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物资储备丰富 保供有力有序有温度振兴区“爱心物资包”温暖“归家”人近来气温逐渐回暖,和气温一起回归的,还有连日来陆续治愈出院的居民群众。振兴区防指保供专班精心筹备了三类爱心物资包,保障出院居民群众返家后的正常生活所需,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三类爱心物资包详情一类生活用品包:内含牙膏、牙刷、毛巾、拖鞋、“三件套”等物资。二类蔬菜粮油包:内含蔬菜、蛋奶、粮油、调料等物资。三类方便食品包:内含泡面、面包、奶、矿泉水、火腿肠等物资。振兴区防指物资保供专班根据出院居民群众实际生活所需,做好爱心物资包的分类发放工作,并为返家人员准备了被褥行李。爱心物资包统一调配至各镇街,由各镇街负责发放到出院居民群众手中。所有蔬菜粮油包在居民回家前现采现购,确保食材新鲜。振兴区委宣传部精心制作了“温馨提示卡”,对康复出院的居民朋友送上“欢迎平安回家”的真诚问候,叮嘱做好个人和家庭的自身防护,提示家庭终末消毒作业后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构筑家庭防疫屏障。目前,振兴区商务局已为治愈出院人员配送生活物资包589份、蔬菜粮油包19份、方便食品包580份,被褥771床。元宝区9天发放蔬菜包8万余份连日来,元宝区商务局加大对保供企业的调配和检查力度,全力满足百姓日常生活需求。5月1日至9日,元宝区各保供企业共发放蔬菜包8万余份。完善保供体系。持续摸排辖区内具有供应能力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从中选取辐射面大、供应能力强、防控措施到位的23家大型商超、生鲜超市、生产类、批发类企业承担重点生活必需品供应。向23家保供企业和45个社区、村下发《丹东市生活必需品保供手册》和《元宝区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联系表》,确保生活必需品供求衔接顺畅。保障物资供应。积极帮助保供企业协调办理车辆和人员通行证,保证物资配送畅通。4月25日以来,通过线下点对点配送、线上自主点单等配送方式,市、区保供企业已向居民派送粮油、果蔬、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19.2万包(1308吨)。夯实物资储备。积极组织企业调配货源,扩大物资储备,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截至目前,全区共储存大米505吨、面粉909吨、油1150吨、蔬菜118吨、肉42.5吨、蛋48吨、奶22.3吨,可以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规范企业管理。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下发《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六项规定》,深入企业督导检查,要求企业做好人员闭环管理、健康监测,规范配送流程和人员防护等,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员工健康情况日报制度并随机抽查检查。帮助企业与属地镇街对接,协调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检尽检。振安区全力以赴保民生为满足群众对生活物资的迫切需求,连日来,振安区商务局、各镇街、各社区(村)、小区物业多方联动,完善保供举措,全力做好静态管理下的民生保障工作。当前,果蔬等农产品进入采收高峰期,振安区商务局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调、靠前服务,深入一线村屯实地调研检测蔬菜质量;与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一起帮助农民解决大棚蔬菜、水果滞销积压难题,减少菜农、果农损失,增加城市果菜供货量,将带有泥土芬香的新鲜农产品当日送达市民手中。目前,振安区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小叶菜10万公斤、蓝莓4000公斤、樱桃2500公斤。疫情发生后,五龙背镇通过域内循环、线上建群下单、线下闭环配送的方式,组织保供企业与辖区种养基地对接,日保供蔬菜2000公斤、水果1000公斤、肉类500公斤、其他生活物资500公斤,同时为44名重疾病患解决40多种、80多份药品。九连城镇高度关注辖区内低保户、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积极协调为他们建立供应保障和对接服务。天羽物流向九连城村、庙岭村的81户低保户、贫困户捐赠米面油、方便面、蔬菜等生活物资5.3吨,价值2万余元。辽宁仙露芳食品有限公司向201户低保户、41户特困户捐赠蔬菜包每人15公斤,价值4万元。九连城镇还建立网格化保障体系,携手辖区企业为居民配送急需的生活物资近200车,为群众购买药品700余次。珍珠街道拓宽供求渠道,搭建线上平台,积极联系社会捐赠,推出“网格化”精准订单配送服务链条,以小区楼栋为“网格单位”建立微信群、联络组,居民发布需求信息,保供企业包片供应,按照“三天一送”原则,逐户登记居民蔬菜、水果、米面油、肉蛋奶以及药品等生活必需品需求,实现“无接触服务”和线上订单消费,全力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不断档,居民“米袋子”不空、“菜篮子”充盈。记者/王俊宋琳姜慕馨李美臻编辑:邹润05/13
- 辽宁丹东楼房镇: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本轮疫情发生后,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社会各界踊跃捐赠防护物资和食品,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图为楼房镇政府为各村送去补给食品。编辑:邹润05/13
- 辽宁丹东:爱心企业助力疫情防控疫情无情,人间有爱。4月29日上午,辽宁天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向丹东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元宝区金山镇政府、元宝公安分局、元宝公安分局金山派出所、振兴区政府和江畔国际小区等单位捐赠医用防护用品,奉献爱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其中,捐赠医用防护服3000套、医用防护面屏3000个、医用检查手套3000副、医用N95口罩10000个,价值13.8万元。辽宁天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还组织10名员工进行闭环管理,利用本公司食堂为元宝区金山镇防疫一线工作者每天制作提供300多份盒饭。编辑:邹润05/13
- 辽宁丹东:国土尖兵 抗疫先锋连日来,丹东市自然资源局第二批下沉到振兴区红房三社区的党员干部们,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主动承担起封控区域核酸检测工作。仅5月7日当天,他们共计完成了31栋楼、104个单元的工作任务,对995户人家、2235人进行了核酸检测。在艰苦的工作中,党员干部们额外收获了784层楼、14112层台阶的有氧运动和几千次的感谢和问候。与此同时,部分同志晚上承担全园区的48栋楼卡点巡查任务,还主动承担起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送医送药的工作,他们的辛苦得到了丹建馨园小区全体居民的认可,给他们送来锦旗,上面写有“国土尖兵抗疫先锋”。编辑:邹润05/13
- 【战“疫”故事】辽宁丹东:自掏腰包为左邻右舍送温暖非常时期,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天增社区洋溢着浓浓的暖意。5月3日,一辆满载新鲜蔬菜的汽车停在城市之星小区门口,小区居民们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蔬菜大礼包”,芹菜、油菜、菠菜等整整4公斤绿色蔬菜让居民笑逐颜开。这份免费的爱心蔬菜包,是小区居民李国强捐赠的,通过物业工作人员上门分发。“丹东是我的第二故乡,在丹东打拼这么多年,我有了自己的事业,这座城市给了我很多温暖和感动。”李国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他发现邻居们买到的都是土豆、白菜等易存放食材,绿叶菜很少,就在网上联系到供应商,自掏腰包采购了价值7000多元的蔬菜,分装成蔬菜包。因为城市之星小区是封控区,李国强与社区联系,通过物业第一时间将蔬菜包分发到居民手中,还特别照顾了有困难的居民。“感谢我们的好邻居,感谢为我们送菜的各位志愿者,你们辛苦了!”看着微信群里邻居们的连声感谢,李国强笑道:“我是一名党员,在这种时刻应该主动站出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举手投足的‘小善良’,凝聚城市的‘大爱心’。”编辑:邹润05/13
- 辽宁丹东:“六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目前,丹东市公安系统正在开展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六扫”活动,即“扫社区”“扫村屯”“扫楼群”“扫集市”“扫网点”“扫企业”。“六扫”以属地为主、警种配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互辅助,立足辖区治安状况、地域特色,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确保群众基本知晓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确保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大幅提升,织密“反诈宣传网”。丹东市还成立了“反诈志愿联盟”。目前,已有民营企业协会、律师协会、内保协会、公共交通集团等多个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加入,形成“全方位反诈、全时空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新格局。据警方介绍,一季度全市电信诈骗立案353起,抓获涉诈类犯罪及关联犯罪嫌疑人291人,分别同比下降13.9%、上升50%,打掉涉“两卡”犯罪团伙7个,训诫惩戒107人,预警劝阻17万人次。编辑:邹润05/13
- 辽宁丹东市政协:团结一心 “协”手抗疫疫情发生以来,为服务全市抗疫大局,丹东市政协按照市委要求,紧急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预案,组织动员全市政协系统全力投身抗疫攻坚战,在关键时刻彰显政协作为。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抗疫合力成立抗击疫情驻丹东市政协工作组和机关临时党支部,丹东市政协班子成员带领部分机关干部,连续半个多月住在单位,封闭办公,组织协调全市政协系统抗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专题研究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抓好社情民意信息征集、转办、反馈工作,政协委员捐赠动员、协调、宣传工作,政协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动员部署、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强舆论引导,第一时间发布《致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一封信》,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迅速行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开设“讲好抗疫故事”“分享感动”等专栏,共宣传抗疫典型故事50余篇,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积极性。机关闻令而动,积极下沉一线为了支持全市抗疫,丹东市政协积极响应市委号召,除少部分机关干部封闭办公,保证政协工作正常运转,符合条件的其他干部全部下沉一线。目前共有40余名政协干部下沉到各社区、卡点,年龄最大的同志今年59岁,他们日夜坚守在基层防控一线,积极参加人员筛查、组织社区群众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协调落实物资保供和思想疏导等各项工作。为了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作用,丹东市政协还要求所有下沉干部,按区域和方便工作的原则,建立4个临时党支部,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政协干部的良好风貌。委员倾情奉献,展现责任担当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号召,或奋战在抗疫一线,或为抗疫捐款捐物。丹东市政协委员董青云第一时间向振兴区政府捐助专款10万元。徐海波委员组织公司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捐赠了总价值13万余元的防疫物资,送给抗疫一线人员。丹东市政协常委曲静先后捐赠价值27.5万元的防疫物资,并带领公司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充分展现了“志愿温度”。吴玲委员向凤城市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张永良委员向元宝区政府捐赠价值25万元的医用防护服等物资……大家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强化联合联动,同心共筑防线各县(市)区政协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协助抗疫,坚守在社区、高速口、隔离点、核酸检测点、楼道单元口等各个岗位,披星戴月,默默奉献。丹东市各民主党派和丹东市工商联纷纷开展捐款捐物、民生保供、心理疏导、文艺创作、建言献策等系列抗疫行动,以不同的方式,踊跃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共捐赠抗疫物资总价值达2300余万元,用真情和汗水书写了抗疫时刻的感人篇章。编辑:邹润05/13
- 丹东古楼子蓝莓上央视了日前,中央电视台“大美边疆”栏目组一行5人到古楼子乡对蓝莓产业进行采访拍摄,本期专题栏目制作完成后将作为“大美边疆”第一期栏目全国播出。他们先后到东瀛板栗厂蓝莓基地和蓝莓大棚、针对蓝莓产业发展定位、品种选择、栽植技术、产品销售等问题与农户深入交流,特别是对古楼子乡蓝莓产业发展,农户之间相互帮助、抱团取暖的经营模式非常感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古楼子全乡共有蓝莓2073亩,其中现代化设施蓝莓大棚近1000余栋,1800余亩,其余是陆地蓝莓。蓝莓年产量2100吨左右,年产值1.2亿元左右。蓝莓主栽品种目前有都克、蓝丰、自由、德雷珀、雷戈西、蓝金、瑞卡、北陆成为主要栽培的北高丛蓝莓品种;云雀、优瑞卡、法新、薄雾、L、H5、奥尼尔、明星、绿宝石、追雪成为主要栽培的南高丛蓝莓品种。古楼子乡的蓝莓产果期从3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初结束。该乡已成为丹东地区生产、销售蓝莓的集散地,生产的蓝莓销往全国各地。编辑:邹润05/12
- 致敬战疫英雄,汇聚丹东力量|战“疫”英雄谱“致敬战疫英雄汇聚丹东力量”。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融媒体报道《战“疫”英雄谱》,通过图片、短视频展示英雄形象、战“疫”感言,生动反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一线战“疫”英雄,在丹东市委、市政府指挥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舍小家、为大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汇聚丹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05/12
- 辽宁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五包一”推进社会面清零加强基层疫情预警监测、组织居民核酸检测、开展流动人口摸排和统计……连日来,在丹东新区各个社区,总能看到“五包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5月4日,为进一步控制疫情,加强人员管控,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牵头,在浪头镇所属40个小区建立“五包一”联合工作机制,每个小组由1名市直单位下沉点长任组长并负总责,其余由合作区或浪头镇派驻干部、社区干部、合作区公安干警、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各1名任副组长。除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外,“五包一”工作小组还要统筹协调各种力量,做好小区保供工作,稳定居民生活质量。当晚7点,紧急抽调32名疫情防控人员、40名公安干警,100余件套军床、被褥、帐篷等紧急物资同步到位,“五包一”工作机制正式运转。5月6日,家住世景芳华小区的王姓老人找到了本小区的“五包一”小组工作人员,称老伴儿需要定期到医院打靶向药,需要办理就医证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了“五包一”组长,5人小组迅速行动,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开证明,公安干警与物业人员打开门禁,方便车辆第一时间通行,工作人员在做好防护措施后来到老人家中,将病人接到楼下车里。“非常感谢,你们不仅特别辛苦,而且特别负责!”老人说。在24小时值守小区的同时,“五包一”工作人员还需要每日将配送的生活物资送至各单元门口。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代为付款并做好台账。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患病居民,将豆油、挂面、蔬菜、药品等生活物资挨家挨户送上门。接下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将进一步落实好“五包一”工作机制,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严之又严的作风,全力做好管理与服务,构筑高效、立体的防疫体系和全覆盖、无盲区的服务网格。编辑:邹润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