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合作区:多个项目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中连日来,丹东合作区多个在建项目复工复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建设进度,努力实现节点目标。在位于丹东金泉工业园区的孔雀表业厂区内,百万只高端机械表智能研发制造项目厂房主体已经封顶,整个项目进入最后的内部粉饰工程阶段。施工建设方正在加班加点全力追赶落下的工期,计划于2022年12月竣工。高端机械表智能研发制造项目厂房加紧建设中在凯旋世家的建筑工地上,一期13栋洋房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室外管网、绿化等施工。多台高耸的桩基设备重新转动起来,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不时进出工地,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施工人员又回到了熟悉的作业岗位上……据悉,该项目位于新区体育馆西北侧,项目占地面积10.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8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22年10月末竣工。08/12
- 辽宁宽甸县:落实救助政策 守住民生底线“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让我们全家生活有了保障,也坚定了我努力生活的决心。”近日,宽甸镇中心社区的滕女士急匆匆地走进宽甸民政局,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原来,滕女士的丈夫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长期卧病在床,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早已花光了所有积蓄。宽甸民政局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入户核查,并以最快速度为滕女士家办理了低保,解其燃眉之急。这件事只是宽甸民政局不断加大兜底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宽甸民政局都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作为基本服务宗旨,面对困难群众在申请农村(城市)低保过程中缺少残疾证、病例、诊断书、刚性支出等有效要件时,实施容缺办理。对于在申请低保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他们会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当月核对当月完成审批,让困难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今年,宽甸共有46户59人享受了这个优惠政策。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宽甸民政局按照《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对全县12646户、18080名城乡低保对象开展了提标工作,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提标20元,提高幅度8%;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提标10元,提高幅度2%,累计月增发保障金33万元。为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综合考虑困难群众的需求及疫情影响,宽甸民政局还按照《关于为全市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的通知》,为全县18059名低保对象发放了一性生活补贴,每人200元,共计3611800元。此项资金已发放至低保对象手中。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底线任务,今后,宽甸民政局将继续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把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规范、便捷、高效运行,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08/11
- 辽宁丹东:认领微网格 结对进万家近日,振兴区全区开展在职党员干部“认领微网格、结对进万家”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等要求,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全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重心下移、服务下沉,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为完成急难险重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据了解,“认领微网格、结对进万家”活动,是全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风教育活动的抓手,是“共建共促”“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延伸,将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触角延伸进楼栋、延伸到群众,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活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夯基导向,坚持务实长效,坚持统筹兼顾。活动中,在职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服务在网格”,主动下沉社区“亮身份、领任务、尽职责、作表率、当先锋”。要积极探索专职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兼职网格员+下沉党员干部“三员一体”的联结模式。要按照镇街、社区党组织统一安排,积极配合网格员开展信息录入采集、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开展便民服务工作。重点关注困难群体、特殊人群需求,参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与辖区生活困难居民、独居(空巢)、透析及放化疗病人、孕妇、孤儿等特殊群体结对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倡导文明新风、助力应急处置等工作。协助做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帮助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源头排查预警,最大限度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该活动原则上按照一个部门进一个社区、一名在职党员干部对接一个微网格要求,确保每个社区都有部门对接,每个网格都有在职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活动分为调查摸底阶段、组织对接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巩固提升阶段。每个社区总网格长(社区党组织书记)要统筹好人员力量,掌握工作进展和成效。各专职网格员(网格长)要做好兼职网格员和下沉党员、干部岗前培训工作,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责任到户到人。每季度开展一次下沉社区网格活动,常态化推进各项工作。活动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开展人员业务培训。各镇街党(工)委要履行好管理下沉党员干部的主体责任,社区党组织履行好具体管理责任,指导推动具体工作。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网格开展工作,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增加基层负担。08/11
- 辽宁丹东:仲裁员“练兵比武”提升技能连日来,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组织全地区仲裁院进行线上业务“练兵比武”,打造“站起来能讲课、坐下来能审案、动起来能答疑、静下来能思考”的仲裁员队伍。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此次活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通过每日研讨案例,归纳争议焦点,总结知识点,交流对案件的认识意见,补足自身法律知识的不足。这种针对性的学习有效提升了业务能力。”参加活动的仲裁员胡俊铱说。各仲裁院仲裁员在保证日常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利用碎片时间强化学习。市仲裁院将根据“练兵比武”情况不断丰富调整内容,全面提升仲裁队伍专业素质。08/11
- 辽宁丹东多部门联合守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加强校园、幼儿园周边的安全防护,日前,丹东市教育局联合丹东公安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督查,以各级各类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为重点,强化校警联动,联合守护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安全。8月4日,丹东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组成3个督导组,分别走进元宝区明日之星幼儿园、振兴区童慧幼儿园、振安区棒棒糖幼儿园、宽甸满族自治县杰西教育培训机构等12个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导检查,范围涵盖市内三区及宽甸满族自治县。在督查中发现,各学校均能配足配齐安保人员、硬隔离设施、一键式报警装置,完成视频监控系统校园无死角覆盖,形成校园全封闭管理;护学岗警力均能按时到位,有序开展区域内警戒巡逻;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出入人员能严格落实相应疫情防控检查。同时,部分单位存在出入人员记录信息缺少身份证号、视频监控系统记入密码过于简单等问题,督查组已对相关单位下达整改要求,要求立行立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各县(市)区教育局将联合属地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卫健等部门继续开展联合检查,全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08/11
- 辽宁丹东:治理河道 打造美丽乡村连日来,全长1165米的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孤山村横道河壶嘴段河道治理工程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楼房镇利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400万元进行镇域内河道治理、村屯堡路建设。其中,孤山村横道河壶嘴段河道两岸护坡建成后,可保护精品农业产业园400余亩,造福300余户农民,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08/11
- 【科普】佩戴口罩,这些错误不能犯!08/10
- 辽宁丹东元宝区:开展“巧手七夕 花开幸福”活动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充分挖掘“七夕节”的优秀文化内涵,8月4日下午,元宝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共同开展“巧手七夕花开幸福”活动。活动邀请了“金婚夫妇”吴玉芳、汪宝忠。相濡以沫的两位老人如今仍恩爱如初,他们分享了幸福生活的点滴和婚姻保鲜的秘诀,使在场青年深受启发。“丹东市最美军嫂”之一、七道街道办事处组织委员王迪也来到活动现场,她无怨无悔为大家守小家的感人故事,让在场青年无不为之感动。插花为七夕传统习俗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表达了年轻男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场由花艺师进行示范,参与者互动配合,活动气氛热烈融洽。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一束束鲜花作品制作完成,大家从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浪漫与魅力。机关青年、消防队员、大连银行职工等20余人参加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丰富了青年职工业余文化生活。08/10
- 辽宁丹东:全民戴口罩 文明好习惯近日,元宝区开展“全民戴口罩,文明好习惯”志愿服务活动,区文明办组织广大志愿者化身“移动宣传员”,走进商超、大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劝导市民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在新安步行街,志愿者手持写有“文明出行戴口罩”等字样宣传牌,提醒市民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并派发口罩。志愿者还走进商铺,提醒从业人员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督促经营者要时刻佩戴好口罩。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由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步开展,志愿者用一个个暖心的提示,引导市民做到科学防疫常态化、个人防护不松懈。08/10
- 辽宁丹东市总工会:夏日“送清凉”8月2日,丹东市总工会2022年“送清凉”活动拉开序幕。为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性中暑事件,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健康权益,市总工会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丹东市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市各级工会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开展“送清凉”活动。活动现场,丹东市交通运输局工会和丹东市出租车行业工会联合会为出租车驾驶员们发放防暑降温的慰问物品,提醒他们要注意高温天气的自我保护,谨防中暑,确保运营安全。各出租车汽车公司也为驾驶员分发“送清凉”慰问品。驾驶员们纷纷表示,很感谢这份关爱,他们一定做好防疫工作,坚守岗位,为广大乘客做好服务。据了解,在今年的“送清凉”慰问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投入近20万元,通过慰问夏季露天作业的建筑、环卫、市政、燃气、下水、绿化、公交等行业和存在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为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撑起一片“绿荫”。此外,按照省总工会和市委的安排部署,丹东市总工会积极开展“两个找到”专项行动,今年首次将快递小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体育馆核酸检测人员列为服务对象,引导广大职工凝聚“丹东好、丹东人才好”“企业好、职工才能好”的共同意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