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丹东
- 丹东“四个一批”夯实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你看,现在这个路修好了,多方便呀!”指着门前的水泥路,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滨江村村民崔传红很是舒心。崔传红家门前原是一条土路,损毁严重、坑坑洼洼。新一届村班子了解情况后,组织党员带头干了7天,将“闹心路”变成了“幸福路”。近年来,丹东市大力实施巩固和提升一批星级基层党组织、选树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调整一批履职能力差的党组织负责人的“四个一批”举措,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攻坚克难的“桥头堡”。为充分发挥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实现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去年以来,丹东市坚持“以评促建”,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打造出五星党支部500个,推动全市95%的党支部达到三星及以上标准。同时,对各星级党支部进行“回头看”,对不符合现有等次标准的,予以降星处理。去年排查出的91个软弱涣散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均已一村一策完成整顿建设。结合“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村(社区)“两委”换届等工作,丹东市调整撤换一批不胜任、不尽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全市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潮。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难点堵点问题等,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理民生实事1069件。在农村,创新“党支部+”6种发展模式,助力全市241个“空壳村”全部摘帽;在城市,开展“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商圈大联盟”组织体系建设,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两新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3.7%和85.3%,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100%,非公企业单独建组率63.7%,位列全省第一……“四个一批”让丹东市的每一个党支部都日益成长为经济社会各条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一座堡垒。08/16
- 丹东构建“信访大厅+”格局解民忧丹东某老旧小区居民用水难,依托丹东市信访局视频接访协调属地住建、信访、街道等部门,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市民李某的档案问题难以解决,丹东市访调委多方了解情况并研究办法,几天时间就给出了答复……这一件件百姓诉求的解决,是丹东市创新开展“只进一扇门”大信访为民服务的成果。丹东市充分发挥信访大厅综合功能,有效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不断完善律师接访、联合接访的同时,成立访调委,将人民调解搬进信访大厅,实行访调对接,有效化解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极大方便群众信访的同时,也丰富了信访大厅服务功能,提升了为民解难的效率。近年来,丹东市着力构建“信访大厅+”工作新格局,不断完善“信访大厅+人民调解”“信访大厅+联席会议”“信访大厅+法律服务”“信访大厅+责任查究”工作机制,推动访调、访诉、访纪有序衔接,利用信访大厅依法、高效、及时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丹东市还创新“信访大厅+手机接访”,研发丹东投诉手机视频接访,实现了群众随时随地投诉,信访随时随地接访解决问题,24小时解民忧“不断档”。丹东市信访大厅给每个信访人建立信访档案,将全部信访情况系统归档,让大厅信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赢得了群众更多的信任,有问题第一时间找信访大厅调解组织解决,提高了信访大厅矛盾纠纷的吸附化解能力。丹东市进一步建立健全引导机制和对接机制,完善调解员参与信访接待制度,努力把调解矛盾纠纷的过程变成“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丹东市把高质量推动信访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为核心,开发推广“丹东投诉”微信信访平台,打通了网上信访主渠道,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群众。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丹东市信访局下发了《“丹东投诉”微投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建立了“容缺办理、容错办理”等立办制度,对投诉事实已经查明,但是缺少规定要件或者非因本人原因造成投诉人利益受损的,经报请丹东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即可按照查明事实容缺容错办理投诉事项。“信访工作每前进一小步,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大步。”丹东市信访局副局长王晓丹说,丹东市访调委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务实推进信访矛盾依法就地解决,对构建大信访格局,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转自《辽宁日报》辽宁日报记者王卢莎08/13
- 辽宁凤城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迎来萌娃参观打卡8月10日,凤城市60余名幼儿园小朋友来到凤城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打卡。通过参观体验,增强孩子们从小关注消防、了解消防、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避险能力。(来源:凤城市消防大队)宣传人员结合宣教展品就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材、如何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等基本消防常识进行生动讲解。随后,小朋友们来到互动体验区域,饶有兴趣地对消防标识识别区、火灾扑救体验区、火灾案例体验区、VR逃生体验区等进行了亲身体验。此次参观活动使小朋友们掌握了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增强了幼儿园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逃生技能,提高了抵御火灾和自防自救的能力。孩子们纷纷表示,会将学习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分享给家人,让更多的人参与消防、关注消防。08/13
- 辽宁丹东汤山城镇:小浆果种植面积破万亩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以发展特色小浆果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镇小浆果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图为连日来,草莓基地工人正对草莓苗进行修剪。08/13
- 丹东市振兴区丨“七个一线”工作法推进“三落实”今年上半年,振兴区以“七个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三落实”专项行动,对标全区6个方面、213项具体任务,压茬推进、狠抓落实。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圆满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在一线抓项目促落地方面,振兴区按照全市“项目年”工作部署,树牢“项目为王、投资至上”理念,充分发挥16个项目专班作用,突出“六度”标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四区两中心”发展定位科学谋项目、以产业链招商精准引项目、以重大项目“红绿灯”管理等“五大机制”强力推项目。上半年,实现了易斯特中子发生器、新农利合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21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固定资产投资17.93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位列全市首位。在一线强产业提能级方面,围绕做好工业“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行链长制,建立5条主产业链,实行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导带动作用,已与14家外省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对接,苏州英瑟泰科企业已成功落户汤池园区。围绕服务业“一轴五业五圈”发展布局,实施四季振兴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投入20余万元开展的汽车促消费活动带动中石油和16家汽车企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0%、42%。充分发挥2家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国货品牌电商直播等活动,拉动消费1.3亿元,有效推动网红等新经济业态发展。建立共享经济平台,实施“腾笼换鸟”战略,成功引入智慧停车、辽东红色文化培训中心等项目。在一线优环境添活力方面,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按照“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四个标准,深入推进“四大行动”,投入40余万元对公共服务大厅进行全方位改造,增加自助服务。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实施园区全程代办服务,力争办事不出园区,上半年“一网通办”可办率100%、实办率98%。创新性制定实施振兴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8项新举措,明确“四个零”“八个提升”利企服务、“八个办”便民服务、“四项保障机制”等具体举措。动态管理好纳税百强企业和企业进出两张清单,当好“金牌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环节的“保姆+”服务。上半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2593户,完成“个转企”92户。在一线惠民生增福祉方面,10项区政府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其中,为两区城市特困、70岁以上低保家庭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工作已全部完成。组织开展24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城镇新增就业3585人,完成全年任务112%,城镇登记失业率3.86%,控制在5.3%以内。加快推进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38个改造小区已全部进场施工。全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创建和卫生城复审工作,进一步改善提升百姓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全面助推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防汛度汛、疫情防控、渔船管控等相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下一步,振兴区将用好用活“七个一线”工作法,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精准发力“三落实”,坚决打好“夏秋季”攻势,铆足干劲、尽锐出战,在“半年出彩”的基础上,奋力实现“全年精彩”,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08/12
- 一图读懂!带你了解“双减”意见08/12
- 辽宁宽甸县:六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成果8月10日从丹东市扶贫办了解到,宽甸满族自治县采取建立监测帮扶机制、农村房屋维修改建、发展村集体产业和到户产业项目、购买“防贫保险”、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贫困学生中高职补助等六项举措,助力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建立监测帮扶机制,防止产生规模性返贫。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定期检查,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严重生活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及时识别,建立监测帮扶台账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实施房屋维修改建工程,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22个乡镇逐村逐户进行房屋安全排查,重点排查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漏风漏雨。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出1183户,按照发现一户开工一户的原则,目前已全面开工,确保脱贫户居有所安,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隐患。持续发展壮大脱贫产业,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今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村集体产业和到户产业项目,持续增加村集体和脱贫户收入。扶持建档立卡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棚栽、养殖、庭院经济等致富产业。开展2021年县级产业项目库建设,对各乡镇上报的238个项目内容,通过行业部门科学论证,目前已完成论证项目137个,拟实施村集体产业项目57个。精准推进防贫保险,降低群众防贫返贫风险。创新防止返贫工作方式,兜住致贫返贫底线,为全县4万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致贫户购买“防贫保险”,每户保额最高为15万元,发挥“防贫保险”的致贫返贫“拦水坝”作用,有效防止因病、因学、因灾、因房致贫返贫情况发生。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满足脱贫群众贷款需求。精准摸排掌握脱贫人口贷款需求,发放金融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联系卡到每个脱贫户手中,认真做好用于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的建档立卡脱贫户的信贷审核,确保应贷尽贷,贷好用好。截至目前,今年共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411.9万元,涉及脱贫户93人,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发展产业和开展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开展教育补助,减轻脱贫户学生经济压力。今年,宽甸安排279.6万元资金,对932名脱贫户中高职学生开展了2021年教育补助工作,每生每学年补助3000元,以“一卡通”形式将补助资金拨付到补助对象家庭账户,激励学子立志成才,让困难学子走稳升学路。08/11
- 宽甸杨木川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今年五月,共青团中央推选表彰了一批优秀共青团组织以及贡献突出的青年集体和个人,其中宽甸杨木川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一个乡镇团委,如何发挥基层团组织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看杨木川镇团委给出的答案。时下虽已过了蓝莓采摘期,可杨木川镇蓝莓产业扶贫基地里依然十分忙碌。一颗颗“蓝珍珠”,让果农尝到了致富的甜头。这也是杨木川镇团委充分利用青年企业家社群资源,发展地域特色产业,让老百姓切实获得收益的创新探索之一。2017年,在共青团辽宁省委驻大安平河村扶贫队的提议下,杨木川镇团委积极与青年企业家对接,将12家帮扶单位和9家结对企业争取来的资金,以及镇自筹和政策性资金整合起来,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蓝莓产业扶贫基地,最终建立起建设占地100亩、总投资935万元的杨木川镇蓝莓产业扶贫基地,总共三期工程共建设温室蓝莓大棚30栋、冷冻库1座、育苗棚1座。镇团委还借助团省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力量,整合各行各业优秀青年助力扶贫基地发展,邀请高校青年技术讲师和法律专家进行指导,使杨木川镇形成了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效益突出的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区。时任辽宁省团省委书记赵红巍来调研时表示:“这一扶贫模式有创新,让好项目不愁资金,也成为特色农产品的孵化器,农技人员的培训学校。”这已不是杨木川镇团委首次发力助攻乡村振兴。近年来,杨木川镇团委一方面发展经济助力脱贫,另一方面整合多方公益资源,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在团辽宁省委的支持下,镇团委通过对接中华福利基金会,在杨木川镇中心小学及村小学延续实施“免费午餐”,为师生节省午餐费用近100万元;结对“呼吸联盟”“青柠檬”等12个公益组织,150名青年志愿者到杨木川镇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少年权益保护等义务服务活动;争取沈阳市青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持,为镇村学校捐赠2000余册图书,价值5.7万元;开展“99公益日一块做好事”活动,为杨木川镇中心小学募集资金1万余元;协调团辽宁省委希望工程办公室,开展“圆梦大学”活动,资助考上大学的团员。为保住绿水青山,杨木川镇团委动员全镇团员青年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构筑美丽家乡。镇团委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爱家乡美化环境”活动,先后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青年文化广场4个达2000平方米,管林护林40余万亩,清理河道10公里,清理垃圾200吨。如今的杨木川山清水秀,白鹭成群。“在杨木川镇白鹭村,每年都会有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记录白鹭和苍鹭的优美瞬间。”杨木川镇团委书记毕伟诗说。08/11
- 丹东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今天,辽宁日报一版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好项目建设“上下半场”丹东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了丹东市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发展蓄能。原文如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辽宁立森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服装智能生产项目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利用再生资源,增加了绿色能源供应……8月初,丹东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进园区、入企业,看项目、查进展,对全市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观摩拉练,晒成绩、比进度、看变化、找不足,激先敦后,比学赶超。今年以来,丹东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通过狠抓项目谋划、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强化组织领导等措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果。上半年,丹东市主要指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至上”理念,围绕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丹东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以项目化、工程化方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示范招商;创新开展项目代办工作,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中梗阻”“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等问题;大力实施领导包扶、专班推进以及“七个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三落实”专项行动,推动项目建设质效双升……截至6月末,丹东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272个,开复工率82.7%;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6亿元,增长17.2%。为更好发挥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建成“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今年下半年,丹东市将继续全力抓项目建设进度,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抢先抓早谋划明年要实施的项目,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同时,狠抓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政务、市场、法治等环境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破解项目建设难题,狠抓工作落实,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的目标。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丹东市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发展蓄能核心提示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车来车往、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企业车间里,机声嗡嗡,智能化生产设备代替了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丹东市医疗卫生综合楼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8月3日,丹东市组织重点项目拉练活动。丹东市主要领导及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集中观摩了11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听取了35个在建项目进展情况和4个园区发展情况汇报。晒成绩、比进度、看变化、找不足,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氛围浓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坚定。今年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通过狠抓项目谋划、园区高质量发展、强化组织领导等措施,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合力推进、破解难题,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果。截至6月底,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440个,开复工率94.2%,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272个,开复工率82.7%;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6亿元。优化投资结构促转型发展丹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思想,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至上”理念。工作跟着项目走,以项目为重引领发展、促进转型。丹东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把项目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重大关键问题上敢于决策拍板,示范带动广大干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展身手、见真章、论英雄。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丹东市“项目年”暨专项工作表奖大会召开,印发“项目年”和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将项目建设8个方面重点工作、52项具体任务,招商引资296亿元内资、4000万美元外资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压实责任、拉单列表、挂图作战,在全市形成了管行业就是管项目建设、就是管招商引资,人人参与、个个出力的浓厚氛围。发展是第一要务,转型是第一使命,项目是第一支撑。在丹东高新区项目现场,辽宁立森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服装智能生产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企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丹东高新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10个;在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土建施工,利用再生资源,增加能源供应;在元宝区金山镇,丹东东深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建筑新型材料(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项目正进行基础施工……今年以来,一场场招商、一次次开工、一个个展会,全市上下都在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年初以来,丹东市围绕服务“两新一重”“五大安全”“三篇大文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圈一带两区”等重大战略领域谋划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重点谋划一批农林水利、交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同时,丹东市围绕“补链”“强链”的高质量项目,通过引入民间资本,紧盯上级专项资金,继续梳理,深入挖潜,再包装储备一批今年下半年及2022年能够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为优化全市投资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大项目引领产业迈向高端延长产业链、延伸供应链,需要更加注重锻造创新链,继续从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方面着手,丹东市各地区、各部门及项目单位、相关企业不断从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用力,以创新助推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精密加工中心智能化改造项目。项目拉练会现场,一批绿色、节能、高效的新产品一字排开:在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00亩的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该项目可促进再生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当地的生物质能源,改善前阳镇及前阳经济开发区供热现状;上海电气集团(凤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条机械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增强城市垃圾处理能力,降低环境污染;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精密加工中心智能化改造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技术改造,计划购置数控机床、精密机床、珩磨机等设备,共计新增设备75台(套),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加工中心进行智能化改造;丹东东深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建筑新型材料(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叠合板、楼梯段等产品,可以把传统建造方式中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丹东高新区坚持“又高又新”,重点打造四大产业板块,以建设创新、绿色、智慧的高品质园区为目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全力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丹东的重点项目覆盖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领域,加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项目建设力度,以大项目引领产业向高端迈进。转型升级的新产业正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汇聚起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势能。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瞄准重点领域、核心技术,从而激活丹东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创优环境服务项目建设“十四五”开局之年,丹东市推动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全市上下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再加压力、再鼓干劲、再强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今年,丹东市创新开展项目代办工作,由代办人为重点项目、政府投资类项目等办理审批事项,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中梗阻”“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等问题。此外,“七个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了“三落实”专项行动,推动任务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推动、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洽、干部在一线成长、成果在一线体现,营造了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正是东港市实施了‘容缺开工’制度,才让我们这个项目顺利开工,这样的服务给力、到位!”在项目建设现场,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由衷地说。为帮助铭笙公司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尽快开工,东港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将该项目纳入“容缺开工”项目清单,组织发改、住建等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并联审批,仅用5天时间,就为企业颁发了施工许可证,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像这样,东港市对东港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丹东铭笙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等30个项目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解决项目审批手续烦琐、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部分项目从取得用地许可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两周时间,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东港速度”;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胆尝试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项目代办中心,截至目前,项目代办中心已完成代办项目31个;实现企业与职能部门不见面审批,元宝区压缩审批流程,第一中学、第六医院等项目如期开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突破“征地动迁”瓶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372公顷,加快了项目建设……这是丹东市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个缩影。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做实事、解难事、办成事,丹东在全市党政机关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在深入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梳理本单位的政务服务事项,逐条列出服务企业清单,将服务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机关干部,形成政务服务精准对接的“店小二”专业服务,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服务跟着项目走,以一流环境吸引投资、储能蓄势。丹东市持续做好服务项目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政务、市场、投资、融资、法治等环境建设,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爱商的浓厚氛围。08/11
- 丹东有群“乘风破浪”的爷爷奶奶8月8日晚,由振安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振安区卫生健康局、振安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共同举办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线上健身活动举行。来自全区32支健身队伍500多人参赛,广大群众齐聚线上观看和互动,场面热闹非凡。参演队员身着盛装,分别展示了健身舞蹈、柔力球、柔乐球、等32个健身运动项目,各队伍都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参与交流,展示出振安区老年人热爱运动,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风采。目前,全区现有各类健身队(站点)167个,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78名,其中,国家级23名、国家一级145名、国家二级113名、国家三级525名。为满足疫情期间中老年人的居家健身需求,丰富居家文化体育生活,区老体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开设了振安区老年人线上体育健身教学大讲堂,进行网上教学,并邀请专业人士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线上授课,从4月份到6月份共进行了舞蹈、柔乐球、健身气功、古典舞、柔力球等五个项目,共31课时的授课辅导,深受群众欢迎。振安区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一系列全民健身比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增强群众主动参与健身的意识,促进群众身体健康,鼓励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学健身。08/10