽乡村成果真正惠及于民。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