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扩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
    记者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6月21日,丹东市人社局会同税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实施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和业务经办流程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扩大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以下简称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延长缓缴期限。原定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行业等5个特困行业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缓缴三项保险费截止期限从2022年6月底延长至2022年12月底。以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将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等17个行业所属困难企业纳入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养老保险费缓缴费款所属期为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缓缴费款所属期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丹东市全域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自愿申请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实施期限至2022年12月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参照执行。四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档次中自主选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此外,《通知》还明确了缓缴扩围行业困难企业认定条件和方式,以及缓缴期间待遇处理。企业可采取在辽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线上申请或到社保经办机构快办窗口线下办理两种方式进行,原则上应在缓缴期满一个月内补齐缓缴的社会保险费,在此期间免收滞纳金。缓缴企业出现注销等情形的,应在注销前缴纳缓缴的费款。
    07/01
  • 辽宁丹东:疫情期间新村社区关爱特殊老年人
    近日,丹东新村社区开展关爱特殊老年人入户走访活动,为辖区独居老人送去生活保障物资及慰问金,并与老人们闲话家常,嘘寒问暖。独居老人崔大姨今年78岁,儿女均不在身边。社区书记沈粹在疫情期间多次入户探望,给崔大姨送去新鲜的蔬菜、鸡蛋等生活保障物资,又在“七一”前送去振兴区特殊关爱结对服务专项行动慰问金,叮嘱老人有任何困难一定及时联系社区。走访中,社区干部、网格长还为老人们详细讲述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日常居家安全知识,叮嘱老人在家好好保重身体,注意“煤气、用水、用电”三关好原则,杜绝安全隐患。老人们纷纷表示,谢谢党和政府对自己的照顾。
    07/01
  • 辽宁丹东:660份“抗疫暖心包”冒雨送达
    6月27日,振兴区帽盔山街道铁矿沟社区桃源逸景小区的居民收到了660份市委市政府提供的“抗疫暖心包”。“感谢政府、社区、物业和冒着暴雨护送物资的小伙伴们。”“肉和菜也到了!”居民们纷纷在朋友圈、微信群晒图,向工作人员道谢。这些米面油、肉蛋奶和蔬菜既解决了居民的物资需求,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居民们表示,“抗疫暖心包”品种齐全,食材新鲜,吃着嘴里香、心里暖。
    06/30
  • 辽宁丹东:筑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防线”
    记者近日,丹东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完成丹东市4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对标自检工作,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防线”。此次自检采取省级专家组线上检查的方式,对全市4家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企业按照排查指南,通过拍照、录像、视频直连等方式,提供企业实时情况供安全和消防专家进行核查。通过此种方式,共检查出一般安全隐患21条,各类消防隐患4条,无重大安全隐患。此次检查全面梳理了相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安全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为企业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的安全基础。下一步,丹东市将与对口互检地市,对各自对标自检出的问题隐患整改情况开展实地交叉复核验收,做到各类问题隐患闭环管理,确保此次重大危险源企业对标自检取得实效。
    06/30
  • 【科普】外出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06/30
  • 辽宁丹东:全力以赴迎汛期
    自今年5月起,丹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便着手2022年防汛准备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力以赴迎汛期。今年汛期前,丹东市住建局对主城区7条主要街路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提升雨水输送能力;对市一排、北桥洞强排雨水泵站进行改造,新建丹东市十五排强排雨水泵站,3座强排雨水泵站均于2021年竣工投入使用,使丹东市排水能力提高到39㎥/s。利用“智慧住建”平台系统,将市主城区划分为16个排水分区,对15处城市雨水泵站、6处污水泵站、14处沿江闸门等点位进行地理信息录入,以便将来对重点点位水位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实现各点位防汛责任人精准定位功能。在排水管渠清疏和设施维护方面,丹东市从2020年启动排水管网普查检测和GIS系统建设工作,截至2021年12月,已完成全市范围内管网普查工作和327公里管网检测工作,以及3100延长米的排水管线清淤及14000座井室清淘工作。目前,丹东市已复工复产的施工工地有63个,另有排涝泵站14座,交通门45座,排涝闸门93座,排水管线327公里,公园7座,城市面山14座,均已完成汛前检查与设施试运行,泵站运行人员24小时在岗,遇内涝及时开机排涝,沿江闸门将视潮水位提前开启,清空管道。丹东市住建局要求各施工工地、城市公园和城市面山全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人,保证在降雨过程中,加强实地巡查和实时监控,防止出现大范围内涝现象。根据近几年市区的积水情况,丹东市住建局将七经街三纬路至五纬路段、老干局门前、锦山大街中医院门前、二经街五纬路和八纬路、江城大街与虹桥路交叉口、九江街与长兴街交叉口、九中附近、振四街和振七街沿线、公交102路福民车站附近、公安街沙河镇街道口、珍珠街绿丹江苑小区和振安区医院附近、锦山大街十纬路道口、振兴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门前、八道立交桥洞、振八北桥洞、锦山大街桥洞、南立交桥洞、花园立交桥桥下、春五路北端地下道等22处定为低洼易涝点,落实点位责任人,同时摸清点位可能受灾人数,并确定转移路线和紧急安置场所位置。丹东市住建局制定防汛减灾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督促供水、管道供气企业做好保供应工作,强化责任落实,集结防汛队伍,补充防汛物资并建立台账,对防汛关键点位开展排查,确保安全度汛。要求燃气供应企业在汛期降雨期间适时做好降压准备。各级环卫部门、园林绿化部门在雨停第一时间内做好生活垃圾、树木断枝收集处理工作,尽可能消除降雨对市容环境、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确保尽快恢复城市市容市貌和生产生活秩序。针对丹东市疫情,丹东市住建局要求所有防汛相关在岗人员实行就地闭环管理,实行分餐制,每日进行核酸检测与体温监测,并建立健康台账;部分需外出巡视、作业人员全部实行二级防护。严格执行辖区卫生消毒规定,对工作场所每日三次进行清洁消毒。截至目前,丹东市住建系统的31支应急抢险队伍,1930名抢险人员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完成全部防汛物资清点核实和登记造册工作,视情况合理调整增补防汛物资品种,51台排水设备和65500个编织袋已备齐。
    06/29
  • 辽宁丹东:6只野鸭重归大自然
    6月24日17时,丹东鸭绿江边境派出所接到华盛社区工作人员报警:在玫瑰港湾小区发现6只野鸭子,请民警到现场处理。民警到达现场发现一大五小共6只野鸭子被分别装在一个笼子和一个箱子里,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群野鸭子不知是怎么进到小区里的,有居民发现它们时,大野鸭子见到人受了惊吓,猛地飞起来撞到了玻璃上,撞晕了。居民担心野鸭子受到伤害,就把它们装到笼子里并通知了社区。过了一会,民警发现笼子里的大野鸭子已经缓过来了,很活泼也没有受伤,于是就决定把它们放归大自然,将这6只野鸭子带到鸭绿江边放生。大野鸭子被民警从笼子里拿出来,刚一松手它就先飞走了,接着民警又把5只小野鸭子放生到江里。据了解,野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06/29
  • 辽宁丹东:让城市桥涵“靓起来”
    6月24日,从丹东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了解到,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市政部市政建设总公司在做好安全措施、物资保障、消毒消杀等前提下,从6月中旬起先后安排160余人次有序推进桥涵修复工程复工。当日,记者来到南立交桥洞立面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有序地进行冲洗墙面、基底打磨、胶泥找平、墙体喷涂、通信线路改造等工作。在工地的入口处,电子体温检测装置运转正常,施工人员进出工地都要进行红外体温测量和酒精消毒,同时进行个人防控信息登记。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参与项目建设的施工人员全部采取闭环管理,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原材料调运困难等不利因素,项目单位优化调整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保证项目有序推进。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班提速,平稳推进。坐落于铁路丹东站附近的南立交桥洞、新北桥洞(锦山大街桥洞)、振八老北桥洞3处公铁立交桥,桥洞横跨丹东东西向大部分交通主干线,是我市穿越铁路、沟通道路交通的重要枢纽。针对桥涵墙体涂层脱落、照明设施老化等问题,按照住建局统筹安排,市政建设总公司去年先是对穿越滨江中路铁路桥体及两侧延伸段进行了立面整治,对桥墩、桥台采用外墙建筑胶泥夹网格布进行了整体找平,喷涂抗碱腐蚀封闭底漆,外喷真石漆和抗紫外线保护液,同时对裸露在桥下的各种通信线路进行了隐蔽施工。今年,还将陆续完成其他桥涵的修复。截至目前,施工单位已完成振八老北桥洞、振八铁路桥及桥梁两段限高架的整体涂装,以及南立交桥的基底清理、胶泥找平、通信电缆桥架的安装。预计7月5日将开始进行3座桥涵的墙壁粉饰,届时振八街桥洞路面摊铺也将完成。剩余的亮化、栏杆等施工,受灯具到货时间等影响待定。整治后的三座桥涵将极大地改善市民的出行环境。
    06/29
  • 【战“疫”故事】辽宁丹东:疫情保障应急服务车队护航市民健康
    疫情防控伊始,按照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丹东市交通运输局成立疫情保障应急服务车队,承担管控区非急危重症患者就医转运工作。疫情保障应急服务车队具体负责管控区内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各类留置管路护理(胃管、留置尿管、胸腹腔引流管、中心静脉置管等)患者疫情期间转运服务工作。车队根据患者提供的行程提供“点对点”服务。接线调度班和监管保障班由交通执法一大队组成,运行班由雷锋车队、共产党员车队及优秀示范车队驾驶员组成,实行统一闭环管理。疫情保障应急服务车队从组建至今,共调集转运车辆39辆、志愿者50余人,接听咨询和求助电话1万余个,派出转运车辆4000余台次,保障了疫情期间患者的就医需求。
    06/29
  • 辽宁丹东市场监管局:助力企业 “疫”中求胜
    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入开展品牌价值评价、质量标杆示范引领等具体工作,不断助推各类行业企业持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擦亮丹东品牌的金字招牌。丹东地区在三篇大文章领域(涵盖能源化工、区域品牌、地理标志、老字号等)以及其他各类行业企业动员参评的20家各类组织取得了超350亿元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参评数量和评价结果均创历史新高。首批首席质量官实现“持证上岗”。经过统一的培训和测试,丹东地区首批17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首席质量官正式获得了任职培训证书,在各自任职的代表企业中实现“持证上岗”,丹东首批获证人员数量位列全省前列。目前,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辽宁省首席质量官和二级质量官管理办法和制度,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同时也请广大企业积极投身和参与质量官制度建设,积极选派人员踊跃报名,为企业良性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防疫和培训两不误,中国质量奖申报培育培训有序开展。丹东地区有5家组织是全省选定的争创中国质量奖培育组织,6月,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实施扩面网络动员,在5家基础上扩面至14家,针对性开展了网络培训,受到了企业一致好评。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