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
    8月11日,丹东市红十字会举办了一场公益培训活动,普及避险逃生和应急救护技能,提升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活动中,培训人员根据应急救护特点,综合实际案例,借助人体模型、绷带、三角巾等器材重点讲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气道异物梗阻、骨折等急救理论与施救技巧。工作人员表示,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相关工作,使更多市民了解、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宣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观念,真正做到“救”在身边。
    08/17
  • 辽宁丹东港边检站:炎炎夏日砺精兵
    “机关全体民警到楼下集合,准备训练。”连日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警营广播准时响起,民警们闻警即动。今年以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主动对标最北海港口岸职责定位,紧跟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把增强民警履职能力、提高队伍战斗力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以铸牢忠诚警魂为根本,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标,狠抓练兵工作,为打造丹东港边检品牌、维护口岸辖区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理论学习全员化6月中旬,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建了新一届党委班子,第一时间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到中朝友谊桥党性锤炼点开展锤炼宣誓。大家认真观看聆听浮雕和展窗内容,在参观见学中深刻领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移民管理机构处于维护国家安全第一线,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他们坚持基础课堂引领、网上课堂辅助、红色课堂示范、实践课堂提升,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通过开通线上云教学、开办警营小广播、开设理论每日加餐,搭建“全景式”“共建式”“实践式”微课堂矩阵,实现党的理论学习全覆盖。在政治教育机关大讲堂活动中,他们进行集中宣讲,夯实民警思想根基、坚定政治立场,引导全体民警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体能达标没例外“身体素质好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是民警李豆的训练感言。体能训练没有考虑气候因素,即便是烈日炎炎,每天下午这个站的民警们都要参加时长1个小时的体能队列训练,因故不能参加的要额外补训,考核不过关的还需要加训。李豆的孩子刚刚两周岁。疫情期间,为了尽快恢复体能,李豆对健身操着了迷,每天19点坚持打卡,两个月以来,她的体能发生了变化,成为了警营里的健身达人。除伤病民警外,基础体能达标率必须达到95%。年初制定基础体能练兵方案时,站党委明确了今年的练兵目标。针对人员伤病多、成绩提升慢、居家条件局限等问题,民警充分借助抖音、咕咚等线上平台,强化基础体能自主训练,并通过微信圈“晒心得”“秀成果”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基础体能练兵氛围。经过长期坚持,强体能、提速度已经成为了共识,许多民警职工参加了“跑团”队伍,许多人还养成了晨跑、晚跑的习惯,全警体能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7月14日基础体能摸底考核中,除伤病人员外,1000米、仰卧卷腹、平板支撑等重点项目合格率均达到了考核要求。聚焦主业保通关“通过近半年的英语课培训,与外籍船员进行简单的交流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新警郭哲铭跟父母打电话时成就感十足。打造一支职业化边检队伍是国内外形势所需。为了提升全体民警英语口语水平,该站专门邀请辽东学院副教授担任英语教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每周开展2次授课。培训内容以星火英语词汇、语法教材、专业词汇为主要内容,并进行同步录播,因参加一线抗疫不能参加培训的民警可通过视频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确保全员参训。6月29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联合丹东海事局开展“净海行动”,在对丹东港水域航道、口岸出海作业船舶和人员、锚地船舶进行重点巡查时,民警郭哲铭熟练地用英文对一艘外籍船舶进行了例行盘查,了解了船舶基本情况,高质高效地开展巡查工作。英语培训只是打造全能型检查员队伍的一项举措。他们坚持主业主为,在保障最北海港口岸顺畅通关中积极探索“边检+”练兵新模式,常态化开展证件鉴别、信息录入、处突演练、行政执法、科技应用等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民警管控保障能力。今年4月份以来,该站全天候为出入境船舶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切实保障船舶“随申随办”“随到随办”,做到执法执勤零差错,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超过10%,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08/15
  • 辽宁丹东:一句承诺虽简短 万般艰辛藏背后
    “克服一切困难保障公司重点工程的物资供应”,这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物资部的简短承诺,背后却蕴藏着物资人责任与担当。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交通物流不畅,公司各部门实行最小化办公模式。而物资部此时还有一项市级重点工程需要推进——丹东铭笙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66kV送出工程。该工程投资1100多万元,预计今年11月份建成,建成后将负责东港市前阳镇1万余户居民的冬季供暖。这时,铭笙工程的铁塔供应突然出现了问题,如果因铁塔供应不及时导致工程延期,将直接影响居民冬季供暖。丹东供电公司物资部立刻联系省公司物资部、物资公司,紧急制定三套应急方案,同时每日跟踪供应商排产情况,评估供应商是否可以正常履约。6月15日,接到省物资公司预警:厂家所在地区因疫情、股权纠纷等影响无法按时供货。公司物资部、建设部紧急协商,若按照正常更换供应商的招标流程,铭笙工程将延迟到明年中旬才能建成,届时不仅会有投资费用增加等后续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民居取暖。物资部、建设部相关人员开会研讨后,决定采用提前准备好的预案,快马加鞭在一周内完成了供应商合同解除、订单取消、协议库存匹配、设计图纸确认等工作,完成了常态化办公模式下都无法完成的工作。目前,铭笙工程铁塔处在黑料加工阶段,交货时间满足基建工程进度安排。谋定而动,同心而行,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工程进度。在这个特殊时期,丹东供电公司物资部发扬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的“义东”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为工程按期投产提速换挡,为居民冬季取暖保驾护航。
    08/15
  • 辽宁丹东:专项清理城区高空枯枝
    连日来,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开展城区高空枯枝专项清理工作。工作人员利用高空作业车、高枝锯、高枝剪等设备,对城区行道树上的枯死枝、病虫枝、断挂枝等进行全面清除,排除安全隐患,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
    08/15
  • 辽宁丹东:多部门联动保障校园安全
    近日,丹东市教育局联合公安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督查,对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防建设、周边综合治理、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学生集中活动场所等逐一进行摸排,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此次督查以各级各类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为重点,强化校警联动,联合守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8月4日,丹东市教育局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并组成3个督导组,分别走进12个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上述机构的安全设施和保障措施,防疫条件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开办,保安人员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开办,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开办。督导结果显示,各机构均已配足配齐安保人员、硬隔离设施、一键式报警装置,完成视频监控系统校园无死角覆盖,形成校园全封闭管理;护学岗警力均能按时到位,有序开展区域内警戒巡逻;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出入人员能严格落实相应疫情防控检查。对部分单位存在的出入人员记录信息缺少身份证号、视频监控系统密码过于简单等相关问题,督查组已下达整改要求。开学前,各县(市)区教育局将继续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卫健等相关部门持续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建设,及时联动处置,全力保障校园安全。
    08/15
  • 辽宁丹东:文明亮窗口 婚俗扬新风
    “很高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听老人讲述50年的婚姻过往,让我们更加懂得婚姻幸福的真谛。”“七夕”前夕,在丹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10对金婚夫妇和市级以上文明家庭代表受邀参加“我们的节日·七夕——金婚礼赞爱久天长”主题系列活动。在现场,老人重温结婚誓言,讲述婚姻故事,许多年轻人聆听后表示获益匪浅。近年来,丹东市民政系统大力推进婚俗改革工作,倡导群众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婚俗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2021年10月,由民政局主办的婚俗改革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集体颁证仪式在丹东市婚姻登记处新址举行。2020年12月31日,丹东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征集了5对新人,在婚姻登记处举办了集体颁证仪式。“婚礼从简,真情不减。”在现场,一对“90后”夫妻表示不再操办喜宴,活动结束后,夫妻二人立即回到了各自工作岗位。“以前,我们的办公条件很有限。”丹东市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高歌介绍,婚姻登记处直接面对婚姻当事人,是婚俗改革的前沿阵地。2021年,我市在新址新建了“丹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及华侨、出国人员婚姻登记业务,并人性化完备了功能分区,分设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区、颁证大厅、离婚室、婚姻家庭辅导室、档案室、法律咨询室6个功能区,健全完善了婚姻登记处职能,为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保障。“我们希望这里也成为更多市民的幸福打卡地。”高歌介绍,在新建的丹东市婚姻登记处,可根据民族特色举行仪式,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需求举行个性化的颁证仪式。“我们曾为一对驻村干部新人举办过带有‘乡村记忆’的颁证仪式,也为戴着头纱进来拍照的市民留下难忘的回忆……”婚俗文化墙长廊、时光信箱、爱情墙等区域的设计,营造出甜蜜温馨的氛围,图文并茂地宣传阐释婚俗改革政策和优良婚姻家庭文化。在时光信箱里,记者看到一对新人为60年后留下的“心愿”:一辈子同甘共苦,一生相随,不离不弃,不活九十九,谁也不许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心理咨询师,不仅救了我的孩子,也挽救了我的婚姻……”市民李女士和爱人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出现分歧,在准备办理离婚时被及时调解。为了更好地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丹东市民政系统还积极争取妇联、法院、志愿者协会的支持,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单独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和法律咨询室,聘请专家、学者、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义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法律咨询服务;依托丹东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特邀专业老师帮助问题家庭儿童走出困境。2021年10月以来,丹东市婚姻登记处已为200余位来访人员提供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离婚疏导等服务,有效提升当事人婚姻家庭责任感,化解矛盾纠纷,增进婚姻幸福感,有力宣传婚姻家庭价值取向正能量。丹东市民政系统开展了线上线下婚姻学堂,每月定期开展公益活动,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分别以“婚姻学堂让你拥有幸福家庭”“新人用颁证仪式代替婚礼宴请”为主题,开展婚前辅导活动,全面详细介绍婚俗改革活动、百姓服务指南、各个年代夫妻结婚风尚等。“婚俗改革任重道远,需要长期的宣传和引导。”丹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结合丹东实际,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婚俗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通过婚姻登记窗口提升民政工作形象,用小窗口展示婚俗改革的大文明。
    08/15
  • 辽宁丹东: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8月11日,丹东市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丹东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介绍了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自今年4月份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丹东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和省专项办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推进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宣传发动、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的要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有力推进,成果显著。坚持高位推动、高点谋划、高效推进,凝聚合力共识,建立制度体系,狠抓落实见效。市委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行业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搭建好工作平台,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形成“1+4+3+9”工作体系,对重点任务实行“日报告、周汇总、半月总结”工作安排,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宣传先行、以案释法、创新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有力震慑,提升宣传质效。组织政法干警、政法委员、平安志愿者等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并面向社会公布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和我市各地区、各相关单位举报电话、邮箱。注重以案释法,面向社会公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60余起,形成有力震慑。精心制作大量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短文和短信信息,发放宣传册、宣传画,通过张贴标语横幅、LED屏滚动播放和线上平台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识诈、反诈知识和相关法律,有效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宣传覆盖面。坚持深挖细查、依法打击、整治规范,摸清核查底数,突出战果导向,全力追赃挽损。全市各地区、各相关单位将开展线索排查作为工作先导,严密细致开展核查,有效线索按时办结,核查案件迅速推进。坚持以“打”开路,将现案侦办、积案攻坚、逃犯抓捕、挂牌督办相结合,确保打深、打透、打彻底。截至目前,立案62件,破获58件,打掉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2人。各相关行业部门形成闭环式整治网络,全市各级政法单位坚持破案和追赃挽损并重,最大程度避免、挽回群众损失。截至目前,追赃挽损9659.3万元。
    08/15
  • 辽宁丹东:全面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8月10日从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自8月初开始,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维护正常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根据《2022年丹东市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计划》的安排部署,此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涉及日用消费品、重点工业产品、消防器材、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食品相关产品、妇女儿童用品、电子产品等8大类61种产品,共计649批次,抽查范围涵盖生产和流通领域。为确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取得实效,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社会各界和消费者反映问题较多、社会舆论关注度高的产品开展监督抽查,突出消防产品、电器产品、燃气具、燃气报警器、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和充电器等产品;突出化肥、农膜、电线电缆、成品油、商品煤、建筑防水卷材等产品;突出儿童服装玩具、学生文具、妇婴用品、老年人用品等产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严格按照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组织实施监督抽查工作,承检机构出具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后,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开展处理工作,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不合格产品坚决停产、下架,并依法严厉查处。
    08/12
  • 辽宁丹东振安区:倾力打造美丽人居环境
    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以打造美丽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有序开展文明城创建活动。各镇(街道)、相关单位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河道清漂、户厕整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专项攻坚行动,由“清脏”向“治乱”拓展,逐步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活动中,振安区各社区纷纷成立“爱家”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洁家园”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对辖区内卫生死角、绿化带垃圾、野广告进行地毯式清理。志愿者将自行车整齐摆放至非机动车停放处,清理楼道堆占物,并向居民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主动参与,优化社区环境。重点加强对农贸市场、主要街路等点位高频次巡查,有序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堆乱占等乱象。振安区还制作公益广告300余幅,及时更换和回收老旧的公益广告、宣传板、条幅,利用LED屏、户外显示屏、立式广告机展示创城宣传口号、公益广告。
    08/12
  • 辽宁丹东机场:恢复航班运行
    8月10日8时28分,山东航空SC4699航班平稳降落在丹东机场,53名旅客从青岛顺利抵达丹东,这标志着因疫情停航3个多月的丹东机场正式恢复航班运行。为切实做好复航准备,丹东机场多次召开复工复产会议,精准谋划、统筹推进设备设施调试、员工技能培训、应急拉动演练等工作。加强与丹东市疫情防控专班沟通联系,落实航班保障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旅客安全顺畅出行。丹东机场对场区卫生和绿植杂草进行彻底清洁,对候机楼旅客休息座椅、卫生间、母婴室、手推车等进行全面消杀,确保无死角、全覆盖,营造舒适、健康的出行环境。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